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顾邦才  张建华 《治淮》1999,(7):19-20
水利工程移民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社会性、政策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淮河入海水道盐城段共需移民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5%以上。由于工程经费方面的原因,不可能采取类似三峡工程那样大量移民远迁方式进行安置,而以“就近、就地’方式进行安置为主,即以在工程所在县内进行安置为主。 由于环境容量的限制,这批移民安置后,耕地减少,农业后备资源将更加不足,并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地矛盾  相似文献   

2.
论三峡工程开发性移民政策的"两个调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9年5月,朱Rong基总理在“国务院三峡工程移民工作会议”上提出:三峡工程农村移民安置和工矿企业迁建政策实行两个调整;2001年6、7月的两次会议上又做了再次强调。两个调整是:农村移民安置政策由就近后靠安置、二三产业安置、自谋职业安置调整为实行以多种方式安置农村移民的方针,要因地制宜,把本地安置与异地安置、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政府安置与自找门路安置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农村移民外迁安置。工矿企业迁建政策由结合技术改造进行迁建,调整为把工作重点、着力点放在结构调整、改进质量和提高效益上。这是三峡工程开发性移民政策的重大转变,是高质量按期完成库区移民任务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三峡水库农村移民安置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山嵩坡陆,环境容量有限如何迁建安置百万移民,尤其是如何安稳数十万丧失土地的农村移民,中方式安置农村移民的方针,把本地安置与异地安置,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政府出面安置与自找门路有机结合起来,不搞片面性的,强制性的、甚至一刀切的移民安置方式,是灵活机动地安置和择业,三峡移民可能得到妥善安置。  相似文献   

4.
随着三峡库区百万移民迁建安置工作的深入开展,农村移民大量外迁安置问题摆上了移民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正确认识和认真对待这一问题,努力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搞好农村移民外迁安置工作,将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搞好三峡百万移民迁建安置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1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外迁安置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以前,在三峡工程移民安置可行性论证报告及众多三峡移民安置工作报告中都一致认为:三峡库区的50多万人农村移民能够全部就地就近安置,不需要外迁远迁。这是因为人们在分析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置容量时认为,三峡库区有丰富的就地后靠开发…  相似文献   

5.
“三峡工程的成败关键在于移民”,移民的难点在农村。如何妥善安置农村移民,既是摆在库区县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政治、经济任务,更是一个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建立农村移民安置区高效农业开发带,则是妥善安置农村移民的一条有效途径。挑战:县内后靠安置与移民安置容量有限的矛盾对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国家制定了开发性移民方针,确定了就近后靠,尽可能在本社、本村、本乡、本县进行安置的原则。按照这一方针和原则,库区县在8年移民试点的基础上,经过近几年的搬迁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移民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农村移…  相似文献   

6.
向阳桥水库位于四川省邻水县的西天乡,农村移民生产安置采取有土安置和无土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无土安置分养老保险安置、自谋职业安置和投亲靠友安置3种方式。文章介绍了向阳桥水库农村移民生产安置环境容量的分析步骤及方法,供其它水库工程农村移民生产安置环境容量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部分水库移民采取了就地后靠的安置方式,部分库区移民数量超出了适度移民环境容量,导致移民生产资料较少,生活质量不高,生态失衡、环境恶化。通过对水库移民区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二次移民安置向城市化方向发展的思路,并对二次移民安置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桃林口水库近4万移民除少量后靠安置、投亲靠友、农转非及非农业安置外,绝大多数采取抽签定向、分散插村和异地安置的方式。为了解决移民安置后的生产生活问题,采取随机抽样、实地调查的方式,对移民安置后的生产生活水平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移民生产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试论水库工程农村移民安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了水库工程农村移民安置问题。作者认为,农民就近迁移有一定的社会文化根源,在制定移民安置规划方案时,应该考虑社区文化因素,尽量减少社区文化环境的变动,但也必须考虑环境容量因素。避免超容量迁移;移民的依附心理将制约经济发展,应采取相应对策。本文还就如何贯彻开发性移民方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汪小莲  黄启新 《人民长江》1995,26(11):27-32
移民安置规划设计是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移民安置规划,就不能审批工程设计文件。本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隔河岩水库移民安置规划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步骤。研究淹没对象、调查移民环境容量、制定农村移民安置对策,规划好称民安置区,保证移民有足够的生产基地,配套的生活设施;集镇迁建规划后,其规模、基础设施、服务功能、比搬迁前有较大发展;企业复建规划是恢复原有生产能力,昼量后靠;专业项目是恢复  相似文献   

11.
三峡工程外迁移民典型社会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峡工程移民实行就地安置与异地安置、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政府安置与移民自找门路安置相结合。从安置地的远近可粗略地分为:外地后靠安置(县内)和外迁安置(出县、出省市)两大类。就地后靠安置的移民与安置地的经济、文化、习俗、语言等生活环境没有明显的差异,与当地社会的融合相对容易,是移民安置的主要方式。但由于安置容量有限,国家对移民政策作了调整:加大外迁移民的力度,由原来的外迁8.3万人增加到12.5万人,其中湖北2.5万人,重庆10万……  相似文献   

12.
三峡工程世界瞩目,百万移民成了一道公认的世界级难题,而难题中的难点,无疑是近60万农村移民。采取什么办法,才能使他们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呢?针对库区安置容量有限这一不容回避的事实,除了开发性的大农业就地就近后靠外,分散外迁应是一条值得探索和鼓励的新路。何为分散外迁,就是移民征得接收地政府同意,自发、自愿地到土地资源比较丰富、交通比较方便、经济比较发达的库区外农村“插队落户”。分微外迁,使波动移民变为了主动移民。新中国成立后,因修水库而产生的移民就有1000万人。计划经济时代,基本上都是采取集中统…  相似文献   

13.
移民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归纳起来有3种:单一因素标准法只考虑人均占有耕地单一因素,是最基本的方法;多因素最小值法在人均占有耕地的基础上加入了水平年的概念,并将人均占有粮食、人均纯收入列在同等地位。只有三者同时达到规划指标时才认为环境容量是合理的,特别适用于环境资源一定的后靠安置区;平均差值法是检验移民安置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种方法,是对安置方案的检验计算。  相似文献   

14.
水布垭水电站库区移民分散安置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布垭水电站从实际出发,采取就地后靠安置,投亲靠友安置,利用闲置资源安置和政府调剂安置四种方式分散安置库区移民。实践证明分散安置效果良好:一是有利于加快移民搬迁安置的速度;二是有利于移民安居乐业发家致富;三是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稳定。  相似文献   

15.
移民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归纳起来了3种:单一因素标准法只考虑人均占有耕地单一因素,是最基本的方法;多因素最小值法在人均占有耕地的基础上加入了水平年的概述2,并将人均占有粮食,人均纯收入列在同等地位,只有三者同时达到规划指标时才认为环境容量是合理的,特别适用于环境资源一定的后靠安区;平均差值法是检验移民安置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种方法,是对安置方案的检验计算。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根据地域辽阔,人口密度相对稀少,人均占有耕地多的环境容量特点,遵循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在莲花电站、西泉眼水库等水利工程建设中走投亲靠友的移民安置之路。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法规.用政策、规定调动广大移民投亲靠友、自行安置的积极性,落实了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经走访,跟踪调查知投亲靠友后的移民生活、生产稳定,无返库问题。工作实践说明黑龙江省所采取的这种移民安置方式是可行的,是一种适合本省情况的移民安置方式。  相似文献   

17.
1999年5月19日至20日,“国务院三峡工程移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来馆基总理在会议结束时的讲话中说:“如果说这次会议具有历史意义,是一次历史转折,就在于实行了农村移民安置和工矿企业扭过政策上的两个调整。”一、农村移民安置由就近安置调整为本地与异地安置等多种方式安置,担励和引导更多的农村移民外迁安置朱镑基总理在1998年底视察三峡库区移民工作时就强调指出:“农村移民安置,要因地制宜,把本地安置与异地安置、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政府安置与自找门路安置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农村移民外迁安置。”这次会议认真贯…  相似文献   

18.
《人民长江》2002,33(1):6
三峡库区从1993年开始移民到2001年9月底,共搬迁安置移民39.5万人,其中外迁移民达10.5万人,这些移民在全国25个地区安居乐业. 库区移民工作采取本地安置与异地安置、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政府安置与自找门路安置相结合的办法.各地遵循开发性移民方针,坚持以农为主、以土为本的原则,确保移民的生活资金和生产资金能够到位,落实了移民的生产土地.各迁入省市十分重视外迁移民的住房建设,人均建筑面积达到了25 m2,绝大多数为砖混结构,半数为楼房,移民住房条件达到了当地平均水平或中等偏上水平.安置点的交通、通讯、就学、就医等条件也比搬迁前有较大的改善. 重庆市对就地、就近安置的25万农村移民,采取"人地挂钩"的政策,通过开发、改造、调整土地,积极发展"三高"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帮助农村移民创造致富条件.到2001年10月底,已累计完成就近后靠生产安置移民13.21万人.湖北省推广以土为本、以大农业为基础的多种安置方式,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前这个省已搬迁安置移民11万多人,农村生产安置近5万人. (长江)  相似文献   

19.
王有秋  郭祖彬 《人民长江》1993,24(12):12-17
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水库淹沉农田2.87万公顷,有效安置移民38.2万人,除县外,省外安置17.1万人外,其余21.1尤均在本县后靠内安,移民安置环境容量已甚紧张。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的丹江口水利枢纽后期完建工程170米正常蓄水位移民线下人口有22.44万人,因此后期工程移民安置任务极为艰巨。本文在总结初期工程移民经济的基础上,研究了后期工程移民安置规划的可行性。其结论是:以土地为依托的大农业安  相似文献   

20.
水利工程移民兼业生产安置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移民文化技术素质的限制、非农业安置风险大、非农业岗位有限等,使单一非农业安置方式面临挑战。对移民采取有土安置和非农业安置相结合的兼业安置方式,能拓展安置区农业安置环境容量,安置风险低于非农业安置方式,符合国情。兼业安置方式的实施,应根据安置区土地容量紧张程度、当地农民人均土地状况、非农业发达程度、安置政策的价值含量等具体情况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