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威 《计算机教育》2014,(15):95-98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和3G技术的不断完善,移动互联应用开发逐渐成为软件行业的主要经济增长点,移动互联人才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文章在分析移动互联软件人才需求特点的基础上,提出软件专业移动互联人才的能力模型,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和校企联合办学3个方面提出软件专业移动互联人才培养的整体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日益普及,可以看到整个行业正焕发着全新的、夺目的光彩,但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来自信息安全方面的威胁和诸多问题,如何面对这些挑战,真正迎来移动互联的美好时代?  相似文献   

3.
<正>相较国外的移动互联发展史,自2005年起步的中国的移动互联发展就显得较为滞后,但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惊人发展速度,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也同样以惊人的速度提高着,到目前为止也已初步形成一定发展规模。在我国,对于移动互联技术的应用还较为单一,其大多依旧局限在传统的通信领域与以传统娱乐新媒体为主导的娱乐行业,但是无论对于移动互联使用的侧重点是什么,网络信息化的安全问题则是所有人都不得不面对的严  相似文献   

4.
《软件工程师》2016,(8):53-55
目前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到了各个领域。移动互联应用软件开发课程逐步成为高校中软件开发及互联网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移动互联技术作为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分析了目前高校中移动互联应用开发课程的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提出了移动互联课程的教学特点:"重技能,多实践"和课程教学具体的方式方法:以项目导入方式开展课堂教学,以实例化案例贯穿教学过程。同时在案例选择和教学实施方面给出了新的改革措施。这些探索,为移动互联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有利于促进移动互联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看看今天的移劝互联应用,短信是唯一的胜出者。尽管短信覆盖了今后移动互联可能的所有方向,尽管短信除了面对个人消费者,也开始了商务方面的应用,但是不可否认,短信息这种文本方式的服务存在很多局限性,它远不能达到人们对移动互联的预期,尤其对于行业用户来说,短信能够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我们不得不喜忧参半地审视目前移动互联的市场。  相似文献   

6.
移动、无线、随时随地这些技术潮流,眼下正炙手可热,国内外的IT巨头们都在追捧“移动、互联的应用趋势”。但鉴于长期应用趋势和短期市场现实的不同,这类企业的市场攻势现阶段还只是定位于在少部分“高端商务精英人群”,而将这类应用的目标客户销定在穷学生这么低的低端用户身上的,还鲜有耳闻。教育行业一家企业最近与外国公司合作,专门针对教育行业应用开发了移动设备专用浏览器。合作双方的目标是要以CM-Study移动学习和CM-campus移动校园为主题,推  相似文献   

7.
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两者有机结合,孕育了一个新的领域--移动互联。该行业依托其自身优势正在飞速发展,致使该行业人才需求急剧增加。本文以我院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为例,从人才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阐述了该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11月1日,联想商用技术发展论坛在深圳召开。在本届以"赢在移动云计算时代"为主题的论坛上,联想介绍了其面向移动互联商用市场的移动云计算策略。联想将在终端、应用平台、后台基础设施等领域全面布局,完善自身端到端移动云计算体系,为商用客户提供完整的移动互联行业解决方案。同时,联想将携手产业链各合作伙伴,构建和谐共生的移动云计算产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
由北京市投资促进局和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联合举办的2014数字世界亚洲博览会(Macworld iWorld Asia)于8月2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本届展会为期4天,汇聚了行业最新科技资汛、前沿产品、合作商机和业界观点,通过展会展示、高峰论坛、互动体验等形式为苹果生态圈与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大融合提供动力与源泉,凸显了移动互联网新的发展趋势,开拓了移动互联行业新的经济模式,扩大了中国移动互联产业的整体规模,成为提振经济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0.
对于通信世界的所有商家而言,无线互联—个令人激动的发展领域。目前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已接近7000万,并且还在继续以每月200多万户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05年可达2.5亿户。这一数预示了中国无线互联市场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无限的商业机会。据预测,到2000年底,我国 WAP 手机用户可望达到83万,在2001年,这个数字将成为363万。掌中万维公司是国内较早进入无线互联领域的厂家之一,目前已成为中国无线互联行业最大的应用技术服务提供商。公司成立于2000年2月,一开始就致力于为广泛的用户群包括无线通信运营商,各类企业和移动终端用户提供技术产品和增值应用服务,并已成功推出个性化的无线互联全套解决方案,及包括移动股票、移动银行、移动办公、移动娱乐、掌中邮件等应用产品和方案在内的各种应用。自2000年5月,掌中万维已成功地为国内电信运营商提供了无线互联系统,并成为中国联通指定的无线互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及中国移动指定的WAP 内容提供商。这些取得的成果和掌中万维的发展微略是分不开的,它首先把自己定位于无线互联技术和应用开发商,既提供技术平台,也开发应用,两个中心齐头并进。在  相似文献   

11.
经过第三次工业革命,进入到了信息时代,作为这个时代的产物,移动互联也经历了萌芽、成长、成熟这些阶段。移动互联与云计算相结合,通过借助云计算强大的计算功能,获得了新的发展和生机。本文从相关的概念入手,介绍了移动互联在每个发展阶段的历史沿革,以及在云计算这个新时代中的应用领域,并在这个时代所获得的发展进行了判断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业界     
12月20日至21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在京召开了“移动梦网”行业应用客户大会,全面启动行业应用客户市场。“移动梦网”行业应用,将立足移动互联,向行业客户提供语音通信、固定数据通信和移动数据通信相互捆绑相互结合的“一揽子”信息化解决方案。中国移动将继续秉承“移动梦网”模式,联  相似文献   

13.
《多媒体世界》2014,(6):32-32
5月9日,“移动未来,互联天下”2014联想企业行业移动互联网大客户顾委会在武汉拉开帷幕。会议吸引了来自用户、ISV以及媒体等多方的关注。会上,联想集团中国区大客户事业部新兴行业总经理王云峰指出,2014年是联想成立三十周年,  相似文献   

14.
“下一代SOA”小仪注重氽业内部系统的整合,也关注把物联网、社交商务、移动应用等整合到SOA架构里面去。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社交商务、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已公认为行业发展的趋势,而如何抓住这些热点应用,结合自身特点,创新业务发展成为各厂商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厂商简讯     
《微型计算机》2010,(15):168-169
近日,联想集团在北京举行了移动互联战略暨新品发布会,宣布在中国正式启动移动互联战略,并推出乐Phone、Skylight、ideaPad U160等移动互联终端。  相似文献   

16.
向3G迈进     
在讲究强强联合的新世纪,应用与技术领域也充满了不同行业间的渗透与融合。这其中,移动电话与互联网的联姻无疑是最受瞩目也最值得期待的。移动互联网的热潮正在不断袭来,2000年7月23、24日首届全国移动互联网高级研讨会的召开使人们的注意力再次聚焦。从迈向移动互联的第一步WAP开始,GPRS、蓝牙以及真正第三代技术(3G)的不断发展,正使得移动互联网一步步走向成熟,无拘无束的移动互联新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相似文献   

17.
《办公自动化》2010,(19):60
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最近在参加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间隙表示,移动下一个增长点为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公司决心一定要把移动应用商场(mobile market)做大,这将是中移动接下来的重要工作。王建宙称,如今移动通信行业,可以说整个电信行业都进行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目前的状况是,用户普及率高,新用户的增速已进入缓慢时期,公司的下一个增长点一定会出现在互联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在北京举行的游戏业产业年会上,业内多家巨头预测,移动互联网领域将成为该行业全力备战的下一个新领域。而作为中国3G运营的先锋,近期中国联通则建立开发了"沃商店"平台,把眼光放到了"3G移动互联"行业。  相似文献   

19.
移动互联是21世纪前二十年中最重大的经济活动,到2005年,中国将凭借其两亿多的移动用户在全球移动互联产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因如此,没有人掩饰自己对移动互联这一巨大市场的雄心,他们怀着极大的热情“跑马圈地”,要在这一领域树上自己的大旗。但是,技术的发展并不能成就现实的市场,唯有成熟的应用才是移动互联实现产业价值的源泉。换言之,移动互联的发展要以应用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10月14日,达索系统宣布将与欧洲领先的工程设计与科技咨询集团AKKA Technologies开展长期合作,计划共同推进无人驾驶互联汽车市场的创新发展。当前,汽车无人驾驶及移动互联的概念在业内十分热门,也是法国政府推行的"行业新面貌"行业改革的34个项目之一。面对行业形势,AKKA CEO Maurice Ricci和达索系统CEO Bernard Charlès决定联合应对来自快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