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结构总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包括原老馆的抗震加固改造和新建两大部分,其建筑空间形式丰富,内部功能复杂、多样.结合建筑总体功能布局要求以及对老馆的抗震鉴定结论,保留老建筑中西、北段,采取抗震加固改造的方式,保留原有地上3层建筑格局;对南段采取抗震加固并加层改造的方式,地上由3层增至5层,保留老馆按30年设计使用年限进行加固改...  相似文献   

2.
朱伟  张新英  赵友清  崔杰  宋滔  丁汉杰 《建筑结构》2021,51(6):37-44,73
南京美术馆新馆建筑外形独特,结构存在平面不规则、竖向不规则、大悬挑等超限情况.介绍了该工程采用的结构体系,设计过程中的技术难点、解决方案和采取的针对性措施,通过多种计算分析软件对结构进行了中震、大震计算,楼盖舒适度,防倒塌设计,节点有限元等专项分析.结果 表明:本工程结合建筑元素所采用的组合简体-斜柱-钢桁架混合结构具...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博物馆新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屋盖采用空间H型钢桁架结构,屋盖支承在主体结构中的方钢管混凝土柱上。主体结构为具有多塔、连体、楼板不连续等多项平面不规则的超限结构。采用多种计算软件对整体模型和单塔模型进行静力及动力反应分析,找出了结构的抗震薄弱部位和薄弱构件,并采取相应的抗震加强措施。结果表明,本工程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能够满足抗震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4.
对纯钢板剪力墙、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三类剪力墙进行综合研究,给出了3种钢板剪力墙特性及设计方法,同时中国建筑千米级摩天大楼为载体,对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此3种钢板剪力墙结构延性好、耗能能力强,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纯钢板剪力墙结构非常适用高烈度区普通结构或350 m以下的超高层建筑;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刚度大、强度高、延性好,可充分发挥混凝土和钢材2种材料的特性,但施工非常复杂;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是一种新型剪力墙,对使用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和钢材没有限制,该种墙体更容易满足抗震性能化要求,且施工方便,工业化程度高;3种剪力墙均满足平截面假定,可采用纤维元的方法计算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承载力。  相似文献   

5.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类型和功能也越来越复杂,使得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也越来越复杂,本文就结构设计中结构选型、结构计算与分析几方面简要总结了一些在结构设计过程要注意的问题。为实际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周熙波  袁晨  王海 《建筑结构》2021,51(10):19-26,33
武汉华润万象城住宅5#楼建筑高度174.15m,为超B级高度超限高层,采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转换层以上采用剪力墙多简体结构体系,解决了大高宽比结构抗侧刚度不足的问题,且有效控制了剪力墙最大厚度.介绍了该工程抗震性能化设计的原则及方法、基础设计、整体弹性计算结果、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此外对设计中的一...  相似文献   

7.
苏艳桃  陈颖  许勇 《广东建材》2005,(8):124-126
通过详细介绍广州市财政局业务用房工程结构体系的特点、结构概念设计、结构计算分析、材料选取和构造措施,本文对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体系的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对类似结构的概念设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可以充分发挥钢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优势,在提高承载力的同时保持较好的延性,在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中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即将颁布实施的有关规范里,均已提出了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承载力计算方法以及相关的设计、构造要求等,为钢板混凝土组合墙的应用提供了规范依据。结合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试点工程中国国家博物馆,介绍其应用经验,包括设计方法、思路、构造、节点以及施工措施等,希望为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应用积累经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疆大剧院作为新疆地区标志性建筑,建筑造型为“天山雪莲”形状,带有浓厚的伊斯兰建筑风格。区别于传统大剧院,新疆大剧院具有建筑体型较复杂、内部空间空旷,结构体系繁杂、高度高、跨度大、荷载重等特点。新疆大剧院外壳采用半球形空间管桁架结构;车库、内部舞台区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婚礼仪式大厅、艺术品展厅、休息厅、放映厅采用钢框架、钢桁架结构;基础采用整体式变截面筏板基础,上部结构均锚固在基础筏板上,通过不同厚度筏板调整外壳和内部混凝土结构不均匀沉降。新疆大剧院整体结构为混合结构,结构体系复杂,针对“天山雪莲”造型和内部特有的建筑特点,阐述了整体结构选型,局部结构处理方式,总结了新疆大剧院结构设计重点,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某高层商住楼建筑结构设计实例,浅述塔楼剪力墙组合筒体布置、延性柱和剪力墙局部高位转换的设计与分析过程,供同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家博物馆钢桁架结构跨度大、荷载大,使得钢桁架与混凝土结构连接处的反力巨大。为了使钢和混凝土协调工作,连接部件的合理设计是一个关键问题。本项目中,钢桁架与混凝土结构主要有两种位置关系,一种是钢桁架与混凝土结构侧面连接;另一种是钢桁架与混凝土结构顶面连接。对这两种连接方式分别进行了方案的对比和介绍。对于侧面连接区域,采用了暗桁架的连接方式,并将暗桁架杆件形式从实腹式截面调整为两块钢板,在保证了有效传力的同时,满足了钢筋布置的要求。同时还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对节点设计方法给予了验证。对于顶面连接方式,采用与施工方案相结合的节点设计方式,通过滑动支座释放部分水平反力。通过分析计算确立了合理的连接构造。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家博物馆老馆加固改造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博物馆老馆建成于1959年8月,占地面积5.05万m2,建筑面积6.5万m2,为建国初期首都十大建筑之一。由于受建设时期历史条件的限制,在建筑规模、材料、质量、设施等方面都不能满足现在国家博物馆发展的需要和安全使用要求。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检验报告》可知:老馆结构梁、板开裂较多,裂缝最大宽度梁为1.5mm、板为2.3mm,并有少数地方出现露筋现象。抗震验算表明:原结构在8度多遇地震作用下不能满足国家现行规范要求,部分区段的结构安全可靠度已经较低,必须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老馆加固改造工程的结构设计,运用结构综合抗震能力分析方法和多种最新的加固手段,在保持原有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实现了提高抗震能力和改善使用功能的协调,取得了重大工程加固改造的良好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家博物馆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博物馆,其内有大量大空间展厅和公共空间采用了钢桁架结构体系,总面积约30 000m2。介绍了钢桁架作为结构体系在本项目中的主要优势。采用SAP2000对结构进行了整体分析计算,介绍了分析设计的荷载取值、设计准则、楼板在设计中的考虑、钢结构预起拱、材料选择、截面形式选择、钢结构合拢、楼盖舒适度计算等大跨度钢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对钢结构楼屋盖选用钢筋桁架楼板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展现中国几千年文明史的"国之重器",它的设计、建设不乏社会关注。自2004年公开进行国际设计竞赛至其建成并投入使用,共历时7年。文章通过空间、功能和造型三个视角对国家博物馆的原初方案与建成方案进行对比,以此展示出一个境外设计团队逐渐理解中国文化传统、思维习惯和建筑哲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科技馆新馆为特大型科技展馆,属于特别不规则的超限高层建筑。通过方案比选,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屈曲约束支撑(BRB)"结构体系。通过设置BRB,既满足控制扭转需要,又使结构成为消能减震建筑,提高结构抗震性能。除基础、地下室和上部结构设计外,重点分析了BRB设置的原则、位置以及型号,并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详细的抗震性能分析和构造设计,确保结构达到预定的抗震性能目标;并针对夹层的影响、BRB实际减震效果,做了专题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家博物馆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中国国家博物馆老馆是20世纪著名的"十大建筑"之一,受当时经济、技术、施工条件所限,建筑本身存在不少缺憾,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化博物馆的要求.经过专家的反复研究论证,决定在不改变老馆主体外观的同时,通过改扩建对老馆存在的功能局限性进行改造,力求使新老建筑和谐统一、浑然一体.老馆的西、南、北三面整体保留.进行加固改造和维修.本工程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加固改造工程之一,当前结构工程领域中的大部分加固技术在工程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海博物馆钢结构建造方案对比及安装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有限元Midas/Civil软件,分析对比了竖向支撑安装和抗侧移预应力支架安装的支架体系方案,最终确定采用抗侧移预应力支架体系施工方案.按照中国航海博物馆实际的帆体钢结构安装过程,在六级风荷载作用下,模拟分析了此方案施工的动态过程,了解到施工过程可能存在的危险工况.根据施工过程动态模拟分析的计算结果以及局部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验算结果可知,在六级风荷载作用下,帆体结构和支架体系的强度和稳定性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三期A主塔楼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位于北京的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三期主塔楼高330m,包括一座五星级酒店和甲级写字楼。结构设计的主要难点是在北京这一高烈度地区建设超高层大楼,如何能综合考虑结构的安全性与经济性的要求,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各种结构类型及不同材料的使用都经过讨论研究。最终的结构体系是一个组合支撑框架核心筒和组合周边刚性框架筒,在机电层再辅以伸臂桁架连接内外筒。由于塔楼外立面宽度逐渐收小,结构上采用了3层腰桁架,而在腰桁架之间柱子的数量逐渐减少。塔楼的底部是8层高带转换桁架的V型柱,既符合建筑上对五星级酒店和甲级写字楼首层宏大的主入口的要求,同时又可平缓地过渡到上部的抗弯刚架。结构体系中根据不同的部位相对采用了各种类型的组合构件来满足刚度,延性以及冗余度的要求,并达到最好的性能价格比。工程大规模应用了组合钢板墙(C-SPW)这一新型结构体系,以增加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和刚度,并改善延性。结构设计中运用了有限元分析及非线性弹塑性时程分析来评估结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