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索张家界城市品位 凸显张家界城市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品位,事关城市形象的塑造.张家界市在怀雎糜翁厣涌斐钦蚧的重要历史时期,如何提升城市品位,凸显城市形象,是每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者值得关注的问题.该文从城市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建筑三个方面对城市品位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建设有品位、有特色,山清水秀、生态良好的山水城市,打造广东的“后花园”,这是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对梧州城市建设提出的要求。作为城市管理的职能部门,梧州市政管理局把扩大城市规模,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作为目标,重点从改善民生,深化“城乡清洁工程”,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园林绿化等方面入手,全力打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3.
陈静 《小城镇建设》2005,(1):54-57,93
前言    城市个性,是一个城市的特色、景观或气氛,是城市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现代城市不能是缺乏个性的华丽外表,应当有着深刻的自然、历史和文化内涵。自然条件无法更改,历史文化的沉淀条件,则是城市品位赖以提高的不可忽视因素,也是当代城市个性化追求的必然趋势。    城市规划专家指出,“东施效颦”和盲目“贪大求洋”是导致目前城市建设中特色消失的重要原因。不同地理文化圈的城市具有明显的差别,他们之间风格各异,特色分明,即使同处珠江三角洲的岭南城市,也不应该千篇一律,缺乏各自的地方特色。一些城市在建设…  相似文献   

4.
《城市亮化》2009,(2):8-9
为提升城市品位,建设现代化宜居城市,过去一年里,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区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发展环境”为中心,按照“一市三区”城市发展总体布局,以“新亮美”工程和城市建设管理“百目会战”为突破口,坚持“建、管、养”并重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城市照明环境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化程度大幅提高,维护管理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基本形成了一街一景,灯型美观、色彩丰富,独具地方特色的道路及景观照明系统。  相似文献   

5.
周军  张新勇 《城乡建设》2011,(10):21-23
“城市特色”是城市的原生环境(自然条件和历史背景)、反映并强化“城市精神”的城市空间环境和蓬勃有序的市民活动的总和。作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主战场的滨州市,在保持城市特色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和尝试。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城市建设已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建立美好家园,建设“生态城”、“山水城”已成为当今许多城市发展追求的潮流。然而,在城市建设中,建筑形式单调、绿化品位不高、环境艺术缺乏创新,导致城市建设“千城一面”、没有特色。要避免“特色”危机,关键在于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努力打造特色品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夏远见 《中州建设》2014,(15):18-20
近年来,泌阳紧紧围绕“建设成为有实力、有活力、有竞争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科学确立城市规划,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精心打造城市精品,努力塑造城市特色,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拉大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承载力,城市建设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周慧江 《中州建设》2011,(15):18-20
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有效地扩展了城市空间,配套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也为我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奠定了良好基础。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依照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我市实际,制订了“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9.
《中国建设信息》2012,(19):74-77
近几年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全省城市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城市形象和品位大幅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日趋增强。城市面貌明显改变,城市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力推进“三供两治”为重点的市政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为顺应钦州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发展的新形势,改善城市生活环境与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增强钦州招商引资吸引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城市竞争力,广西钦州市在今年组织开展的城市建设大会战中,组织开展了“让城市靓起来”活动。其中重点内容是整治市区21条主要街道。  相似文献   

11.
《中国建设信息》2009,(3):30-33
近年来,廊坊立足“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城市定位,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人为本,全力建设“实力廊坊、效率廊坊、和谐廊坊”。廊坊市在推进廊坊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始终把人居环境建设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自2003年开展创建以来,政府和社会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住宅建设和城市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提高了城市环境质量,城市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2007年,廊坊市申报了“中国人居环境奖”,于2008年初顺利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公示,并在2009年1月9日举行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上捧回了“中国人居环境奖”奖牌。廊坊获此殊荣绝非一日之功,且让我们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2.
吕锋  刘立常 《建筑与文化》2021,(10):177-179
城市品位是城市品质和城市特色的集中体现,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从认识论角度出发,深入剖析城市品位的内涵特征与提升要点,通过对泾河新城城市品位实践进行总结反思,探讨了城市品位的提升策略.文章提出以城市规划为统领、以文化品位彰显为核心、以服务品位支撑为重点、以环境品位提升为亮点、以管理品位优化为保障等五步法是泾河新城城市品位提升工作的方法策略,以期对其他同类城市品位提升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城乡建设》2012,(2):56-59
近年来,江西上饶市以“全面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为指导方针,在2006年成功创建“江西省园林城市”后,同步提出了仓0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并以“创建”活动为载体,精心谋划实施了一大批生态工程,加快推进中心城区生态园林建设,切实加强城市管理力度,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刘晓平 《建筑》2001,(6):33-35
“2 1世纪厦门城市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刚刚落幕 ,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提供了许多城建领域的宝贵经验和真知灼见。在主办单位殷切的期盼中 ,专家们也对厦门建设提出了中肯建议 ,抛开城市宏观方面不谈 ,就城市建筑与规划方面而言 ,国内外专家们对厦门的自然风貌特色赞赏有加 ,而对城市建筑品位水平则大多持保留态度 ,这也印证了长期以来流传在民间的一些说法 ,如厦门很漂亮 ,但没有几幢漂亮的房子 ;厦门的建筑粗糙凌乱 ,没有特色。其实这个问题十分具有普遍性 ,在许多城市的建设中 ,量的扩张与质的控制成为突出的矛盾 ,低俗品位的建设某种…  相似文献   

15.
感受故乡     
张瑛 《中州建设》2008,(2):21-21
大手笔.新理念,有品位,具特色.是我对故乡——许昌城市建设的突出感受。 规划的高标准。建设的高品位,管理高水平,使得这座小城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我暂不说许昌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环境不断美化.城市魅力不断提升.条条道路宽阔气派,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个个广场历史与现代文明交融  相似文献   

16.
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 打造中原生态宜居名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漯河市始终把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漯河的一项重要举措,提出了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原生态宜居名城目标。漯河市林业园艺局作为落实这一任务的具体责任单位,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新一任领导班子上任以来,一方面巩固以往园林绿化建设成果:另一方面按照“特色建市、生态立市”的要求,突出“完善城市功能,美化人居环境,塑造水体景观,提升城市品位”的建设主题,  相似文献   

17.
广州—“山水城市”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问题已引起有识之士特别关注 ,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高瞻远瞩 ,提出了“山水城市”的科学构想。钱老提出城市建设要全面考虑 ,要有整体规划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 ,并要把城市与园林结合起来。山水是代表自然美好形象的名词 ,风水理论在城市建设的长期实践中 ,将自然山水与城市紧密融合的过程中 ,又将自然山水与人造的城市 ,在感性、理性上联为一体。将“山水”这种自然环境与城市的人工环境进行叠加组合 ,必然会出现多彩的空间形态 ,出现从宏观到微观不同空间形象和美学特色 ,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广州…  相似文献   

18.
《中州建设》2009,(2):24-24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抓城市建设就是抓发展,围绕“大气、灵气、秀气”的目标,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为主线,以市政设施建设为重点,以造绿、造水、造景为手段,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孟兆祯先生的《把建设中国特色城市落实到山水城市》一文,对于解答很多地方出现的“如何把握当前城市建设路向”的疑惑,很有价值。怎样理解中央“尊重自然、顺从自然、保护自然。  相似文献   

20.
《国外城市规划》2007,22(2):118-118
随着人类对于人和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提升,建设“生态城市”(Eco-city)正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共识,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发达国家抑或发展中国家,许多城市都在积极探索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建设的一种理想模式,强调城市建设发展要充分融合自然、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因素,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实现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和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