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刘德清 《四川建筑》1990,10(4):46-47
  相似文献   

3.
4.
国内旧城改造工作少有成效,重要原因是旧城改造工作难以平衡经济发展,历史文化传承与居民利益之间的关系,深层次中透露了法规仍不够完善.香港旧区活化的政策较优越,值得广州地区借鉴.本文基于香港旧区活化政策的思考,拟对广州旧城改造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现时进行的旧城改造往往把着眼点放在成片改造危旧房屋上,按居住人口无偿提供最低居住面积(广州规定人均5平方米),企望就地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为多得补偿面积,一些拆迁户赶在振迁之前增加人口、分立户口,造成旧房未拆人口密度已增大,加大了拆迁难度与补偿成本。  相似文献   

6.
黄学明  施炳星 《城建档案》1996,(2):37-37,48
去年,启东市的旧城改造力度为历史之最,在5月至12月的7个多月的时间内,在市区6个地段拆除旧房10万多平方米,并新建成了38幢,8万多平方米的安居楼,使508户被拆迁者在春节前欢欢喜喜地搬进了新居。紧接着市政府又作出部署,将利用2至3年时间完成市区15平方公里内的旧房、平房改造。1996年又将组织对8个地段的旧城改造。 旧城改造,对城建档案事业带来了许多深刻的启示: 启示之一,旧城改造依赖城建档案。1995年,  相似文献   

7.
旧城改造的思考●罗继铣●张玉珍●佘成学一、我国当前旧城改造的特点1.规模大、起步快、来势猛许多城市,在旧城区拆建面积达几百万平方米,综合开发小区象雨后春笋般出现,许多城区地段旧貌换新颜。2.市场经济,制约旧城改造由于参入开发的房地产公司,都是自负盈亏...  相似文献   

8.
随着土地价值规律的被认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传统的规划思想和方法需要变革。 本期刊登的两篇文章展现了规划师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详细规划方法改革所进行的探索,希望能引起规划界同行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为了全面落实县城总体规划,加快旧城改造,浙江省磐安县将过去财政拨款拆迁安置的办法改为拆迁后的土地由县政府统一出让,收取的地价款用于拆迁安置,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去年9月,共拆除641间41317平方米,出让7930平方米国有土地,获地价款1200万元,走出  相似文献   

10.
11.
变革中的香港市区重建政策--新思维、新趋向及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更立 《城市规划》2005,29(6):64-68
随着由完全市场机制主导、以商业模式运作、忽略社会功能的旧的城市更新体制的失败,香港的城市更新政策近年来开始出现一种新思维、新趋向,体现在政府角色的进一步加强、全面化更新理念的主张以及以人为本、更注重社会效益的城市更新价值观的初步形成。然而,在现实环境及管治体制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制约下,新思维还难以取得显著成效、难以真正达成效率与公平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2.
跨境城市区域中的城市管治——以香港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沈建法 《城市规划》2002,26(9):45-50
探讨香港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香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跨境城市管治网络涉及中央政府、广东省政府、深圳市政府、香港特区政府及其他相关组织。重点是跨境城市管治尤其是香港特区政府的角色。从 2 0 0 1年开始 ,香港的跨境城市管治开始从“跨境保护主义”向“跨境自由贸易区”转变 ,这对香港—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香港的土地使用与交通运输规划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忠华 《城市规划》1999,23(5):37-41
本文简要总结了对香港土地使用与交通运输研究在规划实践中的感性认识,并提出香港在当前和今后发展中土地使用与交通运输上的几个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城市跨界发展与融合——港深案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港深两地跨界城市发展与城市融合的进程。香港和深圳已建立了紧密的经济融合,制度层面上的融合也有一定的进展,但社会层面上的融合显著滞后。香港和深圳居民对边界另一边的对方缺乏充分认识。超过57%的香港和深圳居民不太熟悉或非常不熟悉另一个城市。超过四成的香港和深圳受访者认为价值观的差异是构建港深大都会的最主要的障碍。港深大都会的跨界社区尚未融合。香港和深圳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造成两地之间难以实现完全的融合。港深两地有必要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以提升两地城市竞争力与方便居民跨界居住与工作为出发点,推动城市跨界发展与融合。  相似文献   

15.
单皓 《城市规划》2013,(1):79-84
为回应土地紧缺及粗放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深圳市政府于2009年10月发布了《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对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更新改造活动做出规范。本文对《更新办法》的内容和三年来的实践进行分析,认为在其针对的主要问题当中,建成环境的衰败并不处在关键地位,更重要的是建设土地的循环使用。《更新办法》的颁布,一定程度上缘于现有土地使用政策及规划机制未能给城市再开发提供有效管理。《更新办法》尝试围绕开发权的界定和开发权的控制,从规划角度对土地开发秩序和开发收益进行管治,具有制度意义。  相似文献   

16.
香港城市游憩商业区空间结构演变模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陶伟  李丽梅 《城市规划》2005,29(6):69-75
从香港城市发展过程来考察各阶段城市游憩商业区空间变化历程,论述香港游憩商业区(RBD)空间位置、空间形态与功能构成的历史演变历程,试图在这个变动中寻求其空间变化的一般格局和规律,从而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华晨 《城市规划》1999,(11):29-31
“转乘中心”的出现对于形成增长极和促进城市复兴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阐述了“转乘中心”在法国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对它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政策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在当今区域与城市发展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汪坚强 《城市规划》2002,26(7):43-46
结合近年来旧城更新改造中公众参与的现状特点 ,在分析我国旧城更新改造走“民主化”道路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 ,初探了旧城更新改造中的“民主化”的更新改造之路。  相似文献   

19.
城市有机更新与城市文化生态建设是当前有关城市发展研究的热点话题,对于城市文化生态建设这一新兴的城市发展理念,它与城市有着机更新关系。重点研究如何在城市发展中营造良好的城市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20.
从回忆到回归--城市更新中的文化解读与传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姜华  张京祥 《城市规划》2005,29(5):77-8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历史文化的遗存成为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产之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张却往往导致城市更新过程中对历史文化的漠视与忽略。在对目前城市更新反思的基础上,本文对文化解读和文化传承作出了新的诠释,并以南京市评事街历史风貌区作为实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