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项目建设不可避免地对项目区内的地表产生扰动,对现有植被造成破坏,增加水土流失。因此,根据主体工程的布局及施工特点,对无水土保持条件下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进行合理预测,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置奠定工作基础。文章通过对各预测单元在不同时段的新增土壤流失量的定量分析,综合评定工程建设对各单元水土流失的直接影响和潜在影响,进而确定水土流失重点区域,为水土保持措施布置及水土保持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徐金华 《陕西水利》2021,(1):126-128
以韶关乐昌五山风电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项目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进行分析与评价,可知工程在实施与布设过程中,对原地貌、植被等破坏较小,工程建设无限制性制约因素,主体工程中一系列措施可界定为水保工程且起到了水土流失防治的作用.同时,针对开挖建设中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应对主体工程不足之处进行必要补充,以全面防治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  相似文献   

3.
清河水库水电站工程为新建工程,建设过程中,将临时或永久占用土地,造成植被破坏,进而引发水土流失,产生不利影响。结合工程实际特点和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因地制宜,针对施工中水土流失采取综合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分析结果表明,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布局合理,切实可行,将有效控制因工程建设而产生的水土流失,且有利于区域内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4.
以宰章水库工程为例,通过对该项目主体工程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可以看出项目在选址和施工布置上,对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较小,水土流失量较低。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分析,该项目选址兼顾了水土保持的要求,施工布置合理,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工程建设存在一定的制约性因素,通过补充水土保持措施,能将其危害降至最低,不会造成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规划拟建的鑫宏水电站工程是以发电为主,同时兼有防火隔离带、灭火水源、特色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的中型水利工程。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占地区土地、植被造成扰动和破坏,使区域人为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以鑫宏水电站工程为例,根据主体工程的布局及施工特点,合理预测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  相似文献   

6.
某灌区水土保持施工组织尽可能与主体工程施工相结合,虽水土保持工程相对主体工程量较小,且大多采用常规施工方法,但施工方法与工艺等均要完全符合规范要求。文章主要对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等施工方法进行简要阐述,对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进行补充和完善,有效地防止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并结合工程实际,围绕施工组织形式、材料来源、施工条件、施工方法进行了阐述,希冀为类似工程的建设管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预测因水库水电站工程建设而导致的新增水土流失,本文以小河水电建设工程为例,在详细调查统计项目区扰动面积、弃方量、水土保持设施破坏情况基础上,对项目区新增水土流失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预测出该工程建设产生新增水土流失1.459万t。经综合分析提出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区域为主体工程施工场地、渣场转运点和渣场区,并根据预测的水土流失量和项目区的特点,分析制定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在弃渣场修建130 m挡渣墙,在项目其他区域有针对性地种植苜蓿及植物谷坊等适应性强的植物。结合工程实施经验,提出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溧阳抽水蓄能电站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溧阳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对项目区水土资源、地表植被等水土保持设施的扰动、破坏,对水土流失可能造成影响的基础上,预测工程建设期(含筹建期)和自然恢复期内可产生水土流失总量17.69万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6.95万t;确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407.52 hm2,提出了水土流失分区综合防治的措施,规划了水土保持监测.  相似文献   

9.
为确保西江干流治理工程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顺利开展,最大限度降低该工程对沿线地区水土破坏程度,现对项目区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进行预测。通过调研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和水土保持开展情况,将项目区按照项目组成、施工布置、施工时段和施工工艺划分为6个分区,对这些分区按照工程建设时段采用预测法和类比工程法进行了水土流失预测。结果表明:项目区水土流失总量为151270t,工程建设造成新增水土流失总量为146397t,从分区看,以工程建设施工期主体工程区和弃渣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从时段看,施工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时段,占总流失量的97%,水保临时措施应重点在施工期介入。  相似文献   

10.
城市河道综合整治项目属于线型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在城市中产生水土流失。以广东省深圳市布吉河(龙岗段)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为例,依据该工程建设特点将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分为主体工程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和临时堆土区,针对各分区的水土流失特征进行水土流失量预测并提出防洪排涝工程、水质改善工程、景观绿化工程和临时拦挡、排水、沉沙等水土保持措施,同时结合城市水土保持要求对项目水土保持效益进行分析,以期为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水土流失预测、防治措施布设及水土保持效益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杰  周全  刘怡  张溯明 《人民长江》2017,48(12):55-57
在分析湖北省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勘测设计阶段、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及运营期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包括合理调配土石方,合理选址弃土、石渣场及料场,分区采取拦渣、排水、护坡、临时防护、土地整治、绿化等,并按照"三同时"制度加强实施保障措施。相关经验可供类似引调水工程的水土流失治理借鉴。  相似文献   

12.
工矿类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属于典型的人为加速侵蚀类型,与自然状态下水土流失情况相比,其具有扰动面积大、废弃物组成成分复杂、影响水环境等特点。通过对现阶段工矿类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表现特点、形成机制进行系统的分类和研究,阐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项目建设生产过程中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为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及水土流失监测等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水电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电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研究对于科学辨识水土保持措施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构建了水电项目建成后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全面体现水土保持调水效益、保土效益和植被恢复3大核心效益。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线性加权求和法建立了评价模型,对水布垭水利枢纽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的生态效应值为0.608 6,高于采取措施前的0.529 9,水土保持措施对因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林草植被恢复率、土壤流失控制比、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林草覆盖率指标是水土保持生态效应的主要影响因子。弃渣场、取料场对水电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效应影响显著,应与主体工程一样同时治理、同时运行。研究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水利、水电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过程与调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任务迫切而严峻,由于南方或是自然条件、或是经济条件、抑或是农耕文化的原因,现有水土保持措施仍不能很好地满足南方坡耕地治理。在多年从事水土保持经历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验,探讨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过程与调控,为南方坡耕地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发现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产物,坡面细沟发育是坡耕地水土流失转向强烈的最明显标志。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建设背景下,结合南方实际,将细沟消灭作为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和标准,提出了“排水保土”的坡耕地治理原理、以“调控坡面径流”为核心的坡耕地治理措施总体布局、新型截水沟设计和“保土增肥”技术,以期抛砖引玉,加快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实现水土流失科学防治。  相似文献   

15.
水利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流失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为研究水利开发建设项目中的水土流失问题,以连云港疏港航道结合送水工程为例,分析其水土流失原因,预测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工程实践证明,连云港疏港航道结合送水工程采取的水土保持设计成功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可在其他水利开发建设项目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积与中游多沙、粗沙区的来沙关系非常密切,其中粒径在于0.05mm的粗泥沙是淤积下河道的主要成分。通过重点分析不同年代粗沙区来沙量、粗泥沙模数的变化及水利水保措施对减少粗泥沙的作用,说明黄河中游兴建的水利、水土保持工程对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特别是粗颗粒泥沙发挥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植被覆盖是公路边坡防护的措施之一,而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对促进植物生长至关重要。为此,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在土壤中铺设锯末后,有机质的流失情况以及植物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在同样气候条件下以及植物生长周期内,未铺设锯末土壤中的有机质下降较多;气温较低月份,铺设锯末土壤中的有机质要高于未铺设锯末土壤25%。试验结果对于坡面工程的水土保持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输变电工程特征及其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晓颖  张长伟  孙蓓 《人民长江》2016,47(23):28-30
输变电工程属于典型的点线结合工程。针对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问题,概括了输变电工程的项目组成特点,分析了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在平原区和丘陵区作为一级分区的基础上,将输变电工程划分为站区、进站道路区、给排水管线区、塔基及塔基施工区、牵张场区、临时施工道路区和人抬道路区等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根据工程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分区,提出了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可为今后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水土保持监测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环节,准确有效地获得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对及时掌握新增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变化趋势,了解水土保持措施防护效果,开展有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十分重要。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对新疆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初步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2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20年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审批、专项设施验收,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定等进行了系统回顾,分析不同阶段存在的问题、特征和发展趋势,为生产建设项目“放管服”(简政放权、公正监管、高效服务)改革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检索期刊数据库和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官方网站,收集流域机构、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机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回顾和分析发现,在相关政策推动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经历了起步、稳步发展、以及正在实施的“放管服”3个阶段;水土保持方案编审技术基本完善,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与验收阶段存在错位,导致验收环节程序比较繁琐。实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20年来,全国累计有30多万个项目编制并实施了水土保持方案,防治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5万km2,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工作“放管服”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较大程度提高建设单位的主体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