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茶趣与茶思     
田线 《饮食科学》2004,(6):51-51
我喜欢茶.喜欢茶的香郁浓醇以及饮茶时的那份闲适的心情。虽然我不懂得茶艺、茶道这些有关茶的文化,却是自小就喜欢喝茶。茶淡淡的清香、茶悠悠的绿都对我有种吸引.直到如今,茶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了。  相似文献   

2.
江泉 《饮食科学》2007,(12):53-53
我确实爱喝茶,虽然茶龄不长,但自从接触了茶以后,我就与一切果汁饮料和碳酸汽水断绝关系,我觉得世界上任何能饮之水都不如茶水好喝,这可能就是我与茶的缘分吧。可是我又深感惭愧,我虽然爱喝茶,却不懂茶之道,说我是个"茶盲"也不委屈。我不  相似文献   

3.
我的家乡虽不出茶.也不产茶,喝茶之风却很盛行。好友相聚,婚丧嫁娶.不会喝酒者可以茶代酒。家乡的著名小吃“三套车”——行面、驴肉、老茯茶中.即有茶占了一席。  相似文献   

4.
读茶小识     
“紫笋”不紫顾名思义,如“黄山雀舌”,是产于黄山地区的极为细嫩之茶,形如雀舌;“白毛猴”茶,形卷曲又密布白毫,像长白毛之猴。至于产于浙江长兴之北顾渚的佳茗“紫笋”,有人著文说它嫩芽如笋,色紫,这便是顾名思义的滥用了。有一年我赴湖北访友,朋友长期研究茶文化,深谙茶道,听我说想去顾渚走走,便介绍我去找当地一位老茶农。我跟老茶农聊了一个晚上,获得不少关于“紫笋”的知识,临别时,他还赠我由他自己采制的新茶,我看那茶色泽黄绿,竟无一丝紫色。那么为何要将它冠以“紫”字呢?原来此茶初前时,由于花青素的作用,其…  相似文献   

5.
何昕 《饮食科学》2007,(4):52-52
齐鲁之乡向来重礼仪,我的家乡便有一种礼节:那就是来了客人一定要泡茶,不管来的是亲戚、朋友,还是左邻右舍、乡里乡亲,不管是上午、下午、晚上,只要客人坐下,主人一定要泡上一壶茶.即使茶叶只有几元钱一斤,即使主人不喜欢喝茶,也要殷勤地给客人一次坎的添茶.否则,就是很大的失礼。而父亲在这种情况下会格外热情,因为他喜欢喝茶,喜欢喝着茶闲聊,客人的来访于他是一次“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享受,特别是他的好朋友来的时候。冒着热气的茶水倒在杯子里,父亲总忘不了问问那时还只有桌子高的我:“你喝不喝?”而我也总是毫不客气地端一杯,一来二去,竟喜欢上了茶苦冽的味道。一直到现在,茶已经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惦记着父亲烟酒不沾,只嗜好茶.逢年过节回家.总要给父亲带上一包茶叶.比父亲自己买的要好一些.劝他换换口味.父亲却不认账,一直坚持说我买的还不如他自己喝惯的好。于是.我便会想起父亲多年淡泊如茶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情深荷露茶     
吴思强 《饮食科学》2006,(11):53-53
家乡的荷塘又泛绿了,父亲打电话叫我回家。我知道,父亲叫我回家喝荷露茶。所谓荷露茶,就是用荷叶上的露水煮的茶,那是茶中别具一格的精品。此茶,先前我只是从书上看到过,并未品尝。去年秋天,我回了一趟老家。秋老虎太凶,我只好坐在荷塘前的竹林里乘凉,父亲给我端来一壶茶。天气热,我的口早就有点渴,正想喝茶解渴呢。我端起茶,轻轻地呷了一口,茶水在嘴里荡漾片刻,我才慢慢吞下,口里的甘甜渐渐地滋润着味蕾,我感到似一股清泉慢慢地从心海涌起,漫染了我的心身,这种感觉以前从没有过。  相似文献   

7.
茉莉花茶     
我的家乡都喝罐罐茶,但我最早喝到的茶,却是茉莉花茶。罐茶是家乡上了年纪的人的特权饮品,年轻人不是不能喝,是不让喝——混在老人里一起煮罐罐茶,就是对他们最大的不尊重。所以,嘴馋的年轻人想喝,就得偷偷地喝,像干坏事的样子。后来,我一直思考家乡的这种风俗,得出的答案是,当年生活贫困,温饱都成问题,茶更是奢侈品了。为了充分体现尊老之优良传统与淳朴民风,也就轮不上年轻人去喝了。  相似文献   

8.
悉尼茶事     
白兰 《饮食科学》2004,(12):52-52
我本不谙茶事,但在“大茶客”夫君的“培养”下,渐渐地也便有了茶瘾.竟一日不喝,如隔三秋,一俟爬格,则必泡一杯香茗解困祛乏,以挽住稍纵即逝的灵感。  相似文献   

9.
正心疲累时,于红尘纷扰间与一杯淡茶对坐。此刻,或许借酒更能消愁,而我不胜酒力,领会不到般若汤的醉境,只能独酌清茶。清雅幽居,往来随性,沏一杯茶,看喧嚣渐渐在烟雾间隐去,确有妙义。我与这一杯茶深情凝视。这杯茶于我是琴瑟和鸣的知己,他沉静地坐着,不发一言,只在水气之中  相似文献   

10.
情系荷露茶     
我爱喝茶,在我此生的喝茶生涯中,有一杯茶,令我无法忘怀。那就是荷露茶。  相似文献   

11.
俗人说茶     
我是一介夼俗人,也喜欢喝点茶,但,日常生活中却并未养成长期喝茶的习惯,喝茶也从不讲究,茶文化研究的也不多。但对于茶,我却有自己的话要说。  相似文献   

12.
老人茶     
不喜欢喝茶的我喜欢上了家乡的一种茶,人们叫它"老人茶"或者"虫茶"。我知道所谓"虫茶"其实是一种昆虫产的卵,常常聚结在树叶的表面,细如针尖,红红的一簇,小心取下,用开水泡就成了"茶",小时候我去采过。我喜欢它泡出"茶"来的那种如少女腮红般细嫩,浅浅的红色和清香淡雅的香味!我一直不喜欢喝茶,感觉过于麻烦,喝时要泡,还要泡一次倒掉重新冲开水才可以喝。而"老人  相似文献   

13.
林长华 《饮食科学》2006,(12):41-41
初秋的一晚.文友到寒舍聊天,有的品啜酱油般的功夫茶,喝过了头,虚汗直冒.手脚乏力。文友小陈说:“老林,我请你们到街边吃沙县扁肉!”经小陈一说,我才知道他们不习惯喝功夫茶,都程度不同地茶醉了。我说:“你们是在我家喝醉的,哪有你们出钱的道理?”小陈也不理我说的话,拉着我走向卖扁肉的小店。  相似文献   

14.
正旧时霞浦与福鼎同为福宁府,山水相连。这些年,我为白茶常去福鼎,霞浦朋友见了,总问":你去福鼎,怎么不到我们霞浦来看看?"那年清明刚过,朋友获悉我又去福鼎看茶,要我一定去霞浦看看,我恭敬不如从命。从福鼎到霞浦不到一小时的路程。一下高速,一块"霞浦元宵茶"的大广告牌出现在我眼前。我知道闽东各地都产茶,与福鼎毗邻的霞浦当然不例外。惭愧的是,霞浦产什么好茶,我却惘然。我问朋友:这"元宵茶"是怎么回事?他告诉我,这是一种绿茶,因为在正月十五左右就开始采摘,故而得名。  相似文献   

15.
茶缘     
我是个喝茶长大的孩子,于是茶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热气腾腾的一杯茶喝下去,我就会觉得岁月静好,平安喜乐。  相似文献   

16.
最近经常看娃哈哈的啤儿茶爽广告,经不住诱惑,买了一瓶尝尝看。入口是啤酒味,咽下后有一点茶的问道,说不清是啤酒还是茶,我想这就是娃哈哈要的效果,就像娃哈哈自己说的那样,零酒精,低热量,高营养,像啤酒一样酷爽,像绿茶一样健康,不喝的话你就落伍了。但我喝了,感觉这个不知道是啤酒还是茶的东西,不会刺激我下次购买欲望。这个啤酒与茶混合的饮料,是否真的有市场还很难说。  相似文献   

17.
买新茶     
闻一多先生曾在一首诗里说他的粮食是一杯苦茶。我不是名人,但对茶也情有独钟。每年新茶上市总要买上十来斤,以备足一年的“粮食”。春分前后,新茶就开始上市了。若遇晴天,四里八乡的茶姑们便提篮背篓,一路欢歌笑语到城里卖茶。从春分到清明,直至谷雨,是茶市的旺季。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每天都要到茶市上去逛两次反正退休了赋闲在家,去看茶,论茶,买茶,凑热闹,感受生活。剑毫、银针、毛尖、旗枪,好几百元一斤,我不敢问津,但也爱占点小便宜,看一看,闻一闻。若碰上熟人,人家便会慷慨地给我一个“窝子”泡一杯茶的茶叶尝…  相似文献   

18.
王彦 《饮食科学》2010,(5):39-39
人生如茶,茶似人生。 老师素来喜欢喝茶,在我即将走入社会时,他给我沏一壶叶色青绿、汤色金黄的铁观音,让我至今难忘。  相似文献   

19.
浅谈茶联     
浅谈茶联炉火编辑先生约我谈谈“茶联”,盛情难却,勉力应之。茶联是我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群众性茶文化活动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茶联不比茶诗,以题咏功用者为多,除供雅赏外,不少还具有广告的效果,其实用意义似胜茶诗一筹。下面试举一些联例,与大家一...  相似文献   

20.
品茶会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案设清茗,其乐融融。友与茶皆令我欢悦;与友晤谈切磋、品茶论文,趣味无穷。 茶迎宾客笑声喧,座溢茶烟分外香。看杯中玉芽朵朵,即便是秋雨绵绵、冬雪皑皑,也觉春天常驻。故我茶不离案,有朋来访,必也邀赏这不会离去的春天。 然我似乎也从杯内绿片的沉浮产生一种联想:人生有如杯中的绿片,都有一个沉浮的过程。有的人沉浮一下便稳定了下来,恰如安谧的春天;有的人则由于种种原因而沉浮不止,但其人生色彩却更俱春天的烂漫。 我感谢辛勤劳动的茶人们,是他们给我送来了案上的春天,仍是他们给我时时留住这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