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2 毫秒
1.
达人 《铀矿冶》2003,22(3):121-121
《原地浸出采铀井场工艺》是较系统阐述铀地浸井场工艺的一部专著。作者王海峰等人从1985年起一直从事原地浸出采铀的设计、研究和试验工作,因此该书也是作者多年研究、开发和试验的成果。全书共分9章,主要介绍与井场相关的井型、井距的确定与应用条件,钻孔结构及成井工艺,套管与过滤  相似文献   

2.
针对地浸开采铀矿山井场设计工作量大、信息空间表征不足,及传递反馈可视化程度低等问题,结合井场设计施工特点,以MongoDB为数据库,采用MVC框架、WebGL及HTML5技术开发了基于虚拟建造技术的地浸井场设计系统。该系统包括井场建造模块、钻孔建造模块、数据管理和查询统计模块、方案比选模块、钻孔质量检查模块和三维可视化模块,可实现井场自动布孔、钻孔可视化设计、井场方案数据统计查询,及三维可视化等功能。开发的系统界面友好,在Web端运行流畅,操作快捷方便,为地浸井场建设提供了智能化、高效化的设计平台,较传统设计模式在自动化、可视化、协同性和共享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系统介绍美国地浸铀矿山钻孔结构和承压能力试验、过滤器形式和使用、注浆方式和设备、套管性能和连接、井场浸出结束点和溶浸范围控制等技术和工艺的特点。美国地浸铀矿山采用氧气和碱法浸出工艺,所开发的钻孔施工和成井工艺以及井场运行操作针对性强,技术先进。所介绍的技术和工艺大都未在国内应用,对我国地浸采铀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内采用原地浸出采铀技术开采的砂岩型铀矿床矿体产状多数发育较平缓,矿体倾角一般小于10°。如何针对矿体倾角较大(大于15°)的砂岩型铀矿体进行原地浸出开采是地浸采铀技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结合内蒙古钱家店铀矿床大倾角地浸砂岩型铀矿体开采实际,从井型布置、钻孔过滤器设计、生产运行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对大倾角砂岩型铀矿地浸开采建议。  相似文献   

5.
地浸采铀工程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砂岩铀矿床地浸开采经济评价系统软件,通过敏感性分析,重点探讨了每平方米铀储量大小、井场抽注液钻孔间距、浸出液提升方式、矿山生产规模对地浸采铀技术经济的影响,提出了优化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6.
地浸采铀中几个重要因素的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砂岩铀矿地浸开采经济评价系统软件,通过敏感性分析,重点探讨了平米铀量大小、井场抽注液钻孔间距、浸出液提升方式、矿山生产规模对地浸采铀技术经济的影响,提出了优化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地浸企业的组成,列出了设计地浸井场所需的资料数据,讲述了地浸井场设计的基本内容,提出了应从哪些方面评审地浸井场设计工作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有效对流体积、有效对流矿体体积比、有效浸出矿体体积比、浸出对流体积比4种地浸采铀流场特征参数为计算分析依据,建立了一套地浸采铀流场定量化分析评价方法。基于该方法,针对内蒙古某地浸采铀矿山,开展了过滤器布置方案对地浸采铀浸出效果的影响分析,并为现场钻孔施工推荐了最优过滤器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地浸采铀流场特征参数的定量化分析评价方法,可以对不同过滤器设计方案下的有效对流体积、有效浸出体积、浸出剂利用率等进行定量分析;各过滤器布置方案量化对比后发现,长过滤器方案形成的流场范围更大,过滤器长度大于5 m时,增加单位长度带来的增益效果降低;过滤器安装位置对有效对流体积和有效浸出体积影响明显,短过滤器方案(2.5 m)宜采用中心布置,长过滤器方案(5 m、10 m)宜采用错位布置;方案2的特征参数表现较好,为最优过滤器设计方案,在现场应用后,提高了采区抽注液量与铀浓度,更科学有效地指导了地浸采铀井场的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9.
《铀矿冶》2015,(3)
我国已查明超深(埋深600m)砂岩型铀矿资源储量达数万t,如何有效开发利用这些铀资源将是我国地浸采铀技术重要研究方向。结合我国现有地浸采铀工艺技术,对超深砂岩型铀矿地浸开采可能面临的钻孔施工工艺、成井完井技术及井场控制与浸出技术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DNB和SRB治理地浸采铀矿山污染地下水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简述了地浸采铀工艺的特点,分析了地浸采铀矿山退役井场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成分,强调了治理地浸采铀矿山退役井场污染地下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分别介绍DNB和SRB治理污染地下水中污染物的原理、影响因素等的基础上,综述了用DNB和SRB分别处理矿山废水的研究现状及进展.针对地浸采铀退役井场污染地下水成分特点,在国内首次提出了采用反硝化细菌(DNB)和硫酸盐还原菌(SRB)联合治理地浸采铀矿山退役井场污染地下水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新的采矿方法对配套穿孔设备的需要,必须追踪国外新的科学技术,研制出既具有先进性又适合国情的多功能牙轮钻机,KYZ—200型牙轮钻机因此应运而生。该机具有钻孔和扩孔功能,更换主机的个别零件即可满足钻凿多种规格孔径的要求。主机上的圆柱框架机构、双调节杆机构、撑锚机构在设计上独具一格。液压系统集回转、推进和快速推进三种功能融为一体,布置合理,结构紧凑,适应性好。本文阐述了该机的设计特点、工作原理、使用效果及来自有关方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黄陵矿区二矿高位裂隙钻孔瓦斯抽采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采用高位钻孔瓦斯抽采的技术关键,确定了工作面上方的冒落带和裂隙带高度,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考察了钻孔的有效利用率和钻场间距合理性,结果表明:黄陵矿区二矿107工作面回风巷高位裂隙钻孔布置较合理,能够解决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较大的问题,如果降低钻孔仰角,使钻孔的终孔位置位于冒落带之上、裂隙带的中下部,可以更有效抽采瓦斯。  相似文献   

13.
露天煤矿抛掷爆破参数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露天矿采用抛掷爆破技术,可将大量剥离物抛入采空区,使拉斗铲剥离量大为减少,剥离成本大幅度降低.抛掷爆破参数直接影响抛掷爆破效果.对露天矿抛掷爆破技术的发展、倒堆剥离台阶开采参数与抛掷爆破效果的内在联系、预裂爆破及倾斜钻孔的应用、排间延时及孔间延时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与论述,详细介绍了采用理论结合经验公式的常规计算方法与D’Appolonia“图解法”模型确定抛掷爆破参数的过程及优化方法.结果表明,合理确定炮孔排间及孔间的起爆延时时间,可以大大降低爆破震动;采用超低密度炸药或不耦合装药可以取得较好的预裂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14.
低酸浸出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地浸技术的发展,论述了低酸浸出采铀技术的特点,对低酸地浸采铀的浸出原理和工艺、钻孔网度、浸出液的选择及其酸度、耗酸量和浸出时间的计算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纳岭沟铀矿床地质条件及地浸采铀试验阶段监测井的布置原则和依据,并分析了监测井近2年来的监测数据、监测效果,最后提出纳岭沟工业项目建设时期监测井布置设想以及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龙南足洞稀土矿区原地浸矿采矿为例,根据原地浸矿采矿工艺流程划分辨识单元,并根据各单元具体特点进行分析和辨识原地浸矿采矿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对南方花岗岩型风化及半风化离子型稀土矿山企业开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钻孔抽放影响半径关系抽放方法的选择、钻孔布置参数以及对抽放效果的考察。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对矿井瓦斯抽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抽放半径测试方法及原理,根据芦岭矿实际情况,采用了压降法对芦岭煤矿8煤层瓦斯抽放半径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压降法测定钻孔的抽放影响半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为抽放钻孔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提高了瓦斯抽放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露天矿高台阶爆破中存在大抵抗线问题,提出采用钻机联合作业,并结合"大孔距,小排距"爆破技术来克服大抵抗线。采用孔径为310mm的牙轮钻机和孔径为165mm的潜孔钻机联合作业的方式进行布孔,在两个前排310mm垂直孔中间增加三个平行于台阶坡面165mm的倾斜孔,爆破设计采用"大孔距,小排距"爆破技术。依据该方法,进行了高台阶爆破方案设计,现场爆破效果良好,爆堆堆置整齐且无大块和根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露天矿高台阶爆破中大抵抗线问题,最大程度保证了钻机穿孔效率,使爆破经济合理化。  相似文献   

19.
徐强 《铀矿冶》2017,(Z1):93-97
在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的背景下,进行地浸矿山抽注比对溶浸范围影响的研究势在必行。我国地浸普遍采用的抽注比为抽出液大于注入液量的0.3%,这样可保证在生产期间溶浸液基本不污染采区外的地下水,但需要建造大面积的蒸发池,增加矿床建设投资。若矿床位于征地困难地区则会大幅度增加矿床开发难度。通过对生产矿山和拟生产矿山抽注比的研究和深入分析,运用单孔精确控制方法可以将抽注比控制在1∶1,使蒸发池面积得到大幅度降低,仅为原蒸发池面积的25%,从而降低矿床投资和征地面积,为矿床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A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everal important factors on the dust control performance of a down-the-hole (DTH) air hammer drill bit for reverse circulation drilling in mines. It was shown that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uction nozzles or inclination angles of suction nozzles was advantageous to improve dust control performance of the drill bit. Lowering the location of suction nozzles in the drill bit body is another way to increase its ability to control dust. There exists a critical diameter of suction nozzles for dust control performance. A series of experimental tests in the laboratory were carried out to validate the results of CFD modelling. It was shown that the CFD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data. A prototype of the drill bit was built for testing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The same prototype was field-tested by drilling vertically downward exploration boreholes in one of the largest Molybdenum Ore Districts in Luanchuan of Henan Province, China. Field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odified drill bit could control drilling dust effectively. No cuttings escaped from the borehole when it was used for downward drilling. The DTH air hammer drill bit has not been tested for drilling a vertically upward hole, and therefore, future studies are required to improve the suction capacity of the drill bit for drilling vertically upward ho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