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VLAN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文主要介绍了VLAN技术的定义,VLAN在校园网中的优点.vlan的种类划分,校园网vlan的配置实例。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利用QinQ技术解决传统以太网在电信运营级网络中存在的应用缺陷,为以太网应用从LAN扩展到MAN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思路,使以太网从一个单纯的业务网络发展成为一个运营级承载网络。QinQ技术通过在IEEE 802.1Q基础上又添加了一层VLAN标签,扩展了VLAN的数量空间,提供了服务质量和用户业务的透传功能。在详细分析了QinQ实现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城域以太网精细化运营的要求,给出了符合运营商需求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以太网透传技术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利用多重标签方式来实现以太网透传的具体技术和方法,解决了以太网在MAN和WAN应用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其中,QinQ技术通过在标准IEEE 802.1Q VLAN标签的外层又添加一层IEEE 802.1Q VLAN标签的方式,克服了IEEE802.1Q存在的VLAN数量空间太小、无法提供优先级服务、无法实现用户数据的透明传输等问题,推动了城域以太网的应用.在运营级网络中,QinQ技术存在着运营商的PE需要维护庞大的MAC地址、无法区分用户BPDU和运营商的BPDU、仅提供了很有限的QoS功能等不足,MAC in MAC通过层次化的地址空间,在解决了QinQ技术存在的不足的同时,还扩展了网络服务功能和可管理性,为运营商实现精细化运作提供了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高校校园网大多以IPv4技术为核心,但随着校园网用户的逐渐增多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IPv4也暴露了一些不足,因此,当前多数高校普遍致力于对原有网络的升级改造,用更先进的IPv6技术取代现有的IPv4技术。文章介绍了当前高校用Ipv6技术组建网络采用的模式,并对每项方案予以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5.
灵活QinQ技术在校园网中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园网普遍存在IP盗用、IP冲突、二层广播严重等问题,且一直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解决方法。中国矿业大学校园网采用灵活QinQ+DHCP网络模式,通过BRAS建立双层标签,DHCP自动分配IP,交换机端口二层隔离,创造性的解决了这一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又称虚拟局域网,是指在交换局域网的基础上,采用网络管理软件构建的可跨越不同网段、不同网络的端到端的逻辑网络.一个VLAN组成一个逻辑子网,即一个逻辑广播域,它可以覆盖多个网络设备,允许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用户加入到一个逻辑子网中.本文将介绍vlan的特点与原理,vlan的主要功能,重点在于介绍如何在三层交换机上配置vlan.这对于vlan的理解以及在实际的配置中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黄浩 《中国信息化》2009,(20):35-35
按照南开大学信息办的建设规划,到2010年底,南开大学校园网将在接人全国教育科研骨干网络CERNET和CNGI—CERNET2的基础上全面升级到下一代互联网,同时实现校园网用户的IPv6普遍访问和校园网信息资源的IPv6普遍服务,设计用户规模在2万人以上。这意味着南开大学必须对现有服务器进行升级。  相似文献   

8.
随着快速发展的网络,IPv4协议在应用显露了许多问题。分析IPv6协议的特点和优势,采用IPv4到IPv6过渡的基本技术,以上海海洋大学校园网建设为实际背景,探讨了以IPv4为主的校园网升级到以IPv6为主的校园网在各个阶段的校园网的架构方案,实现校园网的升级。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IPv6中基于路由器工作状态的网络拥塞控制算法。首先通过对路由器处流入数据速率的测试,对路由器的工作状态进行分类。然后利用IPv6中数据包的流标签格式,在路由器处根据其不同工作状态设置特殊数据包标签,通过在发送端提取反馈的数据包的特征对发送速率进行调整以解决网络拥塞问题,并且可以实现在路由器处对数据流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0.
罗辉琼  聂瑞华  郑凯 《微机发展》2010,(3):132-135,139
针对华南师范大学校园网IPv6技术升级进行研究。分析对比了IPv4和IPv6技术及IPv4向IPv6过渡的转换机制。在对华南师范大学校园网的网络现状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校园网IPv6整体升级方案及纯IPv6子网建设方案,其中包括有校园网升级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大学城校区纯IPv6子网建设、三校区IPv6地址规划、IPv6路由设计、接入主干网设计等,并进行了相关的部署实施,实现了华南师范大学校园网从IPv4到IPv6的平滑过渡。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兼容IPv4和IPv6报文高速路由查找方案,方案基于TCAM技术,同时对TCAM路由表更新算法进行比较,最后采用松散前缀顺序约束算法实现TCAM路由表的更新,并在网络处理器原型设计中得到应用。方案可以满足10Gbps速率IP报文线速转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升校园网数据传输效率,保障网络服务质量,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研究了基于IPv6协议的双栈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校园网的升级改造中.采用同时支持IPv4和IPv6的双协议栈技术,完成新建校园网和老校园升级的部署和改造,使校园网同时支持两种业务流的承载和互通;基于IEEE802.16,采用本地拥塞检测和拥塞处理方法控制校...  相似文献   

13.
Multicast IPv6 is an efficient way of transmitting data simultaneously to a group of IPv6 users. It has the advantage of reducing the required bandwidth of IPv6 data delivery compared to unicast transmission. The data rate of multicast transmission over WLAN is confined by the user with the lowest rate in the multicast group, which is called the fixed base rate problem. This paper proposes a delivery method that incorporates both multicast and unicast transmissions to solve the fixed base rate problem. The proposed method divides the IPv6 network into two levels: multicast mode for the upper level of the network [IPv6 server to Access Point (AP)], and unicast mode for the lower level (AP to mobile nodes). To maintain the end-to-end multicast transmission, the AP is responsible for converting multicast packets to unicast packets. Such a combination enables the proposed method to inherit the advantages of both multicast and unicast transmissions. The performance of our proposed method is evaluated in a test-bed environment that considers the transmission of real-time video application. The proposed multicast-unicast is able to improve the throughput and video quality experienced by the end user, with low packet loss and transmission delay.  相似文献   

14.
朱梦迪  束永安 《计算机应用》2020,40(6):1751-1754
针对软件定义网络(SDN)中控制层网络策略与数据层流规则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验证控制与数据平面的一致性(VeriC)检测模型。首先,通过交换机上的VeriC管道实现数据包处理子系统的功能:对数据包进行采样,采样数据包经过交换机时,对其中的标签字段进行更新;然后,更新完成后将标签值发送到服务器并保存在实际标签值组;最后,将实际标签值组与已保存的正确标签值组一起发送到验证子系统,进行一致性验证,若不通过,则进一步将两组标签值发送到定位子系统,找出流表项发生错误的交换机。通过ns-3模拟器生成一个含有4 Pod的胖树拓扑,在其中VeriC的一致性检测和故障交换机定位的准确度高于VeriDP,并且VeriC的总体性能高于2MVeri模型。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VeriC检测模型不仅能够进行一致性检测,对错误交换机进行精确定位,而且定位故障交换机所用的时间少于对比检测模型。  相似文献   

15.
包标记算法是IPv4下追踪DDOS攻击源最多的一种方法,但IPv6下实施困难.由此对IPv6下包标记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为有效和安全的部署和实施数据包标记算法,利用IPv6新的特点,并结合标记流标签等字段,提出两种基于IPv6的改进方案AMS-v6和APPM-v6.在IPv4和IPv6协议下设计模型分别对两种算法进行实验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在IPv6下数据包标记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并有效减少重构时间和所需数据包数量,提高重构攻击路径的速度.  相似文献   

16.
在校园网用户基本实现IPv6接入和主要应用系统完成IPv6升级的情况下,本文提出了基于IPv6和J2EE技术框架的校园网用户管理系统设计方案,对与IPv6相关的开发技术如地址识别、地址访问控制和Socket编程等进行了重点研究,实现了校园网用户和业务的有效管理,并通过基于IPv6协议的Socket、HTTP和Telnet方式与其他应用系统进行对接.  相似文献   

17.
基于IPv6的防火墙设计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IPv是下一代的IP协议,它的提出解决了现有协议的一些安全问题,它可在网络层支持对每个分组的认证和加密,它的应用将对现有的防火墙机制产生影响。文中介绍了基于IPv6协议的防火墙的设计,并对常见的三类防火墙系统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系统除了具有目前防火墙系统的分组过滤和应用代理等功能外,还能够实现对IP数据报的源地址的认证,分组内容的完整性检验,以及对分组的加解密。  相似文献   

18.
李怀鑫 《计算机与现代化》2013,(11):116-118,123
很多校园网因规划设计不合理而导致其对信息化教学的服务程度不高,校园网应不仅仅只提供简单的上网功能,更需要把各种信息化功能的服务器高速无缝地融合到校园网中,为此提出在交换机上使用PVLAN(Private VLAN)技术。根据校园功能区不同划分校园网,使用PVLAN中的Community、Isolated VLAN特点来进一步细化VLAN划分和数据的流控,借助Promiscuous端口模式的特性,灵活接入各种服务器,给师生的教学、学习、办公、实训提供快捷、安全和全方位的信息化服务。  相似文献   

19.
周莲英  王亮 《计算机应用》2012,32(6):1491-1494
在层次移动IPv6中,当移动节点(MN)和通信对端(CN)之间存在更短路由时,二者之间的通信分组仍然要通过移动锚点(MAP)转发,造成了不必要的分组传输时延及系统开销;并且其按照先后顺序进行的域间绑定更新过程有一定的绑定更新时延。为此提出一种改进型层次IPv6,将路由优化分组通信技术应用于层次移动IPv6中,使用条件是分组传输与绑定更新数目比(PBR)达到给定的临界值;同时改进了域间切换的绑定更新流程。理论分析表明,改进型层次移动IPv6相对于层次移动IPv6在系统开销、绑定更新时延及分组传输时延等方面均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采用的核心协议。现行的IPv4向IPv6过渡已势在必行,高等院校建立IPv6校园网,并积极地投入IPv6的试验和研究也成为必然趋势。结合高校校园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IPv6校园网的设计方案,并进行相关的部署,然后进行IPv6的互通试验,从而为IPv6校园网的部署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