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微波的热效应与非热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禹  孙海涛  王宝辉  张东 《辽宁化工》2006,35(3):167-169
在微波对化学反应确实存在热效应的基础上,对微波非热效应的具体实例和理论依据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加热过程比较,微波辅助有机合成的优势在于加快反应速率、提高产率和改变化学选择性。研究者们将这种常规加热无法重现的现象称为非热效应,但关于非热效应的存在性一直争论不休,至今微波促进合成反应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总结了微波技术在有机合成和化工分离过程的应用进展,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微波热效应与非热效应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微波效应的实例分析以及理论观点,同时,对微波在工业化过程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摘 要 报导了微波技术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乳液聚合中的应用情况,微波技术应用于乳液聚合的理论基础在于其热效应,微波辐照的电磁场使得极性分子发生单向极化和转向运动,使材料内部产生热效应而实现乳液聚合反应。本文同时介绍了微波乳液聚合所用的设备。  相似文献   

4.
微波介电热效应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微波介电热效应原理及其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利用微波介电热效应不仅能加快化学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而且还能合成出一些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催化剂对复合推进剂凝聚相反应热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热分析方法研究了CuO、Cr2O3、Co2O3及其碳酸盐的煅烧产物对AP/HTPB复合推进剂凝聚相反应热效应的影响。试验表明,绝大多数催化剂使推进剂的分解总热效应增大,使氧化剂AP与粘结剂HTPB间的界面反应明显增强,煅烧CuO与煅烧Co2O3在混合比为1∶2和1∶3(重量)时可有效地增强粘结剂的吸热分解反应  相似文献   

6.
富微孔炭质吸附剂吸附天然气的热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吸附天然气汽车的储气罐在充放气时的热效应及其对储气量的影响,实验室利用自行设计的天然气吸附评价装置,研究了富微孔炭质吸附剂吸附天然气的热效应。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充气时最高温度可超过 75℃,放气时最低温度可低于-5℃。充气时最高温度随充气速度的增大而升高,放气时最低温度随放气速度的增大而降低,但当充放气超过一定时间后,这种因热效应带来的吸附床层的温度变化明显减缓。快速充气时,因热效应的影响,吸附剂的天然气储气量体积分数大约有 16%—23%的下降。  相似文献   

7.
根据各种需要,要求材料在各种特定的环境温度下发生变化,产生热效应。根据材料的发热机理和生热条件的不同,经常利用的生热条件是吸收微波生热和在交变磁场作用下的磁致生热。本文综述了两种生热条件下材料热效应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梁海波  李忠权 《陶瓷工程》1998,32(3):12-14,21
利用不同的微波吸收材料,成功地制造出低温下产生微波热效应的陶瓷。并对微波发热机理,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以铁磁质材料为填料,HDPE/TPI为基体制备磁发热复合材料,研究了铁纤维直径、含量对材料电磁热效应的影响。讨论了铁纤维含量对材料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含量铁纤维在基体中的分散状态对材料电磁热效应的影响,铁纤维直径为100-250μm,体积含量为9%时,材料具有较理想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以煤质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旋蒸浸渍法负载碱性金属氧化物,制备了活性炭基吸附剂,用于脱除气体中的硫化物,包括硫化氢、丙硫醇和噻吩。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孔容及比表面积分析对制备的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对吸附剂脱除硫化氢、丙硫醇、噻吩等3种硫化物的脱硫性能和反应热效应进行了评价,并考察了空速对反应热效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活性炭基吸附剂可以有效脱除硫化氢、丙硫醇、噻吩等3种硫化物,穿透硫容达到50%以上;空速在考察的25~120 h-1时,反应热效应随空速的增加呈线性增加的关系,实际工况下的使用空速不宜超过100 h-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