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小康矿无煤带的成因,总结了无煤带赋存规律,分析了无煤带对回采的影响,并探索出回采工作面通过无煤带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由于石油地震勘探领域中地震地层学的出现,地震相分析的概念逐渐被认识并被广泛应用,八十年代末期被逐渐应用到煤田地震勘探资料解释中。本文通过对辽宁省铁法外围煤炭普查地震勘探典型时间剖面的分析和研究,证明地震相分析方法在预测含煤地层及富煤带方面具有极为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袁店一井煤矿101采区岩浆侵入的特征,通过对侵入特征的研究,结合物探、钻探资料,并利用三维地震时间剖面实际案例分析,圈定出采区内的岩浆侵入的范围,科学指导了工作面设计与巷道施工,为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地震勘探在控制煤层赋存形态及构造等方面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煤矿为了稳产高产及生产安全等要求,须准确掌握井田内"无煤带"、采空区、火烧区、煤层露头、火成岩等特殊地质现象。通过多年对辽宁、山东、新疆等地煤矿地震勘探实例,介绍确定煤层特殊地质现象采用的方法,通过运用钻孔测井曲线进行地震资料反演,掌握地震时间剖面上的特殊地质现象的特征,依据三瞬处理,研究振幅异常与地质现象的对应关系,更重要的是在地震资料解释方面,要充分利用已知的地质资料,根据不同的地质异常体在地震数据体上的特征解释各种特殊地质现象。  相似文献   

5.
孙文 《中国科技博览》2013,(32):373-373
近50年来,我国煤矿采区以及油气开采地震勘探技术历经几次重大的技术飞跃,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现已经已成为煤矿高效安全开采前构造勘探的首选技术。本文回顾了煤矿采区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矿以及油气开采过程中的优势,其优势的存在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也促进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发挥其在煤矿和油气开采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地震曲率技术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地震曲率属性的分析,寻找适合研究区的地震曲率,研究其解释技术。系统总结了地震曲率技术的解释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针对小断层在常规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同相轴的微小变化、扭曲、振幅突然变弱等特征,利用这些微小的变化在地震层曲率属性上表现为线性构造,进行小断层识别,异常的长度和方向分别代表着断层的延展长度和断层的走向。二维曲率属性有比较明确的物理意义,相对一阶导数属性(如微分、倾角、方位角等),它在构造特征识别上有明显的长处。它们对刻画地质体轮廓、分层结构、断裂系统等非常有效。实例表明,地震曲率属性对断层的轨迹、沉积体边界的刻画清晰、连续,利于解释,减少解释多解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三维地震勘探成功解决了告成矿25采区采区地质构造问题,为采区早日投产奠定了基础,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针对密度测井、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曲线探测深度较浅,受井眼不规则影响比较严重的问题,为研究储层各属性的影响及与弹性属性间的关系,采用岩石物理模型对测井资料进行诊断和校正,提高测井曲线与地层信息的匹配程度。结果表明:经过岩石物理模型诊断和校正的测井资料能明显的提高测井资料的品质,根据校正后的资料才能正确的标定井震之间的关系,为地震解释和反演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发展飞速,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煤矿集约高效安全生产迫切需要在采前查明采区煤层赋存情况及地质构造的总体发育规律,为矿井采区、巷道以及回采工作面的合理布置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小构造的存在严重影响着煤矿回采工作面的综合回采效率。开展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已成为煤矿集约高效安全生产广泛应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了白石湖露天煤矿的地质条件及煤层赋存情况的基础上,确定了首采区的位置,并在首采区内提出了3种拉沟位置方案,并进行了方案比较分析,最终确定了首采区和拉沟位置最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裂缝储层的叠前地震正演模拟技术是裂缝储层地震预测的先导。有效地描述裂缝储层取决于准确地确定裂缝的方位分布和连通性以及与储层内非均匀体的空间关系。裂缝储层地震响应除了与裂缝密度、形状、饱和流体有关,还与岩石本身的岩性有关。裂缝会产生地震物性的各向异性,同时也会引起地震波传播的各向异性。在储层裂缝物理模型试验中,主要研究裂缝属性同纵横波属性(横渡分裂、P波方位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析与挖潜需求,以北西一区萨Ⅲ1+2单元为研究对象,应用地震波形结构判别方法,探索了井震联合储层预测方法。本方法可有效地实现储层连续性空间预测,能够揭示井间砂体的属性识别,为注采系统分析及井间剩余油综合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周峰 《中国科技博览》2012,(33):265-265
目前,三维观测系统面元属性分析是基于水平层状均匀介质进行考虑的,受地震采集区块实际构造特点的影响,观测系统的实际面元属性与设计模板对应的面元属性存在较大差异,影响地震采集效果。通过基于三维模型的观测系统对比分析,在保持相同覆盖次数的条件中,优选不同观测系统的深层目的层三维照明强度和叠前时间偏移脉冲响应指标,得到了辽河东部凹陷DPF区块三维观测系统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4.
利用古龙断陷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成果,依据地震相、水平时间切片寻找反射特征、几何外形明显的火山锥体及火山口,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属性分析、立体透视种子点追踪等多项技术完成火山岩体的平面、空间解释。该多项技术的综合应用在火山岩体识别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火山岩天然气有利含气区的预测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滨县凸起东坡沉积和地层结构特点人手,通过细化沉积相带空间分布,精细分析滨县凸起东坡浊积砂岩油藏地震响应特征,充分运用正演、去砂等技术验证砂体与地震反射的联系,分析浊积砂体调谐引起的地震反射的变化,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局的基础上,利用古地形恢复、地震属性、测井约束反演、流体检测等多元化储层预测及描述技术进行联合分析,阐明了滨东地区浊积砂体空间展布规律,通过井位的部署取得了较好的勘探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莉 《硅谷》2011,(10):115-116
以郑南斜坡带L85井区为例,介绍地质统计学在属性平面预测中的应用。应用结果表明,通过地质统计学的应用,可以建立储层物性与地震属性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实现地震属性的定量解释,预测有效储层分布范围,指导岩性油藏的勘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滩坝砂油藏勘探成效。方法采用相干体技术和利用地震属性定性分析技术,进行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在构造圈闭的有利储层发育区部署井位钻探。结果在纯化油田南部滚动勘探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发现了纯677块,探明石油地质储量70万吨。结论滩坝砂油藏的滚动勘探中,采用相干体技术和地震属性分析等方法,其滚动勘探成效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33采区32煤为例,根据三维勘探资料及其它巷道实见断层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合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总结T32煤小构造发育规律和小构造展布规律,对32煤构造复杂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对未采区的小构造分布进行了预测,可以有效地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9.
滕娟 《中国科技博览》2012,(31):271-272
文章简要叙述了潞安矿区地层、构造及地震地质条件,重点对开展三维地震以来的探采对比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并以屯留矿N1采区为例,剖析了潞安矿区三维地震解释的陷落柱、断层和煤层埋藏深度等成果的验证情况,得出了较为客观的结论,为今后开展三维地震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在三维地震工区提取属性的时候,我们总是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两个三维在地震工区叠加的部分,由于数据体的不同,所以导致叠加在一起时,有很明显的色差,或者在拼接处,有很明显的不连贯性。本文趴某地区两个三维工区为例,来解决三维地震工区连片属性图拼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