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计算机与网络》2010,(7):36-37
当黑客入侵一台主机后。会想方设法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因此会在肉鸡上留下种种后门来长时间地控制肉鸡,其中使用最多的就是账户隐藏技术。在肉鸡上建立一个隐藏的账户,以备需要的时候使用。账户隐藏技术可谓是最隐蔽的后门.一般用户很难发现系统中隐藏账户的存在,因此危害性很大,本文就对隐藏账户这种黑客常用的技术进行揭密。  相似文献   

2.
最隐藏的系统后门都具备些什么特点?首先必须功能强大,可以对系统进行完全控制,其次就是隐蔽性好。能躲过杀毒软件的法眼。这种后门有吗,答案是肯定的,除了专门的病毒以外存在于系统中的隐藏账户也具有这种特性。隐藏账户分为两种,一种是简单隐藏,即无法在命令提示符中查看到的隐藏账户;第二种是完全隐藏,不出现在控制面板的用户账户中,即使发现了也无法删除,只有通过  相似文献   

3.
当黑客入侵一台主机后,会想方设法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因此会在肉鸡上留下种种后门来长时间地控制肉鸡,其中使用最多的就是账户隐藏技术.在肉鸡上建立一个隐藏的账户,以备需要的时候使用.账户隐藏技术可谓是最隐蔽的后门,一般用户很难发现系统中隐藏账户的存在,因此危害性很大,本文就对隐藏账户这种黑客常用的技术进行揭密.  相似文献   

4.
在Windows XP中,每个使用它的人都需要一个用户账户。双击控制面板中的“用户账户”,就可以查看系统中账户。不过,这样看到的可不是全部的用户,系统里还有许多“隐形人”(隐藏账户)![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米糊 《电脑迷》2009,(16):55-55
好不容易抓到一个肉鸡.为了保护自己的“劳动果实”,黑客们往往会在肉鸡上留下很多后门,其中最常用的就是隐形的管理员账号了。账户隐藏技术可谓是最隐蔽的后门,—股用户很难发现系统中隐形账户的存在,因此危害性很大,本文就来揭密隐形账户这种黑客常用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系统     
无法打开控制面板中的用户账户Q我安装的是Windows XP系统,打开控制面板后发现用户账户总是无法打开,我需要设置一下系统账户。请问这该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7.
Windows XP系统中,在“控制面板/用户账户”中对账户进行管理,但“用户账户”窗口的功能过于简单,没有提供修改Administrator账户名称、添加用户组等功能。能不能使用“老式”的账户管理窗口来管理账户昵?回答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8.
在3月上《电脑迷》杂志的初学者栏目中,我们系统地介绍了Windows用户账户系统,着重讲解了关于用户账户的一些基本操作。大半年时间过去了,很多读者反映虽然用户账户的操作已经掌握,但如何实现特定的功能昵?今天笔者就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例,给大家展示一下用户账户的用法。  相似文献   

9.
李毅华 《网迷》2003,(11):74-74
大家知道,在WinXP系统中有一个内置的管理员账户Administrator,该管理员账户名称是系统默认的。如果你在安装WinXP系统时没有为该账户设置密码的话,则任一用户都可以在出现登录界面时按下“Ctrl Alt Der”组合键,以Administrator账户的身分来登录系统。所以为了系统的安全,我们有必要为该账户更改一个新的名称或为该用户设置一个密码。另外,如果是多用户使用一台电脑并且来宾账户处于启用状态的话,同样我们也有必要更改来宾账户的名称或为来宾账户设置一个密码。  相似文献   

10.
大家知道,在WinXP系统中有一个内置的管理员账户Administrator,该管理员账户名称是系统默认的。如果你在安装WinXP系统期间没有为该账户设置密码的话,则任一用户都可以在出现登录界面时按下“Ctrl Alt Del”组合键,以Administrator账户的身份来登录系统。所以为了系统的安全,我们有必要为该账户  相似文献   

11.
大家知道,在WinXP系统中有一个内置的管理员账户Administrator,该管理员账户名称是系统默认的。如果你在安装WinXP系统期间没有为该账户设置密码的话,则任一用户都可以在出现登录界面时按下“Ctrl+Alt+Del”组合键,以Administrator账户的身份来登录系统。所以为了系统的安全,我们有必要为该账户更改一个新的名称或为该用户设置一个密码。另外,如果是多用户使用一台电脑并且来宾账户处于启用状态的话,同样我们也有必要更改来宾账户的名称或为来宾账户设置一个密码。一、在组策略中更改单击“开始—运行”,在弹出的“运行”对话框输入“g…  相似文献   

12.
相信各位读者在看前几期《电脑迷》中关于Vista技巧集的时候都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无论做什么操作,似乎都会弹出一个“用户账户控制”对话框。这点微软引以为傲的新增安全策略,对于我们这些高手来说,可能会觉得Windows Vista的新功能“用户账户控制”有点烦人。如何将这个功能彻底禁用呢?首先点击“开始”按钮,进入控制面板,然后依次点击“用户账户和家庭安全”,在“用户账户”中找到“打开或关闭用户账户控制”选项,点击后会出现“用户账户控制”对话框,点击“继续”进入下个页面,取消选择“使用用户控制帮助保护您的计算机”这个选项(…  相似文献   

13.
说到Windows用户账户,很多初学者就会联想到系统登录时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没错,用户账户的建立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区分不同的用户。但如果你认为Windows用户账户就有这么一点作用那就错了。下面笔者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Windows的用户账户系统以及基本操作方法。账户的作用账户有什么用?按照很多人的理解,账户的存在就是为了防止他人使用计算机,其实这只是计算机账户的一个最基本功能而已。下面笔者就假设这样一个场景,家里有一台计算机,父亲、母亲和孩子都用,如果使用单用户操作系统,那么所有用户都只能使用同样的工作环境,不能满足大家的…  相似文献   

14.
Skype以高清晰的免费网络电话受到大家的好评,用户越来越 多。但是每次只能登录一个Skype号码,能不能也像QQ那样同时登 录多个Skype号码呢?当然可以,通过建立多个系统用户的方法就能 实现同时登录多个Skype号码了。 第一步:建立一个新的系统用户。 依次点击“开始/控制面板”,在打开的“控制面板”窗口 中点击“用户账户”图标,弹出“用户账户”窗口,然后在窗口中点 击“创建一个新账户”链接,根据提示创建一个新的系统用户,同时  相似文献   

15.
在以前的Windows操作系统中,我们一直面临账户权限的安全问题。假设某个用户使用管理员账户登录Windows,他对整个系统就有了完全控制的权力。因此网上很多介绍系统安全的文章告诫大家不要使用管理员账户登录Windows,只有在需要修改某些系统设置或者安装软件的时候才使用管理员账户。然而很多人并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况且临时注销并使用管理员账户登录也很麻烦,所以很多人依然是使用管理员账户登录系统,Window的安全保护体系形同虚设,为了避免前面我们提到的问题,微软在Windows Vista中启用了一种叫做用户账户控制(User Account Control,简…  相似文献   

16.
大家知道,在Windows系统中有一个内置的 管理员账户Administrator,该管理员账户名称 是系统默认的。如果你在安装WinXP系统期间 没有为该账户设置密码的话,则任一用户都可 以在出现登录界面时按下“Ctrl+Alt+Del”组合 键,以Administrator账户的身份来登录系统。所 以为了系统的安全,有必要为该账户更改一个  相似文献   

17.
电子邮件安全问题中,账户被盗用是比较常见且突出的问题.文章针对南京农业大学自建邮件系统的账户安全管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具体从邮件账户安全涉及的风险、原因、对策等方面展开分析与讨论.最后,文中给出整体优化方案,着重关注邮箱账户被盗事件的发现与处理,提出一种基于自动化脚本进行日志分析的账户状态监控方法.实践证明,整体优化方案的实施,显著提高了被盗事件的发现率和处理效率,账户信息失窃和外发垃圾邮件的情况有了较大改善,同时节约了人力,提升了用户体验,为高校自建邮件系统的管理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BitTorrent网络在Internet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网络中的节点有着匿名性和自由性的特点,比较有利于进行身份的隐藏,以及隐秘信息的传输。利用Lehmer code算法构建一个基于插件技术的BT网络隐藏传输系统,其功能是在一个正常的BT网络应用中,部分有特殊身份的用户在不暴露身份的情况下,能够发现网络中具有相同身份的用户并进行通信,同时不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达到隐藏身份和隐秘通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Vista的UAC(用户账户控制)功能会严格限制用户的权限,任何敏感的操作都要经过系统询问,用户确认后才能执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病毒的危害,但使用Windows XP的用户却不能享受这一功能。UAC的原理是用受限账户来执行系统的一系列操作,咱们何不利用Windows XP里的受限账户来变相达到保护系统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20.
在企业的各种信息管理系统中,同一用户在不同系统中有着不同的账户,容易引起管理混乱。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将用户的账户信息统一管理,按照三层架构的设计思想,提出了企业用户服务系统设计方法,为企业提供了统一、完善、易用的用户认证和组织结构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