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BIOLAK工艺活性污泥膨胀的发生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活性污泥法处理蔗渣浆废水时污泥膨胀的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非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发生和控制过程,指出营养比例失衡是造成膨胀的主要原因,并对膨胀的机理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概况 活性污泥法是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方法,它的运行成本低,水质好,目前应用较广泛。但是,由于丝状细菌过量繁殖而引起的污泥膨胀,亦即污泥沉降不良,给运行管理带来困难。 污泥膨胀的产生与pH值、溶解氧、水温、水质、营养、负荷、有毒成分等因素有关。丝状膨胀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丝状细菌的大量繁殖。 “Bulhibiter”是一种能对引起污泥膨胀的丝状细菌进行选择性攻击、溶解,以彻底消除污泥膨胀的新型药剂。在日本已有250多个部门进行过使用,都反映这是一种方便实用的污泥膨胀抑制剂。  相似文献   

3.
薛志成 《染整技术》2006,28(10):28-29
从丝状菌增殖、菌种变更等因素,阐述与水处理效果的关系和控制污泥恶性膨胀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分析污泥丝状菌膨胀的原因,通过调整工艺运行参数和加强对曝气池的管理改善污泥状况,达到控制污泥膨胀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色织漂染活水处理中影响丝状菌增殖、菌种变更的因素及其与水处理效果的关系,提出了控制污泥恶性膨胀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类高负荷污泥膨胀现象,并对高负荷引起的污泥膨胀控制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高负荷引起的污泥膨胀是由于溶解氧限制所造成。针对这一问题采用部分填料池、污泥再生池和强化曝气池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高负荷引起的膨胀。  相似文献   

7.
活性污泥膨胀的成因及控制措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性污泥法应用于污水处理已相当普遍,但污泥膨胀仍是该工艺中的棘手问题。从丝状菌的种类,污水的理化性质和系统运行条件等方面出发分析活性污泥膨胀的原因和机理,并总结归纳控制污泥膨胀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8.
毋龙先  张慧萍 《湖南造纸》2007,(2):38-38,50
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一旦发生丝状菌污泥膨胀故障,处理起来难度大、工作量大,采取更换活性污泥、停止活性污泥回流这个措施,将近一个污泥龄的时间可使生化系统恢复正常,并且恢复得比较彻底,重要的是不影响前端生产车间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9.
通过从膨胀活性污泥中离析丝状茵,采用某种程序研究膨胀污泥的微生物及其生化特性,对污泥膨胀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定性分析,介绍了在实际工作中控制污泥膨胀的方法,并提出了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液体深层发酵中丝状菌形态控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状菌广泛用于工业发酵,其菌丝形态与产物产量及发酵液粘度和能耗紧密相连,成为发酵过程控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丝状菌形态特征、成球机理及液体深层发酵中影响丝状菌菌丝形态的因素,包括添加微粒子、碎布片及搅拌通气、接种量、培养基组分、培养条件等对丝状菌形态的影响,并对未来深层发酵丝状菌形态控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活性污泥法处理制浆造纸厂中段水会产生大量生物泡沫,影响污水厂的正常运行;研究结果表明:丝状菌和放线菌的过量增殖是泡沫产生的主要原因。它与pH值、温度、溶解氧及废水中的表面活性物质等有关。控制泡沫的方法有:进行工艺调整,如降低污泥龄、增加生物选择器、降低污泥负荷,采用喷洒水、机械消泡、投加消泡剂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阐明污泥中丝状菌的种类和特性,利用常规培养技术从山东省临淄区金岭回族镇的污水水渠中分离絮凝菌。方法:利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麦芽汁琼脂培养基和查氏培养基分离出的丝状菌经絮凝率测定和多次富集筛选得到3株絮凝性能稳定且活性良好的菌株,对各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分析各因素对菌株絮凝能力的影响情况。并对其中一株絮凝率高的菌株SP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及絮凝率特性分析。结果:经形态学鉴定SQ为青霉属真菌,SR为丛梗孢科某丝状菌,SP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草酸青霉菌(Penicillium oxalicum)。SP在麦芽汁培养基,pH 6.0,150 r/min,培养温度28 ℃,摇床培养72 h后对5 g/L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可达67.7%。结论:分离出的草酸青霉菌等菌株在微生物絮凝剂研究及水体治理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活性污泥法在处理造纸厂中段废水中产生泡沫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制浆造纸厂中段废水时会产生大量生物泡沫,严重影响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及出水水质。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泡沫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丝状菌和放线菌的过量增殖,它与pH值、环境温度、溶解氧、污泥浓度及SRT等有关。控制方法有降低污泥龄、增加生物选择器、减少供氧量、降低污泥负荷或喷洒水、投加消泡剂等。  相似文献   

14.
生物接触氧化法即浸没式散水滤床法,是好氧性生物膜法的一种。它较活性污泥法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点。如管理方便,不需回流污泥,没有污泥膨胀,能充分利用和发挥丝状菌的较强的氧化能力来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从而大大提高了接触氧化法的处理效率。它还具有耗能低、剩余污泥少的特点,并对负荷及环境条件的变动,都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段冠收  刘军 《中国酿造》2012,31(7):132-136
研究以啤酒废水处理污泥为原料液态发酵生产微生物肥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污泥添加量、二氧化氯添加量、发酵条件和培养基对解磷菌D-P2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啤酒废水处理污泥添加量为水的60%,二氧化氯添加量为啤酒污泥的1.0%,接种量为8.0%,初始pH值为7.0,在32℃下培养28h就可以得到活体菌高达2.8× 109cfu/mL的解磷菌发酵液,高于国家磷细菌肥料标准.  相似文献   

16.
白腐菌对染料脱色及降解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利用采集、分离、纯化获得的3株白腐菌对6种不同染料脱色、降解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培养基成分(氮源、藜芦醇添加量、锰离子浓度等)、缓冲液成分、溶解氧浓度、振荡条件和载体固定状态等因素对白腐菌用于染料及废水脱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制浆造纸厂排放的废水浓度高、量大,因而需要较大的处理车间。采用常规的活性污泥工艺处理起来又很困难,其根源在于经常受到有害的丝状生物体生长的影响,使污泥膨胀。本文所介绍的高效小型反应器HCR(HighEfficiencyCompactReactor)的处理工艺,作为一个较小型的能控制污泥膨胀的处理车间推荐给大家。  相似文献   

18.
河南白云纸业污水处理场处理规模3万m3/d,由清华同方有限公司设计,采用“物化+生化”处理工艺。其中生化处理系统采用瑞典PURAC公司“混凝沉淀+带生物选择器的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工艺,该工艺的特点是在有着充足的溶解氧和高浓度的污泥回流的条件下,让菌胶团内好氧菌首先强食有机物,不给丝状菌繁殖的机会。2002年底该污水处理场建成投入使用后废水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并一次性通过了由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环境保护竣工验收。  相似文献   

19.
张杰  白忠诚 《中华纸业》2005,26(6):27-28
河南省驻马店市白云纸业有限公司以麦草为主要原料生产文化用纸,年生产能力10万吨.污水处理场处理规模25000m3/d,由清华同方有限公司设计,采用"物化 生化"处理工艺,生化处理采用瑞典PURAC技术,在曝气池前端增加生物选择池.该工艺的特点是有充足的溶解氧和高浓度污泥回流,让菌胶团内好氧菌首先强食有机物,不给丝状菌繁殖机会.两个二沉池采用既可并联又可串联设计.采用DCS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20.
混合菌同步糖化共发酵造纸污泥产乙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与重组大肠杆菌K011(Escherichia coli)混合菌同步糖化共发酵造纸污泥产乙醇进行了初步研究。在底物浓度为50g/L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获得乙醇发酵的最佳条件:纤维素酶添加量25FPU/g底物,接种量为6%,酿酒酵母与重组大肠杆菌K011接种比例为1:1(细胞干重初始浓度分别为1.0g/L和0.3g/L左右)。发酵72h后,乙醇浓度为5.71g/L,产率达到0.114g乙醇/g污泥,达到理论值的42.5%。分别用酿酒酵母、K011单菌种发酵与双菌株组合发酵对比结果表明,混合菌发酵效果明显优于单菌种发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