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碱分解法回收仲钨酸铵结晶母液中钨的工业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碱分解法直接回收结晶母液中WO_3的方法,其特点是利用主流程产出的粗Na_2WO_4溶液中的游离碱,把母液中的WO_3直接转化成Na_2WO_4溶液。尔后以硫化法常温除Mo,除Mo后的溶液转入主流程与粗Na_4WO_2溶液合并净化。主附流程合二为一,产出的APT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2.
前言用铵钠复盐法生产钨酸时,在从净化的钨酸钠溶液结晶出铵钠复盐后,结晶母液中尚含40~60克/升 WO_3,必须加以回收。目前一般采用盐酸酸化法,使钨呈钨酸形态结晶出来,回收其中的钨。用此法回收,残液仍含 WO_3约5克/升,其酸度约为2N。排出  相似文献   

3.
国内简讯     
广西栗木锡矿稀冶厂在生产 WO_3中,科学地运用先进工艺,改进结晶母液回收流程,从而使WO_3的年产能力提高一倍,每生产一吨 WO_3可节约成本1722元。  相似文献   

4.
梅东海 《稀有金属》1990,14(2):88-91
本文探讨了各类不合格钨料的提钨工艺,着重介绍了由不合格WO_3氨溶法和不合格APT酸解法的提钨过程,并简要介绍了“回头H_2WO_4”和“结晶母液”的提钨概况。  相似文献   

5.
<正> 湿法冶炼制取仲钨酸铵时,无论是经典APT工艺还是萃取、离子交换提钨新工艺,均会产生含钨及其它杂质的结晶母液。母液中钨以(NH_4)_2WO_4溶液形式存在,成分见表1,其钨含量约占投料钨量的15—20%。因此,有效地将母液中的钨提取出来,对于提高钨实收率和降成低本极为重要。国内外对结晶母液的回收提钨工艺,均进行过大量的研究,目前有多种方法应用于生产。归纳起来可分为常规工艺和新工艺两类。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用结晶—重结晶法制备洁净硝酸镧,通过正交回归试验确定硝酸镧制备过程中料液初始酸度、析晶温度、静置时间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并考察了母液回收循环利用情况。结果表明:采用结晶—重结晶法可以制备洁净硝酸镧,产品中非稀土金属杂质质量分数小于4.0×10-5;热分解试验确定硝酸镧的组成为La(NO_3)_3·6H_2O。  相似文献   

7.
从生产三氧化钼的废母液中回收钼及氯化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绍基 《中国钼业》1997,21(5):36-37
介绍利用HT吸附剂从钼酸铵母液及氨浸钼渣酸分解母液中回收钼及氯化铵的实验过程。吸附钼后的吸附剂用氨水反洗,得到的钼酸铵溶液,通过蒸发、浓缩、中和结晶出仲钼酸铵,从而回收其中的钼。而吸附钼后剩下的母液蒸发、浓缩、结晶出氯化铵,可用作农用化肥。  相似文献   

8.
实验和实践证明, CaWO_4粒度主要受Na_2WO_4和CaCl_2溶液的浓度、碱度、杂质含量以及合成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的影响。欲制取某种粒度的CaWO_4需综合控制上述因素,如制取粒度为3~4μm的CaWO_4时,其Na_2WO_4溶液的密度控制在1.15~1.18g/cm~3、pH7.5~8,CaCl_2溶液的密度控制在1.13~1.15g/cm~3、pH2~3,合成温度55~60℃,搅拌速度65r/min。在制取粗颗粒CaWO_4时,母液中含钨量较高,WO_3达7~10g/L,为此需将母液加温加液碱,保持最终pH为9~11,使母液中的钨转化并得以回收。  相似文献   

9.
<正> 离子交换法在钨冶炼工业中的应用,深受各生产厂家欢迎,目前,国内已有二十余家采用此工艺,且取得了显著的效益与进步。但APT结晶母液的回收却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采用离子交换处理APT循环结晶母液,不增加辅助回收系统的方法.试验是将APT结晶母液及洗水通入液氨调pH>9再进行过滤,滤液在离子交换吸附洗涤结束后加入,其工艺流程见图1。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硫化矿尾矿含WO_3 0.32%,具有较大的回收价值,但采用常规的重选法难以回收的现实困难,研究以该尾矿为研究对象,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预先脱硫—高梯度强磁选—黑钨矿浮选"的工艺流程综合回收该尾矿中的黑钨资源。结果表明,该工艺全流程闭路试验可获得含WO_3 50.93%,回收率68.44%的黑钨精矿,浮选作业回收率达81.93%,较好地实现了黑钨矿的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11.
我国钨冶炼离子交换工艺的技术发展与工艺评价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综述了近年来我国钨冶炼离子交换工艺取得的重大技术进步。对碱法离子交换工艺与萃取工艺、以及碱分解黑钨矿工艺、碱分解白钨矿工艺、除钼工艺、离子交换工艺、母液回收工艺和结晶NH3 尾气回收工艺进行了比较与评价。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高纯硝酸铈的结晶法制备及重结晶法纯化除杂,采用正交回归试验法考察了硝酸铈结晶过程中料液初始酸度、结晶温度、陈化时间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母液回收利用情况。结果表明:采用结晶—重结晶法可以获得高纯硝酸铈产品,其中非稀土杂质质量分数小于1.5×10-5;确定了洁净硝酸铈制备工艺条件。热分解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硝酸铈的组成为Ce(NO_3)_3·6H_2O。  相似文献   

13.
何传冰  罗庆文 《稀有金属》1991,15(6):401-404
针对Na_2WO_4在NaOH-H_2O系中溶解度的特点,提出了碱分解的新方法。该方法与传统的分解方法比较,具有主体元素钨与杂质分流的显著特点。由于碱的直接回收使加工成本低。该法尤其适合于处理含杂质较高的钨矿物。  相似文献   

14.
<正> 钨中矿因含WO_3较低(35~55%),采用常规的碱分解时,为了保证分解率,必须采用较高的碱用量。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应有效地回收浸出液中的烧碱。同收浸出液中的碱的方法主要有蒸发结晶和盐析结晶二种。中矿浸出中碱的回收一般采用盐析结  相似文献   

15.
《中国钨业》2017,(1):41-46
某黑钨细泥含WO_30.39%,细泥中的钨主要为黑钨矿,另含有少量硫化矿,且粒度较细,采用常规重选法和直接浮选法难以有效回收利用,造成黑钨资源严重浪费。针对黑钨细泥难选的问题,为了提高黑钨资源的回收,试验采用"预先脱硫—高梯度强磁选预富集—黑钨细泥浮选"的浮-磁-浮联合工艺流程,浮选流程采用碳酸钠作为调整剂、水玻璃和硫酸铝作为组合抑制剂、硝酸铅作为活化剂、GYB和TAB-3作为组合捕收剂的药剂制度。试验结果表明,最终闭路试验可以得到含WO_353.48%,回收率67.19%的黑钨精矿,有效回收该黑钨细泥中大部分的黑钨矿,为该矿山企业回收黑钨细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我厂铜电解的净液——胆矾生产过程中,部分电解液经两次结晶后的二次母液中含铜仍达25(克/升)左右;在除镍(提取镍盐)时,铜则进入镍盐,既造成铜的损失,又给镍的回收带来很大困难。因此,降低二次母液的含铜,具有重要的技术经济意义。我们对二次结晶温度用优选法确定其最佳的结晶温度,以期降低二次母液的铜含量。  相似文献   

17.
《中国钨业》2016,(2):32-36
江西某钨钽铌矿细泥WO_3、Ta_2O_5品位分别为0.041%、0.011%,采用传统摇床工艺回收,WO_3、Ta_2O_5回收率仅为26.41%、13.19%。本研究细泥试料经离心选矿机粗选,然后采用浮选脱硫-微细摇床重选、全浮选、浮选脱硫-离心选矿机重选三种工艺流程对粗选精矿进行精选对比试验,最终确定采用离心选矿机重选-浮选脱硫的联合选矿新工艺回收该细泥中的WO_3、Ta_2O_5,经离心选矿机一粗四精和浮选脱硫一粗一扫一精,得到WO_3品位为33.35%、回收率为65.65%,Ta_2O_5品位为3.36%、回收率为24.28%的钨钽精矿,有效强化了该细粒级钨钽的回收,提高了钨钽的资源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络合均相沉淀法可在室温和低酸度下生产 H_2WO_4,正常情况下 H_2WO_4沉淀率大于98%,废酸中 WO_3含量为1~2g/l。考察了不同酸度、Cl-浓度对沉淀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活性炭吸附回收废酸中钨的试验。当〔H~+〕在0.5~2.0mol/dm~3,〔Cl-〕在1.31~3.81mol/dm~3时,沉淀率稳定在98~99%;当〔H~+〕=0.1mol/dm~3时,〔Cl-〕增大,沉淀率有所下降。滤去沉淀后的废酸可直接用活性炭吸附处理,其 WO_3含量可由1.31降至0.01g/l。吸附柱用0.5mol/dm~3NaOH 溶液解吸,解吸液可直接返回主流程。经15轮次试验,活性炭对钨的吸附率仍近于或大于99%。  相似文献   

19.
谭光华  袁廉灼 《稀有金属》1989,13(5):441-443
栗木锡矿综合回收钨所用原料有:钨锡矿物选矿过程中产出的各种高砷钨矿以及钽铌钨精矿与炉渣。这两种原料分别经 Na_2CO_3焙烧、水浸,从中综合回收 Na_2WO_4溶液,其中含 WO_360~80g/L。第一种原料得到的Na_2WO_4溶液,WO_3/As(钨砷比)=(46~125)/1,1983年前用铵镁盐净化后,合成白  相似文献   

20.
在生产钼酸钠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含Mo3%~10%的碱浸渣中钼的回收问题.用苏打加氧化剂焙烧热水浸出工艺可有效地回收其中的钼.除硅结晶钼酸钠,含Mo≥39%,水不溶物<0.03%;用氯化钙溶液沉淀钼酸钙,含Mo>40%,母液残M0<1g/L;用氯化钡溶液沉淀钼酸钡,含Mo>29%,母液残Mo<0.03g/L.钼的总回收率均可大于70%.(寿庭木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