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子 《中国食品》2010,(17):20-29
<正>提起绍兴菜,第一个跃到人们脑海中的肯定是茴香豆。绍兴菜源远流长,有其特有的乡村风味和田园气息。在江南水乡菜肴中,绍兴菜比沪菜、杭菜更加清雅纯朴,乡土自然。绍  相似文献   

2.
正沪菜沪菜即上海菜,亦称本帮菜。沪菜是江南地区汉族传统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流派。其菜系与早期的川菜、粤菜、鲁菜、湘菜、闽菜、浙菜、苏菜、徽菜、京菜同列为中国十大菜系之一。其菜系中上海小吃亦是中国著名小吃之一,驰名中外。由于上海近邻江浙地区,其菜系在本地菜品与近邻菜品长期共存中,相互影响,便在原来本地风味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以上海和苏锡风味为主体,并兼有各地风味的沪菜体系。其菜系早期烹饪技法以烧、蒸、  相似文献   

3.
红叶 《中国食品》2005,(1):4-15
上海菜是中国主要菜之一,以当地本帮菜为基础兼有京,鲁,锡,川,广,闽,杭,豫,徽,湘等肴馔,与素菜,清真菜以及西餐等特色风味,按上海内联全国,外通世界的商埠特点,适应五方杂处的口味需求,均予适当变化,形成兼容并蓄,广采博收,淡雅鲜醇,开拓趋势的海派风格。烹饪工艺以滑炒,生煸,红烧,清蒸见长,口味注重共味,讲究清淡而多层次,质感鲜明,款式新颖精致,同时吸收外来文化,不断创新,极富时代气息,形式高雅脱俗,刀工精细,配色和谐,滋味丰富,口感平和,清清爽爽,温文尔雅,其中的柔情蜜意,不温不火正是上海菜一贯的风格,无不体现上海人的精细与精致。  相似文献   

4.
盐边酸汤鱼     
相信很多朋友都品尝过贵州凯里的酸汤鸡、酸汤鱼、酸汤羊肉等酸汤系列菜,而我这里要给大家介绍一种同样久负盛名的风味酸汤菜,这种菜在当地流传了上百年,它就是以盐边酸汤鱼为代表的彝家酸汤系列菜。  相似文献   

5.
《食品开发》2014,(1):22-23
马来西亚是一座闻名世界的美食天堂。在这里,马来民族特色菜、中国菜、印度菜和葡萄牙菜等随处可见,琳琅满目的佳肴美馔,令人垂涎三尺,欲罢不能。本刊马来西亚特色美食专栏前五期分别介绍了马来美食的特点、特色饮料、热带水果、风味甜品、香料和调料,本期将介绍9款经典的马来风情菜肴关点。  相似文献   

6.
肉丸菜,系用猪肥瘦肉制成丸子后,再采用不同的方法烹制而成。肉丸菜品种多样,风味各异,各具特色。如手炸丸子焦酥可口;烧烩丸于浓香味厚;拔丝丸子酥脆香甜;氽丸子质嫩汤鲜……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市场竞争的激烈,用传统方法制作肉丸菜已难以适应现代饭店酒楼的经营需要。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制作肉丸菜费工费时,上荣速度太慢。像空心丸子、雪里藏珠等传统肉丸菜,烹制工序复杂,技术要求精细,是典型的“压锅菜”。若在营业高峰时间,顾客观点现制这些菜,往往会因烹制时间较长而难以快速上桌飨客,故现…  相似文献   

7.
前段时间,我用鲜椿芽制成了香椿盐菜。再用其烹制系列新菜品,结果成菜的风味很独特。这里,我就把它的制法说一说。  相似文献   

8.
麒麟菜风味食品加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麒麟菜风味食品的加工技术以及生产中的关键控制点,提出以10%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麒麟菜24h,可增加藻体的强度和弹性,提高藻体的口感。同时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麒麟菜风味食品调味料的配方组成,以色、香、味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酱油:陈醋:辣椒油:芝麻油之比为2.0:3.0:2.0:1.5时,调味料的食用效果最佳,是调味料配方中理想的组合。  相似文献   

9.
孔来根 《四川烹饪》2006,(11):32-32
绍兴是黄酒的发源地.而当地人用酒调味烹菜也称得上是一绝。绍酒作为糟醉菜的灵魂,可去腥、解腻、增香、增鲜。烹调中,当绍酒与原料融合后.就会产生醇香隽永的独特风味。糟是以糟盐腌.或用糟卤浸.或加糟汁滑熘,成菜糟香味十分浓郁。醉是以绍酒为主要调味料.用酒气熏醉或浸泡醉焖,醉菜既可生鲜活醉.也可煮熟后再醉。糟醉风味菜历来是绍兴菜中最普遍和最受青睐的,外地人初次品尝后,往往会觉得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0.
紫背天葵.别名两色三七草.叶下红.血皮菜、观音菜.红风菜,紫背菜,红背菜、当归菜等,为菊科三七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它是一种具有特殊风味的蔬菜.您看.它叶片的表面是油绿的.但叶片的背面却是紫色的.紫背天葵的莱名大概就是因此得来的吧!紫背天葵原产我国南部,以四川、台湾栽培较多.是多年生常绿草本野生植物.经过改良现在已经开始大面积种植了,  相似文献   

11.
自贡盐帮菜是川菜小河帮菜系的支柱。它不仅以独特的风味和烹调技艺得到人们的认可,而且以丰富的盐文化内涵征服大众。本文力图从自贡盐帮菜的形成、风味、技艺、特色等进行分析,揭示其中的文化内涵,丰富盐帮菜的理论研究,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张更秋 《四川烹饪》1997,(10):36-37
这里的芙蓉是指水芙蓉,它是荷花的别称,常见的多为白色,具有清新高雅、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芙蓉菜是以蛋清为主要辅料制成的菜肴,不仅质嫩、味清鲜,且色白如芙蓉,人们便称之为芙蓉菜。芙蓉菜品种繁多,制法各具特色,各地对美蓉菜的分类也有较大差异,下面仅根据蛋清不同的使用方法分述如下:一、蛋清茸泥类:这是芙蓉菜中最基本的一类。其制法通常是将鲜嫩的荤素原料剁成极细的茸泥,加入精盐、味精、清汤、水淀粉和蛋清调匀,然后烹调成菜。常见的成熟方法有三种:一是主料过油法,如浙江的芙蓉鱼片,是将鲜活白链鱼肉剁成尊,加入…  相似文献   

13.
王轶恒 《四川烹饪》2002,(10):12-12
石烹菜是运用烧热的石块或卵石作为传热介质使原料成熟的菜品。笔者根据多年的事厨经验与实践,将石烹菜的制法大致归纳为以下四种,这里我结合相关菜例介绍如下。一、外加热法此法是将石块烧至炽热后扒开,再将原料埋入,然后利用其热辐射使原料成熟的一种石烹方法,代表菜如砂焐鸡等。元代《饮膳正要》记载的柳蒸羊:“羊一口带毛。右件,于地上作炉三尺深,周围以石,烧令通赤,用铁芭(箅)盛羊,上用柳子盖,覆土封,以熟为度”,亦属此法。菜例:沸腾石子鱼原料:青鱼1条(约750克)姜片、葱段、精盐、蒜茸酱、花椒、大茴、料酒、…  相似文献   

14.
地菜,也称荠菜、地米菜。地菜是我们当地人的叫法,地菜自古食用,为三春佳蔬,其味鲜美,且宜炒、宜拌、宜做羹,可荤、可素,还可作馅。笔者在地菜传统制法的基础上,创制了几款较受欢迎的菜肴。地菜煎蛋饼原料:地菜150克鸡蛋6个精盐、鸡精、胡椒粉、香油、色拉油各适量制法:1.地菜择洗干净,切成碎末;鸡蛋磕入碗中,加入精盐、鸡精、胡椒粉和香油搅散,再放入地菜末搅匀。2.净锅上火,放入色拉油烧热,下入三分之二的地菜蛋液炒至八成熟时,起锅装入碗中与剩余的蛋液拌匀。3.锅洗净重上火,放入色拉油烧热,将拌匀的鸡蛋下…  相似文献   

15.
浅谈盐渍菜的腌制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吕承广 《中国调味品》1995,(10):20-20,19
浅谈盐渍菜的腌制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吕承广(曲阜孔府家集团273100)盐渍菜是以蔬菜为原料,以食盐为腌渍剂,经过腌制而成的一类粗放型产品。产品为季节性腌制腌制量大,工艺简单,效益较低,产品风味较为单调,存贮期长,是其它产品再加工原料(半成品)其质量的...  相似文献   

16.
捞拌菜是在捞饭的基础上改良而来的.那是把提前冰镇好的捞拌汁浇在加工好的原料上面.再由顾客拌匀而食的一道菜。由于菜品凉爽开胃、清香可口,故颇受顾客的喜爱。这里.我就来把捞拌汁的配方和菜例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7.
我在家乡发现了几道乡土菜,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手捏菜了。简单点说,手捏菜就是将青菜洗净切碎,加盐、味精等捏制而成的新鲜咸菜。手捏菜风味独特、解腻可口,其具体制法为:取大头青菜5千克,去掉枯黄老叶,洗净,晾干水分,先取菜帮切成大拇指大小的块,再取菜叶切碎,加入精盐120克拌匀,用双手揉捏,捏至青菜有少量水分渗出、菜帮呈半透明状时,然后拌入味精50克、刀口辣椒15克即成。制作手捏菜有三个方面需注意:一是青菜在改刀时大小要合适,一般来说菜帮以大拇指粗为宜,而且菜帮的量要多于菜叶;二是控制好加盐量,过多会使成菜过咸,而且青菜会大量…  相似文献   

18.
潮州菜,代表了潮汕地方风味特色,是中国著名的菜肴流派。上海新锦江大酒店潮州菜厅自开业以来,在保持潮莱特色、发扬海派风味方面精心开拓,围绕着潮州菜的“味”大做文章,使潮菜畅销不衰。 (一)潮州菜“味”的基本特征 潮州菜是潮汕平原特定地理环境、物产条件、气候特点、文化发展的产物。潮州菜的“味”也是在这种环境中,适应人们饮食习惯的要求而发展、变化形成的,它与北方以及江浙一带的菜肴有较大的区别,而  相似文献   

19.
发酵前后菜粕的风味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菜粕是我国重要的饲料蛋白源。本实验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的方法分析了普通菜粕、脱皮低温压榨菜粕、发酵普通菜粕和发酵脱皮低温压榨菜粕的风味物质的组成。结果表明,硫甙降解产生的腈类和胺类物质是形成菜粕风味的重要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分别是苯代丙腈和烯丙胺。经发酵后,不仅菜粕中硫甙含量降低,而且产生了酸类和醇类等有助于改善菜粕风味的物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各大菜系中,“资历”最嫩的是不到200年的沪菜。别看这是个“小弟弟”,却后生可畏,大有作为。 鸦片战争以前的沪菜,俗称本地饭店菜,只是一些小摊小店供应的红烧草鱼块、韭菜炒百页之类,并不知名。后来增加八宝辣酱、砂锅鱼头等新菜,逐渐出现生机。鸦片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