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景刚  孙建平 《建筑科学》2004,20(Z1):203-208
本文利用所建的地源热泵模拟模型对R22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特性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影响地源热泵运行特性的主要因素,并对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回填材料、不同运行方式的地源热泵运行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对比.研究表明,土壤特性对地源热泵的运行特性有重要的影响,回填材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地源热泵的运行特性;适当增加埋管长度,或者采用复合地源热泵的系统形式,将有效改善地源热泵系统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地源热泵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物的中央空调系统中。然而,当地源热泵系统在冷负荷占优型建筑中应用时,夏季向土壤中排热量与冬季从土壤中吸热量的不平衡将导致土壤中热量积累,最终使整个系统性能降低。有效解决方法之一是使用地源热泵复合系统,在常规地源热泵的基础上耦合辅助散热装置如冷却塔,以排出积聚在土壤中的不平衡热量。然而,经济高效的地源热泵复合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运行控制是非常复杂的。通过建立地源热泵复合系统的逐时模拟模型,对一个冷负荷占优型建筑提出不同地源热泵复合系统设计及运行方案。通过模拟和比较不同设计方案下的复合系统的逐时运行性能,确定出复合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控制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运行于冷负荷占优型建筑中的优化地源热泵复合系统可以有效解决土壤热量积累问题,在长期运行中可大幅降低空调系统的总投入。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近年来国际地源热泵领域内的岩土热物性测试、地源热泵系统优化、地源热泵复合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监测、评估、地源热泵系统性能预测及应用示范等方面的部分研究做了简要的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4.
严寒及部分寒冷地区的地源热泵系统存在冷热失衡问题,对基于空气源热泵辅热的复合地源热泵系统进行研究。在供暖季,室外温度较高时,运行空气源热泵机组来满足建筑热负荷需求,而室外温度较低时,运行地源热泵机组,以此空气源热泵机组承担部分建筑热负荷,减少地源热泵系统取热量。在过渡季,空气源热泵机组作为辅助热源,通过对土壤进行蓄热,进一步降低地源热泵系统冷热不平衡。以北京某项目为例进行分析,其结果为:相比于单一地源热泵系统,基于空气源热泵辅热的复合地源热泵系统通过空气源热泵机组合理、优化运行,可有效减少地源热泵系统取热量,保证地源热泵系统冷热平衡。基于空气源热泵辅热的复合地源热泵系统的供暖综合能效比为2. 3,相比市政热力供暖仍具有一定节能性。  相似文献   

5.
土壤源热泵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地源热泵系统的发展与研究情况,通过对地源热泵系统进行分类,阐述了其优缺点及其应用范围,重点阐述了土壤源热泵系统在国内外研究中的应用,总结了土壤源热泵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研究方向,对于节能和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不同地源热泵技术应用案例,分"水源利用"、"土壤源与复合换热系统应用"、"末端系统"与"热泵与应用"等四个方面,分析介绍地源热泵技术与应用创新点,体现通过地源热泵技术灵活应用与创新,彰显地源热泵技术节能优势,提升地源热泵系统能效,提高地源热泵系统可靠性,降低地源热泵系统造价,拓展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范围。指出依靠科学创新,驱动地源热泵技术与应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技术性、环保性和经济性3个方面选取典型评价因子,引入网络层次分析法(ANP)计算了各单因子权重系数,建立了地源热泵水蓄能复合空调系统的综合评价体系及评分模型。利用该综合评价方法计算了天津某商场建筑地源热泵水蓄能复合空调系统在不同蓄能率下的综合得分,确定了最佳蓄能率。研究表明,该综合评价方法对此类复合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介绍地源热泵与水蓄能的优势,分析地源热泵一水蓄能复合空调系统的运行原理及优势。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地源热泵一水蓄能复合空调系统的运行方案、设备配置和节能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系统在温室大棚中的应用,介绍了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系统的特点与形式,并且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总结了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系统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容量的确定,系统的控制策略等。分析表明,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系统不仅需要精确的设计计算,还需要制定合适的运行控制策略,否则太阳能季节性蓄热系统能效比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0.
黄文 《国外建材科技》2010,31(2):126-128
讨论了促进地源热泵发展的管理模式及其应用与设计要注意的几个原则,介绍了地源热泵系统在湖北武汉地区的工程应用及工程实例,对其在该地区未规模化推广应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地源热泵系统健康发展的建议:全面进行地源热泵可靠性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研究;提高地源热泵技术节能环保的认识度。  相似文献   

11.
赵丽英 《山西建筑》2006,32(12):155-156
介绍了世界范围内热计量的方案以及各个方案的应用特点,分析了住宅楼供热中存在的问题,论证了完善热计量收费的必然趋势,提出了制定热价应考虑的三方面因素,以保证节约能源,提高热力公司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材料中添加热容、热导率大的物质来改善材料整体性能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当铝酸盐水泥含量为10%时,材料的抗压、抗折强度能满足工业需求;材料的比热容在350℃时达到4.5 kJ/(kg.K),接近甚至超过某些相变储热材料的比热容;随着石墨粉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热导率几乎成直线上升,当石墨含量为5%时材料的热导率大于1.7 W/(m.K)。  相似文献   

13.
换热器在供热,空调,生活以及其它领域中大量应用,但在热工性能方面,如热效率,传热系数等方面,其计算方法如何正确表示,尚待进一步商榷,本文综合有关资料,对热效率的表示方式和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集中供热系统多级供热计量模式及实施步骤,着重分析了各级热计量的装置选择及安装位置要求,并对几种户内热计景方式进行了技术分析,为我国供热计量的实施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隽 《煤气与热力》2002,22(4):374-375
介绍了在玻璃瓶生产线上采用热管式余热锅炉的效益,每年可节约重油540t,并且投资少,占地少,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6.
主要针对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垂直地埋管系统进行实际测试,从春夏秋冬4个季节分析单U管和双U管形式与土壤温度的关系,重点分析了土壤源热泵地埋管系统与土壤热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地源热泵的核心技术问题,介绍了对两种典型地源换热器的散热试验研究:粉质粘土中的垂直单U管、地表水中的水平单U管。研究发现,两种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差别很大。从开始试验到循环水温度稳定所需要的过渡时间上,地表水换热器比粉质粘土埋管型换热器要快得多。从传热能力来看,地表水换热器的单位管长换热量比粉质粘土垂直单U管要大。  相似文献   

18.
赵广忠 《山西建筑》2011,37(9):130-131
针对阳泉市市区供热运行方案进行了分析,结合当前该地区热源供热能力和供热运行调度原则,分别介绍了热源、热网运行方案及应急预案,并对热网的启动和停用方案进行了阐述,时其他类似供热工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北京某宾馆污水源热泵系统中的污水换热器为研究对象,连续测试了污水、中间水以及热水流量、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根据测试数据计算得到了污水换热器换热效率的衰减情况,并拟合得到了传热系数的衰减公式,测试分析结果可为污水源热泵供热系统中的污水换热器设计和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三种窝形翅片管——单面球形窝、单面柱形窝、双面球形窝与普通光滑平板式翅片管在吸风式直流风洞上进行了性能对比实验研究.采用微机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得出了各种翅片的性能曲线和计算公式,并与平翅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迎面风速为1.7m/s~5.5m/s,雷诺数为840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