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大曲中分离筛选到7株具有产纤溶酶能力的菌株。通过菌落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并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分析进行了菌种鉴定。结果显示,这7株菌分别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空气芽孢杆菌(Bacillus aerius)、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相似文献   

2.
蚕豆酱传统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在不同批次保持相对稳定,为了分析这种微生物群落的稳定形成机制,该研究以从发酵过程中分离的不同基因型菌株为实验对象,利用杯碟法和滤纸片法分析优势好氧菌与兼性厌氧芽孢杆菌、乳酸菌及酵母菌的相互作用,同时利用PCR技术检测优势菌株基因组内可能存在的抗菌肽编码基因。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厌氧菌和酵母菌株均被1株或多株优势生长的好氧芽孢杆菌菌株抑制,而且部分优势菌株存在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抑制多个菌种的生长,其中以1株Bacillus subtilis HYM05,1株B.amyloliquefaciens HYM24以及1株B.tequilensis HYM42为典型代表。通过PCR探测,发现HYM42和HYM05的基因组中存在编码Subtilosin以及Plipastatin的基因,而3株菌的基因组中均没有完整地编码Surfactin的3个基因。所以,蚕豆酱传统酿造过程中,好氧芽孢杆菌存在生长优势,通过多个菌株之间的协同相互作用,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在各个批次之间形成相对稳定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哈密瓜内生菌的生物多样性,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从新疆哈密瓜的不同组织部位分离内生细菌,经纯化后得到21株内生菌,其中源自瓜皮的菌株5株,浅层肉4株,深层肉4株,瓜瓤2株,瓜籽6株,以瓜籽中分离的最多,占总菌数的28.6%。通过形态和分子鉴定,确定所分出的菌株皆为细菌,且均为芽孢杆菌,其中解淀粉芽孢杆菌3株,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2株,多粘类芽孢杆菌2株,蜡状芽孢杆菌1株,特基拉芽孢杆菌2株,枯草芽孢杆菌最多,为11株,占总菌数的52.4%。哈密瓜内生菌的分离鉴定,为进一步研究哈密瓜内生菌与宿主的关系及内生菌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用酪素平板法从高盐稀态酱醪中筛选出56 株蛋白酶活性较好的菌株,牛津杯法复筛后制曲测定酶活性,得到淀粉酶活性最高的菌株CS1.11、蛋白酶活性最高的菌株CS1.13及纤维素酶活性最高的菌株CS1.17;16S rRNA序列测定结合形态学分析,CS1.11、CS1.13、CS1.17分别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 methylotrophicus)、枯草芽孢杆菌(B. subtilis);分别将3 株实验菌与对照菌枯草芽孢杆菌CS1.03单独进行制曲后盐卤发酵,发现CS1.13发酵酱油氨态氮质量浓度最高,为5.12 g/L,CS1.11发酵酱油还原糖质量浓度最高,为27.20 g/L,与其酶活性结果一致,4 株菌对酱油总酸含量影响不大;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内标法定性及定量分析发酵酱油发现,3 株实验菌与对照菌均具有产生吡嗪类物质及其前体乙偶姻和2,3-丁二醇的优势,且3 株实验菌优于对照菌;吡嗪类物质能赋予酱油良好的风味及健康因子,是芽孢杆菌酱油发酵的特征风味物质。筛选自高盐稀态酱醪的芽孢杆菌CS1.11、CS1.13、CS1.17有促酱醪发酵、丰富酱油风味、增进健康因子的潜力,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实验从川西藏区牦牛酸醡肉中分离获得了7株具有产蛋白酶或淀粉酶的菌株。通过16SrDNA和ITS基因测序鉴定为淀粉液化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亚种、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镰刀霉、黑曲霉;其中淀粉液化芽孢杆菌、多粘类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亚种可同时产蛋白酶和产淀粉酶,且酶活力较高,属于优质发酵菌。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微生物快速质谱鉴定法快速鉴定新疆感官异常番茄酱和杏酱中的细菌。方法对感官异常番茄酱和杏酱中的细菌进行分离培养获得9株细菌菌株,运用Vitek MS微生物快速质谱鉴定仪对分离的细菌菌株进行鉴定,同时采用VITEK2微生物鉴定仪鉴定菌株。结果番茄酱中获得的5株菌分别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沃氏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杏酱中获得的4株菌分别为巴氏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沃氏葡萄球菌、浸麻类芽孢杆菌。结论本研究快速鉴定结果与化学鉴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商曰玲  范莹  余岚  余晓红 《中国酿造》2022,41(12):68-73
该研究采用传统培养分离法从啤酒糟中分离细菌,通过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选择其中3株细菌发酵啤酒糟,并与常规发酵真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对比,以期获得对啤酒糟降解效果较好的细菌。结果表明,从啤酒糟中共分离得到6株细菌(编号为B1~B6),经鉴定,分别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梭状菌属(Clostridium sp.)、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中解淀粉芽孢杆菌B3对啤酒糟的降解效果最好,且优于常规真菌,其发酵啤酒糟的蛋白质、总还原糖、阿魏酰低聚糖含量、木聚糖酶酶活、羧甲基纤维素酶酶活均最高,分别为25.26%、3.92%、10.01μmol/L、803.59 U及38.16 U。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从高盐稀态酱油酱渣中筛选细菌菌株,对5株代表性菌株进行理化性质分析探明菌株生长特性,并在模型体系中研究其与酵母的交互作用对菌株繁殖及风味形成的影响。研究后发现,解淀粉芽孢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更强的蛋白酶活力,而腐生葡萄球菌、克氏库克菌与约式不动杆菌有更强的生长活力与产酸能力。其中解淀粉芽孢杆菌的耐盐性最差,其生长量相较于无盐状态下降低98.5%。在细菌与酵母交互作用模型中,发现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腐生葡萄球菌与鲁氏酵母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生长的作用。如解淀粉芽孢杆菌与酵母的数量分别提升约9.6倍,而腐生葡萄球菌与酵母分别提升约5.2倍。同时,克氏库克菌的单菌与混菌培养体系均具有较好风味特性,提升了乙酸、乙酸乙酯、苯乙醛、3-甲硫基丙醛和3-甲硫基-1-丙醇等香气物质,具有应用潜力。该研究将对酱油发酵中的风味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选择两个使用传统发酵的豆豉样品,先进行混合预培养,再对混合培养液进行DNA提取和16S rRNA基因扩增及焦磷酸测序,最后对得到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样品在序列相似度为98%时多样性均较高。其中XG_1的主要细菌为肠球菌、甲基营养型芽孢菌和乳酸片球菌,在XG_2中的主要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细菌型豆豉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在保留细菌型豆豉风味的前提下,实现豆豉的纯种发酵。通过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制曲初筛和复筛,筛选出优势菌株,并将筛选出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最终确定细菌的种类。其结果为筛选出的A,B,C 3类菌种是豆豉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种,菌株C11.13属于芽孢杆菌属的亚种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