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定氮法检测海上油田注入井聚合物浓度具有快速、准确及安全的特点,但在应用到采出液聚合物浓度检测过程中发现,采出液中乳化原油、泥砂等杂质难以分离,会导致吸光度偏大而干扰测定结果。为提高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测定的准确性,本文分析了采出液中乳化原油粒径分布、残余聚合物水动力学直径及相对分子量质量分布,结合微孔滤膜的筛分原理提出并规范了采出液聚合物浓度"微滤膜过滤-定氮"检测方法。研究表明,采出液乳化油珠粒径主要分布在5数20μm之间,粒径中值9数17μm,80%以上乳化油珠粒径大于5μm,而残余聚合物水动力学直径在0.4数1.2μm之间,二者范围可明显区分。选用孔径尺寸为1.2数5μm微滤膜对采出液进行预处理,可使定氮法测定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时的误差由16%缩小到5%以内。该检测方法经过在海上注聚油田的反复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油田注采液中纳米级聚合物微球的检测对纳米级聚合物微球堵水调剖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尚属空白。为了实现油田注采液复杂体系中纳米级聚合物微球含量的快速、高效、准确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检测器、色谱柱和流动相条件,实现了油田注采液中纳米级聚合物微球和其它干扰物的先分离后检测,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测定油田注采液中纳米级聚合物微球浓度的方法:选用双羟基亲水色谱柱,250 mg/L NaH_2PO_4水溶液为流动相,绘制纳米级聚合物微球浓度数纳米级聚合物微球色谱峰面积(保留时间1.1 min处)的标准曲线,将得到的保留时间1.1 min处色谱峰面积带入标准曲线即可得到纳米级聚合物微球的浓度。该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是10数2000 mg/L,最小检出量为5 mg/L。该方法具有非常好的日内、日间精密度(RSD5%)和加标回收率(90%),可用于实际油田注采出液中纳米级聚合物微球的快速、准确检测。图4表1参13  相似文献   

3.
海上油田采出液含聚浓度检测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胶体滴定法建立了渤海油田采出液中含聚浓度的检测分析方法,分析了胶体滴定法实验原理,建立了标准曲线,给出了适用条件,进行了胶体滴定法、淀粉—碘化镉法、定氮法等浓度检测实验方法对比研究,对注聚合物井返排样品和采出液含聚浓度进行了室内实验和平台现场检测。结果表明,胶体滴定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采出液含聚浓度,且检测过程中试剂配制安全、无毒,仪器简单、操作方便,样品浓度检测范围广,适合于海上油田采出液含聚浓度快速检测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对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进行检测,介绍了几种采出液聚合物浓度检测的方法,为我国采出液聚合物浓度检测技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消除华北油田注聚合物驱和聚合物凝胶调驱油藏采出液中聚合物对现场破乳脱水及污水处理造成的影响.基于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的不同,通过室内研究,确定了聚合物处理剂的基本配方.基本配方适应温度范围30~60℃,反应时间0.5~1 h,可使不同浓度、不同类型的聚合物溶液黏度降低至接近水的黏度(同等试验条件下水的黏度为3.0 mPa·s),对油品性质不敏感,具有广谱性,在不改变现场用破乳剂的情况下,可有效提高采出液的破乳脱水及污水处理效果,对现场设备腐蚀性较小.该聚合物处理剂已在现场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聚合物溶液浓度测定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聚合物驱油过程中对聚合物注入、采出液浓度的动态监测是指导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聚驱生产的重要手段。目前油田上普遍采用淀粉.碘化镉比色法和浊度法测定聚合物溶液浓度,由于淀粉-碘化镉比色法测定范围小,只能检测到0~5毫克/升的微量聚丙烯酰胺溶液,  相似文献   

7.
用长庆油田北三区原油、油田采出水、聚丙烯酰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配制了聚表二元驱采出液。采出液含水率为10%~90%,高浓度采出液含1000 mg/L聚合物、1667 mg/L表面活性剂,低浓度采出液含400 mg/L聚合物、600 mg/L表面活性剂。考察了含水率、聚合物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剪切速率、温度等因素对聚表二元驱采出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20%含水率高浓度采出液的乳状液类型为W/O型、25%以上含水率的采出液为O/W型,转相点在含水率20%~25%之间,而低浓度采出液的转相点在含水率25%~30%之间。温度升高,采出液黏度降低。当含水率较低时,随着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浓度的降低,相同温度下的采出液(W/O型)黏度保持不变;当含水率较高时,随着含水率的增大和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浓度的降低,相同温度下的采出液(O/W型)黏度逐渐降低。无论采出液为W/O型或O/W型,温度在反常点以下时,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采出液黏度降低,表现出剪切稀释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萨北油田聚合物驱油的工程规划阐述萨北油田开展聚合物驱采出液性质研究,特别是对采出液含聚合物后的油水沉降分离特性模拟试验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文中介绍了试验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并对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萨北油田采出液含聚合物后的油水沉降分离特性和变化规律,为萨北油田聚合物驱油的工程设计提供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工艺参数,为以后的生产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聚合物驱采出液因含有一定浓度的聚合物,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增强,这加大了脱水处理的难度.大庆油田已根据聚合物驱采出液的性质特点,研究形成了适合自身特点的游离水脱除和电脱水的两段脱水处理工艺.文章介绍了大庆油田含聚合物采出液的油水分离特性的试验结果,包括游离水沉降脱除试验和电脱水试验结果;对适合聚合物驱采出液脱水的工艺参数的确定、采出液脱水工艺流程及其实施效果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针对采出水矿化度差异和采出水中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远低于注入聚合物造成采出水中聚合物含量测试误差,提出了一种新的采出水预处理方法,即用0.5%NaCl水溶液大比例稀释至聚合物浓度为0.2~1.0 mg/L。经过该方法的预处理,有效避免了采出水矿化度差异和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远低于注入聚合物造成采出水中聚合物含量测试误差,同时,又遵从了朗伯—比尔定律,使采用淀粉—碘化镉测试的采出水中聚合物含量的相对误差降至0.5%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