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核电站安全壳防腐检测技术研究,主要是核电站安全壳钢板混凝土中钢衬防腐检测技术。通过探地雷达技术对钢衬腐蚀及其反射图谱的探索,提出了CPR1000及AP1000项目批量化建设,监测防止内衬钢板腐蚀的根本技术措施是采用探地雷达微波技术进行核电站安全壳的在役检查。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核电站安全壳监检测技术的现状,同时对国内外的安全壳检测技术进行充分对比,探讨了安全壳监检测系统的搭建,对安全壳检查的关键指标和检查方法做了探索与可行性分析,对安全壳检测标准的制定提出了建议和展望,为建立完整的核电站安全壳检测及自动化监测系统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雷达探测技术检测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原理,并针对核电厂安全壳模型开展了应用研究,对安全壳钢筋保护层厚度及安全壳厚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采用雷达探测技术对核电厂安全壳钢筋保护层厚度及安全壳厚度进行检测,具有较高的精度,是保证核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应用探地雷达技术检测佛山市沙口水利枢纽引水闸底板的渗流隐患,分析研究了渗流隐患区域的探地雷达图像特征和隐患的定性识别方法。检测结果表明,该技术可有效地检测水闸底板的渗流隐患。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和利用探地雷达技术对箱梁腹板的检测与应用研究,对箱梁腹板典型的质量问题进行总结。结果表明,探地雷达能够对混凝土的质量缺陷给出直观的雷达波形特征,能够判断钢筋保护层厚度,并实现对腹板内波纹管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6.
在AP1000核电站钢制安全壳(CV)拼装与焊接的情况下,针对环焊缝不等厚的状况,依据射线检测原理,探讨了双胶片技术的试验方法与射线检测过程,同时依据试验检测结果,对多胶片技术进行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7.
核电站反应堆钢制安全壳是防止反应堆放射性物质进入外界环境的最后一道屏障,对核电站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主要介绍了在不去除焊缝表面余高的情况下,相控阵(PAUT)和衍射时差法(TOFD)超声检测技术在钢制安全壳对接焊缝中的检测应用。通过在埋藏有一定数量的典型焊接缺陷的模拟试块上的试验表明:相控阵和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技术对焊接缺陷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较强的缺陷定位、定量的能力,是一种可靠、高效及经济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8.
高勇 《焊接技术》2001,30(Z1):76-77
1 概述秦山核电站二期工程是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2×600 MW的商用核电站。安全壳是核电站的“心脏”,整个安全壳呈一直径为37 m、高约60 m的巨大圆桶形,钢衬里位于圆桶形安全壳的内壁,形成一特大密封结构。钢衬里在核电站的运行过程中起着极重要的安全防泄漏的作用,是核电站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秦山核电站二期工程安全壳钢衬里设计选材为20HR钢板,相当于法国产的A42钢,与国产20号钢和20g钢性能相近,其具有低强度、高韧性、高塑性等特点,是我国新研制和生产的,属科技攻关项目,与之配套的焊接材料也是新研制的。20HR…  相似文献   

9.
微波检测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洪斌  周在杞 《无损检测》2009,31(4):288-293
论述了微波检测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利用探地雷达的优势。对该项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微波检测技术发展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在杞 《无损检测》2008,30(11):782-783
笔者出席17th WCNDT的会议,通过论文及面对面的交流,感受到的世界NDT技术或设备的发展,仍然以超声波的TOFD、相控阵、导波应用、超声成像及其信号处理为主要热点。从无损检测新方法的视点来看,微波检测技术目前表现出了在探地雷达图像处理方面的进展。此外,用电磁导波技术替代涡流技术检测金属管(包括钢制管道)内部腐蚀减薄已进行了实验室研究。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探地雷达检测公路路基路面厚度的基本原理和检测方法。应用美国GSSI公司TerraSIRchSIR-3000探地雷达系统,对连霍高速公路三门峡段路基路面厚度进行了无损检测。计算得出公路路基路面各检测层的平均厚度和标准差,同时通过探地雷达交互式解释方法可以绘制连续清晰的厚度曲线图,有利于探地雷达厚度检测成果的进一步精细解释。  相似文献   

12.
核电站失水事故下,化学碎片可能引起安全壳地坑滤网堵塞,影响专设安全设施正常运行。模拟了不同材料遭遇喷淋冲刷进入安全壳地坑后的溶解、沉淀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的溶解腐蚀有较大差异,同种材料在不同pH环境中也表现出腐蚀区别。Al、Si是产生化学沉淀的主要元素,启动安全壳喷淋系统和触发安全壳TSP(磷酸三钠)调节篮均能促进化学沉积生成,增加地坑滤网堵塞风险。降低Al、Si等元素释放是缓解滤网堵塞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核电站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的工况分析及泄漏检测方案的研究,为该系统的外泄漏检测提供一种检测方案。  相似文献   

14.
姜成仁 《腐蚀与防护》2001,22(12):541-543
大多数核电站坐落于海边,循环冷却水用的是海水,常规岛有很多设备与海水接触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有的受到了海水的腐蚀。通过对核电站常规岛设备的腐蚀分析,介绍阴极保护系统原理及其优缺点、加氯系统的作用和必要性、衬胶工艺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2009年6月18日,全球首套三代核电AP1000钢制安全壳(CV)底封头的最后一批成形钢板从国家核电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运往浙江三门核电站一期工程建设现场。第三代核电AP1000在世界核电的发展史上首次采用了在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外增加钢制安全壳(CV)的新技术,为圆柱形容器,直径近40m,高度为656m.总重量约3400t,由中间的圆柱形筒体及上下两个椭圆型封头组成。整个安全壳由260块弧形钢板组焊而成。专家介绍.三代核电AP1000钢制安全壳(CV)底封头弧形钢板的典型特征是大尺寸、多曲率、高精度及一次整体模压成型,  相似文献   

16.
基于COMSOL建立了钢衬里外侧腐蚀细观模型,在总结多国核电站钢衬里外侧腐蚀案例基础上,从异物、离子侵蚀两个方面对钢衬里外侧腐蚀成因及腐蚀机理展开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浇筑前钢衬里在海洋环境中的长期暴露可引起侵蚀离子的表面不均匀积累,引发钢衬里发生以微电池为主的腐蚀,腐蚀速率随留存最大Cl-浓度的增大而增快;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遗留的异物(以木块为主)导致的钢衬里腐蚀以宏电池腐蚀为主,随着接触面处异物尺寸的减小,阴阳极面积比增大,腐蚀速率加快;同时,提高混凝土电阻率可有效降低钢衬里腐蚀速率。研究成果将为核电站安全壳的老化机理和防治措施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AP1000核电厂钢制安全壳的老化机理和影响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潜在老化机理及效应包括:全面腐蚀、点蚀和缝隙腐蚀导致材料损失,循环载荷导致开裂及累计疲劳损伤等。针对钢制安全壳的设计特征和老化机理确定了在役检查规则和无损检测方案,对各类无损检测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8.
为了得到混凝土结构的厚度,采用了探地雷达技术进行检测.介绍了探地雷达的检测原理,由发射天线向混凝土结构发射高频脉冲电磁波(1 MHz~2 GHz),电磁波在其中传播时,其传播路径、电磁场强度和波形将随所通过介质的电磁属性(介电常数)和几何形态的变化而变化.雷达主机将接收此部分的反射波,并根据其双程传播时间t和计算所得速度?计算出各结构层的厚度.通过采用RIS-2K型探地雷达配置1 600 MHz天线,对阶梯试件厚度的检测,发现在厚度<400 mm时,检测最大误差为6.7%.实际的桥梁混凝土检测发现,该技术对120 mm左右的现浇混凝土板的变异系数为4.5%,而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间距的变异系数较大,说明后两者的均匀性较差.试验证明,采用雷达法检测混凝土结构的厚度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土壤是造成埋地管道外腐蚀的重要因素之一,它通过埋地管道的表层形成各种腐蚀电池对管道进行腐蚀,由土壤腐蚀引起的管道破坏事故时有发生。本文参考《EJ 484-1989三千万千瓦压水堆核电厂厂区土壤腐蚀性勘测与评定》标准对某核电站多处土壤进行了现场检测及采样,通过测得土壤样品的各种理化性能指标、管道自腐蚀电位和埋地管道杂散电流,综合评估了该核电厂土壤的腐蚀性,是国内首次对核电站的土壤腐蚀性做完整性的检测与评估。  相似文献   

20.
钢制安全壳是核电站的第三道安全屏障,其作用是在事故工况下,阻止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逸散。焊接是钢制安全壳制作安装阶段的重要加工工艺方法,焊接裂纹缺陷的存在将影响钢制安全壳的质量,对核电站的安全运行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针对国内某核电工程钢制安全壳闸门插入板与筒体之间的焊缝产生了裂纹的实际情况,重点围绕焊接过程质量控制,详细分析了焊接热裂纹、冷裂纹、层状撕裂、应力腐蚀裂纹以及再热裂纹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确认SA738钢Gr.B钢焊缝裂纹为再热裂纹,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预防措施和裂纹缺陷处理方法,为后续工程焊接工艺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