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1987年6月3日至7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学会流体密封专业委员会,邀请国内密封技术界专家、教授和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共40多人,在浙江大学举行了“密封科技进步研究会”。研究会就国内外密封技术发展动态、密封技术发展方向、密封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密封新产品和新材料的开发、密封技术引进和产品出口、密封件质量管理、密封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密封技术资料的编撰等议题广泛地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十二个方面:一、建议设立“密封学”学科;二、加强对密封摩擦工况、液膜形态以及非接触型密封工作机理、结构参数等基础理论研究;三、建立密封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四、产品的升级换代;五、开发密封系统;六、加强静密封及往复密封的研究;七、扩大软填料、柔性石墨制品系列;八、加强密封标准化工作,建议成立标准化委员会;九、密封产品的国产化;十、开发密封漏液的后处理装置;十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密封使用水平;十二、加强密封技术情报工作以及编辑出版工作。本刊选登了部分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以期引起密封技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2.
1987年6月3日至7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学会流体密封专业委员会,邀请国内密封技术界专家、教授和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共40多人,在浙江大学举行了“密封科技进步研究会”。研究会就国内外密封技术发展动态、密封技术发展方向、密封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密封新产品和新材料的开发、密封技术引进和产品出口、密封件质量管理、密封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密封技术资料的编撰等议题广泛地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十二个方面:一、建议设立“密封学”学科;二、加强对密封摩擦工况、液膜形态以及非接触型密封工作机理、结构参数等基础理论研究;三、建立密封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四、产品的升级换代;五、开发密封系统;六、加强静密封及往复密封的研究;七、扩大软填料、柔性石墨制品系列;八、加强密封标准化工作,建议成立标准化委员会;九、密封产品的国产化;十、开发密封漏液的后处理装置;十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密封使用水平;十二、加强密封技术情报工作以及编辑出版工作。本刊选登了部分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以期引起密封技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3.
1987年6月3日至7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学会流体密封专业委员会,邀请国内密封技术界专家、教授和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共40多人,在浙江大学举行了“密封科技进步研究会”。研究会就国内外密封技术发展动态、密封技术发展方向、密封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密封新产品和新材料的开发、密封技术引进和产品出口、密封件质量管理、密封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密封技术资料的编撰等议题广泛地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十二个方面:一、建议设立“密封学”学科;二、加强对密封摩擦工况、液膜形态以及非接触型密封工作机理、结构参数等基础理论研究;三、建立密封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四、产品的升级换代;五、开发密封系统;六、加强静密封及往复密封的研究;七、扩大软填料、柔性石墨制品系列;八、加强密封标准化工作,建议成立标准化委员会;九、密封产品的国产化;十、开发密封漏液的后处理装置;十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密封使用水平;十二、加强密封技术情报工作以及编辑出版工作。本刊选登了部分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以期引起密封技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4.
1987年6月3日至7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学会流体密封专业委员会,邀请国内密封技术界专家、教授和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共40多人,在浙江大学举行了“密封科技进步研究会”。研究会就国内外密封技术发展动态、密封技术发展方向、密封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密封新产品和新材料的开发、密封技术引进和产品出口、密封件质量管理、密封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密封技术资料的编撰等议题广泛地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十二个方面:一、建议设立“密封学”学科;二、加强对密封摩擦工况、液膜形态以及非接触型密封工作机理、结构参数等基础理论研究;三、建立密封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四、产品的升级换代;五、开发密封系统;六、加强静密封及往复密封的研究;七、扩大软填料、柔性石墨制品系列;八、加强密封标准化工作,建议成立标准化委员会;九、密封产品的国产化;十、开发密封漏液的后处理装置;十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密封使用水平;十二、加强密封技术情报工作以及编辑出版工作。本刊选登了部分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以期引起密封技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5.
1987年6月3日至7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学会流体密封专业委员会,邀请国内密封技术界专家、教授和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共40多人,在浙江大学举行了“密封科技进步研究会”。研究会就国内外密封技术发展动态、密封技术发展方向、密封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密封新产品和新材料的开发、密封技术引进和产品出口、密封件质量管理、密封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密封技术资料的编撰等议题广泛地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十二个方面:一、建议设立“密封学”学科;二、加强对密封摩擦工况、液膜形态以及非接触型密封工作机理、结构参数等基础理论研究;三、建立密封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四、产品的升级换代;五、开发密封系统;六、加强静密封及往复密封的研究;七、扩大软填料、柔性石墨制品系列;八、加强密封标准化工作,建议成立标准化委员会;九、密封产品的国产化;十、开发密封漏液的后处理装置;十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密封使用水平;十二、加强密封技术情报工作以及编辑出版工作。本刊选登了部分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以期引起密封技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6.
1987年6月3日至7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学会流体密封专业委员会,邀请国内密封技术界专家、教授和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共40多人,在浙江大学举行了“密封科技进步研究会”。研究会就国内外密封技术发展动态、密封技术发展方向、密封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密封新产品和新材料的开发、密封技术引进和产品出口、密封件质量管理、密封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密封技术资料的编撰等议题广泛地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十二个方面:一、建议设立“密封学”学科;二、加强对密封摩擦工况、液膜形态以及非接触型密封工作机理、结构参数等基础理论研究;三、建立密封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四、产品的升级换代;五、开发密封系统;六、加强静密封及往复密封的研究;七、扩大软填料、柔性石墨制品系列;八、加强密封标准化工作,建议成立标准化委员会;九、密封产品的国产化;十、开发密封漏液的后处理装置;十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密封使用水平;十二、加强密封技术情报工作以及编辑出版工作。本刊选登了部分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以期引起密封技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7.
1987年6月3日至7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学会流体密封专业委员会,邀请国内密封技术界专家、教授和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共40多人,在浙江大学举行了“密封科技进步研究会”。研究会就国内外密封技术发展动态、密封技术发展方向、密封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密封新产品和新材料的开发、密封技术引进和产品出口、密封件质量管理、密封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密封技术资料的编撰等议题广泛地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十二个方面:一、建议设立“密封学”学科;二、加强对密封摩擦工况、液膜形态以及非接触型密封工作机理、结构参数等基础理论研究;三、建立密封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四、产品的升级换代;五、开发密封系统;六、加强静密封及往复密封的研究;七、扩大软填料、柔性石墨制品系列;八、加强密封标准化工作,建议成立标准化委员会;九、密封产品的国产化;十、开发密封漏液的后处理装置;十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密封使用水平;十二、加强密封技术情报工作以及编辑出版工作。本刊选登了部分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以期引起密封技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8.
1987年6月3日至7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学会流体密封专业委员会,邀请国内密封技术界专家、教授和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共40多人,在浙江大学举行了“密封科技进步研究会”。研究会就国内外密封技术发展动态、密封技术发展方向、密封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密封新产品和新材料的开发、密封技术引进和产品出口、密封件质量管理、密封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密封技术资料的编撰等议题广泛地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十二个方面:一、建议设立“密封学”学科;二、加强对密封摩擦工况、液膜形态以及非接触型密封工作机理、结构参数等基础理论研究;三、建立密封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四、产品的升级换代;五、开发密封系统;六、加强静密封及往复密封的研究;七、扩大软填料、柔性石墨制品系列;八、加强密封标准化工作,建议成立标准化委员会;九、密封产品的国产化;十、开发密封漏液的后处理装置;十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密封使用水平;十二、加强密封技术情报工作以及编辑出版工作。本刊选登了部分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以期引起密封技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9.
1987年6月3日至7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学会流体密封专业委员会,邀请国内密封技术界专家、教授和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共40多人,在浙江大学举行了“密封科技进步研究会”。研究会就国内外密封技术发展动态、密封技术发展方向、密封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密封新产品和新材料的开发、密封技术引进和产品出口、密封件质量管理、密封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密封技术资料的编撰等议题广泛地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十二个方面:一、建议设立“密封学”学科;二、加强对密封摩擦工况、液膜形态以及非接触型密封工作机理、结构参数等基础理论研究;三、建立密封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四、产品的升级换代;五、开发密封系统;六、加强静密封及往复密封的研究;七、扩大软填料、柔性石墨制品系列;八、加强密封标准化工作,建议成立标准化委员会;九、密封产品的国产化;十、开发密封漏液的后处理装置;十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密封使用水平;十二、加强密封技术情报工作以及编辑出版工作。本刊选登了部分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以期引起密封技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0.
1987年6月3日至7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学会流体密封专业委员会,邀请国内密封技术界专家、教授和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共40多人,在浙江大学举行了“密封科技进步研究会”。研究会就国内外密封技术发展动态、密封技术发展方向、密封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密封新产品和新材料的开发、密封技术引进和产品出口、密封件质量管理、密封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密封技术资料的编撰等议题广泛地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十二个方面:一、建议设立“密封学”学科;二、加强对密封摩擦工况、液膜形态以及非接触型密封工作机理、结构参数等基础理论研究;三、建立密封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四、产品的升级换代;五、开发密封系统;六、加强静密封及往复密封的研究;七、扩大软填料、柔性石墨制品系列;八、加强密封标准化工作,建议成立标准化委员会;九、密封产品的国产化;十、开发密封漏液的后处理装置;十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密封使用水平;十二、加强密封技术情报工作以及编辑出版工作。本刊选登了部分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以期引起密封技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1.
1987年6月3日至7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学会流体密封专业委员会,邀请国内密封技术界专家、教授和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共40多人,在浙江大学举行了“密封科技进步研究会”。研究会就国内外密封技术发展动态、密封技术发展方向、密封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密封新产品和新材料的开发、密封技术引进和产品出口、密封件质量管理、密封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密封技术资料的编撰等议题广泛地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十二个方面:一、建议设立“密封学”学科;二、加强对密封摩擦工况、液膜形态以及非接触型密封工作机理、结构参数等基础理论研究;三、建立密封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四、产品的升级换代;五、开发密封系统;六、加强静密封及往复密封的研究;七、扩大软填料、柔性石墨制品系列;八、加强密封标准化工作,建议成立标准化委员会;九、密封产品的国产化;十、开发密封漏液的后处理装置;十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密封使用水平;十二、加强密封技术情报工作以及编辑出版工作。本刊选登了部分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以期引起密封技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2.
1987年6月3日至7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学会流体密封专业委员会,邀请国内密封技术界专家、教授和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共40多人,在浙江大学举行了“密封科技进步研究会”。研究会就国内外密封技术发展动态、密封技术发展方向、密封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密封新产品和新材料的开发、密封技术引进和产品出口、密封件质量管理、密封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密封技术资料的编撰等议题广泛地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十二个方面:一、建议设立“密封学”学科;二、加强对密封摩擦工况、液膜形态以及非接触型密封工作机理、结构参数等基础理论研究;三、建立密封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四、产品的升级换代;五、开发密封系统;六、加强静密封及往复密封的研究;七、扩大软填料、柔性石墨制品系列;八、加强密封标准化工作,建议成立标准化委员会;九、密封产品的国产化;十、开发密封漏液的后处理装置;十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密封使用水平;十二、加强密封技术情报工作以及编辑出版工作。本刊选登了部分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以期引起密封技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3.
1987年6月3日至7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学会流体密封专业委员会,邀请国内密封技术界专家、教授和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共40多人,在浙江大学举行了“密封科技进步研究会”。研究会就国内外密封技术发展动态、密封技术发展方向、密封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密封新产品和新材料的开发、密封技术引进和产品出口、密封件质量管理、密封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密封技术资料的编撰等议题广泛地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十二个方面:一、建议设立“密封学”学科;二、加强对密封摩擦工况、液膜形态以及非接触型密封工作机理、结构参数等基础理论研究;三、建立密封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四、产品的升级换代;五、开发密封系统;六、加强静密封及往复密封的研究;七、扩大软填料、柔性石墨制品系列;八、加强密封标准化工作,建议成立标准化委员会;九、密封产品的国产化;十、开发密封漏液的后处理装置;十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密封使用水平;十二、加强密封技术情报工作以及编辑出版工作。本刊选登了部分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以期引起密封技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4.
1987年6月3日至7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学会流体密封专业委员会,邀请国内密封技术界专家、教授和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共40多人,在浙江大学举行了“密封科技进步研究会”。研究会就国内外密封技术发展动态、密封技术发展方向、密封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密封新产品和新材料的开发、密封技术引进和产品出口、密封件质量管理、密封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密封技术资料的编撰等议题广泛地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十二个方面:一、建议设立“密封学”学科;二、加强对密封摩擦工况、液膜形态以及非接触型密封工作机理、结构参数等基础理论研究;三、建立密封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四、产品的升级换代;五、开发密封系统;六、加强静密封及往复密封的研究;七、扩大软填料、柔性石墨制品系列;八、加强密封标准化工作,建议成立标准化委员会;九、密封产品的国产化;十、开发密封漏液的后处理装置;十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密封使用水平;十二、加强密封技术情报工作以及编辑出版工作。本刊选登了部分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以期引起密封技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5.
《流体机械》2004,32(4):71-71
1 慨况为了适应制造业全球化的大趋势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背景,同时增加学会整体的相融性和凝聚力,提高我国流体密封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密封学术界的交流与发展,更好地促进石油、石化等行业中的流体密封技术进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分会流体密封专业委员会四届二次会议( 2 0 0 4年3月在天津召开)研究决定于2 0 0 4年1 0月召开全国流体密封学术年会,为此,特向各流体密封研究、开发、制造和应用行业征集有关流体密封专业学术论文,届时在学术年会上宣读并进行交流。2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分会流体密封专业委员会《…  相似文献   

16.
由英国流体力学研究协会负责组织的第十届国际流体密封会议于1984年4月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会议中心举行。会议宣读的36篇论文中有13篇是关于机械密封方面的论文。从这些论文中可以看出目前世界上机械密封研究开发的主要动向。本文着重讨论了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基础性试验研究方面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进我国软质密封技术行业的相互交流,加强和推动柔性石墨密封技术的发展,机械工业部通用基础件局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学会将联合召开“柔性石墨密封技术座谈会”,委托流体密封专业委员会、通用机械研究所密封部负责筹备。主要内容:1.国内外柔性石墨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2.国内柔性石墨行业发展的形势与任务;3.新技术、新产品  相似文献   

18.
为繁荣科学技术,沟通科研、设计、教学、生产、使用单位之间的联系,开展流体密封学术经验交流,促进流体密封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努力攀登现代流体密封技术的高峰。经有关单位磋商,决定在省机械工程学会化工通用专业委员会内筹组流体密封专业学组,并于198O年2月1日至3日在成都召开了流体密封学组成立大会。有工厂、学校、科研等18介单位32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记者:请介绍技术产品文件标委会的发展历程及工作范围? 杨东拜: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于1989年.到现在为止已经是第三届了.根据本领域国际、国内的发展要求.该标委会的名称由原来成立时的.技术制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更改为2004年.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目前主要的工作范围是:开展制造业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技术文件.包括设计、制造、检验、使用、回收等产品生命周期中手工和计算机所涉及到的各种文件要求,以及对这些文件管理等方面的标准研究与制定.  相似文献   

20.
创建于 195 8年的洛阳轴承研究所 ,是我国轴承行业唯一的综合性轴承科技研究所 ,主要从事轴承基础理论、设计应用、冷热加工工艺和装备、测试技术和仪器、轴承材料、试验技术、情报信息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 ,国家轴承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轴承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均设在该所。洛阳轴承研究所自创建以来 ,承担了大量国家重点技术攻关项目 ,以及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和武器装备的特种配套轴承的开发研制工作。该所共获得国家、省部级奖课题 15 9项 ,其中国家发明奖 4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 10项 ,为我国的轴承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