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理实一体化在《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中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演示法,参观法,实训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在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原专业课程整合、优选教学项目、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实施、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应用范围广,涉及石油、化工、医疗、机械、能源、食品等重要领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相当重要作用。为了更好的使得专业服务于社会,培养更多符合企业需要的过程装备控制和技术人才,本文从理论教学改革和实验教学改革两方面进行研究,通过改革课堂讲授内容及方法,并结合实验实训的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素养、敏锐的创新思维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6.
作者在分析了高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和目前课程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对工业分析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从课程的标准、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的评价等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改革探讨,同时将理实一体化应用于工业分析教学中,达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中职《食品分析》课程,具体讨论了工学结合在该课程中进行的一些改革和探索。通过改革优化了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方法,改变了考核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使学生顺利实现由学生到准职业人,职业人的身份转变。 相似文献
18.
19.
工学结合课程的核心是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区别于传统的学科系统化课程。笔者以《化工设备结构原理与拆装》课程为例,从工作过程选取、工学结合教材编写、行动导向教学、学习和工作环境建设、课程质量控制等难点着手,介绍了课程开发的总体思路与流程。 相似文献
20.
在中职《化工分析》课程改革实践中,灵活运用“能力本位课程模式”、“项目课程模式”和“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三种课程模式进行教学。通过改革优化了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方法,改变了考核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