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利用超声波探测钛板内部的缺陷,还属一新课题。几年来,我们利用超声波探伤检查钛板内部的缺陷,还只局限在薄板,利用CTS—4B型及CTS—6型二种探伤仪,使用30°、40°、50°三种斜探头,可以对0.5mm至4mm厚度的板材正常进行探伤,探测效果较好,反应灵敏,对4mm至8mm厚度的板材,  相似文献   

2.
简介6.5 mm~120 mm厚铝合金预拉伸板水浸自动探伤设备工作方式,探伤方法,检测效果,检测效率及铝合金预拉伸板水浸自动探伤的优越性。通过对浸入水槽的铝合金预拉伸板进行多通道检测,检测结果由C扫型式显示,可同时观察九个通道A扫探伤结果。可对缺陷精确定量、定位,探伤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卢秉华 《无损检测》2001,23(1):35-35,45
初学表面探伤的无损检测人员总希望见到真实的焊缝表面裂纹显示。为此 ,经过反复试验 ,我们制作了带有表面裂纹的焊接试板 ,满足了初级表面探伤人员的实际操作需要。1 准备工作焊接试板的几何尺寸及坡口形状见图 1。图 1 试板几何尺寸及坡口形状材料可选常用的 2 0 ,2 0 g和 1 6Mn R等板材 ,板厚以 1 6mm为宜。为保证探伤表面平整 ,可考虑在试板背面加筋 ,防止焊后变形 ,但焊后应将筋板去掉打磨干净。为方便试板移动 ,在试板两侧各焊一个把手。用 J42 2焊条施焊 ,HS40 1焊丝作坡口内填充物 ,焊丝化学成分为 C 3%~ 4.2 % ,Si 2 .8%~ 3…  相似文献   

4.
北京化工机械厂在生产从日本引进的离子膜电解槽过程中,主要难点是阳极板的多沟槽铣削加工。阳极板为工业纯钛(TA1),其尺寸为1060mm(长)x310mm(宽)×1mm(厚),板上有宽0.5~(±0.1)mm,深0.3~(±0.1)mm,间距0.5mm的沟槽180条,需用180片铣刀(铣刀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自动焊方法,并通过试验不同的焊接参数,研究了SUS 304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组织及性能,奥氏体不锈钢采用ER 308LSiΦ1.0mm焊丝焊接4mm厚试板,研究了不同焊接参数得到的焊缝接头质量,得到了正确的焊接参数,同时对焊后试板进行渗透探伤及射线探伤,均无缺陷。通过对焊缝及热影响区力学性能分析,得出焊缝力学性能达到了325MPa,采用直径40mm压头的弯曲试验,试验结果均合格,且宏观微观熔合良好,可以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刘卫华 《焊接技术》2001,30(Z1):82-84
1 工程背景凝汽器是用来冷却汽轮机低压缸排汽,降低排汽口的温度和压力,使汽轮机的转速提高,以达到需要的发电功率。钛管板是凝汽器的核心部件,海水从钛管内流过冷却管周围由低压缸排排出的蒸汽,使之凝结为水。海水与蒸汽(凝结水)必须截然分开,即不允许海水自钛管内泄漏至管外,以防止对凝结水产生污染。每套汽轮机组有3台凝汽器,每台有11 600根钛管、23 200个钛管板焊口,3台共计69 600个焊口。管板尺寸为:4 410 mm×3 300 mm×40 mm,5 mm厚的钛材(材质为TP270),35 mm厚的碳钢(材质为SB410),孔径为25 mm,钛管为ASTM B…  相似文献   

7.
板波技术是对薄金属板进行连续,自动、非破坏性检验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已用于检验薄钢板。然而,一般认为这种探伤法的灵敏度不再适合于当前高质量的薄钢板。由于它的灵敏度低,所以也不再用于检查薄铝板。近来,希望采用正弦波脉冲的板波技术改善灵敏度。本文已确定,力图将板波技术的工作条件和灵敏度用于自动检验薄铝板。现将研究结果概述如下:(1)一般认为,对于厚度小于0.8毫米的板材最佳检验波型是一次对称型,入射角对频率与厚度乘积的关系是和理论结果相一致的。(2)由于采用与薄板边缘垂直方向波束的板波技术,预馈脉冲出现反常反射波,所以采用与薄板端面倾斜方向波束的板波技术,脉冲的重复频率限制在大约125赫内。如果反常反射波消失,脉冲的重复频率可提高到500赫。(3)达到了这样一个目的,即在人工缺陷灵敏度检测试验中,由于采用正弦波脉冲改善了缺陷探伤的灵敏度并能够检测厚度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8.
环阵相控阵探头因为其结构特点,在轴向上有非常好的聚焦性能,因此常用于大厚壁工件的超声检测。通过仿真设计定制了一款特殊的环阵相控阵探头,并提出了一种结合动态深度聚焦技术(DDF)的300mm厚钛板的分区检测方案以提升检测效果和提高检测效率。在用其对300mm厚钛板底面0.8mm的平底孔缺陷进行检测后得到了非常高的信噪比,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张学锋 《无损检测》1998,20(9):266-267
秦山核电站凝汽器钛焊是我公司历年来技术难度最高、工作量最大且质量要求较高的一项焊接工程。整组凝汽器共分八大片,由(?)25mm×1mm钛管套入厚度δ=40mm全钛板密封焊接组成,焊口数合计为69720个。钛板和钛管材料牌号分别为TP49H和TTH35W。钛材管板密封焊采用自动钨极氩弧焊,个别焊口及焊口返修一般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组装现场必须用防火帆布搭置密封,以防外部风、穿堂风及砂对工件的污染。钛管工作程序为管与板的清洗—穿管—胀管—铣管—清洗—干燥—焊接—外观检查—无损检验。图1为管板焊口布置立体平面示意图。图1 管板焊口示意图1 无损检验方法选择焊接接头的装配采用平行接头(图2)。管子壁厚只有1mm(通常只有0.5或0.7mm),焊接后焊缝厚度为0.3~0.5mm。焊接作用使管板密封熔化焊接(母体本身熔化、无填充金属(自动焊时)),大部分焊接缺陷为表面缺陷,主要为气孔、裂纹、未熔合及未焊满,其产生原因为焊口表面有油污、水或砂,氩气不足或纯度不够,以及焊接电流过小或过大等。钛材是一种非铁磁性材料,因此渗透检验是最适宜、最有效,也是最理想的一种无损检验方法。实验证明,考虑探伤灵敏度、检测现场特点、检测速度及成本等因素,选用溶剂清洗型渗透检验方法能满足焊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我国大型电厂建设的需要,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成功地研制出42mm(厚)×2710/3190mm(宽)×5200mm大型梯形钛管板,并于1995年12月9日通过鉴定.该钛板是目前我国自己生产尺寸最大的钛管板.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八五”期间建成了大型钛及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TA2纯钛板的成形极限,通过电化学腐蚀方法印制网格,在室温下使用BCS-50AR板材试验机分别对厚度为0.5和0.8 mm的TA2纯钛板进行了Nakizima胀形试验.通过网格分析系统采集网格的畸变,获得材料的主、次应变,并绘制了TA2纯钛板在室温下的成形极限图.根据单位体积塑性功相等的原理改进了Hill48屈...  相似文献   

12.
针对钛合金板材塑性变形能力差的问题,进行了超声振动辅助成形工艺的研究,分析超声振动对钛合金TA2板材力学性能及与接触面之间摩擦系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同宽长比坯料的超声振动辅助胀形实验,分析超声振动对TA2板材胀形力、极限胀形高度的影响。同时,基于网格应变原理,通过不同宽长比坯料极限应变的测量,建立TA2板材的成形极限图。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超声振动辅助成形工艺参数, 不仅可以提高TA2板材变形能力,还可以减小摩擦对板材成形性能的影响,从而有效提高了TA2板材的成形极限。  相似文献   

13.
针对钛合金板材弯曲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尤其是回弹问题,提出了在弯曲过程中对凹模叠加一定方向、一定频率和振幅的超声振动辅助弯曲方法,选择受回弹影响较大的TC1钛合金板材进行了V型弯曲过程的研究。分析了超声振动频率、振幅、振动时间等对TC1钛合金板材弯曲力、弯曲回弹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TC1钛合金板材在V型弯曲过程中叠加一定频率、振幅及振动时间的超声振动,可以有效降低板材的弯曲力,减小弯曲后的试件回弹量,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钛合金板材的弯曲性能,同时验证了超声振动对于提高TC1钛合金板材弯曲成形性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TA12钛合金板材成形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航空用高温TA12钛合金板材在室温和高温条件下进行杯突和扩孔试验。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TA12钛合金板材的杯突值IE为3.0 mm左右,扩孔率仅为3%左右;在880℃条件下,杯突值IE增加到4.4 mm,扩孔率提高到13%左右。说明TA12钛合金板材的室温胀形能力和翻边成形性能较差,在高温条件下能够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通过超声振动辅助拉伸试验,研究了超声振动的频率、振幅及间歇振动方式等参数对TC1钛合金板材应力与应变、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延伸率等拉伸性能指标的影响。通过拉伸试件的组织和性能分析,研究了超声振动参数对TC1板材金相组织、断口形貌及维氏硬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C1钛合金板材拉伸过程中叠加一定频率、振幅的超声振动可以明显降低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并且在一定工艺参数条件下还可以较大幅度提高材料的延伸率,而且对其组织和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通过使用厚度分别为0.10mm的TC4钛合金和0.05、0.10、0.15mm的TA1工业纯钛箔制备钛蜂窝结构件,并对其进行平压试验,分析了箔厚和蜂窝孔边长对钛蜂窝结构承载性能的影响以及蜂窝结构件的失效形式。结果表明,钛蜂窝箔厚增加和蜂窝孔边长减小可提升钛蜂窝结构的承载性能,TC4钛合金蜂窝结构件的承载能力明显高于TA1工业纯钛蜂窝结构件。所有结构件的坍塌区域均出现在中部未焊接连接处,失效形式是局部塑性变形且伴有裂纹。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extrusion of hybrid sheet metals. Co-extrusion of profiles having sheet metals as reinforcing elements are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to the more common rotation-symmetric composite rods or wire reinforced profiles. The influence of non-rotation-symmetric die geometry was investigated by extruding aluminum alloy billets with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sheet metals as core material and the aluminum alloy (AlMgSi1 EN AW-6082) as sleeve material. The hybrid sheet metals were analyzed by non-destructive testing using ultrasonic testing and X-ray inspection. The steel (DC 06) and the titanium (titanium grade 1) cores fractured during extrusion, while the magnesium alloy core (AZ31) showed a uniform deformation. A new deformation mode in co-extrusion has been found for the titanium grade 1 core which most likely fractured due to a combination of tensile and shear stresses caused by the material flow of the non-symmetrical cross-section of the profile. The DC 06 core predominantly fractured due to tensile stresses. Microstructural analysis showed a decrease in thickness for all cores, with AZ31 showing the highest reduction and DC 06 the lowest. It was found that no intermetallic phases occurred having a DC 06 or titanium grade 1 core. However, EDX line scans indicated the start of diffusion processes at the interphase of EN AW-6082 and DC 06. An intermetallic phase could be observed for the specimens having an AZ31 core, EDX line scans showed this to be the Al3Mg2 (β) phas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tate that special constraints have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especially concerning material flow of the sleeve material, when extruding hybrid sheet metals with reinforcements of higher strength sheet metal cores.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保激光增材制件的质量安全,对其进行可靠的无损检测与评价尤为重要。 针对 TA15 钛合金激光熔化沉积制件,使用常规超声以及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对其内部缺陷进行检测,重点研究了激光增材制件内部缺陷的超声检测特性以及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在增材制件上的应用优势。 使用激光熔化沉积技术制备了含有熔合不良缺陷的试验样件,从 XYZ 3 个方向分别对样件进行了全面检测。 结果表明,激光增材制件内部的缺陷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因此, 为了确保激光增材制件检测结果可靠,应从 XYZ 3 个方向分别进行全面检测。 相比与常规超声检测,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能够直接成像缺陷的轮廓边界,降低了技术依赖性及人工疲劳性,针对大型增材制件的检测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用Al-Ti-Al合金金属复合板钎焊工业纯钛的研究结果。这种金属复合板是采用特殊的轧制复合工艺加工而成的。复合板的两个外表面包含一层0.1mm厚的Al合金钎料,其中间夹层是0.4mm厚的工业纯然板。在本实验中用这种复合板替代传统单一的Al合金钎料薄片来钎焊钛的蜂窝结构,其结果是简化了钎焊工艺,使焊点更加均匀。同时还研究籽焊缝的剪切强度,宏观和显微组织。并比较了用单一Al合金钎料薄片钎焊和用该  相似文献   

20.
对钛合金同种TA1-TA1(TT)及异种TA1-Al5052(TA),TA1-H62(TH)自冲铆接头进行疲劳试验,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断口及微动区进行观测研究其微动磨损机理,并研究下板强度对接头疲劳寿命和失效形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口裂纹萌生区即为微动磨损区.微动磨损导致微动区亚表面产生微裂纹并逐步扩展为宏观疲劳裂纹导致接头最终失效;微动磨屑在微动磨损过程中主要起减轻磨损作用.总体上TT接头具有最优疲劳性能,疲劳载荷较高时TA接头疲劳性能优异,疲劳载荷较低时TH接头疲劳性能优异.两板强度相当且疲劳载荷较高时失效形式主要为铆钉断裂,疲劳载荷较低时失效形式主要为下板断裂;而下板强度与上板强度相差较大时,疲劳失效形式为下板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