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聚乙烯/钢的热熔粘接剂,得到了择优配方。同时,还测试了环境温度、材质的表面处理等对其粘接强度的影响,以及耐腐蚀性能,另外,还将择优配方粘接剂与部分市售热熔粘接剂进行了性能比较。  相似文献   

2.
随着码头建设朝着深水化、大型化方向发展,高桩码头因能较好地满足地质及水深要求,应用前景广泛.为解决高桩码头钢管斜桩施工问题,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结合钢管桩在宏业货柜高桩码头工程中的成功应用实践,探索斜桩沉桩定位方法、斜桩嵌岩成孔方法以及斜桩浇筑方法.结果 表明,该方法对覆盖层较薄和淤泥层以下直接到达强风化或中风...  相似文献   

3.
某地下水封洞库项目洞库区后山进库道路外侧10k V变配电所位于回填区,经雨水冲刷,出现地基沉降现象。为确保变电站地基稳定,采用了钢管桩施工对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有效地解决了地基沉降问题。确保了边坡的稳定,为变电所的运行消除了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5.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且急需抢险处治的的滑坡、路堤边坡、基坑等救灾工程,坡体稳定性差,传统支挡结构难以实现快速施作,而微型桩具有明显优越性。但不同形式的微型桩,其承载力及破坏特征不同。通过改进yas-2000型压力试验机,并将其用于测试钢筋混凝土桩、钢管混凝土配钢筋桩及钢管混凝土配工字钢桩的抗弯承载力,结果表明:①钢筋混凝土桩的受力全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未裂阶段、裂缝阶段及破坏阶段;②钢管混凝土配钢筋桩及钢管混凝土配工字钢桩的受力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即压实阶段、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强化阶段;③通过对比分析上述3种不同结构微型桩的荷载-位移曲线得出在3种不同结构的微型桩中,直径相同时钢管混凝土配工字钢桩的抗弯承载力最大,其极限弯矩值为209.21 kN·m。  相似文献   

6.
钢管桩网坝是一种用于落淤还滩的新型透水工程。取长7~9m、管径5~6cm的钢管为桩材,以垂直河岸方向的排桩形式由岸边向河中立桩,桩上悬挂铅丝网片,上加横梁联接各桩,构成整体,再加拉线而成。其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廉,落淤护岸效果良好。文章介绍了工程结构和施工方法,并以五原县韩五河头险工钢管桩网坝的修建和运用为实例,对工程效益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丘俊军 《长江建设》2012,(7):288-289
潭洲大桥位于佛山莲塘水闸下游的潭洲水道,水面宽约200m.主桥采用(75+125+75)m跨P.C.连续钢构,挂篮悬浇施工。  相似文献   

8.
微型钢管桩以其技术成熟、施工方便、对环境破坏小的优势,在近年来的滑坡治理工程中得到广泛使用。本文以微型钢管桩技术在勉县镇川乡安咀村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为例,对微型钢管桩在滑坡治理工程中的设计思路和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露筋桩承载力问题,结合中日友好医院病房楼桩基,采用规范公式,分析了不同露筋面积对桩基水平承载力的影响关系曲线,并对不同直径钢管桩的承载力进行分析总结。计算结果表明,露筋问题对桩的水平影响较大,截面露筋面积比例达到0.4时桩的水平承载力为完好桩的一半,对于建筑桩基露筋问题宜选用钢管桩进行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10.
为了验证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的公式计算开口钢管桩竖向承载力的合理性,以具体工程为实例,采用规范中的计算公式、MIDAS数值模型和高应变现场检测的方法,对开口钢管桩的竖向承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按规范中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的竖向承载力明显大于现场检测值;按数值模型分析得到的竖向承载力小于规范中公式的计算值。  相似文献   

11.
由热量平衡原理 ,导出求解圆管材料导热系数的公式 ,经对式中各影响参数进行分析和试验研究 ,以及模拟水管通水状况 ,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聚乙烯塑料水管导热系数的测试方法 ,并进行了实例测试  相似文献   

12.
冯俊海  马凌云 《西北水电》2006,(3):37-38,46
咸阳湖北护岸采用水泥土搅拌桩进行防渗处理,要求渗透系数小于5.0E-06 cm/s。本工程通过试桩、抗渗性能试验确定了相应施工参数,并通过工程桩施工来满足防渗要求。经工程验收及蓄水验证,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水下管道涡激振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裸露悬空管道在稳定流中的振动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不同管径,不同跨长,不同边界条件的11组模型在不同流速下的试验,得出管道产生涡激振动时诸参数间的关系,运用尾流振子数学模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实验与计算是吻合的。提出了防止管道疲劳破坏的条件,这对于穿越河流管道的设计和现有管道的加固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淤泥质土地层沉井基础采用砂桩地基处理后其地基承载力实测值远大于设计值的工程问题,结合砂桩施工过程以及沉井施工工艺,为定量研究附加荷载转换为有效应力压密了地层从而促进地基承载力的提高,根据载荷板试验的要求、最大影响深度以及砂桩置换率,自主设计了可重复利用能施加预压荷载的载荷板模型试验装置,并开展了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本套装置利用轨道将模型箱滑入反力架的方法实现了预压后地基承载力测试的反复开展;本套装置可以稳定地施加预压荷载,方便地开展载荷板试验;在置换率为36%的砂桩复合地基在180 kPa预压荷载作用下,埋深0.8 m的桩间土11 d后孔压消散68%;桩间淤泥质土预压固结后地基承载力提高了约58%。对于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但容许地基有较大变形的临时工程,砂桩设计可采用该试验装置估算淤泥质土固结后承载力,从而达到减少置换率、节省工程造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型铁路、公路建设过程中对基础结构承载力的严格要求,为了探讨采用自平衡试桩法对承载大吨位、超长的灌注桩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的可行性,以 G228 国道浙江三门园里至宁海一市段跨海大桥工程为依托,计算了海上淤泥区超长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以旗门港特大桥、海游港特大桥的四个测试桩为典型案例,运用自平衡检测结果且结合相关规范,根据实测值绘制出上下桩段的Q-s 曲线、s-lgt 曲线和 s-lgQ 曲线,分析其上下桩段的极限承载力变化,并且根据等效转换原理作出桩顶加载 Q-s 曲线图,确定桩顶在极限荷载下的位移。结果表明: 采用自平衡法进行检测并建立加载曲线分析,成功解决了海上淤泥区斜拉桥超长桩极限承载力研究问题。进行研究的四个主墩测试桩在等效桩顶加载下,极限承载力均未超过设计容许承载力,最大位移分别为 16. 45 mm、16. 14 mm、10. 08 mm 和 8. 18 mm,满足施工要求。自平衡法技术在 G228 国道三门园里至宁海一市段跨海大桥施工中的成功运用可供同类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6.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runup of two solitary waves on plane beach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xperiments of the runup of two solitary waves on a plane beach are carried out in a wave flume. The two solitary waves with the same amplitude and the crest separating distances are generated by using an improved wave generation method. It is found that, with regard to the two solitary waves with same wave amplitude, the runup amplification of the second wave is less than that of the first wave if the relative crest separating distance is reduced to a certain threshold value. The rundown of the first solitary wave depresses the maximum runup of the second wave. If the leading solitary wave is of relatively smaller amplitude for the two solitary waves, the runup amplification is affected by the overtaking process of two solitary waves. It turns out that the runup amplification of the second wave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first wave if the similarity factor is approximately larger than 15, which means the larger wave overtakes the smaller one before the waves runup on a beach.  相似文献   

17.
小攻角带空泡细长体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本文对小攻角带空泡细长体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试验研究。其中包括水洞三分力天平的研制与测力系统的建立,空泡起始、发展空泡形态观测,空泡几何特征的测量和定常来流中空泡水动力的测量,对试验结果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揭示其中某些内在的规律性,同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8.
海啸波在近海传播过程中有可能会演化成若干个孤立波组成的波列.为了研究孤立波波列对海岸结构物的作用机理,本文在波浪水槽中进行了双孤立波的直墙爬高实验.通过控制推板式造波机的运动,有效地实现了不同波峰间距双孤立波的造波方法.在复演并验证单孤立波直墙爬高的基础上,完成了不同相对波高、相对波峰间距的双孤立波爬高系列实验,给出了双孤立波平底传播及直墙爬高过程的波面时间序列及爬高过程水线运动时间序列.实验结果表明:对两个等波高的双孤立波而言,当相对波峰间距降到某临界值时,跟随在后孤立波的爬高放大系数将小于先导孤立波的爬高放大系数;当先导孤立波的波高大于跟随孤立波的波高,先导孤立波将更加显著地抑制对跟随孤立波的爬高过程,使得后者的最高爬放大系数显著减小;若在直墙爬高前两个波已明显重叠,即呈双峰瞬态波形,爬高放大系数不会大于具有相同波高的单孤立波的爬高放大系数.  相似文献   

19.
关于回燃前重力流的盐水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建筑火灾中特殊火行为———回燃前重力流的速度特征 ,几何特性及其混合层范围 ,本文做了一系列的盐水模拟实验 ,实验腔体 (0 .4m× 0 .1m× 0 .1m)的端面可装配有不同的开口形式 :全部开口、中间开口、上边开口、下边开口、门开口和窗开口 ,以模拟建筑物中各种形式的形状、位置及大小 ,实验结果表明盐水模拟回燃前的重力流具有与一般的重力流相似的特征 ,盐水模拟实验可以很准确的模拟回燃前重力流的运动情况 ,也可以预测不同开口形式的腔体产生回燃的时刻。  相似文献   

20.
墩前角涡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流动显示研究了墩前角区流场的层流和湍流状态,并应用LDV对湍流状态下的角区流场进行了测量,得到了有关马蹄涡强度变化与流场参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