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虽然在就职典礼上,特朗普对气候变化未置一词,但以崭新面貌出现的白宫网站几乎删除所有有关气候变化的内容。对于全世界而言,这一举动是个"危险"信号。6月1日,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宣布,美国将退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他在发布会上说,《巴黎协定》让美国处于不利位置,而让其他国家受益。《巴黎协定》给美国带来"苛刻的财政和经济负担",将从即日起停止落实这份他声称"不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包括停止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  相似文献   

2.
正11月4日,《巴黎协定》正式生效。《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根据协议,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后者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规定,从2023年开始,每5年将对全球行动总体进展进行一次盘点,以帮助各国提高力度、  相似文献   

3.
新闻热评     
正习近平致电祝贺《巴黎协定》生效事件: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11月4日正式生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潘基文,对《巴黎协定》正式生效表示祝贺。点评:相比《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批准速度之快出人意料。这份曾经"不可能达成的协定"从通过到生效历时不足一年,成为史上批约生效最快的国际条约之一。《巴黎协定》无疑是一个历史性坐标,所获支持之多、生效速度之快,大大超出预期。该协定生效,既凝聚了各国携手推动低碳转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意志,也为其他领域全球治理提供了借鉴,注入了信心。  相似文献   

4.
<正>自2015年《巴黎协定》签署以来,是继续强化减排目标,还是继续进行能源开采的商业布局?在这一问题上,欧洲和美国的两大石油巨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4月2日,荷兰皇家壳牌公司表示,由于与美国燃料与石化制造商协会(AFPM)在《巴黎协定》、碳定价、燃料需求以及减少甲烷排放等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从明年开  相似文献   

5.
新闻热评     
<正>1.5℃—挑战化石燃料事件:巴黎时间12月12日晚7时26分,《巴黎协定》诞生,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迈出重要一步。《巴黎协定》的长远目标是确保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付出努力"。点评:1.5摄氏度是重要的参考数字。有专家认为,"这标志着  相似文献   

6.
正《巴黎协定》推动我国能源格局的加速转变,我国也在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的落实。9月3日,G20杭州峰会开幕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加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以下简称《巴黎协定》)。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先后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交存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为推动《巴黎协定》尽早生效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年是国际社会落实《巴黎协定》的关键之年。那么,我国为落实《巴黎协定》做了哪些基础性工作?落实《巴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通讯员杨光于营丽)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2022年10月27日发布了《2022年碳排放差距报告》,概述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的预测值与碳减排目标值之间的差距。报告警示全球目前碳减排行动严重迟缓,各国最新净零承诺对2030年的预测碳排放量影响微乎其微。报告呼吁只有紧急进行全系统转型,才能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巨大削减,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润滑油》2016,(1)
正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全球气候变化新协定为控制全球气温和温室气体排放设定一系列目标,这些目标或将推动世界转向更为清洁的新能源。化石燃料面临巨大冲击巴黎协定确定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之内的目标,并提出为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巴黎协定设立的这些目标将促使全球转向更为清洁的能源,可能预示着"化石燃料时代的终结"。实际上,这一转变已经露出苗头:发达国家市场的煤炭价格由于污染防控措施严格  相似文献   

9.
<正>2019-11根据当前《巴黎协定》的无条件承诺,世界正朝着升温3.2℃的方向前进。我们掌握了减排技术和相关政策知识,但须立即开始转型。G20国家的碳排放量高达全球总排放量的78%,但其中15个成员国尚未出台时间表致力于实现净零排放目标。日内瓦,2019年11月26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最新报告,再次拉响警报。如果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2020年至2030年之间不  相似文献   

10.
声音     
正伍德罗·克拉克诺贝尔和平奖共同获奖人、美国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专家、著名经济学家无论是在能源生产环节,还是在能源消费环节,储能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强。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与储能技术,推动着全球经济向低碳、可持续方向发展,让《巴黎协定》从纸面落  相似文献   

11.
新闻热评     
<正>共同行动助力清洁能源发展事件:在日前召开的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和第二届创新使命部长级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指出,中国高度重视清洁能源发展,为此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取得积极成效。希望会议分享发展和推广清洁能源的认识和经验,共同推动全球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点评:在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之际,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2.
声音     
<正>普京俄罗斯总统美国完全可以不用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因为协定规定的义务仅具有框架性的特点。阿德南·阿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中国今年宣布,到2020年将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共投资3610亿美元,同时取消超过100座燃煤电厂的建设计划。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史上最严减排方案,虽遭大煤企和大能源州强烈反对,但增加了美参加巴黎气候大会的底气。美国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的新方案—《清洁电力计划》(Clean Power Plan)出炉。8月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和美国环保署(EPA)颁布了上述计划。在经过了前所未有的大范围公众沟通和宣传后,这一"终极版"减排计划对美国火电站的温室气体排放施加了更为严格的限制。美国环保协会认为,该计划是美国在采取实际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电厂碳排放方面所迈出的历史性一步,计划将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全球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趋势与《巴黎协定》升温控制目标相背离,中美两国应携手共同应对气候危机。近日,BP召开《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以下简称BP年鉴)发布会。对能源行业从业者来说,BP年鉴公布的2018年世界能源消费情况令人鼓舞:全球能源消费量达到138.65亿吨油当  相似文献   

15.
<正>EIA认为,2023-2024年冬,全球LNG市场应能保持平衡,但天气是最大的未知因素。11月6日,EIA发布《全球LNG供应和库存,可以满足2023-2024年冬季需求,但风险仍存》报告,对2023-2024年冬季全球天然气形势进行了分析。在此前的10月11日,EIA发布了关于美国国内的《2023-2024年冬季燃料展望报告》并于11月7日进行了更新。  相似文献   

16.
<正>为兑现《巴黎协定》上中国提出的二氧化碳减排承诺,成品油的排放污染必须得到有效治理。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采取堵疏结合的措施,降低成品油排放污染,具体如下:1.监控排放源头的生产一些炼厂加工出来的劣质非标产品,被不法商贩引入成品油的流通环节。所以地方政府应加强监管,严控劣质油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从源头上保证劣质油品不会进入市场。2.监控终端用户的使用我国应该加强水上排放区管理,各地政府的环保部门、海事  相似文献   

17.
正《巴黎协议》之后,进入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而有区别的减排新阶段。2015年12月12日,历时13天的巴黎气候大会最终达成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文本——《巴黎协议》。"在当今充满矛盾的世界上,195个国家在气候问题上能够达成一个全球性协议,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体现了各国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是唯一的生存之道,需要全世界为之付出前所未有的努力.为避免气候灾难,《巴黎协定》制定了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摄氏度的理想目标,这意味着世界应在未来8年内将温室气体的年排放量减半.  相似文献   

19.
<正>《油气杂志》2018年12月10日刊总部位于华盛顿的能源咨询公司SVB能源国际负责人Vakhshouri表示,2018年年底以前,伊朗原油出口量维持在110万~130万桶/日的水平。2018年5月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后,美国于11月初宣布全面对伊朗进行新的制裁,伊朗原油出口量大幅下降。但由于美国给予了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意大利等8个国家一定时期的豁免权,伊朗11月原油出口量依然达到110万桶/  相似文献   

20.
第25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25),终于于2019年12月15日凌晨,通过一场历时4小时的闭幕式完成了闭幕程序,把一系列遗憾与争议留给COP26。本次大会就2023年之前的第一次盘点、各国强化自主贡献、透明度、资金机制和市场机制等众多议题均未达成共识,为2030年达成《巴黎协定》的实施细则增加了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