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天然气合作勘探开发项目是集勘探、开发、建设、运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项目。面对工期紧迫、工程浩大、自然条件恶劣、地质条件复杂、资源国基础设施较薄弱、决策环节较多等诸多困难,中国石油(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天然气公司围绕2009年建成一期工程和2013年基本建成二期工程两大工作目标,针对海外项目特点和产品分成合同(PSC)要求,打破常规传统模式,创新勘探开发“一体化” 的立体管理模式,即:组织管理一体化、信息共享一体化、研究体系一体化、业务流程一体化、科研生产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等来破除部门和井别限制,实现勘探开发业务融合管理、无缝衔接,减少重复建设,缩短气田建设周期,促进投资效益的提高。同时集成创新了盐下缓坡礁滩高压气藏群高效开发配套技术及特大型跨境台内滩叠合气田高效开发配套技术,并实现了规模化应用,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6年时间探明天然气储量超过5 000×108 m3,基本建成年产天然气130×108 m3的生产能力,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可为海外及国内同类型油气勘探开发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5.
高邮凹陷戴南组隐蔽油气藏的成因及勘探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邮凹陷隐蔽油藏的分布受控于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浊积扇三种相带类型。隐蔽圈闭的有效性与砂地比有关,砂地比在15%~35%时隐蔽圈闭的保存条件比较好。断层是隐蔽圈闭成藏的关键因素,能起到沟通油源和侧向封堵的双重作用。高邮凹陷的隐蔽圈闭主要有四种类型,即断层岩性圈闭、透镜体圈闭、砂岩上倾尖灭圈闭和地层超覆圈闭。不同类型的隐蔽圈闭分布于不同地区。联盟庄、马家嘴地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实践证明高邮凹陷隐蔽油藏具有比较大的勘探潜力,是老区挖潜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青海湖现代沉积对岩性油气藏精细勘探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将今论古”的辩证思维观,对青海湖开展了现代沉积研究。结果认为:从湖盆周边剥蚀区至湖泊沉积中心发育有各种类型的河流沉积体系、三角洲沉积体系、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潟湖沉积体系、风成沙沉积体系、水下扇沉积体系,丰富的滩坝沉积体系、滨浅湖沉积体系以及深湖、半深湖沉积体系;地形、地貌、气候、断裂构造与水流决定着沉积体系展布的规模、形态和沉积相带边界及砂体分布。进而总结出了不同环境下各种沉积体系成因分布和储层展布规律,并借鉴现代沉积模式和成因机制,恢复古代含油气盆地沉积原貌,建立了沉积体系和砂体分布的预测模型。以期指导对该区复杂岩性油气藏的精细勘探。 相似文献
7.
渤海大中型潜山油气田形成机理与勘探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渤海潜山油气田的勘探经历了较长的探索过程。20世纪70-90年代,借鉴中国东部陆地油区潜山油气藏勘探经验,在渤海寻找碳酸盐岩潜山大油气田,钻了很多探井,效果很差。在失利后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分析,认识到渤海有其独特的潜山地质特征,例如渤海油区凸起上的基岩以太古代、元古代及中生代的花岗岩、混合花岗岩为主,下古生界碳酸盐岩较少,最利于形成潜山大油气田的上元古界藻屑白云岩在渤海不发育;渤海油区断层很多,晚期活动非常强,按照常规经验,渤海潜山储层及保存条件都差,不利于形成潜山大油气田。在长期实践中,经过深入分析,发现花岗岩、混合花岗岩与密集的基岩断层耦合也可形成潜山好储层,取心收获率低,测试产量高;利用地球物理信息可准确预测基岩岩性与断层。临近富烃凹陷的低凸起上的残丘潜山被浅湖-半深湖相泥岩覆盖,利于形成潜山油气藏。在一系列创新认识的指导下,再探渤海潜山,发现了2个亿吨级花岗岩潜山油气田,其认识和实践过程在其他探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广66井与浩87井钻探失利原因的综合分析后认为:在地震贵料分辩率与多解性的制约下,地质背景的优越与否决定了蔽性油藏勘探的成功率;而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也制约了对薄层勘探的认知力。由于盐湖储层地震反射信息具多解性,所以,应依据地质背景分析。尽力跳出地震资料解释的陷阱。另外,基础研究与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要正确。力求准确。研究表明.利用地震资料进行砂岩储层预测是有效的,但进行含油性预测仍需攻关。 相似文献
9.
本书着眼于岩性地层油气勘探,从相关的基础地质理论入手,介绍了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储层预测与描述技术、开展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思路、方法与实例。 相似文献
10.
11.
世界大油气田形成的构造背景及其对勘探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当前国内油气资源供求关系日趋紧张的形势,寻找能对国民经济起支柱性作用的大油气田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为了借鉴国际勘探的成功经验,在介绍了美国学者Mann P等人对世界大油气田研究的最新成果《Tectonic Set-ting of the World’s Giant Oil and Gas Fields》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勘探实践,认为国内以下新领域和新地区具有发现大油气田的巨大勘探前景:(1)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2)大型叠合盆地的海相油气成藏组合;(3)东部大型成熟勘探盆地的新层系;(4)地层型油气藏。 相似文献
12.
基于我国十八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油田勘探开发技术得以提升,薄层油气藏已然成为油田勘探开发重点项目,但是由于薄层油气藏整体构造单一,厚度浅薄,靶前位移较小,目的层不明确等诸多问题,导致薄层油气藏开采难度较高,前提勘探投入成本较大。在勘探中必须使用水平井技术,水平井技术利用特殊水下动力钻具与特殊测量仪器,可使得井斜角大于86°,并保持一定长度定向勘探,从而寻找到理想开采数据。在薄层油气藏勘探过程中,水平井可以在增加出油面积,提高油田整体产量,有效提升油井开采经济效益等方面。本文详细探究薄层油气藏水平钻井难度,就其中技术重点与难点进行分析,帮助同行业工作人员总结问题。 相似文献
13.
柴达木盆地油气藏特征分析及对油气勘探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柴达木盆地19个油气田典型油气藏的详细解剖,油气藏具有6个特点:①油气层厚度薄,油气藏面积总体偏小;②油气藏油层物性相对较差;③古近系、新近系原油成熟度总体偏低;④油气藏类型丰富,构造、地层、岩性和复合型4大类油气藏均有发育;⑤以断层类油气藏为主,油气藏受断层的控制作用明显;⑥油气藏晚期破坏比较严重。在对油气藏特点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①柴达木盆地油气田分散,大油田少;②近源古构造最富集油气;③在继续加强构造油气藏勘探的同时,应注意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勘探;④深入研究断层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松辽盆地南部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松辽盆地南部岩性地层油气藏成功勘探为例,系统阐述了层序地层理论对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所起的指导作用,区域层序地层研究指明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方向,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提供勘探井位。同时,针对三角洲前缘带岩性地层油气藏具砂泥岩薄互层、断裂系统复杂、低孔低渗储层导致油层电阻率低和产能低等特点,系统陈述了先进实用的勘探技术在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最后,对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步骤和各步骤所对应的研究成果、图件和技术保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对在准噶尔盆地利用非地震各方法进行由气勘探的效果研究情况作了系统介绍,提出了今后对油气非地震勘探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8,31(1):F0003
中油集团四川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物探研究中心是集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及物探技术研发为一体的专业化技术中心,迄今已有30余年历史。中心拥有物探、地质专业化人才300余人。 相似文献
18.
19.
20.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8,31(2):F0003
中油集团四川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物探研究中心是集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及物探技术研发为一体的专业化技术中心,迄今已有30余年历史。中心拥有物探、地质专业化人才300余人。装备有多套先进的并行处理系统(计算机节点已达1000多个)和数量众多的解释工作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