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占桑 《软件》2012,33(9):67-69,73
近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迅速,大多数无线传感器网络拥有基于独立方式的管理机制,会影响系统的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本文中,将提出利用基于通用平台的会话初始化协议(SIP)来管理异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利用开源的Sofia-SIP库来开发SIP用户代理,采用OpenSER作为SIP服务器.另外可以使用PHP脚本开发一个支持sip消息发送的网络平台,发送作为控制消息的SIP即时消息,适用于手机上的web浏览器.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系统可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的网络,例如IEEE802.11和IEEE802.15.4.  相似文献   

2.
蔡嘉勇  李丹  陈沫 《计算机工程》2006,32(23):116-118
SIP是IETF提出的IP电话信令协议,应用于视频电话、即时通信等领域,而网络中大量存在的NAT成为SIP应用推广的最大障碍,因此SIP消息如何有效穿透NAT成为该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分析了现有各类SIP穿透NAT的方案,发现其在网络拓扑和应用可扩展性上存在局限。提出了一种新的SIP透明穿透NAT方案,保持了SIP协议在应用方面的可扩展性和拓扑的灵活性,在NAT设备中也只需维护少量的地址映射信息,并对该方案的透明性予以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3.
在异构网络环境中构建远程分布式无线测控系统,节点设备的在线管理、数据采集和协调控制行为会导致复杂的通信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SIP架构的远程分布式无线测控系统,通过下一代网络核心控制协议SIP及其相关扩展的运用,实现Internet和短距离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融合。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统一和简化系统中分布式测控节点的各种远程通信控制操作。  相似文献   

4.
搭建基于SIP的移动即时通讯系统模型。充分利用即时通讯与SIP的C/S模式一致性,SIP本身其结构决定的移动性,以及无线通信网的"基站-移动设备"连接方式,使得SIP、无线通信网络和即时通讯系统3者能够友好地结合,实现通过IP网络传输通信内容和路由的移动设备即时通讯系统。  相似文献   

5.
考虑到实现的难易程度、生产成本、和升级等因素,介绍了一种基于WINCE5.0.NET的H.263++无线视频电话终端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并且使用SIP协议同其他电话终端和服务器进行通信.通过SIP协议,电话终端能够进行呼叫,接听,重定向等.同时该电话终端可以集成无线INTERNET浏览和语音信箱等业务,具备智能性.主要讨论了采用ARM9芯片S3C2410实现SIP协议,以及编解码协议,以及采用802.11b/g协议的USB无线网卡实现无线音视频传输,并给出具体的软、硬件的设计方案.经过测试,可以进行语音和视频信息的实时通信,具有很好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6.
MIP与SIP融合的无线网络移动性管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无线Internet移动性管理主流方案之一是采用移动IP(MIP)以及初始会话协议(SIP).其中移动IP是无线Internet实现各种移动业务的关键技术,而SIP是提供和实现IP业务的重要协议.文章根据MIP与SIP的综合应用提出了一种MIP/SIP融合的移动性管理方案,它优化了注册过程,减少了移动节点的信令开销,并引入了平滑切换机制来减少切换过程中的丢包率,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SIP从20世纪90年起一经使用,就彻底改进了人们使用融合服务彼此进行通信的方式。会话初始协议提供了在网络上无缝透明传递声音、视频、数据和无线服务的框架结构。但SIP应用的可靠性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文章阐述一种分布式容错SIP协议栈的实现方式,以方便可靠的SIP网络的设计和构建,从而使得SIP服务的用户得到更好的服务体验。  相似文献   

8.
视频电话通行证(Video phone Passport,VPP)业务是指在主叫用户拨打被叫用户电话的时候,首先录制一段视频来表明自己的身份,被叫通过观看视频,确认用户身份后决定是否接听电话的业务.基于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的体系结构以及视频电话通行证业务的业务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VPP业务平台来实现该业务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组网方案、系统实现方案以及基于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消息的信令流程.最后,对业务进行了特点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SIP是IETF提出的IP电话信令协议,作为NGN重要协议之一,广泛应用于数据、语音、视频等多媒体通信业务中。但网络中大量NAT的 存在加上SIP本身不支持信令和媒体流的穿越,限制了其在广域网上的应用和发展。对目前主要的NAT穿越方案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比较之后,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STUN协议的NAT穿越方案。该方案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基于PDA的无线VOIP网络中,并可推广到其它基于SIP协议的终端上,为VOIP业务的推广应用扫清了障碍。  相似文献   

10.
会话初始协议(SIP)是VOIP领域中重要的信令连接协议之一,但是现有的SIP网络存在手工配置、维护困难以及扩展性较差等问题.随着P2P技术的日趋成熟,将SIP和P2P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JXTA是一个开放的对等平台,提供了构建P2P网络所需的基本应用服务.文中描述了P2PSIP系统的基本原理,在对Peer与Rendezvous Peer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JXTA网络模型,并在此模型上实现了原型系统,该系统不需要维护中央服务器,就能够维持正常的SIP通信.同时分析了系统框架结构和呼叫流程,最后给出了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初始会话协议SIP.在SIP和一般视频监控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SIP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给出了分层网络模型,并对其各功能模块的作用进行了重点阐述.该分层网络模型的建立使得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视频监控系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文中以解决VoIP系统的语音质量问题为目标,深入研究了基于SIP的VoIP系统QoS控制技术。参照IMS网络结构,考虑通信业务的QoS要求,研究以SIP为信令协议的VoIP系统如何进行呼叫控制、资源预留和策略决策,融人到SIP用户代理、SIP代理服务器,提出了一个具有QoS能力的SIP代理服务器的设计方案,增加了策略决策功能(PDF)等网络实体,支持QoS的能力得到增强。文中详细讨论了支持QoS的siP网络的增强能力,具有QoS能力的SIP代理服务器的功能结构,QoS功能模块,以及QoS资源授权和预留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SIP体系结构和SIP协议消息的分析,结合远程教育系统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种以SIP作为控制信令的、集中式拓扑结构的远程教育视频课堂系统,并对该系统的结构和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描述,说明了模型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一种SIP NAT应用网关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使用私有地址的SIP软交换系统用户如何与公网用户进行会话,即如何SIP消息进行NAT操作,目前还没有应用标准,现有草案中提出的方法无论是否实现于应用层,都对SIP协议本身进行了扩展,这无疑给具体实现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同时也带来了兼容性问题,本文从SIP消息体的特点出发,提出了一种无需扩展SIP协议的易于实现的应用层解决方案,并结合呼叫流程详细叙述了具体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5.
基于SIP的软交换在集群通信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SIP协议的分析和研究,设计一个基于SIP的软交换的解决方案,用以实现在集群通信系统中基站间的联网交换,并且进行相应的SIP用户代理、SIP代理服务器的开发、NAT穿透问题的解决,在公安专网环境下对该系统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基于SIP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了一个基于SIP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利用SIP的呼叫机制,解决了多个视频监控系统间的信令互通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SIP的媒体协商机制支持多种媒体的互通,集成多种视频监控前端,实现了复杂组网环境下的互联互通。描述了该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讨论了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该系统在现有的社区宽带网络上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7.
基于SIP的企业指挥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SIP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协议,基于SIP协议的企业指挥调度系统是一个新的重要的研究课题。该文通过对SIP协议和指挥调度系统相关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一种以SIP协议作为控制信令的、集中式拓扑结构的IP调度系统,分析了系统的功能需求,介绍了主要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8.
基于P2P+SIP的流媒体服务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网络多媒体系统的业务需求和功能模块分析出发,提出了在底层P2P网络上建立流媒体服务系统,并使用SIP技术进行呼叫、建立、断开等系统的功能。该体系结构保证了在P2P系统中的零配置、鲁棒性和适应性,另外还可以与现有的SIP设备连通。虽然增加了呼叫建立传输时间,但由于信息是由双方直接发送,无论是C/S结构还是P2P结构,都不经过SIP代理服务器,因此不影响信息延时。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视频监控系统在技术水平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规模也日渐庞大。为了更好的应用于社会各领域,统一、通用成为各监控系统追求的目标。分析了现有视频监控系统中存在的互联互通的问题,仔细研究了非SIP域与SIP域的协议特点,提出了通用SIP网关的解决方案,从系统注册、目录获取、视频调阅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协议转换的步骤,以实现视频监控系统中非SIP域与SIP域的互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