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为食源性疾病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呼和浩特市2022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数据,分别进行不同地区、年龄、职业及可疑食品的发病分析。结果:呼和浩特市2022年食源性疾病全年报告病例2957人,粗发病率为8.58?,超过10?的共有武川县、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和托克托县四个县,发病率分别为23.16?、22.30?、17.66?及15.95?;病例从4月份明显增加,8月份达到高峰,10月份后维持在较低的水平;高发年龄别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分别为0-3岁组、4-6岁组及7-14岁组,发病率分别为56.80?、34.24?及11.55?;14岁以下人群发病人数占到所有病例的43.32%;散居儿童、农民、学生占所有病例的构成分别为21.91%、19.07%及15.66%;暴露可疑食品主要为水果及其制品、混合食品、粮食类及其制品、肉与肉制品。结论:2022年呼和浩特市食源性疾病报告发病,农区高于城区;有明显的夏秋季节高发特点;发病年龄以14岁以下人群为主,可疑暴露食品重点为水果及其制品、混合食品、粮食类及其制品、肉与肉制品。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2015-2019年贵阳市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掌握本地区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特点和规律.方法 按发病的时间、年龄、职业、发生场所、食品包装方式及地区分布等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9年,贵阳市监测医院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4335例.6-10月为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期,占59.22%(2...  相似文献   

3.
刘政 《饮食科学》2004,(8):20-21
俗话说:病从口入。由吃引发的疾病,即“食源性疾病”。传统的食品卫生领域内的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三类。由于饮食不科学导致的营养性疾病,同样是“吃”出来的,在医学上,也属于食源性疾病。在我国,曾经惠过或正在罹惠食源性疾病的人数,超过总人口数的一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2020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发病特征,为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CFSA)中2020年1~12月的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并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0年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27 397例,年均发病率0.24‰(27 397/115 210 000),住院率10.66%(2920/27 397),无死亡病例,其中珠三角地区的发病率为0.28‰(18 303/6 447万人),住院率为6.88%(1 259/18 303),粤东西北的发病率为0.18‰(9 094/5 074万人),住院率为18.26%(1 661/9 094)。病例的症状以腹泻为主,男女比例接近1∶1,各年龄层的病例数以31~59岁年龄段最多[31.51%(8 633/27 397)];职业人群中最多的是散居儿童占比16.86%(4 620/27 397),学生占比16.48%(4 515/27 397),病例报告高峰在8~12月。病例暴露食品主要为混合食物7 392例(占比27.08%,7 392/27 297)、肉及肉制品4 511例(占比...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江西省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有效控制家庭食源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江西省2012—2020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报告的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20年江西省共报告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715起,累计发病2 608人,死亡35人,病死率为1.3%(35/2 608)。9年间暴发事件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事件集中发生在5~10月份。从致病因素和原因食品分析,野生蘑菇引起的事件数、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数的45.0%(322/715)、39.5%(1 029/2 608)和94.2%(33/35),其次是微生物致病因素。从区域分析,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报告的事件数、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总数的73.1%(527/715)、75.4%(1 966/2 608)和100.0%(35/35)。结论 江西省食源性疾病高发季节,应重点针对广大农村家庭开展食用野生蘑菇的危害性宣传,普及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知识,减少家庭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保山市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结果, 掌握发病特点和发生规律。方法 收集2014~2018年保山市6家哨点医院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上报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个案4897例, 对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男女比为1.03:1, 病例中最小年龄为出生50天, 最大年龄96岁, 多发于25~55岁(50.42%), 农村居民多于城镇居民, 农民为主(55.28%); 6~8月为高发期; 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 采集652份粪便标本中, 检出致病微生物24株, 检出率3.68%,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最高; 可疑食品以毒蘑菇、肉与肉制品、蔬菜类及其制品、附片为主; 家庭是主要暴露场所。结论 有针对性的在农村家庭开展预防毒蘑菇、附子(川乌、草乌)及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健康教育, 可有效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2021年淄博市临淄区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研究分析,掌握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规律,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通过网络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21年淄博市临淄区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7 879例,发病时间集中在5—9月,占65.6%;报告发病率为1 214.02/10万;男女性别无统计学差异;年龄以50岁以上为主,占55.9%;职业以农民、民工为主,占71.7%;临床症状以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为主,占99.6%;可疑暴露食品种类排第一位的是水果类及其制品,占34.6%;就餐场所以家庭为主,占93.3%。结论:食源性疾病是可以预防的。相关部门应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加强监督管理以及健康教育,进而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降低公众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2—2021年江西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江西省2012—2021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报告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21年江西省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 285起,累计发病7 222人,死亡48人,病死率为0.66%(48/7 222),各年度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0年间暴发事件数呈总体上升趋势,事件集中发生在5—9月份。在查明原因的768起暴发事件中,毒蘑菇引起的事件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50.78%(390/768)和93.75%(45/48);微生物性因素引起的发病人数最多,占49.41%(2 266/4 586),主要致病菌为沙门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家庭和餐饮服务场所是事件的主要发生场所,其中家庭发生的事件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64.75%(832/285)和95.83%(46/48),主要致病因子为毒蘑菇;餐饮服务场所的发病人数最多,占51.77%(3 739/7 222),主要致病因子为微生物性因素。结论 家庭是毒蘑菇死亡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微生物性致病因子是餐饮服务场所和学校的主要致病因素。建议重点针对广大农村家庭开展食用野生蘑菇的危害性宣传,同时加大重点场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和健康教育力度,减少食源性疾病及死亡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2015年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提出防控措施和策略。方法 对2015年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报告系统上报的77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分布研究。结果 2015年共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77起,累计发病1111人,其中死亡6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发病时间是7-9月;饮食服务单位是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场所, 其次依次为集体食堂、家庭和农村宴席;微生物是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除不明原因外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原因食品是动物类食品。结论 加强对高发季节、高发因素、高发场所的食品安全监管,针对性加强毒蕈中毒的食品安全教育,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能力,是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全国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生规律,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2020年全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2020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34 558起,发病人数259 481人;事件高发于6~9月(60.82%)。致病因素以有毒动植物及蘑菇中毒(43.56%)、不明原因(35.49%)和微生物(16.42%)为主,其中菌类及其制品导致的事件数占比(18.33%)与死亡人数占比(52.69%)最高。暴露场所主要在餐饮服务单位(49.31%)和家庭(46.68%),且暴发于家庭的年均增长率最高(33.66%)。结论 近10年我国食源性疾病主要致病因素是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集中于菌类及其制品;事件高发于6~9月,暴露场所以餐饮服务单位和家庭为主,且倾向于家庭。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食源性疾病现状分析及控制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掌握近年来湖北省食源性疾病的情况,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依据,分析了2000年。2002年湖北省食源性疾病的资料。湖北省传染性食源性疾病以细菌性痢疾为主,占总发病率的50%以上;夏季发病多,以8月份为高峰;有3个高峰年龄段,1。2岁人群有小高峰,10-15岁和30-35岁发病高峰。非传染性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以农药化学品起数最多(40.5%),其次为微生物因素(27.8%),有毒动植物因素和不明原因各占15.2%和16.5%。每起发病人数微生物中毒引起的最多;病死率以有毒动植物因素最高(接近3%);植物性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病死率是动物性食品中毒病死率的3倍。该分析为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某市集体食堂食物中毒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预防控制集体食堂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某市2001-2007年发生的集体食堂食物中毒进行分析,相关资料录入电脑,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2001-2007年某市集体食堂发生食物中毒65起,中毒人数1785人。②集体食堂食物中毒的发生数和中毒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高峰季节是每年的5-11月份。③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集体食堂食物中毒的75.38%,以副溶血性弧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为主;植物性食物中毒以四季豆为主。④中毒人群具有进食场所和进食餐次的高度聚集性,但年龄、性别和职业无特异性。⑤潜伏期最短12min,最长2670min,平均670min;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晕为主。⑥引起集体食堂中毒食物依次为凉拌菜、四季豆、烧鸭和白切鸡。⑦经营单位半数以上没有卫生许可证,相当部分的从业人员没有健康证,且大部分厨房环境、设施等不符合卫生要求。结论某市集体食堂食物中毒存在高峰季节、高危食品,加强对政府部门、企业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持久广泛宣传是最好的预防办法。  相似文献   

13.
食源性疾病监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4,自引:6,他引:8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最大程度地控制我国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食源性疾病监控技术的研究”于 2 0 0 1年被列入“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食源性疾病监控技术的研究”项目建立了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 ,分析了 1992年至 2 0 0 1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 ,对 2 0 0 2年部分个案进行了监测与分析。在常见食物病原菌DNA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 ,PCR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建立了鸡蛋中沙门氏菌危险性评估模型 ,对牡蛎中副溶血性弧菌进行了定量监测与危险性评估。建立了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库及信息系统。该研究将有效地提高我国食品卫生监督检测系统对食物中毒致病菌的快速检测和鉴定水平 ,为全国的系统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为缩小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控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科学地监控食源性疾病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为政府及国际食品法典提供了有价值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叶云  容元平 《食品与机械》2007,23(2):98-101,117
介绍了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在食品有害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同时提出了尚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2002年陕西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陕西省食品中致病菌的污染状况,2002年对陕西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进行了监测,在5个监测点采集6类468份食品样本,按常规方法分离鉴定沙门氏菌、E.coliO157:H7、单增李斯特氏菌。共分离到沙门氏菌44株,E.coliO157:H75株,单增李斯特氏菌35株。以生肉类食品的污染率为高(38.5%)。分离的E.coliO157:H7菌株中有1株具有stx2、hly、eae毒力基因。调查结果提示食源性致病菌在食品中的污染状况比较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Foodborne pathogens are responsible for an increasing burden of disease worldwide. Knowledge on the contribution of different food sources and water for disease is essential to prioritize food safety interventions and implement appropriate control measures. Source attribution using outbreak data utilizes readily available data from outbreak surveillance to estimate the contribution of different sources to human disease. We developed a probabilistic model based on outbreak data that attributes human foodborne disease by various bacterial pathogens to sources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LA&C). Foods implicated in outbreaks were classified by their ingredients as simple foods (i.e. belonging to one single food category), or complex foods (i.e. belonging to multiple food categories). For each agent, the data from simple-food outbreak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proportion of outbreaks caused by each category was used to define the probability that an outbreak was caused by a source.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number of outbreaks attributed to each source, simple-food outbreaks were attributed to the single food category in question, and complex-food outbreaks were partitioned to each category proportionally to the estimated probability. We analysed all bacterial pathogens together, focused on important bacterial pathogens separately, and, when data were sufficient, performed analyses by country, decade and location. Between 1993 and 2010, 6313 bacterial outbreaks were reported by 20 countries. In general,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s of bacterial disease were meat, dairy products, water and vegetables in the 1990s, and eggs, vegetables, and grains and beans in the 2000s. We observed fluctuations of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s of disease for each pathogen between decades and countries, which may be a consequence of changes in the control of zoonotic disease over the years, of changes in food consumption habits, or of changes in public health focus and availability of data of different pathogens. This study identified data gaps in the region and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effective surveillance systems to identify sources of disease. Still,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for source attribution in the LA&C region was successful, and we concluded that this approach can be used to attribute disease to food sources and water in other regions, including developing regions with limited data on the public health impact of foodborne diseases.  相似文献   

17.
东营市农村居民食物中毒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调查东营市农村居民食物中毒发生的现情况,采用多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山东省东营市20个村庄的15276名农村居民在2002年3月1日至2003年2月28日期间的食物中毒情况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数据统计采用SASv8软件分析;按2000年山东省人口普查资料进行率的标化。该期间食物中毒36人,粗发生率235.66/10万,标化发生率225.27/10万,其中男性22人,女性14人,男:女=1.57:1,死亡1人。发病年龄16~68岁,多数在20~59岁。轻度中毒27人,占75.00%,中度中毒6人,占16.67%,重度中毒2人,占5.56%,死亡1人,占2.78%。医疗费用5790元,人均160.83元,其它费用2350元,人均65.28元。该地区农村居民食物中毒发生率较高,给农民群众的健康造成较大威胁,预防和控制农民食物中毒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月9日,一熟肉摊贩销售的猪肉引起10人食物中毒,潜伏期5~25h,主要症状为腹痛(10人),腹泻(8人),发热(8人),恶心(8人),从销售剩余食物和病人剩余食物及病人的大便中检出布坦坦沙门氏菌,病人(6人)发病初期血清布坦坦沙门氏菌抗体滴度均为1:20。发病2周后2人1:80,4人1:320和1人1:640。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鉴定结果,依照WS/T13-1996《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确定这是一起布坦坦沙门氏菌的食物中毒,这起食物中毒提示必须加强食品零售摊贩的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9.
嗜碱耐盐奇异变形杆菌病原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嗜碱耐盐性奇异变形杆菌的生物学特征及致病力,用生化试验、ELISA、动物试验等方法进行病原学鉴定及毒力试验,该奇异变形杆菌除能在pH1.0和10%Nacl的培养基上生长外,其科生理生化特征无特殊表现,内毒素检出率为100%,2株检出ST;对小白鼠的致病力很强,能产生耐热性溶血素,80%以上菌株产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3重以上耐药株发生率100%,本组奇异变形杆菌具有嗜碱耐盐性,其生物学特征与变形杆菌标准菌株无特殊区别,具有很强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20.
2003年江苏省食物中毒高发原因重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2003年江苏省食物中毒发生起数比往年有大幅度上升的原因,对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并作了全面的分析,最后提出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