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IT到ET——新一轮技术革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主导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产业进行分析,提出21世纪上半叶是清洁能源产业时代。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必然途径、占领产业市场先机3方面进行论证,结果表明清洁能源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2.
智能电能表的快速发展,对信息的安全传输和存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证数据存储、传递的信息安全是智能电能表的设计关键.本文根据现有的信息安全理论,介绍和分析了目前电能表信息安全技术,提出了智能电能表信息安全技术的具体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3.
对迄今为止有关太阳能热气流发电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其中包括作者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热力学循环,HAG效应,带有蓄热层的系统以及带有透平的系统耦合数值模拟等,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中国照明》2011,(3):23-23
据sify.com网站报道,LED照明主要依赖于氮化镓薄膜的发光二极管。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发现了一种新的技术,这项技术能将把薄膜中的缺陷降低2~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5.
终端用户分布式新能源接入智能配电网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电网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解决各种新能源发电的接入问题。风能和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存在不稳定、可调度性低、接入电网技术性能差和对电网谐波管理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以分散方式接入配电网就地平衡,可推进新能源利用,促进智能住宅的发展,加速智能电网和互动服务体系建设。文中重点简要概述了分布式风能和光伏发电的应用现状及对电网的影响,重点介绍终端用户的风能和光伏的特点及关键技术应用状况,介绍了这些分布式电源的影响及接入智能配电网技术研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徐庆国  周蓉  赵振声 《江西电力》2003,27(4):28-29,41
通过采用以纤维材料为滤元的高效纤维过滤器替代无阀滤池。解决了原生水系统存在的生水处理能力小、出水浊度高、过滤设备反洗自用水量大、换热器堵塞等问题,保证了生水系统及后续水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在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耗方面取得了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7.
蓄能技术新概念--制冷/制热潜能储存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已采用或正在研究的蓄能技术进行评述,提出了一种崭新的蓄能技术概念,就是不直接将电能转换成冷或热能,而是先将各种能量(电能,热能或其它能量)转换成制冷/制热潜能-工作介质的化学势能,然后进行储存,当用户需要冷或热量时,可通过热冷或热泵运行方式将储存的潜能转换成冷或热能,此蓄能技术有其独特的优点:(1)工作介质均为自然物质,对环境友好;(2)潜能可在常温下长久储存;(3)工作介质蓄能密度非常高;(4)蓄能系统设备简单,投资低廉;(5)适合各种能源转换;(6)工作温度范围非常大;(7)储存的潜能既可以转换成冷能,又可转换成热能,或同时转换成冷;热能;(8)与潜能储存系统相关的技术比较成熟;(9)易于将普通空调,制冷改造成蓄能空调,制冷系统,因此,制冷/制热潜能储存技术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新能源发电技术已经成为一些发达国家解决电力系统问题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介绍了目前已存在的各种新能源发电类型及其技术特点,分析了新能源并网对于传统电网的影响,并就其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对新能源发电在中国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形式进行了探讨,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技术将是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李学永 《电测与仪表》2018,55(16):94-99
随着飞速发展的分布式发电逐步走进万千用户家庭,传统电能计量模式已不再适用于所有的微电网系统,特别是对含风光储一体化分布式电源的小型微电网系统。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电能计量模式,在提高计量的准确性的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电能计量异常的问题。基于PSCAD软件对一个典型的风光储一体化微网系统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计量模式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黎季康  李孙伟  李炜 《电力建设》2020,41(5):108-115
风电是全球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风能资源评估也有许多方法和指标,以往风能资源评估的研究多注重于资源丰度。事实上,对于海上风电场的选址,除了关于资源丰度的考量之外,风电机组是否能够连续稳定地发电也是涉及到风电机组工作的长期可靠性和并网发电调节难度的重要参考。为此,一种新的评估风能资源的指标——连续系数被提出,以衡量典型海上风电机组连续额定发电的能力。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连续系数能够结合风速分布和风电机组特性,从发电的连续性、稳定性方面评估风场的优劣,可用于风电场宏观选址、可行性研究等。通过一个我国南海的算例,说明了上述连续性指标是对风能资源丰度类指标的有益补充,能够更好地体现某地区海上风力发电的优缺点。同时,新引入的连续性指标也发现了其他指标忽略的可行风电场选址地点,即风能资源丰度一般,但是能够持续稳定发电的地区(中沙群岛东北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列举国内能源形势及政府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北省能源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调整湖北新能源发展目标,重点发展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并配套发展储能技术产品,大力推广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12.
电能表防窃电新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提出采用二维码防窃电锁封加封电能表,采用锁封管理系统及手持终端对锁封进行全面追踪管理,保障电力部门的经济效益和用电安全.  相似文献   

13.
王巧凤  范锦彪  王燕 《电源学报》2020,18(2):199-204
针对双通道能量与信息无线传输的电磁环境复杂、相互干扰严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单通道能量与信息传输技术。在磁耦合谐振能量无线传输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信息无线传输回路,实现了单通道能量与信息双向传输。利用阻波网络将能量传输回路和信息回路隔离,便于配置双谐振点以提高系统性能。通过理论计算,配置了传输系统参数,并借助PSpice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能量与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在能量传输频率200 kHz,信息载波频率4.3 MHz的情况下实现了100 kHz数字信号的传输。  相似文献   

14.
谭雪  刘俊  郑宽  闫晓卿  石磊 《中国电力》2018,51(8):49-55
新一轮能源革命下电网的发展将在电力系统传统功能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和丰富。在对新一轮能源革命内涵的深刻剖析基础上,借助电力系统优化规划模型对未来多元能源供应系统进行探索,预判未来能源发展格局。结合技术、经济、制度、环境等因素,识别影响电网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构建电网功能定位模型,运用SWOT-AHP分析电网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量化分析电网发展的战略定位,提出电网功能与形态转变的方向。结果表明,未来电网的电力传输功能向更大容量、更安全、更智能的方向发展,并呈现综合能源互联互补的高级形态,电网将为社会提供多元化、立体式、智能化服务。  相似文献   

15.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研究了开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关键技术,提出了电力电子变换、电能存储、电能管理与电能质量控制在新能源供电系统中的核心作用。着重探讨几种电能混合供电发电和分散供电方式,以及集成供电系统的电源变换、智能管理及安全控制等问题,并展望新能源供电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高占比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高,电网传统惯量逐步下降,经受大、小扰动系统调频变化率增大,调频特性控制难度加剧.快速调频响应FFR(Fast Frequency Response)为一次调频响应争取时间,为低惯量系统在一次调频响应前不达到系统低周减载的限值提供了新方式.从典型FFR改造、技术路线和对比等方面总结了FFR改造开...  相似文献   

17.
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短缺和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分布式电源接入是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微电网是促进分布式能源消纳与管理的有效模式,而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因其兼备交流微电网与直流微电网的优点,已成为研究热点。该文综合国内外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关内容,从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拓扑结构与容量配置、性能评估、电源管理与保护技术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并对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发展前景和实际应用的相关问题做出展望,对国内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关思路,具备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用电信息采集建设是国家电网公司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电信息采集的通信系统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平台。文章着眼于用电信息采集通信系统,针对目前主流的用电信息采集通信方式,从组网规模、通信效率、通信可靠性、建设成本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工程应用提出了基于以太无源光网络的用电信息采集通信方案和具体的技术实现方式。方案具有组网规模大、通信效率高、安全可靠等特点,对用电信息采集通信系统的建设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无线功率与信息同步传输SWPIT(simultaneous wireless power and information transfer)技术中出现的共享通道传输可用谐振频率少,无法保证载波传输效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LCC电路实现3FSK调制的三频谐振的SWPIT技术。相较于传统的2FSK调制电路,所提电路优势在于:采用三谐振频带,系统载波均使用谐振频率,避免了对系统谐振频率的利用率低、传输效率低等缺陷;使系统在3种频率下正常工作,可实现全双工,提高了工作效率。所做的工作包括:低阶及高阶电路谐振腔的谐振条件分析;参数设计及频率选择;解调信号。同时,通过Simulink仿真及实验样机搭建了150、177和48 kHz的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3FSK能量调制式技术的可行性。实验样机显示,在3种频率下,接收侧输出电压稳定且幅值为直流输入电压的4/π倍,达到恒电压输出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锅炉“四管”泄漏多采用声学检测定位,而声学定位的关键步骤是时延估计.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时延估计值,先采用2种时延估计方法对2路信号的时延时间进行估计,然后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2种时延估计方法的最优权值.通过Matlab对某电厂3次泄漏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实例表明采用信息融合将2种时延估计方法的结果进行融合可以得到更准确的时延估计值,从而提高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