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制备载尿酸酶(Uricase,UOX)聚乙二醇-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graft-poly(ethylene glycol),HA-g-PEG)/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beta-cyclodextrin,HPCD)自组装空心纳米微球(HA-g-PEG/HPCD self-assembly hollow spheres encapsulated uricase,UHPHD),并研究其体外稳定性。制备UHPHD,并测定其包封率、粒径及Zeta电位。再分别从最适温度、最适pH、热稳定性、贮存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和抗胰蛋白酶水解能力初步考察游离UOX和UHPHD的差异。结果:UHPHD的包封率为(62.17±2.94)%,粒径和Zeta电位分别为(299.60±13.05)nm和(-45.10±2.75)mV。UHPHD和UOX最适温度均为40℃,最适pH均为8.5。体外稳定性结果显示,UHPHD的体外稳定性明显高于UOX。  相似文献   

2.
L-天冬酰胺酶可以催化L-天冬酰胺转化为L-天冬氨酸和氨。它可以通过降解食品原料中的L-天冬酰胺而降低高温烹制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由于食品预处理环境的复杂性,只有具有高酶活且稳定的酶才能满足食品生产中的应用。作者通过点突变提高来源于Bacillus subtilis B11-06的L-天冬酰胺酶(Bs AII)的酶活和热稳定性。通过序列比对和同源模拟选择5个点进行突变,构建6个突变菌株。酶活测定结果表明,突变体酶S299N_(ansz)和P348A_(ansz)的酶活较Bs AII分别提高28%和32%。其中P348A_(ansz)的热稳定性和p H稳定性较Bs AII均有明显提高。本研究表明,第299和348位氨基酸残基对酶的催化作用有较大影响,对该酶的催化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并提高了该酶的工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初始pH和摇床转速等培养条件对所选大肠杆菌(E.coli No TN1.5885)产L-天冬酰胺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进行摇瓶培养最为适宜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7℃,培养时间为16h,初始pH为7.0~7.5,摇床转速约为300r/min,其比酶活力达到约406U/g,相比较优化前提高了约20%。   相似文献   

4.
L-天冬酰胺酶可以催化L-天冬酰胺转化为L-天冬氨酸和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但是由于低酶活、稳定性差等缺陷限制了该酶的应用。研究通过理性设计选择了7个位点进行点突变,以提高来源于Bacillus subtilis B11-06的L-天冬酰胺酶(Bs AII)的酶活和热稳定性。酶活测定结果表明,突变体酶H125Lansz、E145Aansz、H125L-E145Aansz的酶活较Bs AII分别提高36%、48%和64%,突变体酶E74Gansz酶活为BSAII的35.73%,H139ansz酶活几乎为0,其余突变体酶酶活较BSAII均有所降低。其中H125Lansz在40℃的半衰时间较BSAII延长3.9 h。研究表明,第125和145位氨基酸残基对酶的催化作用和蛋白结构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为其他来源L-天冬酰胺酶的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提高了该酶的工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初始pH和摇床转速等培养条件对所选大肠杆菌(E.coli No TN1.5885)产L-天冬酰胺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进行摇瓶培养最为适宜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7%,培养时间为16h,初始pH为7.0~7.5,摇床转速约为300r/min,其比酶活力达到约406U/g,相比较优化前提高了约20%.  相似文献   

6.
L-天冬酰胺酶可以将L-天冬酰胺水解成L-天冬氨酸与氨,主要应用在医药与食品行业。作者尝试在L-天冬酰胺酶N-末端融合不同的自组双亲短肽,改善该酶的酶学特性。首先,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将6条分别具有不同特征的短肽与L-天冬酰胺酶的N-端融合,并在Escherichia coli BL21中进行表达,最后,利用Ni~(2+)-NTA纯化获得纯的重组L-天冬酰胺酶酶液。结果表明,融合SAP4对L-天冬酰氨酶(ans Z酶)动力学特征影响较大,融合蛋白SAP4-ans Z的比活力较融合前提高约30%,其中重组蛋白K_m值较原始酶下降了7.5%,而V_(max)值得提升了10%,说明融合SAP4可以改善ans Z酶对L-天冬酰胺的水解效率。  相似文献   

7.
L-天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EC 3.5.1.1,L-ASNase)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为实现重组L-ASNase的高产,在3 L罐水平研究了搅拌转速与补料分批发酵条件对Bacillus subtilis/ASNΔ25/B2菌体生长与产酶的影响。通过优化确定补料分批发酵条件如下:发酵0~8 h搅拌转速:700 r/min;发酵8 h后搅拌转速:900 r/min;发酵16~28 h:恒速流加(18.75 mL/h)蔗糖(800 g/L),恒速流加(32 mL/h)酵母蛋白胨(200 g/L)和玉米浆(80 g/L)混合氮源。基于以上发酵条件,L-ASNase酶活在48 h可达到1 413.6 U/mL,较分批发酵提高了66.2%,生产强度提高了24.6%。研究结果为重组L-ASNase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丙烯酰胺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遗传毒性和潜在致癌性的物质,食物中丙烯酰胺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监测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并探索控制其含量的方法十分重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随机购买的14种市售休闲膨化食品的丙烯酰胺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检测样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范围为0~8.21 mg/kg,不同样品品间存在较大差异.天冬酰胺酶可以将形成丙烯酰胺的主要前体物天冬酰胺转化成不易生成丙烯酰胺的天冬氨酸,进而来控制食品中丙烯酰胺的生成量.以2种自制板栗膨化样品为研究对象,在制备过程中采用添加天冬酰胺酶处理法来降低样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结果表明,添加天冬酰胺酶可以一定程度的降低样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此方法对微波膨化和油炸膨化均适用,相比之下,在油炸膨化中效果更显著,当添加量为500ppm时可以降低油炸样品中44.49%的丙烯酰胺,当添加量为2000ppm时最高可以降低油炸样品中65.2%的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9.
探讨鲶鱼骨酶解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抗氧化稳定性。测定不同浓度酶解物对羟自由基(.OH)、H2O2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效果,观察其抗氧化活性及其剂量效应关系;将酶解物溶液进行不同pH、温度、微波以及紫外光照射处理,观察其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下,酶解物对.OH、H2O2和O2-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其清除作用随着酶解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清除作用的IC50分别为6.47、15.96、12.50 mg/mL;在pH2~9范围内、80℃~121℃加热条件下,以及20 min~120 min紫外线照射和0 min~5 min微波处理时,酶解物的总体抗氧化活性变化不大。鲶鱼骨酶解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且抗氧化活性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0.
L-天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 II,EC 3.5.1.1)可将L-天冬酰胺转化为L-天冬氨酸,减少高温加工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该酶在食品加工及预处理阶段的使用已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但是由于食品加工及预处理过程中环境的复杂性,对L-天冬酰胺酶的性质、热稳定性和酶活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通过序列对比和同源模拟对嗜热菌Pyrococcus yayanosii CH1来源的编码L-天冬酰胺酶的基因PyAsnase进行了3个位点的突变,并在Bacilus subtilis 168 中进行表达,提高了该酶的热稳定性及比酶活。其中突变株E22K较原始菌株相比所得突变体比酶活提高了约37.3%,突变株R111L较原始菌株相比所得突变体的比酶活提高了约31.1%,突变株M92A较原始突变菌株相比所得突变体在85 ℃时的半衰期延长了约30 min。本研究结果为探索L-天冬酰胺酶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提供了借鉴,提高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作者研究了载天门冬酰胺酶(Asparaginase,AN)自组装透明质酸-聚乙二醇(Hyaluronic acid-graft-poly(ethylene glycol),HA-g-PEG)/γ-环糊精(γ-cyclodextrin,γ-CD)纳米囊(HA-gPEG/γ-CD nanocapsules loaded with AN,AHRPs)在雄性SD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考察了AHRPs的透射电镜、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并分别测定大鼠静脉给予AHRPs和游离AN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样品中AN的活性。采用DAS 2.1.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对AHRPs和游离AN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经计算,AHRPs的平均粒径为(410.30±3.20)nm,Zeta电位为(-31.40±1.65)m V,平均包封率为(42.80±4.37)%。AHRPs和游离AN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48 h)分别为(104.01±1.68)U/(m L·h)和(46.38±1.98)U/(m L·h),AUC(0~∞)分别为(131.03±19.67)U/(m L·h)和(51.44±3.01)U/(m L·h),t1/2分别为(4.31±1.53)h和(1.86±0.38)h。与游离AN比较,AHRPs的AUC(0~48 h)、AUC(0~∞)和t1/2分别提高了2.24、2.55和2.32倍。AUC(0~48 h)、AUC(0~∞)和Cmax的90%可置信区间分别为77.1%~78.7%、76.7%~78.3%、98.9%~100.5%。AHRPs延长了AN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半衰期,提高了AN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且AHRPs与游离AN不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山葵的硫葡糖甙酶活性及贮藏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丽钦 《食品科学》2005,26(1):100-102
山葵属十字花科山嵛菜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是芥辣酱的主要原料之一。本文探讨了山葵原料的内源性硫葡糖甙酶活性及贮藏稳定性。结果表明:该酶最适pH为6.0,最适反应温度为70℃,L-抗坏血酸对其活性的影响很小,贮存过程中温度、湿度等条件对干片的酶活性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对PST脂质体体外稳定性进行研究 ,试验表明 :PST脂质体在猪血浆中稳定性较好。对大白鼠促生长效应实验结果表明 :PST和PST脂质体对大白鼠具有促生长活性。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PST脂质体具有显著的缓释作用 ,缓释期可达 7天以上  相似文献   

14.
体外化学模拟体系中洋葱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洋葱黄酮类化合物对亚油酸过氧化、油脂过氧化和脱氧核糖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及H2O2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实验和大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实验,研究了洋葱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洋葱黄酮类化合物对亚油酸过氧化、油脂过氧化及脱氧核糖的氧化损伤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能明显抑制H2O2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反应和肝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发生,即洋葱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有望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及功能性食品得到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牛津杯法测定荔枝木质精油抑菌活性,以气体扩散法测定荔枝木质精油对7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枯草芽孢杆菌)、3种常见霉菌(黑曲霉、桔青霉、黄曲霉)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同时进行荔枝木质精油抑菌活性的酸碱稳定性、热稳定性、紫外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荔枝木质精油对受试细菌和霉菌均有抑制效果,其中对受试的革兰氏阳性菌抑制效果优于革兰氏阴性菌;对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黄曲霉和桔青霉的 MIC 分别为 20、5、10、40、5、5、2.5、40、80、40 μL/mL;荔枝木质精油具有良好的紫外稳定性;加热处理并未对其抑菌效果产生显著影响;酸性条件下精油抑菌效果优于中性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从牡丹籽粕中提取牡丹籽多糖的工艺参数,以水浴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为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多糖的最佳工艺,并通过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对牡丹籽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牡丹籽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水浴温度85℃、超声时间40 min、...  相似文献   

17.
以8个品种菜豆为原料,采用生理盐水一超声法提取凝集素.以血凝反应后上清液的吸光值为指标,评价菜豆品种、收获季节、新鲜度与血凝活性的关系及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血凝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几豆、黄金勾、将军、家雀蛋、大马掌、豇豆、73-8、架豆王.菜豆的毒性秋季高于春季,成熟新鲜的菜豆高于储存的菜豆.血凝活性随温度增高而下降,60℃上下降明显,但100℃时仍具有血凝活性.完全失去血凝活性的条件为煮沸时间40 min,pH 4.0或8.0.  相似文献   

18.
杨丽  许为东  陈晨  周伟 《中国粮油学报》2023,38(12):106-113
紫檀芪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疏水性天然产物,因低溶解度和光不稳定性而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pH驱动法制备了具岩藻多糖涂层的小麦醇溶蛋白纳米颗粒,确定了小麦醇溶蛋白与岩藻多糖的最优质量比为8:1,以该纳米颗粒为载体包封了紫檀芪,确定了紫檀芪与小麦醇溶蛋白纳米颗粒的最优质量比为1:10,最终制得的紫檀芪-小麦醇溶蛋白-岩藻多糖纳米颗粒呈近似球形,粒径为122.34±1.08 nm,PDI为0.188±0.001,Zeta电位为-27.73±0.44 mV,包封率为94.09±1.60%,载药率为8.36±0.14%,在pH为3.0~8.0的溶液和NaCl浓度为0~20 mmol/L的溶液中具良好的稳定性,长期储存稳定性良好,光照稳定性显著强于游离的紫檀芪;红外实验表明小麦醇溶蛋白、紫檀芪、岩藻多糖三者之间主要通过静电吸引、氢键和疏水作用结合。HepG2细胞的MTT实验和凋亡实验表明,与游离紫檀芪相比,紫檀芪-小麦醇溶蛋白-岩藻多糖纳米颗粒具有显著提高的体外抗肝癌活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杨梅苷溶液在pH、温度、金属离子等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HPLC法采用VenusilMP-C18色谱分析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8:82,体积比),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352nm;紫外分光光度法采用352nm作为检测波长.结果表明杨梅苷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稳定,温度升高及金属离子存在时不稳定.杨梅苷溶液应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低温或常温保存,并避免接触金属离子.本研究为杨梅苷的贮藏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