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针对孙岗-下二门地区复杂断层分布特征,以高分辨率的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将超道技术应用到第三代相干体算法之中,深入讨论了改进后的相干算法对小断层精细描述的能力。应用结果表明:由改进后相干技术获得的相干切片可用于分析研究区的断层平面特征,不需要人工判断和组合断层,大幅度提高断层解释的效率。改进后的相干技术速度快,精度高,大大提高了地震资料识别小断层及微小构造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断层识别及精细解释在断层识别中的意义,并分别介绍了,应用相干数据体控制断裂系统和识别小断层和断层的展布与组合,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断层精细解释不仅仅要满足勘探部署的需要,也要满足开发阶段对油藏精细认识的需要,准确识别断层位置对开发调整方案的编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相干体技术在地震勘探方面的突破和Geoprobe软件的三维可视化相干体技术在宋芳屯油田芳231区块的应用,利用沿层雕刻透视相干体分析相邻近地震道的相干性,进而识别小断层和分析构造地质。通过实际效果分析可以看出,Geoprobe软件三维相干体技术是一种更有效识别断层解释的方法,可以提高解释精度,同时对油气藏分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某海外A油田区断裂系统极为复杂,主要表现在断距小、平面延伸短。常规的相干等地震属性均无法有效刻画此类断层,解释难度极大。在改善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利用蚂蚁追踪技术对该油田区断层进行了精细刻画和解释。研究结果表明:蚂蚁追踪技术可适用于不同级别断层的刻画,尤其是对小断距的断层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该技术克服了人工断层解释的主观性,提高了断层解释精度和工作效率,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断层解释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制约高邮凹陷复杂断裂带许庄地区勘探的主要原因是构造破碎、地震资料品质差、构造落实难度大。为此依托真武-联盟庄高精度三维资料,本文从研究区域断裂系统入手,通过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准确层位标定,利用随机剖面法和井震结合法等技术提高层位追踪解释精度,采用相干体技术、切片技术及数据融合技术等手段加强断层识别力度特别是控圈小断层的识别,并有效指导断层组合方式,最后采用变速成图技术进行时深转换。通过采用上述一套精细地震解释技术,提高了许庄地区构造的落实程度,取得了比较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庆长垣老油田PB6断块开发区块井钻遇的断层较多,影响油田的开发效益,在高保真地震处理资料的基础上,利用三维数据体、相干体、蚂蚁体等地震属性、三维可视化等相关技术,对该区块进行精细的构造解释,提高解释精度,深化对断层的认识,为精细开发调整挖潜提供了有效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合兴场位于川西坳陷中段,龙泉山逆冲推覆带的北部倾伏端。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合兴场地区的断裂构造进行了解释,从地震层位标定、地层追踪、构造解释、相干体断层解释等方面介绍了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合兴场地区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相干体属性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三维地震解释技术,三维相干资料比起常规断层解释更为直观,不受人工经验的限制。本文介绍了最新一代C3相干体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实现方法,并以研究区三维地震资料为例,计算对比了时窗、地震道组合模式及地层倾角等参数对相干结果的影响,最后优选各项参数并成功应用于西湖凹陷宁波构造带的断层识别。  相似文献   

9.
相干数据体与常规解释方法相比较,两者在进行构造时解释思路不同,前者优点不需要先解释地震剖面,就可以了解工区内断裂系统的整体空间展布特征。用相干技术在进行构造解释时不但提高解释速度和精度,同时更能消除多解性。应用Land Mark软件中的属性模块,用相干体技术对包38块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在小断层识别及整体构造解释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主要剖析了三维可视化断层解释技术与传统断层解释方法中影响断层解释精度的主要因素,指出了传统方法中造成地震信息利用率低、断层空间归位准确性差的原因。从相干体技术入手,利用三维可视化多方位、多角度的空间立体解释技术,在三维空间对断层进行精细解释。  相似文献   

11.
东岭地区在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断层发育较多,断裂系统组合复杂。通过开展精细构造解释研究后指出,研究区构造形态整体上呈东西分带、垒堑相间的构造格局;断裂平面发育具有极为明显的方向性,主要发育NE和近SN向断裂;断裂对油气藏的形成具有控制作用,断裂控制了圈闭的形成,形成一系列构造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断裂在活动时期可以直接作为油气运移的输导体;断裂控制油气的分布与聚集。  相似文献   

12.
袁子龙  任光  袁春来 《当代化工》2014,(11):2288-2290
在松辽盆地汪南地区范围内,运用近些年来实用的解释技术和方法,根据汪南地区的地质构造的特点,进行了精细的三维地震构造解释,从三维可视化技术,相干体技术等方面对研究区内的层位和断层进行了解释,进一步落实了扶杨油层组各段的小断层和微幅构造的分布特征,编制了研究区内扶杨油层组断层叠合图和圈闭构造叠合图,达到精细解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孤东垦东地区储层精细构造解释及构造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孤东垦东地区利用三维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结合,实现了地震解释剖面上层位准确标定,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构造精细解释,对研究区内断裂的构造特征、演化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隐蔽小断层、低幅度构造采用多种地震综合解释技术,完成了沙一段底界、馆陶组下段底界、馆陶组上段底界及明化镇组底界约1200km^2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工作,编制了高精度构造图,进一步落实了区内的断裂空间展布特征和构造形态,指出了有利圈闭,为下步井位部署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孤东垦东地区利用三维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结合,实现了地震解释剖面上层位准确标定,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构造精细解释,对研究区内断裂的构造特征、演化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隐蔽小断层、低幅度构造采用多种地震综合解释技术,完成了沙一段底界、馆陶组下段底界、馆陶组上段底界及明化镇组底界约1200km2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工作,编制了高精度构造图,进一步落实了区内的断裂空间展布特征和构造形态,指出了有利圈闭,为下步井位部署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相干法和方差法是裂缝检测中应用得较多的方法,算法公式虽然不复杂,但是对于二代和三代相干算法,却难以明白算法进行裂缝检测的机理。利用数学上排序不等式以及矩阵的知识,分别剖析了第二代相干算法和第三代相干算法的运作机理,并根据算法机理,对第二代相干算法提出了在地下介质变化较缓的情况下的改进建议。此外,分析了方差算法的公式,并对算法做了修改,使算法在垂直时窗加大时,稳定性大大提高,并用实际资料对比了改进前后的方差算法,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王胜新  曹新平  佟国章  李建萍  褚军 《广东化工》2011,38(6):295-296,298
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使用现代声发射技术中平面任意三角形阵列的源定位方法,结合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和相关的油田地质参数,可在屏幕上实时显示数千米深岩层人工裂缝的变化形态和方位状况,开创性地应用高新技术手段指导油田开采,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原油产量的目的。文章以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对火烧山油田压裂井监测及彩南油田注水井组监测结果,评价了注水井组的水窜方向和压裂井裂缝的形态、方向及长度,对油田压裂效果评价和油田后期注采井网调整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伟  谢禹钧 《化工机械》2007,34(2):101-103
以抽检得到的压力管线(样本)缺陷统计数据为依据,采用概率分析方法,通过合理选取不同概率模型,将缺陷分别按离散型及连续型随机变量进行处理,应用在役压力管道失效风险分析系统计算出管线的断裂失效概率。概率安全评定结果表明,这些缺陷引起管道系统的失效风险概率比较低,缺陷的存在不足以威胁安全生产,整个管线仍处于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investigation quantitative texture analysis, including calculation of the orientation distribution function, is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degree of preferred orientation in β -Si3N4 which has been hot-pressed or hot-work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lane strain compression can produce strong textures. The texture is decided by the processing parameters including temperature, sintering additives, and stress state. Grain rotation and preferred grain growth apparently both contribute to texture development in β -Si3N4. Basal (00 l ) pole figures obtained from the orientation distribution function are consistent with microstructural observations and are reflected in indentation fracture toughness anisotropy. In plane strain the ratio of maximum to minimum fracture toughness is greater than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