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晶雕堆花装饰环保型高档陶瓷内墙砖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越清  范学运  刘欣 《中国陶瓷》2004,40(6):44-46,61
文中简要说明了晶雕堆花装饰环保型陶瓷内墙砖的特点及其研制开发的意义,介绍了无铅干粒釉的制备方法及性能特征,详细阐述了晶雕堆花装饰的加工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2.
赵越清 《陶瓷》2004,(6):15-18
简要说明了晶雕堆花装饰环保型陶瓷内墙砖的特点及研制开发的意义,介绍了无铅干粒釉的制备方法及性能特征,详细阐述了晶雕堆花装饰的加工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3.
简要说明了晶雕堆花装饰的特点 ,通过实验研究获得了适合晶雕堆花装饰的陶瓷坯釉配方 ,介绍了锂质耐热陶瓷封盖晶雕堆花装饰的加工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叙述了高档晶雕堆花釉面砖的试制及其应用。讨论了印花釉、高透明熔块、烧成制度和其它工艺因素对晶雕堆花釉面砖艺术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欧美国家对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限量标准的提高,骨瓷等高档瓷产品使用含铅釉装饰已不能满足出口要求。为满足现实需要,对陶瓷制品进行无铅装饰是现代陶瓷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FERRO公司的无铅釉系列产品,简单介绍了骨瓷等高档瓷用低温烧成无铅釉的优势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使用高档瓷素烧坯,以无铅熔块釉为基础釉,以国产包裹红色料为着色物质,采用两次烧成工艺,成功研制出无铅镉溶出、适合高档瓷装饰的低温大红釉。同时,研究了釉料组成、烧成制度等因素对大红釉发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翟新岗 《江苏陶瓷》2006,39(5):34-36
随着人们健康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加之欧美对于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限制标准的提高,高档日用陶瓷使用含铅的釉已不能满足出口要求,使用无铅釉装饰是必然趋势。本文简单介绍了低温烧成透明无铅釉在高档日用瓷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素芹  周鑫 《河北陶瓷》1995,23(3):19-20
介绍了用釉中彩装饰骨质瓷产品的机理和方法,论述了装饰产品的烤烧制度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用釉中彩装饰骨质瓷产品的机理和方法,论述了装饰产品的烤烧制度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成功研制了一种适合于骨质瓷用的生料哑光釉,其原料组成中不含有铅、镉等有害重金属元素。对无铅生料哑光釉形成及其耐蚀机理进行了研究,从辅助原料、脊性原料以及形成哑光釉构成成分出发,采用经验计算调整法确定瓷釉的化学组成,研制出适合于骨质瓷用的生料哑光釉。  相似文献   

11.
骨质瓷无铅熔块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K2O、SrO、Li2O替代PbO研制成功了骨质瓷用无铅熔块釉,基本保证了釉面的高光泽度、白度和热稳定性,又保证了使用过程中低铅镉溶出。  相似文献   

12.
探索用"Li2O-Na2O-B2O3-SiO2"新的配方系统配制无铅低温透明熔块的方法。制得使用温度为740~780℃的低温无铅透明熔块,以熔块配制成的低温透明熔块釉可作为生产陶瓷装饰色料中的低温熔剂。  相似文献   

13.
张荣斌 《广州化工》2011,39(12):99-100
探讨了一种陶瓷专用试剂――新型抛晶干粒的试制,并针对其在使用过程出现的缺陷问题如釉层透明度、釉面针孔和釉层气泡、干粒和砖坯膨胀系数不相匹配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熔块.水.釉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熔块与水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釉浆流变性和烧成后釉的性能的影响。指出了熔块溶解所形成的Si—OH,是造成快烧熔块釉产生气泡、针孔等缺陷的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锶-锌-钡为复合熔剂,以锂作矿化剂,来替代传统骨质瓷铅硼熔块中的铅丹。通过科学的正交试验,确定了各组分的添加量,并对各氧化物在熔块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制出既有利于环保和消费者身心健康,又满足产品出口要求的骨质瓷产品。  相似文献   

16.
陶瓷熔块池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章介绍了几种新型的陶瓷溶块池炉,并分析探讨了陶瓷熔块池炉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从唐山地区骨质艺术瓷综合装饰上,谈对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分别在骨质瓷装饰的主题和立意、装饰的技法和材质、烧成工艺和控制等方面探索对骨质瓷综合装饰的思路与想法,以提高骨质瓷装饰的水平,从而丰富和拓展陶瓷艺术装饰样式,增加产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釉砂和玻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釉砂和玻砂是古玻璃的前身,和古玻璃相比有着不同的成分组成和化学结构.考古资料显示中国釉砂和玻砂的持续时间自西周初期至东汉时期.用质子激发X荧光技术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了几个出土于中国内蒙古、甘肃、河南的釉砂和玻砂管珠的化学成分.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测定样品的显微形貌.结合已经报道的釉砂和玻砂的化学成分,探讨了釉砂、玻砂的现代科技鉴定方法以及对古玻璃研究的重要意义.同时,还讨论了中国釉砂与古埃及釉砂的成分差异,论证了中国古代釉砂的自主生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