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索士荣 《中国食品》2012,(17):34-35
味精是千家万户日常烹饪中使用最普及的增鲜调味品。但与普通消费者通过日常消费体验所得的印象不同,在味精这个行业,规模最大、最具实力的企业并非我们在超市、便利店货架上所见的那些小包装味精厂家,而是隐藏在消费市场背后的"巨无霸"生产商。其中香港上市公司、年产味精上百万吨的阜丰集团最为引人注目。味精行业的现状怎样?味精质量安全状况如何?阜丰集团在保证味精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是如何做的?带着这些问题,本刊采访了阜丰集团总经理王龙祥先生,一探味精行业和"味精巨无霸"的真容。  相似文献   

2.
味精及其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味精及其性质进行分析,介绍味精呈味特性与食盐浓度、菜肴酸碱充、加热温充等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科学合理使用味精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味精是常用调味品,白色颗粒状晶体。近年来,不断有硫酸镁掺入味精中的报道。硫酸镁与味精极其相似,肉眼很难分辨掺硫酸镁的味精,多被销毁,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寻找一种既对味精的质量没有影响,又能去除硫酸镁的方法,利用晶体硫酸镁受热失去结晶水变成硫酸镁粉末后,再用40目标准筛过滤,去除硫酸镁粉末,结果表明:味精中硫酸盐含量小于0.05%,味精中谷氨酸钠含量达到99%以上,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味精 (谷氨酸单钠 )是世界销量最大的一种调味用氨基酸产品。目前 ,全球味精总产量估计在 150万t/a。亚洲味精生产与销售居世界首位。据CMR统计 ,去年亚洲味精产销量约占世界味精总产量的84 %。中、日、韩 3国为世界最大的味精生产国。美国、欧洲味精产量合计占世界总产量约 10 %~ 12 % ,其他国家和地区仅占 3%~ 4 %。美国在 90年代初一度受“味精综合症”(又名“中华餐馆综合症”)影响而销路不畅。此后 ,经美国FDA组织的试验证实 ,味精按正常用量对人体无任何不良影响。近几年来 ,美国市场上味精销量再度回升 ,年平均增长率为 2 …  相似文献   

5.
浅谈味精     
浅谈个人对味精的认识,和大家就味精在调味品行业中的地位、味精的营养、味精的安全、味精的相关常识做以交流,目的是让消费者对味精行业的发展有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味精生产所用的原辅材料,能源价格在逐年上涨,相应的味精生产成本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加之味精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的价格与生产成本的上升不同步,味精生产企业效益滑坡,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味精行业的发展。如何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味精生产技术指标,节能降耗,提高企业效益,使味精生产行业可持续发展,是味精生产的同行们一直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国家标准GB/T8967-2007《谷氨酸钠(味精)》已于2007年12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标准新增对味精产品的分类,并增加对加盐味精和增鲜味精的理化要求。标准按添加成分,将味精产品分成3大类:即普通味精、加盐味精和增鲜味精。加盐味精是在谷氨酸钠中,定量添  相似文献   

8.
味精精制的过程是脱色浓缩结晶的过程。而对于整个过程来说,味精料液的除杂以及结晶料液质量的好坏对味精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味精发黄和异味和与杂质杂菌管理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味精产品有80%味精、99%味精及掺有部分味精的调味品。目前产品标准及方法标准有QB1500—92《味精》、GB/T8967—2000《谷氨酸钠》、GB/T5009—2003《味精卫生标准分析方法》。通过对这三种测定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证明只有根据产品特点选择最适宜的方法,才能准确、方便、迅速地测出味精产品中谷氨酸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呈味核苷酸5’—IMP(肌苷酸钠)、5’—GMP(乌苷酸钠)、I G(50%IMP 50%GMP)是制造第二代味精(超鲜味精)、第三代味精(复合调味料)的主原料,其强烈鲜味广泛应用于食品调味、提高味质,并可降低味精用量,对开发各种新型复合调料,促进调味料工业发展很有意义。呈味核苷酸能增强鱼、肉、蔬菜等食物滋味,改善食物原有天然鲜味及增加香味。与味精混合用于食品有强力协同效应,如1gIMP(或 GMP 下同) 99g 味精鲜度相当于290克味精的鲜味。5gIMP 95g 味精相当于600  相似文献   

11.
沈艺文 《发酵科技通讯》2004,33(3):27-28,42
本文研究了再生炭、废炭在味精生产中的合理利用。用再生炭与废炭代替原炭,应用于味精料液脱色,在保证味精质量的前提下,既减少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以洛阳师范学院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了解大学生对味精安全性的认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味精还存在很多错误的认识,因此需要加强味精知识的宣传力度,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味精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世界味精市场在多年萧条之后其价格开始上升.味精生产厂家们已主张提高价格、降低成本、内部挖潜等增加利润手段抵销原料和能源费的上涨.随着国内近年来的味精生产技术提高,并在本行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使我国味精产量质量都有所提高,且品种多样化.如大晶、中晶、小晶、80°晶体,一般粉、泡泡粉、增鲜味精、加鲜味精、80°粉体、鸡精等.根据市场需求,我厂在2001年开始做泡泡粉体.它的制作与一般粉体不同.  相似文献   

14.
尽管味精早已成为消费者必不可少的烹调佐餐用品,但近年来仍有少数人对味精食用的安全性持怀疑态度,有的说吃多了对身体不利,有的甚至说味精加热时间过长会产生致癌物质,为此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一再澄清,但味精食用有害的说法仍没有绝迹,事实究竟如何呢?1993年8月中国发酵工业协会组织了我国医学界、营养学界、食品界、烹饪界等的专家学者举办了“味精食用营养与安全研讨会”,一致认为味精有害纯粹是毫无根据的传言。  相似文献   

15.
西北     
《新食品》2006,(14):58-58
伊品味精销往泰、柬两国 近日,宁夏伊品食品集团在2006年中国清真食品博览会上与泰国客商签订了味精出口协议,每月的订货量在300吨左右,主要销往泰国和柬埔寨,第一笔价值4万美元的味精业务现已成交。同时,伊品味精还通过贴牌方式与新疆客商合作,共同开发中亚市场。  相似文献   

16.
正味精是厨房调味料的一种,很多人都知道味精吃多了是有危害的。那么,要如何健康地食用味精呢?下面就来告诉你有哪些菜肴不能放味精,帮你正确食用味精。炒肉菜不用加味精。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  相似文献   

17.
味精生产企业把味精质量做为生产的重要环节来抓,不仅是因为味精质量决定了产品的销售,品牌的推广和经济效益,而且更直接体现了企业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的高低。长久以来,味精销售市场除了检验味精各项理化指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外,逐渐形成了以味精晶型、大小、外观、色泽做为味精质量的评定标准,进而影响味精的销售价格。  相似文献   

18.
序言 在味精生产中,制塘、精制等工段,都要用较多的粉状活性炭脱色。年产万t味精,需要量500多t。活性炭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味精的质量和成本,所以在味精行业中,对活性炭的质量与使用方法等研究,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对于粉状活性炭的细度与脱色力、滤速、透光率等关……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我国,鸡精产品对味精产品的取代率不超过30%。也就是说,鸡精产品占的市场份额低于30%,而味精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要大于70%,表明味精产品有着巨大的市场容量,味精企业还有足够的市场空间可以做大做强。我国味精市场现有销售规模比较大的几个品牌,如莲花、红梅、梅花等,虽然这些品牌味精产品的销量都比较大,但营销水平却与饮料行业的加多宝、农夫山泉,方便面行业的康师傅、统一,休闲食品行业的达利、徐福记相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味精生产大国,年产量居世界之首,味精废液量大,味精生产的废液排放严重污染环境,国内外对味精废液的治理进行了大量研究,从味精废液中提取与发酵生产有用的物质,既获得了有益的产品,又减少了环境污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