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双栈协议技术是IPv4向IPv6过渡的一种有效技术,网络设备根据报文的协议类型选择不同的协议栈进行处理和转发。该文介绍了城域网(电子政务外网)概况和IPv6的试点改造过程,探讨了如何通过双栈协议技术,实现城域网IPv6过渡时期的改造。  相似文献   

2.
付渊 《电脑开发与应用》2011,24(8):23-24,27
随着网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使得互联网采用IPv4技术产生的地址数量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地址数量严重制约了互联网络的发展.首先介绍了IPv4与IPv6两种协议的共存状况下的互相通信,分析了其中的制约因素.采用了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和协议转化等技术解决互联互通问题,并对这几种技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随着IPv6协议的不断进步,基于IPv6协议体系的子网规模日益扩大,但是整个互联网络基础设施完成向IPv6体系的迁移过程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两种协议的网络共存过渡时期,解决IPv6与IPv4体系的网络系统之间互连互通的通讯问题,对于加快互联网向IPv6体系迁移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有关IPv6与IPv6网络间的通讯,IPv6与IPv4网络间的通讯问题已经提出很多方案。本文根据各种解决方案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归类介绍,以便大家较全面地了解IPv4向IPv6过渡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IPv4/IPv6过渡技术主要是指IPv4到IPv6的过渡期间内用以确保业务共存以及互操作的一种技术。本文结合凯里学院校园网特点,简要介绍了三种典型的IPv6过渡技术(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和协议转换技术),并表达了这是IPv4向IPv6过渡过程中最基本的过渡策略,而且,仅仅采用某种较为单一的技术并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笔者认为在具体的应用时可采用多种技术来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IPv4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互联网IP技术,作为网络基石的IPv4,逐渐暴露出很多难已克服的问题和缺点.IPv6则是下一代的IP协议,注入了许多新内容,IP协议将慢慢从IPv4过渡到IPv6.本文将介绍IPv4的局限性,以及IPv6的诸多优点,展望IPv6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IPv4与IPv6相互转换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IP是互联网基础协议,IPv4协议的缺陷逐步暴露出来,而IPv6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但IPv4协议与IPv6协议不相同,如果两种网络互操作,必须进行相互转换。IPv4与IPv6转换技术主要分为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和翻译技术。  相似文献   

7.
以IPv4到IPv6     
本文介绍了新一代网络协议IPv6的主要特点,由IPv4向IPv6过渡的必要性,以及通过IPv6/IPv4双协议栈技术、地址和协议翻译器技术、隧道技术实现IPv4向IPv6平滑过渡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8.
以河套学院实际网络为背景,介绍了IPv6的优势、现状以及部署IPv6双栈过渡技术;应用双栈技术,在校园网络中实现IPv4和IPv6的双协议的兼容,实现主干网络的平稳、快速过渡到IPv6。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单介绍了IPv6协议,并阐述了在现阶段IPv4与IPv6共存的情况下,IPv4向IPv6过渡的三种较为成熟的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和NAT-PT技术,最后概括了过渡策略的演进。  相似文献   

10.
IPv6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艳 《福建电脑》2008,24(5):27-28
通过分析IPv6与IPv4协议的区别,阐述IPv6的优良特性,介绍并分析了从IPv4到IPv6的3种过渡技术。最后对IPv6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IPv6过渡技术综述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IPv6融合和涵盖了多种先进的网络技术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已经成为下一代互联网中的主流网络层协议.一种新的协议从诞生到广泛应用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对于当前Internet上广泛存在的IPv4用户群、FG应用与设备,IPv6的部署不得不考虑如何实现IPv4到IPv6的平滑过渡.本文介绍了互联网IPv6过渡的技术背景,并分别讨论了三类过渡技术:基于IPv4的IPv6网络互连、IPv4/v6透明互通和基于IPv6的IPv4网络互连的过渡技术,对每一类过渡技术中的各个主要过渡技术,详细分析了其工作机制、适用范围安全性以及优点,剖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各种过渡技术进行了综合对比.本文针对我国建设大规模纯IPv6骨干网CNGI情况,讨论了基于IPv6的IPv4网络互连过渡技术.最后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过渡机制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原有IPv4协议的不足日益明显,而采用IPv6协议已成为各方的共识。然而目前互联网中IPv4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所以从IPv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势在必行。着眼于过渡技术,本文对从IPv4过渡到IPv6的三种主流技术进行分析和评价,论述在数字化校园网的背景下IPv4与IPv6的共存问题。  相似文献   

13.
IPv4到IPv6过渡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IPv6的迅速发展,IPv4的不足暴露的越来越明显,本文对IPv4和IPv6进行比较,阐述了从IPv4过渡到IPv6的必然性。但是这种过渡不能一蹴而就,本文重点论述了三种过渡机制中的双栈技术及其实现模型。  相似文献   

14.
基于NAT-PT和PROXY的HTTP过渡方案的研究与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AT-PT技术和PROXY技术是HTTP服务从IPv4向IPv6过渡的两种主要技术,文章讨论了基于这两种技术的过渡方案的实现与改进。论文从原理上分析现有方案,提出现有实现方案存在的问题,如NAT-PT中的动态映射地址对过期而导致的访问出错的问题,以及PROXY方案中IPv4端不能通过IPv6地址直接访问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并通过实验证明了改进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IPv4向IPv6的过渡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尽可能地平滑过渡到IPv6网络,人们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法。本文讨论了几种主流的过渡机制,并就一个基于隧道代理的过渡方案详细地研究了其工作机制及流程,并进行了实验。实验证明,该方案有效地实现了对现有IPv4网络向IPv6的升级,并保证了IPv4网络与IPv6网络的互连互通。  相似文献   

16.
应用Netfilter框架基于NAT-PT的IPv4/IPv6转换网关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帅  刘雷  柴乔林 《计算机工程》2006,32(13):147-149
在IPv4向IPv6过渡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纯IPv4节点与纯IPv6节点之间的通信问题。基于NAT-PT机制的转换网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方法。该文对NAT-PT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应用Netfilter功能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NAT-PT机制的转换网关的一种模块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IPv6安全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IPv6作为可控、可信、可扩展的下一代网络核心协议已经从试验阶段走向实际应用。普遍认为IPv6因有IPSec而比IPv4更安全,但IPv6网络在实际部署中往往没有实施IPSec。IPv6协议在没有IPSec时的安全性,特别是过渡时期和IPv6协议自身的安全性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主要研究了IPv6在没有IPSec时的安全性。首先对IPv6网络中的攻击和安全问题进行了分类和概述,然后分两部分重点讨论了过渡时期的安全性和IPv6特有的安全性,并给出了一些攻击和漏洞的防护建议。  相似文献   

18.
IPv4/IPv6校园网的规划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CERNET2建设的全面展开,高等院校建立IPv6校园网,积极投入IPv6的试验和研究成为必然趋势。主要研究基于IPv4的IPv6校园网规划问题,首先从技术方面,阐述IPv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以及IPv6网络之间进行通信的过程中所用到的双栈、隧道、NAT-PT等重要的过渡技术;然后,从规划与实现方面,研究在现有IPv4网络拓扑的基础上添加IPv6网络后的层次化网络拓扑结构,新增的IPv6网络所提供的服务以及为满足需求所选用的设备等。从而为IPv6校园网的部署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9.
沈庆伟  张霖 《微机发展》2007,17(5):170-172
从IPv4向IPv6过渡,需要解决IPv4网络和IPv6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过渡技术研究的重点就是如何在现有的IPv4网络环境中实现向IPv6网络的平稳过渡,并在对原有的IPv4应用不作改动的情况下,实现其在新的IPv6环境下自由使用,与新的IPv6应用互相通信。介绍了三种基本过渡技术的原理,重点讨论了几种常用隧道技术,详细分析了它们的工作机制、特点和应用场合,并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结合IPv6的发展情况,预测了隧道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IPv4和IPv6的地址管理及过渡时期的地址共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首先介绍了IPv4地址所面临的问题和现有的一些解决方案,然后介绍了IPv6在地址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随后探讨了在IPv6网络过渡时期IPv4地址和IPv6地址共存的一些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为IPv6网络的部署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