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了硫酸铵-碘化钾-溴化十六烷基吡啶.水液.固体系浮选分离汞(Ⅱ)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在1.0g(NH4)2SO4存在下,当0.1moL/L碘化钾和0.001moL/L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溶液的用量分别为1.5、1.0mL时,KI—CPB—Hg三元缔合物可浮于盐水相上形成界面清晰的两相,从而使Hg^2+被定量浮选,而Zn^2+、Mn^2+、Ni^2+、Co^2+、Fe^2+、Al^3+等离子不被浮选,实现了Hg^2+与这些离子的定量分离。方法对合成水样中微量汞(Ⅱ)进行的定量浮选分离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硫酸铵-碘化钾-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体系浮选分离镉(Ⅱ)的新方法,探讨了镉(Ⅱ)与常见离子定量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控制pH=4.0,利用硫酸铵-碘化钾-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体系可使Cd~(2+)被定量浮选,而Zn~(2+)、Co~(2+)、Mn~(2+)、Ni~+、A1~(3+)等不被浮选,实现了Cd~(2+)与这些离子的定量分离。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微量Cd~(2+)的定量浮选分离,回收率为95.6%~102.3%。  相似文献   

3.
涂常青  温欣荣 《化学试剂》2008,30(6):426-428
研究了硫酸铵一碘化钾-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体系浮选分离镉(Ⅱ)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当固体(NH4)2SO4用量为1.0g,0.10mol/L碘化钾溶液和5.0×10-3mol/L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溶液的用量均为1.0mL时,体系中形成的不溶于水的三元缔合物(DTAB)2(Cdl4)可浮于盐水相上形成界面清晰的两相,从而Cd2 被定量浮选,而Zn2 、Mn2 、Ni2 、Co2 、Fe2 、Al3 等在此条件下不被浮选,实现了Cd3 与这些离子的定量分离,据此建立了浮选分离镉(Ⅱ)的方法.该方法对合成水样中微量镉进行了定量浮选分离,浮选率为97.1%~103.0%.  相似文献   

4.
涂常青 《化学试剂》2008,30(1):40-42
研究了硫酸铵-碘化钾-罗丹明6G-水体系浮选分离铋(Ⅲ)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在1.0 g(NH4)2SO4存在下,当0.1 mol/L碘化钾溶液和1.0×10-3 mol/L罗丹明6G(Rh6G)溶液的用量分别为1.2、0.5 mL时,KI-Rh6G-Bi三元缔合物浮于盐水相上形成界面清晰的液-固两相,Bi3 被定量浮选,而Zn2 、Mn2 、Ni2 、Co2 、Cu2 、Fe3 等在此条件下不被浮选,这样实现了Bi3 与这些常见离子之间的定量分离.对合成水样进行了定量浮选分离测定,浮选率为97.4%~105.5%.  相似文献   

5.
温欣荣  苑星海 《化学试剂》2003,25(5):265-266,290
研究了碘化钾-甲基绿-水液-固体系分离汞(Ⅱ)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控制pH7.0,当0.1mol/L碘化钾溶液和1.0×10-3mol/L甲基绿溶液的用量均为0.5 mL,时,Hg(Ⅱ)能与I-、MG+形成(MG)2(HgI4)沉淀,而Zn(Ⅱ)、Cd(Ⅱ)、Cu(Ⅱ)、Mn(Ⅱ)、Co(Ⅱ)、Ni(Ⅱ)、Fe(Ⅱ)、Al(Ⅲ)等在此条件下不形成沉淀,实现了Hg(Ⅱ)与这些常见离子之间的定量分离对合成水样进行了定量分离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硫酸铵-碘化钾-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体系浮选分离铋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试验表明,控制pH1.0,能使Bi(Ⅲ)与常见离子Zn(Ⅱ)、Fe(Ⅲ)、Al(Ⅲ)、Co(Ⅱ)、Ni(Ⅱ)、Mn(Ⅱ)分离。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微晶吸附体系浮选分离锌(Ⅱ)的行为及其与Fe~(3+)、Co~(2+)、Al~(3+)、Mn~(2+)、Ni~(2+)等离子分离的条件。探讨了浮选分离锌(Ⅱ)的各种影响因素,讨论了锌(Ⅱ)的浮选分离机理。结果表明,控制pH=4.0,在1.0g NaCl存在下,当0.050mol/L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ODAC)溶液1.00mL,0.10mol/L硫氰酸铵溶液3.50mL时,由Zn~(2+)、SCN-和ODAC+形成的不溶于水的三元缔合物(ODAC)2[Zn(SCN)4]被体系中生成的微晶物质ODAC+·SCN-定量吸附并被浮选于盐水相上,实现了Zn~(2+)与Fe~(3+)、Co~(2+)、Al~(3+)、Mn~(2+)、Ni~(2+)等离子的定量分离,据此建立了微晶吸附体系浮选分离微量锌(Ⅱ)的新方法。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微量Zn~(2+)的定量浮选分离测定,回收率为96.2%~97.9%。  相似文献   

8.
杨振华  张国文 《化学试剂》1998,20(6):344-346,365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阿拉伯树胶和聚乙烯醇存在下,汞与碘化钾和二甲酚橙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多元配合物显色体系。该配合物在530nm处有一最大吸收波长,汞含量在0~12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高达2.43×106L·mol-1·cm-1,平均回收率97.4%~102.5%。用该法测定乳制品中痕量汞,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汞(Ⅱ)—碘化钾—乙基紫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宗花  赵锦端 《化学试剂》1990,12(3):178-179,177
研究了汞(Ⅱ)-碘化钾-乙基紫缔合体系水相测定微量汞的方法。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5×10~5l·mol~(-1)·cm~(-1)。汞量在1~8μg/25ml 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德。缔合物的组成比(乙基紫:汞:碘)为2:1:4。可用于地质样品中微量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11.
乙醇-硫酸铵-碘化钾体系萃取分离Bi(Ⅲ)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换平  李安林 《应用化工》2006,35(2):147-148,151
研究了乙醇-硫酸铵-碘化钾体系分离铋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实验表明,在碘化钾存在下,B i(Ⅲ)以B iI63-形式与质子化乙醇(C2H5OH2+)形成离子缔合物B iI63-(C2H5OH2+)3,可被乙醇相萃取,固定B i(Ⅲ)用量为50μg,乙醇用量为3.0 mL,当(NH4)2SO4用量为3.5 g,K I(0.1 mol/L)用量为1.25 mL时,B i(Ⅲ)能被完全浮选,控制pH 2.0,B i(Ⅲ)能与常见离子Mn(Ⅱ)、Fe(Ⅲ)、N i(Ⅱ)、Zn(Ⅱ)分离。  相似文献   

12.
高强立  李丽  谷中鸣 《河南化工》2011,28(11):21-26
汞是环境中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本文对国内外近年来报道的水体中汞(Ⅱ)吸附材料进行了系统综述,重点讨论了各种吸附材料对汞(Ⅱ)的吸附性能与其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并对汞(Ⅱ)吸附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论述,以期为我国水体汞(Ⅱ)污染治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叔胺萃取分离钴(Ⅱ)、铁(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必预先氧化二价铁,直接用叔胺从氯化物溶液中萃取分离钴(Ⅱ)、铁(Ⅱ)的新方法.考察了不同改性剂对叔胺萃取钴(Ⅱ)、铁(Ⅱ)的影响以及各种因素对钴(Ⅱ)、铁(Ⅱ)萃取、洗涤及反萃的影响.提出了用叔胺萃取分离钴(Ⅱ)、铁(Ⅱ)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4.
硫酸铵存在下氯化亚锡-孔雀绿-水体系浮选分离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满红  高云涛  黄伟清 《化学世界》2002,43(7):389-389,353
贵金属的分离是贵金属分析及冶金中十分活跃的课题 ,近年来报道了一种基于硫酸铵等电解质的析相作用的新型浮选方法 [1 ,2 ] ,但该法在贵金属的分离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我们的研究发现贵金属 Pt( ) -三氯锡酸配合物在碱性染料孔雀绿 (MG)的参与下所形成的三元缔合物 ,在硫酸铵存在下可从水溶液中浮选出水相 ,方法可用于从大量常见贱金属基体中浮选分离铂 ,分离效率高 ,与常规溶剂浮选相比 ,具有不使用有毒的有机溶剂 ,对操作者无害 ,分离速度快 ,试剂用量少等优点 ;本文对实际样品也进行了分离分析。1 实验部分1 .1 主要试剂与仪器铂 ( )…  相似文献   

15.
涂常青  温欣荣 《化学试剂》2002,24(3):146-148
研究了氯化钠-硫氰酸铵-氯化十六烷基吡啶-水液-固体系浮选分离铜(Ⅱ)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控制pH5.0,Cu(Ⅱ)可被此体系浮选,而d(Ⅱ)、Co(Ⅱ)、Ni(Ⅱ)、Mn(Ⅱ)、Fe(Ⅱ)、Al(Ⅲ)不被浮选,从而实现了Cu(Ⅱ)与这些常见离子之间的定量分离。对合成水样进行了定量浮选分离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碘化钾-亚甲基蓝浮选光度法测定痕量Pb(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婷玉  李春香  闫永胜 《化学试剂》2006,28(8):485-486,504
利用Pb2 -I--[MB] 三元体系,研究了溶剂浮选光度法测定铅的方法,考察了pH、配合剂用量、浮选时间及浮选剂等因素对浮选和测定的影响,优化出最佳浮选及测定条件。在水溶液中,Pb(Ⅱ)与碘化钾、亚甲基蓝生成稳定的三元离子配合物[PbI4]2-.[MB]2 ,该配合物在水相与有机相间形成第3相,并溶于丙酮,于λmax=657nm处测定吸光度,进而可确定Pb2 的含量。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ε657=5.05×105L.mol-1.cm-1),精密度理想(在25mL溶液中,平行测定5.0μg Pb(Ⅱ)11次,RSD=2.76%),Pb(Ⅱ)的浓度在3.0~18.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方法检出限为5.18×10-3μg/mL。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环境水样中铅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7.
钟育均  温欣荣 《广东化工》2009,36(11):25-26,29
文章建立了一种利用二苯胍作共沉淀剂分离痕虽Cu(Ⅱ)的新方法。Cu(Ⅱ)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铜试剂,DDTC)形成不溶于水的棕黄色螯合物被吸附在二苯胍的表面,随二苯聪的抚淀而析出,从而使Cu(Ⅱ)得到富察。结果表明:控制pH=1.0,当周体NaCl用量为1.0g,0.0μmol/L钢试剂溶液用量为1.00mL,1.0×10^-3mol/L二苯弧乙醇溶液用量为0.20mL时,Cu^2+与钢试剂形成棕黄色的螯合物沉淀,随二苯胍共沉淀析出,实现了Cu^2+-Al^2+、Cu^2+-Zn^2+,Cu^2+-Mn^2+间的液-固定量分离。与传统的有机溶剂萃取浮选分离及泡沫浮选分离栩比,该体系具有不使肘有毒害作用的有机溶剂,设备筒单,分离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姜泽  胡宏 《贵州化工》2007,32(1):20-22
研究了硫酸铵-硫酸铜-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湿法磷酸体系浮选碘(I-)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试验表明,在1.0g(NH4)2SO4存在下,体系中硫酸铜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的用量分别为(2.4×10-2mol/L)0.5ml和0.025g,I-与Cu(Ⅱ)形成的CuI沉淀能被CTMAB浮选,而其它非金属离子不被浮选,从而实现碘(I-)与这些离子之间的定量分离。本法对湿法磷酸中微量碘进行了定量浮选分离,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卢莲英  屈章瑜 《化学世界》2008,49(3):154-157
采用TG-DTG技术研究了2-巯基吡啶镉(Ⅱ)、汞(Ⅱ)配合物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机理及非等温动力学。采用积分法(Coats-Refern方程,HM方程,MKN方程)和微分法(Achar方程)对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配合物第一步热分解反应的机理函数、动力学参数和热分解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其热分解过程属F2(化学反应)机理控制,非等温热分解的动力学方程为dα/dT=A/β.e-E/RT(1-α)2,其中镉(Ⅱ)配合物的表观活化能E=86.35 kJ/mol,指前因子A=4.72×107s-1;汞(Ⅱ)配合物的表观活化能E=189.67 kJ/mol,指前因子A=3.79×1018s-1。  相似文献   

20.
余萍  高俊杰  张东 《化学试剂》2006,28(9):531-534
研究了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为增敏剂,在pH 4.4的HAc-NaAc介质中,1,10-邻菲啉(Phen)存在下,痕量锰催化高碘酸钾氧化偶氮胂Ⅲ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在试验的各种表面活性剂中,发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能显著提高反应的灵敏度,比不加时提高1.5倍。在35℃反应16 min的条件下,测定锰的线性范围为0.1~3.0μg/L,检出限为6.38×10-8g/L,对0.05μg/25 mL锰(Ⅱ)进行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1.79%。方法已经成功地用于茶叶中总锰以及茶叶浸出液中锰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