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基本的节点电压方程,本文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预想事故自动选择的新算法。算例计算表明,这种算法完全符合预想事故自动选择的速度快、事故捕获率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ANN技术的预想事故自动选择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元网络(ANN)技术的预想事故自动选择方法,利用快速解耦潮流计算的迭代一次法(FDLF1)构造了分别对应于支路有功潮流越限的有功功率性能指标PIp和对应于节点电压模值和发电机无功出力越限的电压-无功性能指标PIvq。用BP算法训练多层感知型神经元网络以求得对应于不同运行状态和不同网络拓扑结构的性能指标。难过算例分析,并与其它经典方法的比较,本方法在计算精度和速度方面非常令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元网络( A N N)技术的预想事故自动选择方法,利用快速解耦潮流计算的迭代一次法( F D L F1)构造了分别对应于支路有功潮流越限的有功功率性能指标 P Ip 和对应于节点电压模值和发电机无功出力越限的电压——无功性能指标 P Ivq用 B P算法训练多层感知型神经元网络以求得对应于不同运行状态和不同网络拓扑结构的性能指标通过算例分析,并与其它经典方法的比较,本方法在计算精度和速度方面非常令人满意,而且具有较高的事故捕获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快在线安全评定的速度,避免预想事故选择中的遮蔽现象,本文提出了一种能满足实时运行要求的实时预想事故自动选择算法,并提出了一种双机并行循环实时控制模型和三种基于事故链的性能指标,从而可以随着系统运行情况的变化自动形成预想事故序列表,使行运行人员随时了解这些事故对于系统安全运行影响的相对严重性。在此基础上,用FORT-RAN-77语言编制并在WAX/VMX-750小型机调试通过了RTCACS实时 相似文献
5.
一种快速的预想事故分析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安全评定速度,避免预想事故选择中的遮蔽现象,提出了一种对预想事故作多自动筛选,由局部潮流计算实现的大型电力系统预想事故快速分析算法,经IEEE-14节点系统测试,表明本方法速度快,精度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快在线安全评定的速度,避免预想事故选择中的遮蔽现象。本文提出了一种能满足实时运行要求的实时预想事故自动选择算法,并提出了一种双机并行循环实时控制模型和三种基于事故链的性能指标,从而可以随着系统运行情况的变化自动形成预想事故序列表,使得运行人员随时了解这些事故对于系统安全运行影响的相对严重性.在此基础上,用FORT-RAN-77语言编制并在WAX/VMX—750小型机调试通过了RTCACS实时在线运行程序,通过对IEEE-14节点和IEEE—30节点实验系统进行计算,获得了满意的结果,表明本算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提高在线安全评定工作速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和快速付里叶变换(FFT)技术进行预想事故快速筛选的方法.利用快速解耦潮流计算的迭代一次法(1P-1Q)分别构造了反映预想事故严重程度的有效性能指标PIp和无功性能指标PIv同时还构造了一个多层感知型神经元网络并用BP算法加以训练.神经元网络的输入经过快速付氏变换可以大大提高网络的训练速度.算例表明,本算法具有较高的性能指标计算速度,且性能指标的构造避免了遮蔽现象的发生,同时ANN的特点也使得预想事故的筛选速度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8.
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 快速付里叶变换技术进行预想事故快速筛选的方法,利用快速解耦潮流计算的迭代一次法分别构造预想事故严重程度的有效性能指标PIp和无功能指标PIv,同时还构造了一个多层感知型神经元网络并用BP算法加以训练。神经元网络的输入经过快速付氏变换可以大大提高网络的训练速度。算例表明,本算法具有较高的性能指标速度,且性能指标的构造避免了遮蔽现象的发生,同时ANN的特点也使得预想事故的筛 相似文献
9.
基于基本的节点电压方程,本文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事故预想的算法,算法计算表明,这种算法完全符合预相事故自动选择的速度快、事故捕获率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11.
This paper develops a novel model and an algorithm of security region based real and reactive power pricing of power systems.
In the proposed model, the reactive power production cost is represented as the opportunity cost. The static voltage stability
region in the cut set power space (CVSR) and the practical dynamic security region (PDSR) in the injection power space are
used to represent the constraints of voltage stability and transient stability, so that the consideration of this kind of
constraints in the optimization becomes very easy. In the proposed algorithm, a decoupled optimization and iteration method
of active power production cost and reactive power production cost is suggested. According to the K-T optimality conditions,
the prices of active power and reactive power, and the different components corresponding to the concerned security constraints
are derived. The components of spot prices can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node power injections on each kind of security
constraints, so that through the node price all of the participants in power market can be stimulated to take an active part
in maintaining the system security. An illustrative example on the New England 10-genetator 39-bus System is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proposed method.
Supported by the key research project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50595413) 相似文献
12.
A new transient stability margin is proposed based on a new expression of dynamic security region (DSR) which is developed
from the existing expression of DSR. Applications of the DSR based transient stability margin to contingency ranking and screening
are discussed. Simulations in the 10-machine 39-bus New England system are performed to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DSR based transient stability margin.
Supported by Chines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Grant No. 2004CB217900),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s. 50525721, 50595411, 50707035) and 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Grant No. 20060400518) 相似文献
13.
电力系统安全研究的新进展──脆弱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电力系统安全问题、脆弱性概念和电力系统中脆弱性的主要来源 ,指出了电力系统的脆弱问题所造成的危害 ,提出了脆弱性指标 ,结合目前的措施和技术手段阐明如何预防或减少电力系统中脆弱性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的电力信息系统安全模型及其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小安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7(5)
分析了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形势和面临的安全威胁,借鉴现有信息系统的安全模型和体系框架,建立了一种新的电力信息系统安全模型,确定了影响电力信息系统安全的众多因素及其子因素。采用模糊数学理论,给出了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及其评价方法,根据电力信息系统的特点确定了模糊评判矩阵和各因素权重系数,以模糊度量方式评价了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能。通过实例计算,证明该方法能够确定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级别,从而验证了文中所述模型的实用性和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技术发展,双馈式风力发电机成为风电场主流,风电场内部电压波动及网络损耗优化研究也越来越重要.该文基于风机位置的电缆选型,分析双馈机组的无功极限,充分利用风机无功调节能力,将每台风机无功出力、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无功出力作为连续控制变量,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位置及风电场固定无功补偿器组数作为离散控制变量,建立综合考虑风电... 相似文献
16.
索道桥是以钢丝绳为主要受力构件的一种柔性悬索体系桥梁,在临时工程及战备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建立准确的模型和建成后的承载能力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甘肃省某水电站临时交通桥为工程背景,用悬链线法确定了索道桥的成桥状态.在此基础上,计算了车辆荷载对索道桥的作用,通过与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标函数为系统的最大静态电压稳定裕度。针对经典连续潮流法在不平衡功率分配原则上存在的不足,提出将两种适用于动态潮流分析的方法与连续潮流法结合,建立动态连续潮流模型,即根据有调节能力的发电机转子转动惯量与节点的工频静特性系数按比例分担由于负荷水平增加而产生的有功功率不平衡量;引入罚函数法解决状态变量越限问题;为寻求控制变量的最优组合,解决优化过程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引入基于模拟渔夫捕鱼的智能算法及其改进算法。通过IEEE6,IEEE30标准节点系统进行计算和仿真。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应对风电接入电网引起的电压安全稳定问题,提高风电场并网点电压稳定性,从规划角度考虑,提出一种基于负荷安全域计算双馈风电场无功配置以及场内集电线路选型的方法。首先研究推导风电机组机端P—Q特性曲线,得到双馈风电机组稳定运行域。接着分析了机组P—Q特性曲线和集电线路首端安全域边界配合问题,以此确定集电线路型号,达到充分利用风电机组无功能力目的。最后通过并网点的安全域边界计算风电场无功配置容量。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无功配置方法能保证并网点电压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包含基金收益、风险、成长性、经理人能力、二级市场表现、费用等要素的基金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基于AHP和TOPSIS的综合性方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对15种基金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重要的经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糊逻辑的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分析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问题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应用模糊控制理论组成基于模糊逻辑的动态边界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系统。仿真与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减少变压器分接头和电容器的动作次数,改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