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陈越 《中国园林》1996,12(1):10-13
一、鸡公山的历史沿革 鸡公山属大别山脉的精华地段,自然造就的山青水秀、清凉世界是近代开发的避暑游览胜地。但千百年来其风景价值并未被人们所普遍认识。 鸡公山开发于二十世纪初,平汉铁路通车不久后的1903年,美国传教士李立生与施道格从武汉来此购地建房。后向汉口美国领事馆报告,并写文章在西方报纸大肆宣扬,引起了武汉、上海、广州、青岛、天津等地的美、英、法、德、挪威、瑞典、丹麦、日本、俄国等20几个国家的传教士、商人、洋行老板的注意,纷纷上山购地盖别墅、修教堂。一时山顶成了“十里风飘九国旗”的洋人享乐的天堂。随后,国内的军阀、资本家、地主豪绅也步其后尘,争占山头,  相似文献   

2.
边界划定是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关键问题,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风景名胜区边界在资源保护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对空间边界的形态和特征进行分析和对国内外保护性用地边界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针对风景名胜区现存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边界的认知.指出了风景名胜区边界的概念,总结了其主要特征和内涵,并对边界划定进行了认知.  相似文献   

3.
王道普 《中国园林》1996,12(1):20-23
在中央和省地各级领导的关怀和重视下,鸡公山管理局遵照上级指示精神,在风景资源保护和风景区建设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恢复阶段 1981年1月6日,胡耀邦总书记对鸡公山问题的批示中明确指示:“该处必须由河南省(或信阳市)经营,在该处的一切外来单位,一切属于山区的行政事宜都要服从它的指挥和规定,任何人不得违反,而该山区今后风景管理不善,也唯这个管理局是问”。198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26文件进一步指出鸡公山是风景区,要求“分期建设,逐步开放,疗养院不准接受传染病人”。1982年,国务院下达的136号文  相似文献   

4.
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鹏 《中国园林》2010,26(4):85-88
风景名胜区是发展旅游的主要载体,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地域;生态旅游有助于实现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协调与平衡,是推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风景名胜区内积极引导和组织开展生态旅游实践,对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推进风景名胜区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介绍了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阐述了风景名胜区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了风景名胜区开展生态旅游的难点和问题,最后提出了风景名胜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6.
风景名胜区定义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晋 《中国园林》2007,23(4):22-26
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要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对其定义的认识关乎我国风景名胜区事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关于风景名胜区的定义种类繁多,且参差不齐。从我国风景名胜区事业的发展要求看,完全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对搜集到的292条风景名胜区定义进行了内容分析,从中划分出8项内容,对每一项内容包含的结果进行细分,共得到143种结果,并统计了相关数据。最后,根据统计结果归纳了已有定义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已有定义中的核心内容为基础,重新总结了风景名胜区的定义。  相似文献   

7.
风景名胜区认识及开发误区辨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朱观海 《中国园林》2003,19(2):61-64
为了提升人们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意识,坚决制止和纠正各种严重的破坏性开发和经营行为,对于把风景名胜资源等同于特种市场商品,把风景名胜区等同于旅游区、宗教地、娱乐场或另类城市建设用地等误区,进行了辨析。认为应当正确认识风景名胜区的真正意义,充分发挥它应有的科学价值,实现在保护前提下的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克服和排除当前在风景名胜区认识上的种误区。  相似文献   

8.
"天人合一"哲理感召,名胜者,在风景资源集中之所,以正名之胜地。中国凡风景必有名胜之理。而中国园林源远流长,以独特、优秀的园林光耀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具有5个特色,即:遵循"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文化总纲;科学的艺术;山水清音,景面文心;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相似文献   

9.
简要回顾中国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发展及体系特色,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通过对公共政策的了解,结合国际上保护地管理规划经验,提出风景名胜区规划应该成为公共政策。认为在现有风景名胜区规划框架之下,单一目标和项目清单式的规划成果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在目前新的调整时期,风景名胜区规划体系亟须进化与改革,有必要重构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理论和体系,使规划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科学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李金路  韩笑 《中国园林》2012,28(5):29-33
通过对北京市国家级、市级和部分区县级风景名胜区的全面调研,系统地了解北京市风景名胜区在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北京市风景资源丰富,空间分布具有优势,而且其经济社会发展位居全国前列,居民和游客对资源的需求多样,但是北京仅将风景名胜区事业作为普通产业,风景资源管理水平不高。分析了北京风景名胜区事业滞后的历史成因和发展中的矛盾焦点,对其中与全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趋势不符,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目标不符的重点问题,建议通过法制建设,从战略层面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从而使北京的风景名胜区管理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1.
陈良  吉训宏 《中国园林》2003,19(6):22-23,32
以一个典型的设计实例为载体,介绍了设计师在公园设计中,将公园与城市街区空间相融合;景观设计凹刻城市地域特征和文脉等层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以龙庆峡-松山-古崖居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案例,针对北京的情况和风景区景观资源的特点以及现存的主要问题,对风景区的规划原则、性质、分区和远景的终极状况进行论证和预测.  相似文献   

13.
居住区绿地的美景度评价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美景度评价是景观评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应用此方法分析居民对居住区绿地的景观偏好对今后的居住区绿地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背景的5个测试群体在居住区绿地审美方面存在普遍一致性,2个具有专业背景的群体的相关性较其他各种类型的人之间的相关性更好.在诸多影响因子中,水体,尤其是具有动势的水景形式是一个影响美景度评价的重要因子;冠幅是影响美景度评价的又一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4.
李春玲 《中国园林》2006,22(11):90-94
为了避免风景区建设对区内社区居民生活的不良影响,社区参与为当地居民在风景区建设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与体现自身利益提供了良好途径,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社区发展与社会发展共赢,维护社会公平,达到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温州三垟湿地公园保护与建设、武汉木兰山风景区刘家山清凉寨景区规划过程、九宫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入口景区规划中公众参与过程的不同模式的记述与解析,阐述了将“维系当地居民生活”责任的内涵用于实际的过程,这个过程让当地居民参与风景区服务,使其直接从风景区的建设与保护中受益。  相似文献   

15.
黄山风景名胜区分区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庄优波  杨锐 《中国园林》2006,22(12):32-36
分区规划作为协调保护和利用关系的重要手段,是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的核心内容。以黄山风景名胜区为例,介绍了现状多种分区并存的局面和分区之间的结构,分析了现状分区规划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再从分区类型、管理政策等方面提出规划改进意见,包括将分区细分为四大类十小类,以及针对具体的人类活动、人工设施和土地利用类型分别制定管理政策,最后提出分区监测的概念,并对监测指标和标准的选择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吸引力(A)、生命力(V)、承载力(C)是制约风景旅游区发展的三大决定性因素。该研究基于所提出的AVC三力理论,以GIS为技术手段,建立了AVC三力评价模型;围绕AVC三力评价结果的数字定量可比化和图纸空间分布化,以玄武湖景观区总体规划为例,给出了玄武湖现状AVC评价模型与评价图,将评价结果与总体规划相结合,给出了旨在提升玄武湖景观区AVC三力的规划。  相似文献   

17.
李辰琦  武威  张蔷蔷 《华中建筑》2011,29(9):131-134
在重要的历史文化区内进行景创作,我们选择了一种无为而为的特殊方式。东陵森林公园入口区景观设计一方面要在东陵世界文化遗产面前做到“无为”,尽量避免喧宾夺主.与陵园古建筑群在尺度与风格上发生冲突、另一方面,更要使入口区起到整合公园的作用。形成较强的引导性,并且能进一步烘托东陵陵园的历史感与文化感,这构成了一种“有为”!方案以线性的方式自然展开.以厚重的自然红墙为元素,以充满历史感的门形象为节点、方案与东陵古建筑群融为一体,和谐共生,传承了皇家陵园庄重静谧的历史文化意境。  相似文献   

18.
孙喆 《中国园林》2007,23(9):39-45
通过分析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农村的特点,阐述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和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发展的辩证关系,提出衡量风景名胜区新农村建设成功与否的3条标准和风景名胜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并结合近几年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农村村庄整治的实践,总结风景名胜区实施新农村建设的体会与成效。  相似文献   

19.
风景名胜区边缘地带的类型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承照  徐杰 《中国园林》2005,21(5):35-38
风景名胜区边缘地带可分为原野型、原野人居型、乡村型、城缘型和城市型5种类型,边缘地带具有边缘生态、边缘景观、边缘经济、边缘社会、边缘管理等共同特征,在保护与发展一系列的矛盾中,边缘地带与核心区的矛盾性质不同,必须采取不同的控制和管理策略,实行分区管理是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必然选择,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是边缘地带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控制好边缘地带,才能保护好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20.
严伟 《中国园林》2005,21(2):20-21
随着住房的市场化,居住区的设计风格也会根据市场的要求而更多样化.欧洲风情是市场要求的风格之一,中海雅园环境设计在满足小区功能的情况下结合建筑特点,成为北京欧式景观小区的样板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