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为获得高速冷滚打成形过程中热力耦合作用对花键表层残余应力形成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热力耦合作用下冷滚打成形表层残余应力的形成过程,研究了热力耦合作用对残余应力的影响机理,并基于20钢材料本构模型对高速冷滚打成形花键过程中热力耦合作用下工件表层残余应力的形成规律进行了仿真分析。根据不同仿真参数下的冷滚打作用力与残余应力的变化曲线,得出冷滚打的进给量和滚打转速增大均能引起残余应力峰值的增加,而增加进给量使冷滚打作用力大小整体增大,增加滚打转速则使滚打作用力下降,并影响作用力曲线的走势。研究结果对解决高速冷滚打花键表层残余应力形成的控制问题提供了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40Cr在高速冷滚打中的成形机理,依据金属材料塑性变形机理,进行了高速冷滚打条件下的40Cr击打试验,研究了40Cr在高速击打变形过程中的变形温度、变形速率、温度对流变应力的影响.基于Zener-Hollomon本构关系和试验数据,求得了40Cr在高速、大变形下的材料参数,建立了材料初始应力和峰值应力变化模型,揭示了高速冷滚打成形宏观变形与成形因素之间的联系,为揭示冷滚打成形过程的热力耦合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高速冷滚打成形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适应高速精密加工的需要,还需解决成形零件形面几何精度低、形状误差大等技术难题.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深入总结,介绍高速冷滚打成形原理及特点,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现状,分析高速冷滚打成形技术的研究难点及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预测高速冷滚打成形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对于发展高速冷打成形理论和指导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焦作工学院学报》2016,(6):841-847
为研究20钢大应变高速冷滚打成形的流动规律,进行20钢常温准静态压缩实验和应变率为2 000~4 000 s-1、温度为100~400℃时的动态压缩实验,分析动态力学性能和应变率及温度对流动应力的影响,建立20钢JC模型。并依据实验数据进行JC模型的修正。运用标准的统计参数方法,进行修正JC模型、标准JC模型及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修正的JC模型更能准确地描述20钢流动应力与应变,应变率和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焦作工学院学报》2016,(6):828-834
为降低冷滚打花键表面轮廓最大高度Ry,提高冷滚打花键表面质量,基于花键冷滚打成形原理,阐述了冷滚打花键表面微观形貌形成机理,建立了表面轮廓最大高度的计算模型。通过分析冷滚打花键齿底到齿顶表面轮廓高度的变化规律,得到了进给量及花键规格相关参数(模数、齿数)与表面轮廓最大高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同一波谷到波峰的区间内,从齿底到齿顶,表面轮廓最大高度随进给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增加的速率逐渐增大,随齿数的增加而减小,且减小的速率逐渐减小,随模数的增加而增加,且增加的速率由大变小;进给量对表面轮廓最大高度影响程度较大,模数、齿数对表面轮廓最大高度的影响程度较小。通过花键冷滚打实验,验证了进给量对表面轮廓最大高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同时也说明表面轮廓最大高度计算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新的金属工件孔径非接触在线测量方法,讨论了电涡流传感器在线测量的工作原理,给出了金属工件孔径的计算公式,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检测简单易行,精度高,速度快,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线接触回转铣削外圆柱工件表面加工质量,运用矢量运算方法建立了线接触回转铣削外圆柱工件运动学模型.根据刀齿包络原理,对工件横截表面理论粗糙度几何学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并仿真了顺、逆铣加工条件下的刀齿轨迹.建立了顺、逆铣加工中线接触铣削外圆柱表面理论粗糙度的计算分析模型,提出了顺、逆铣加工理论粗糙度数值计算方法,并分析了各个加工参数对理论粗糙度的影响.经计算比较,该分析及计算方法能精确反映线接触回转铣削外圆柱工件表面理论粗糙度,为加工参数的计算、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柔性抛光工具中不同壁厚的气囊与金属工件接触时接触区的压力和应力分布特征以及气囊接触变形情况;同时借助于唯象理论,获得气囊材料的本构模型,并结合有限元软件ANSYS对接触区应力进行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气囊的壁厚与硬度的减少,其与金属工件接触区之间的压力和应力布由“A”型向“M”型再向“n”型转变.逐渐趋于均匀.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传统单涡旋吸盘由于内部旋转流场的作用引起被吸工件旋转从而导致非接触吸取失效的问题,提出一种同心双涡旋非接触真空吸盘技术方案,其内、外两个涡旋气腔结构同心但气流旋向相反。内涡旋产生真空提供吸力,外涡旋用于平衡内涡旋对工件产生的摩擦转矩。研究该型吸盘工作参数对被吸工件的摩擦转矩及吸力的作用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同样的供气压力下,外涡旋气流对被吸工件产生的摩擦转矩略大于内涡旋气流,表明可通过适当减小外涡旋腔的供气压力以达到防旋效果;同等供气流量下,双涡旋吸盘的吸力略小于单涡旋吸盘。分析了双涡旋吸盘关键结构参数对吸力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正交实验,得到最优结构参数组。加工制作双涡旋吸盘样机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同等试验条件下,同心双涡旋非接触真空吸盘的吸力与传统的单涡旋吸盘的吸力基本相当,被吸工件所受的摩擦转矩可减小90%左右,很好地抑制了被吸工件的旋转,提高了真空吸取搬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双金属包层钢筋轧制模拟过程中两种金属的接触复合状态,在MSC.Marc二次开发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处理方法。通过编写子程序,分析接触面上节点的接触法向应力值是否超过该材料的变形抗力来判定两金属的接触复合状态。并与其它3种常用方法(接触面粘结、接触面共节点、直接接触)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以及实验验证。结果显示:采用本文处理方法,轧制变形区上大部分节点的接触法向应力值超过了不锈钢的变形抗力,这些节点会与接触面发生粘结,并且在轧制过程中金属间能够产生轴向和周向的相对滑动,接触单元不会产生撕扯,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吻合,证明在包层钢筋轧制模拟过程中,金属间的复合状态可以通过节点的接触法向应力来判断。  相似文献   

11.
合同解释是为了消除歧义和误解,判定合同内容真实含义的过程,是合同法中的重要制度.文章介绍并阐述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关于合同解释的不同理论与实践规则.  相似文献   

12.
明确装备合同变更的条件、程序和效力等内容,有助于促使军方和承制单位正确行使各自的权利,有助于及时防范装备合同风险,提高装备合同管理效益。从法律的视角分析了装备合同变更的内涵和类型,归结了装备合同变更的构成要件,探讨了装备合同变更的程序和效力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涡河河道疏浚应急工程为背景,分析我国建筑施工项目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动因,以及进行合同管理研究的必要性,重点研究我国建筑施工项目合同管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我国将要实施的合同法,其有关技术合同的规定与现行技术合同之间存在的差异,而提出在合同法实施后签订技术合同时需关注的六个问题,并简述了一些看法和建议,供从事技术合同实务的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5.
按照我国现行破产法的规定,对于破产宣告后破产人尚未履行的合同,由清算组决定解除或者继续履行。但这一规定过于模糊,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而且仅仅将合同的解除权赋予破产清算组一方将会使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严重失衡。  相似文献   

16.
从法律的移值、正当利益的保护、合同法的体系化以及现实交易生活的需要几个角度讨论了合同法第51条的规定,认为该条规定混淆了合同本身和合同履行所发生的效果,存在诸多漏洞,指出了该条规定的理论矛盾和实践困惑.建议立法应当区分债权合同与物权变动的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17.
对于违约是否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学界有不同的观点,通说认为不予赔偿。本文通过分析传统的观点,并进行比较法上的考察,认为在违约责任中可以适用精神损害赔偿。同时就如何建构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抵押合同虽被规定在担保法之中 ,但这并不妨碍统一合同法对它的适用性。书面形式是抵押合同的成立生效要件 ,抵押人、抵押权人、以自己的财产设定抵押权的第三人在主债权合同及抵押合同中皆处于不同的利益循环之中。抵押合同的标的为抵押权 ,而非抵押物本身。我国民法应采用且已采用了物权行为理论 ,据此理论 ,抵押合同应为物权合同 ,而非债权合同  相似文献   

19.
合同自由原则已被世界各国民法、合同法以及国际条约和习惯所确认。我国统一合同法也对此原则予以广泛认可。本文在阐述合同自由原则及其表现的同时,着重从国内法的角度,从合同主体,当事人意思表示,违约责任,合同效力等不同侧面详细论述其法律限制及其必要性,并从公正、和平的立场出发予以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