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震勘探中炸药作为激发震源的激发条件多样,采用有效的震源激发方式,才能取得高信噪比的地震原始数据。本文依据有关爆破原理,理论结合实践经验,提出在厚黄土区采用多井组合的激发方式,能有效压制噪声,增强性噪比,提高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2.
煤田浅层地震勘探中,下伏地层与上覆地层的速度差异大,野外数据采集中容易形成多次折射波。多次折射波是单炮记录中的主要干扰波之一,严重干扰目的层有效反射波,且远偏道集速度相近难以通过后期处理去除,影响了地震资料的品质。为了较好地压制多次折射波,采用一种新的组合激发方式——立体组合激发方式,用于提高单炮记录的品质。通过试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在近年来的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发展过程中,高分辨率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得到了地震勘探界的普遍重视,并且它在工程地震、煤田及浅油层勘探等方面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重点从高分辨率地震勘探采集技术中的激发耦合问题,激发药量,检波器频率的选择、埋置以及组合,噪声和覆盖次数等方面对高分辨率采集技术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黄土塬区地震勘探方法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黄土塬区地震勘探的精度,为煤矿生产提供更为准确的资料。针对黄土塬区地震勘探的特点和主要技术难点,阐述了采用直线与弯线联合、二维直线三维观测、改善激发条件、优选观测系统、增加覆盖次数以及多域迭代静校正等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提交资料后经过钻孔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勘探方法观测系统合理、激发条件选择得当以及资料处理流程搭配合理、解释方法正确,资料的准确程度较高,取得了理想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5.
山地煤田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难点是资料采集问题,激发、接收参数的合理选取是决定采集效果与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山西省河东煤田某矿三维地震勘探的现场采集资料为基础,通过多次试验对比分析,选择适合于本区勘探的激发因素和接收因素,以确保资料采集的质量。研究结果表明,针对该区三维地震资料数据采集,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有效,能够满足地质任务的要求,对邻近地区地震勘探数据的采集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复杂地区地震勘探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复杂地区不仅地表地震地质条件非常复杂,而且环境恶劣,导致激发及接收条件差、原始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复杂区地下地震地质条件非常复杂,使得地震波波场无章可循,实际情况与地球物理勘探原理、技术的前提条件的基本模型假设相差甚远,致使地震资料成像困难。针对这些难点,对地震勘探的观测系统设计、地震波的激发与接收条件选择、施工技术措施等进行了讨论,通过几个地区的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实践,说明在复杂的地形地质和地震地质条件下,地震勘探同样可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黄土塬地区巨厚的黄土层对激发震源的影响,通过建立黄土塬地区的地质模型,利用地震照明的手段模拟多井组合进行激发,研究地震波在该地区的地震波传播特性,可以比较直观的分析地震波在介质中的能量分布。通过模拟组合震源的不同激发基距,对比分析它们之间的照明效果,比较好地解决了激发震源组合在该地区的震源激发问题。利用这一研究成果,针对黄土塬地区不同地质条件选择震源组合提供理论依据,对提高野外地震勘探效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南疆缺煤的问题,采用二维地震勘探找煤。分析了在沙漠地区应用二维地震勘探的难点,采取了相应技术的措施。在沙漠复杂地质条件区,利用"专用设备、小道距、多只高频检波器组合、高叠加次数"采集技术,获得了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9.
巨厚黄土塬区地震勘探历来是地震勘探的难点。充分、系统的试验是解决黄土塬区野外数据采集问题的重要前提和保证。结合实例,对巨厚黄土塬区三维地震试验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深井、小药量、多井组合激发,低频或数字化检波器接收,以提高信噪比;加大接收排列、提高覆盖次数,以改善剖面品质。为巨厚黄土塬区开展地震勘探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彭红卫 《煤》2008,17(8)
阐述了沙漠草原区地震勘探的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条件的选择以及施工技术等,说明在沙漠草原区复杂的地形地质和地震地质条件下,用震源车激发进行地震勘探有极大优越性,并取得较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可控震源地震勘探原理,分析了应用可控震源激发在浅、表层存在较厚砾石层的某煤普查区地震勘探中的激发参数试验、数据采集参数、取得资料质量及找煤效果,应用表明:可控震源在厚砾石层覆盖区进行地震勘探中具有良好的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随着地震勘探从黄土塬巨厚区向黄土塬过渡区推进,激发因素设计难点成了急于解决的问题。黄土塬过渡区黄土层厚度变化剧烈、地表岩性复杂多变和高差大,这体现了典型黄土塬区和基岩出露山区的综合特征。只有有效结合这2种地表激发因素设计,才能获得该类地区科学合理的激发参数。以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陕西建庄区块为例,通过综合试验确定了较适宜的采集激发因素,并根据准确的近地表调查成果做精细逐点的激发因素设计。从黄土塬区向砂泥岩山区过渡,依据黄土层速度设计的组合井逐渐过渡为依据砂泥岩高速层设计的单深井。结果表明,所得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均明显地得到了提高,为黄土塬过渡区资料采集积累了较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当前地震勘探断层解释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断层解释中必须将定量因素的量值标注清楚、准确,同时要参考指导因素,对断层进行合理解释和断点平面上的合理组合。总结了地震勘探断层解释的基本原则,并对断层解释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吕梁地区为典型的黄土塬地貌,经长期风化、侵蚀、冲刷、切割,形成了塬、梁、峁、坡、沟等复杂地貌。在这类地区进行地震勘探,原始资料能量弱、频率低、信噪比低。在吕梁—柳林勘探区地震勘探实际生产中,针对该类地区不同浅表层条件,选择合适的成孔工具,重点进行了激发井深、药量对比试验,基本确定了有效的数据采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地震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居民区进行地震勘探受限于不能采用炸药震源进行激发,所以采用非炸药震源,而可控震源作为一种非炸药震源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城市地震勘探中。在芜湖市南陵县工山镇进行反射波地震勘探,应用可控震源车作为激发震源,通过优化采集参数和处理流程提高了资料信噪比,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复杂的山区煤田三维地震勘探中,由于地形和地表地质条件复杂,野外地震数据采集技术成为关键。文章结合阳泉某矿三维地震勘探实例,通过野外的试验对比,选择良好的地震激发和接收条件,进行观测系统优化等多项技术措施,保证野外地震记录的质量,从而更好地为下一步的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服务。  相似文献   

17.
由于多分量勘探能够获得反映介质各向异性的C波及流体性质的P波资料,兼备了P波和S波勘探的优势,因此随着多波多分量技术的发展,转换波勘探技术在油气勘探中逐渐得到推广应用。然而,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相对于常规三维地震勘探,其成本仍然很高。为此,提出了把多分量转换波技术用于常规的三维地震勘探。通过对前期资料认真分析,和对地球物理参数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设计出满足地质任务需求的合理观测系统。通过对激发参数的优化,确定不同条件下的接收因素,采用多分量转换波技术,野外采集获得了成功,并取得了高质量的原始地震资料。单炮原始记录信噪比和分辨率都很高,Z分量和R分量叠加剖面波组特征清楚,同相轴连续,反射信息丰富,具有非常好的构造形态一致性,为类似地区多分量转换波技术推广应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煤炭技术》2017,(7):121-123
可控震源在国内外地震勘探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新疆准南煤田三维地震数据采集尝试采用了可控震源的激发方式。通过对驱动幅度、扫描频率、扫描长度、震源台数、震动次数等参数进行试验优选,确定了符合勘探区地震条件的激发参数组合,地震数据采集获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比勘探区以往炸药激发,可控震源激发提高了地震数据的分辨率与信噪比。同时可控震源还具有安全、环保、高效、经济等优势。  相似文献   

19.
复杂地区浅层地震勘探采集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地震勘探技术在石油、煤田和工程地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复杂地区浅层地震勘探,地震勘探精度除受常规因素影响外,还受地形地貌、浅层地表层特殊性质影响。复杂地区浅层地震勘探,通过选择适当的设备、恰当的性能指标,适当的资料采集设计等,能规避复杂情况对地震勘探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资料采集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地震勘探是煤田地质勘查的主要手段,对于地形起伏、近地表岩性变化大、煤层多而埋深浅且不稳定的复杂山区,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与资料处理难度较大。以老挝北部山区某二维地震项目为例,针对复杂山区原始资料静校正问题突出、信噪比低的问题,采用层析反演成像法解决静校正问题;采用叠前多域多系统组合去噪思路压制噪声,提高了原始资料的信噪比,有效改善了浅部煤层反射波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