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文中油田油藏特点引进先进的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技术,通过开展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技术适应性研究并推广应用,逐步摸索出了适合文中油田油藏特点的剩余油饱和度(高精度C/O、PNN)测井技术,并在文中常压中渗油藏形成了完善的以高精度C/O为主的剩余油饱和度测井系列,根据测试结果指导剩余油挖潜15井次,累计增油2775.0t,投入产出比1∶3.67。达到了指导油田精细调整、改善开发效果的目的,为不同类型油藏寻找剩余油分布、了解层间动用状况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总结孤东油田水淹层特征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开发时期的测井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出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评价砂岩油藏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为孤东油田的开发和剩余油挖潜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简单阐述了剩余油饱和度(RMT-Ⅰ)仪器工作原理,分析了该仪器测井资料在地层水矿化度未知及多种矿化度环境或岩性复杂的地区寻找油气层,确定油、气、水界面及储层饱和度情况,该测井资料为油田增储上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是指在高发水期开发油田时寻找剩余油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在当前的科技状况下,能够利用套管测量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有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中子寿命测井和碳氧比测比等,根据储层饱和度测井仪对测井特点的研究,合理的解决了地层水电阻率和泥质的涉及问题,利用了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对剩余油饱和度的测井分析。套管井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技术是在开发油田里必不可少的一种测井技术,油田不断的被开发,不论是对地下进行二次采油还是三次采油都需要对地下的油层情况有详细的了解,包括油层水淹的程度和油藏内水和气的分布状况,为了提高储层的采集率,就需要利用剩余油饱和度的参数为依据。  相似文献   

5.
剩余油饱和度(RMT)测井技术在地层参数计算、储层参数评价、寻找剩余油分布有利区域或层位方面有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在指导复杂井眼疑难井的地层参数评价、低阻油气层的发现、老井挖潜、找窜堵水等方面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当前,套管井中剩余油饱和度常用的测井技术有碳氧比能谱(C/O)测井、中子寿命测井和脉冲中子衰减能谱(PND)测井等。本文就这几种常见的套管井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技术在江苏油田中的应用做了具体阐述,并分析了未来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技术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提高我国油田的采收率做出有意探索。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井楼油田稠油岩心实验分析资料为基础,应用岩心刻度测井的方法,建立了稠油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通过稠油岩心高温水驱实验,建立了高温蒸汽吞吐下的饱和度解释模型;并根据介电测井、碳氧比测井技术,建立了特殊测井技术下的稠油高温蒸汽吞吐下的饱和度模型。为油田后期编制开发方案、增储上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石油勘探和开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各领域对石油的应用日益增加,所以,我国的各大油田都加强了对石油地质的勘测以及对新油田的一次和二次采油。加强对油田剩余油的开采、提高油田的原油采收率已成为节约和合理利用石油资源的必要手段,这也就对油田的测井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着重分析测井技术在油田剩余油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对油田的加密井、测井和套管井水淹程度的资料,参考油田剩余油的情况,对加密井剩余油田的分布规律受油田加密井的夹层、厚度和空气的渗透率的影响。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油田剩余油的分布情况,这样对油田的加密布井和挖掘方法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脉冲中子-中子(PNN)测井是利用直接测量热中子通量进而计算剩余油饱和度的测井技术。文中介绍了该技术的测井原理及其解释方法,并列举该技术在延长油田的应用情况。结合目前使用的情况,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子寿命测井技术在卫城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卫城油田的地质特点和生产现状,引进运用了中子寿命测井技术,由于卫城油田经过多年的开发,绝大多数区块进入高含水期,为了确定油田开发过程中水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及孔隙度等参数的变化,为动态监测提供依据,提供采收率,实现控水稳油。  相似文献   

12.
当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时,其高含水特性对油田的开发造成不利影响。传统测井技术的自身缺陷导致发展确定储层剩余油饱和度的新型测井仪器技术迫在眉睫。本文就最新的测井仪器技术,即PSSL全能谱饱和度测井技术的基础技术原理、解释基础及解释标准以及其应用效果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是老油田调整挖潜的主要课题。本文应用开发地质学方法对濮城沙三上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 ,即在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 ,利用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测试资料、新钻调整井资料 ,结合密网格大规模精细数值模拟研究 ,搞清剩余油分布规律 ,指出调整潜力和挖潜措施  相似文献   

14.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是老油田调整挖潜的主要课题。本文应用开发地质学方法对濮城沙三上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 ,即在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 ,利用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测试资料、新钻调整井资料 ,结合密网格大规模精细数值模拟研究 ,搞清剩余油分布规律 ,指出调整潜力和挖潜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地质储量丰度在剩余油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应用地质储量丰度来定量描述剩余油的分布,避免了应用剩余油饱和度描述剩余油的片面性,从而为剩余油的挖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文51块剩余油研究中通过应用该方法,提高了剩余油挖潜措施的有效性,文51块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该方法对剩余油的描述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过套管电阻率测井(ECOS)技术和脉冲中子中子测井(PNN)技术应用条件和各自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在苏丹A油田同一口电潜泵(ESP泵)生产油井B井中的综合应用,识别和确认了本井的水淹层,定量分析和评价了本井的剩余油饱和度。同时,为了清楚地了解本井的生产动态,本文进一步引入了油层采出程度的参数(也称油层含水系数),深入分析研究本井开发动态中的油层采出程度,有效地区分了主力产层和未动用层(潜力层),为本井的后续开发层位和开发措施指明了方向。同时,本文在背对背的对脉冲中子——测井(PNN)资料和过套管电阻率测井(ECOS)资料的分析结果,既相互吻合一致,又可以互为佐证,具有在同一口井中相互检验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和PNN测井技术的可靠性、一致性和有效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是老油田调整挖潜的重要课题。本文应用开发地质学对濮城油田沙二下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 ,在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 ,利用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测试资料、新钻调整井资料 ,分析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各种因素 ,归纳剩余油分布类型 ,指出调整潜力和挖潜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前剩余油的研究是世界性的热点问题。论文利用神经网络任意逼近非线性及自学习的能力,将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算法应用于剩余油孔隙度、渗透率及饱和度三个参数的预测研究。以大庆油田某油区数据为例,采集该油区内若干口油井的三维地理位置信息及孔渗饱参数,将其中的三维地理位置信息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孔渗饱三参数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参数。处理输出数据时,以是否具有经济开采价值为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类,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仿真,该方法对已知数据信息种类要求不高,简单易行。仿真表明,论文给出的方法实现了通过直接输入某油区三维地理位置来预测该位置处孔渗饱参数情况,预测结果准确率高,为实际油田生产提供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 33沙二下油藏是文南油田最大的开发单元 ,1 983年投入开发 ,现进入高含水期 ,1 991年对文 33沙二下油藏进行了整体剩余油监测 ,结果符合率极低。针对该油藏前期监测剩余油符合率低、剩余油分布认识难度大、治理效果差的矛盾和采出程度较低、采油速度低的潜力 ,通过对该油藏系统开展高精度 C/O测井、双源距、C/O测井和硼中子测井等剩余油分布测井 ,根据各种监测手段优选出适合本油藏的测井方法 ,利用高精度碳氧比测井对油藏由点到面进行了整体监测 ,并利用监测结果对油藏进行数值模拟 ,重新评价了区块剩余油分布 ,定量地解决了油藏剩余油在空间的分布 ,并掌握了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而研究部署了区块开发方案 ,通过实施针对剩余油挖潜方案后 ,取得较好效果 ,地层压力由 2 6.7MPa上升到 2 7.1 Ma。油藏自然递减下降了 1 3.44个百分点 ,综合递减下降了 1 7.33个百分点 ,采油速度提高了0 .1 8个百分点 ,2 0 0 1年年增油 2 .2 2× 1 0 4 t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萨中区块为例,应用产出、注入时间推移测井资料,分析判断二类油层动用状况;利用该区块内的完井电测资料分析二类油层水淹状况;将各类测井资料与其他动、静态资料相结合,定量分析二类油层采出程度,从而确定二类油层宏观剩余油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