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寨上金矿床以F5断裂为界,可分为南、北2个矿带,在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存在差异。北矿带位于背斜北翼下二叠统十里墩组地层中,南矿带产于背斜核部中泥盆统安家岔组、上泥盆统大草滩组地层中。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矿床总体具有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低压力和较浅的成矿深度,南矿带相对于北矿带成矿温度、流体盐度、密度要高,成矿压力以及成矿深度要大。南北矿带可能为一个统一的热液成矿系统,浅部表现为类似于北矿带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化,深部表现为类似于南矿带的脉状富金多金属矿化。  相似文献   

2.
勘查区位于秦岭泥盆系贵金属-多金属成矿带凤太矿集区中部偏北,区内所发现的大、中型铅锌矿床均具有相同的"硅钙面+背斜构造"控制的成矿特征,铅锌矿体受"背斜+地层+岩相"三位一体控制,产于背斜构造的鞍部及翼部、中泥盆统古道岭组灰岩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千枚岩接触带,含矿岩性主要为硅化灰岩。  相似文献   

3.
寨上金矿床为西秦岭岷礼盆地西部大型卡林-类卡林型金矿床。寨上金矿赋存在国营牛场背斜及斜切背斜的断裂中,赋矿地层为中-上泥盆统和下二叠统。南矿带矿脉主要受断裂控制,北矿带矿脉主要受层间剪切破碎带控制。矿(化)体沿砂岩、砂质板岩与碳质板岩的接触界面发育。矿区内发育少量石英闪长玢岩脉,且岩脉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低盐度和低密度特点。成矿主要集中在晚三叠-早侏罗世(220~170 Ma)、早白垩世(130~100 Ma)和早第三纪(60 Ma)3个地质时期,在喜山中晚期,可能叠加了新一期构造热液成矿作用。寨上金矿的形成具备3个条件,首先是浅源和深源成矿物质丰富,其次是物质迁移具有强动力来源,再次是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及容矿空间充裕是成矿的重要保证。因此,寨上金矿的形成是诸多成矿要素在相对局限的有利成矿构造域内,经过多期次叠加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金龙山金矿带自东向西分为金龙山、腰俭、丘岭和鼓楼山4个呈似等间距分布的矿化富集段,矿(化)体主要赋存于上泥盆统南羊山组和下石炭统袁家沟组,研究表明地层可能仅是赋矿之所,而钙泥质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及钙质页岩等有利岩性对成矿起主要控制作用。区内构造极为发育,EW向区域性断裂控制整个矿带的展布,矿带内NE和近EW向次级断裂控制着矿带分段和矿(化)体的空间定位。因此,有利岩性组合和断裂联合控矿是金龙山金矿带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旺云山铜矿位于库米什—亦格尔达坂复式背斜中段转折端,彩花沟铜矿东延。矿化集中发育于下泥盆统阿尔彼什麦布拉克组中亚组第二岩性段,矿体主要赋存于富含硫化物的硅质岩,属(火山)喷流沉积型矿床。  相似文献   

6.
陕西金龙山锑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陕西省金龙山锑金矿产于南秦岭镇旬盆地上泥盆统南羊山组(D3n)—下石炭统袁家沟组(C1y)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中,受断裂、短轴背斜及有利岩性等控制,矿化元素Au、Hg和Sb水平分带明显,矿化集中区呈等间距分布。根据矿区大地构造环境,结合赋矿地层、矿石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以及S、Pb、C、H、O同位素综合分析,认为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主要来自浅变质化学沉积岩—碳酸盐碎屑岩,成矿流体在中生代构造动力作用下,萃取了赋矿地层和下伏地层中的含矿元素,沿容矿构造迁移沉积富集,形成了金龙山特大型金矿床,伴生汞锑成矿。  相似文献   

7.
矿区内构造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总体表现为为北东向展布的线型构造,断裂、次级褶皱以及顺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带发育。矿体产于下石炭统~下泥盆统地层中(穿层),并受地层岩性和断裂的双重控制,矿床类型为与碳酸盐岩有关的受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找矿标志明显,研究结果对以后的地质勘查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泥堡金矿床为以断裂型为主、层控型为辅的复合型矿床,呈近北东向的F1断裂控制了该区断裂型主矿体(Ⅲ号矿体),层控型矿体分布于构造蚀变体(SBT)及F1上、下盘龙潭组地层中。泥堡背斜、二龙抢宝背斜与F1(F4)断裂是矿区主要控矿构造组合,二龙抢宝背斜为泥堡背斜南翼受F1逆冲过程中形成的次级褶皱。推测F1、F4为与深部大断裂相连的成矿热液运移通道,建立泥堡金矿床成矿模式,预测泥堡背斜核部及北翼、F4断裂、二龙抢宝背斜南翼深部(1500-2000m)及临区非同一褶皱体系的大坪子背斜具一定找矿潜景。  相似文献   

9.
向文 《甘肃冶金》2017,39(2):43-46
矿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天山-内蒙褶皱系(Ⅰ),北山褶皱带(Ⅱ),南北山华力西槽向斜褶皱带(Ⅲ),红柳园-音凹峡复向斜(Ⅳ)的北翼,加里东期辉铜山-五峰山褶凹的南侧。矿区出露地层为奥陶系花牛山群(Oh~(b-2))上岩组片岩类,以及分布于矿区南部的下二叠统哲斯群(P1zs1),与奥陶系花牛山群呈断层接触。主要岩性为变砂岩、含炭硅质板岩。矿床产于大断裂及伴生的次级断裂裂隙中,分布于奥陶系花牛山群上岩组片岩类、中酸性岩中,以及与下二迭统哲斯群变砂岩、含炭硅质板岩的接触部位。矿床为破碎带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  相似文献   

10.
矿区地质构造位置处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福贡-镇康褶皱带、保山-永德褶皱束之四级构造单元镇康复背斜(芦子园复式背斜)倾没端南部,属于保山—镇康—西盟铅锌银金锡钨找矿远景区中段。矿区主要含矿地段位于背斜北翼∈3b1倾伏端的外侧,在岩性不同的层间易产生滑动而生成层间破碎带,是有利的成矿部位。北东向组断裂及其派生的层间破碎带是形成锡矿的主要导矿、容矿构造。近南北向组形成时代较晚,是主要的破矿构造。矿床成因类型应属于岩浆期后中温气成一热液矿床。地层、构造、围岩蚀变等找矿标志明显。  相似文献   

11.
褶皱构造对寨上金矿区矿体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断裂是寨上金矿区的赋矿构造,但其形成和形态受褶皱的控制,褶皱对成矿物质的迁移和富集具有内在的控制作用。根据区域构造格架及矿区脉体分布特征,将矿区控矿构造系统划分为4级。通过重点分析矿区控矿主体构造,即纳纳牧场背斜对矿体的控制作用,得出矿区已知脉体的产状明显受到褶皱的控制,由于岩性组合不同造成在褶皱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构造形式,褶皱控制了矿区的矿化程度。基于此认识,认为褶皱北翼具有较大找矿潜力,褶皱核部的南矿带脉体浅部具有一定的工作价值,而褶皱南翼则不具备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以岩性、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分析为依据,证实河台金矿区存在一个倒转背斜,该倒转背斜控制了矿床在空间上的分布,其北西翼为北矿带,南东翼为南矿带,核部为中矿带,根据背斜两翼对应关系,认为矿区南矿带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龙头沟金矿是近年发现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产于泥盆系砂岩中,成因类型为受构造控制的中温岩浆热液矿床。在介绍区域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与成矿有关的主要控矿条件,指出矿体主要受近EW向断裂控制,断裂倾向与地层相反,并且围岩岩性、蚀变强弱和矿体产出标高均对矿体的形态和品位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合近年外围工作进展,提出本地区今后找矿勘查工作应围绕走向剪切断裂、区内矿化蚀变带及外围化探异常开展,同时对背斜南翼开展找矿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4.
阳山金矿床位于西秦岭勉略构造内,文县弧形构造东翼,主要受安昌河-观音坝断裂带和葛条湾-草坪梁复式背斜控制;矿体产出于断裂带内,复式背斜翼部次级剪切走滑断裂中。研究表明:阳山金矿控矿构造及其演化复杂,泥盆纪中晚期文县地区形成了一套碳硅泥质热水沉积,勉略一带在三叠纪经历了洋陆俯冲到陆陆碰撞机制的转变;晚三叠世区内中酸性岩脉沿早期挤压片理侵入;早侏罗世早期,进入后碰撞造山期,断裂发生斜冲左行走滑剪切活动;燕山中晚期,进入局部伸展阶段,继承早期逆冲推覆构造,同时形成派生的断裂、节理及褶皱等。目前,所认识到的葛条湾-草坪梁复式背斜可能只是区域性复式褶皱北翼的次级褶皱。  相似文献   

15.
王慧  丛成双  丛培章 《黄金》2003,24(8):12-15
招平断裂南段的夏甸--姜家窑金矿床受断裂产状变化、断层泥、脉岩、次级断裂复合控制。矿体多赋存于蚀变分带明显、产状由缓变陡处、脉岩的下盘,并具北东侧伏及尖灭再现规律。  相似文献   

16.
小秦岭矿田是我国第二大产金基地,北矿带钼矿体的发现为寻找接替资源提供了方向。为使后续勘探找矿工作更有针对性,对该区的泉家峪钼金矿区、秦南钼金矿区、马家凹钼金矿区、大湖钼金矿区及车仓峪钼矿区的地质特征及钼矿体的赋存空间特征、成矿年代及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总结,并据此对钼矿成矿潜力区进行预测。指出下一步的勘查方向应为:区域性大断裂F5的深部,五里村背斜南翼的构造带成矿有利部位,酸性岩体与太华群的接触部位及岩体内部断裂带,北矿带及以北区域进行隐伏岩体的勘查。  相似文献   

17.
瓜州钨铍多金属矿床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境内,大地构造位于哈萨克斯坦板块马鬃山中间地块南缘与花牛山地体的接触带上。构造线以近东西向为主,断裂构造主要有近东西向、北西向、南北向。通过对本区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的阐述及矿床成因的浅要分析,认为矿床属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钨铍矿受背斜枢纽和平行于大断裂的次级断裂所控制,断裂带内节理裂隙发育处矿化增强,受背斜枢纽及断裂构造控制,钨铍矿化主要分布于背斜南翼的矽卡岩化大理岩和石英岩中,矿化对围岩具有选择性交代,围岩(碳酸盐岩)对成矿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