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建立腐蚀诊断方程的具体步骤与相应的计算方法,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接地网腐蚀诊断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3.
在探究变电站接地网腐蚀机理的基础上,对电磁场理论及电网络理论在变电站接地网腐蚀诊断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免开挖诊断技术主要是以电磁场原理为基础进行腐蚀诊断和以电网络理论为基础进行腐蚀诊断。最后指出目前接地网腐蚀诊断技术还需进行更加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腐蚀诊断的相关标准和规程也亟待建立。 相似文献
4.
实际地网腐蚀诊断中,难以判断变电站电缆沟接地导体是否与地网相连,或两者相连时具体节点位置不明确,因此,常常忽略变电站电缆沟内导体的影响。通过地网腐蚀诊断软件仿真分析电缆沟导体位置、腐蚀程度、数量以及跨距对腐蚀诊断的影响,并与不考虑电缆沟导体时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电缆沟导体与主网连接,不论跨度大小,当其与腐蚀支路间距离(D)不大于主网单根支路长度的3倍时,电缆沟导体距腐蚀支路越近,数量越多,腐蚀支路诊断准确度越低;电缆沟导体腐蚀越严重,腐蚀支路诊断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增加电缆沟导体附近增大倍数不明显的支路作为开挖对象,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6.
7.
8.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变电站接地网腐蚀诊断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提高变电站接地网腐蚀诊断的效率和精度,提出一种新的诊断方法。基于有限元方法,计算激励电流在地表激发的磁感应强度,通过仿真计算,分析土壤结构对地表磁感应强度的影响;通过接地网的两下引导体直接注入和抽出异频的正弦波激励电流,基于电磁感应原理测量地表磁感应强度分布,诊断网格导体腐蚀变细和断点故障;结合变电站实际的电磁干扰环境,设计磁感应强度测量系统。实验和现场检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简便、有效,诊断系统满足测试需要,可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9.
乌拉山发电厂接地网普遍存在热稳定度降低、腐蚀严重等问题,对发、供设备和人身安全构成潜在威胁。针对上述问题,参照近几年来地网技术的发展,力求在运行防腐、设计等方面提出一个简便、有效地改造方案,以期对地网的建造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12.
一种补充可及节点的接地网腐蚀故障诊断改进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使接地网腐蚀故障诊断得到的电阻可能取值范围较宽的不确定支路转化为电阻可以唯一确定的明晰支路,提出一种对接地网局部进行选择性的少量开挖,暴露一些不可及节点使之成为可及节点,再补充相应的测试后重新进行故障诊断的方法。论述了测试方案集合的充分性判断和所提出方法的基本步骤。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确定需要补充可及节点位置的优化过程,其目标函数是使补充的可及节点数量最少。论述了染色体编码方法和能避免不可行解的初始种群生成方法、交叉方法和变异方法。采用提出的方法对一个60支路的实验接地网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14.
15.
介绍了目前地网缺陷检测的方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套创新的可以在实际接地网故障诊断项目中应用的诊断方法。该诊断方法建立了非线性、超定优化数学模型,引入了改进的概率搜索算法,将经典确定性优化算法和现代概率搜索优化算法结合起来,有效地解决了接地网故障诊断中的大容差、多故障、非线性、多解、病态等难题。该研究方法通过了大量仿真计算、模拟地网试验和现场实际测试,表明这种新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电力系统变电站接地网现行的铜、钢以及铜包钢等金属接地材料接地特性的不同,对比分析了铜、钢及铜包钢接地材料的使用成本及腐蚀特性。通过计算对比分析不同土壤条件和不同接地面积下,铜、钢及铜包钢接地网的接地电阻、网内电位差、接触电压以及跨步电压的不同特征。本文所做工作为变电站接地网的材料选择及优化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一种基于分层约简模型的含接地引下线的接地网故障诊断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对接地网水平支路导体和接地引下线的腐蚀情况进行诊断,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故障诊断方法。建立了接地网的分层约简模型并得到所有节点都可及的本征接地网。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分析了接地网的可测性,将支路分为电阻可以唯一确定的明晰支路和电阻不能唯一确定的不确定支路两类。建议了一种判断测试充分性的方法,指出在充分测试条件下,本征接地网中所有支路的电阻都可以唯一确定。分析了接地引下线电阻对接地网故障诊断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根据本征接地网支路电阻的诊断结果对接地引下线进行腐蚀故障诊断的方法,并指出所有接地引下线的电阻都可以唯一确定。在一个60支路的实验接地网上进行了实验验证,接地网明晰支路电阻和接地引下线电阻的最大相对诊断误差分别为4.86%和8.43%,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并且可以较好地诊断出接地网明晰支路和接地引下线的腐蚀状况。 相似文献
19.
20.
为更有效地利用接地网腐蚀诊断结果,提出了一种借助可测性矩阵分解进行可信度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一个新的可测性矩阵,该矩阵只与接地网拓扑结构和测试信息有关,且不需进行偏导运算,并建立了接地网非线性腐蚀诊断方程,利用高斯–若当消去法从可测性矩阵中得到支路模糊集和完全可测支路集合。提出了利用模糊集中元件诊断结果的倍率分散系数进行可信度排序的方法,并给出了这些元件诊断结果可确诊的3个判断准则。对110kV蒲城变电站接地网仿真测试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