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双热源热压自然通风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对具有双热源的民用建筑采用CFD技术,在室内余热量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双热源间距对热压自然通风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而后分析了单、双热源所形成的速度场与温度场之间的差别,以及双热源间距对室内流场、温度场及各特征参数的影响,为民用建筑自然通风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热源面积对室内热压自然通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具有内热源的民用建筑,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通过改变热源面积对热压自然通风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了不同热源面积下的通风量、排风温度及其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得出了中和面高度和有效热量系数随热源面积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热源面积的变化主要影响房间下部的温度场,对通风量和排风温度的影响不大,对中和面高度和有效热量系数均有一定的影响。该结论为民用建筑自然通风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建筑中庭热压自然通风效能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庭空间调节室内环境作用的分析,建立了影响中庭热压通风效能的相关因素的联立方程组,通过对中庭中和面和各楼层空气流速的计算分析,阐明了中庭自然通风中相关因素相互影响的内在联系,为利用中庭进行自然通风设计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厂房自然通风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庆福 《工业建筑》2002,32(6):25-28
厂房自然通风设计 ,是工业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针对目前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研究 ,并提出了改进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建筑结构对带内热源工业厂房自然通风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热源参数一定而分别改变进风口面积、进风口离地高度、矩形天窗喉部开口面积及排风口面积等建筑结构参数的情况下,对工业厂房自然通风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计算工况下的通风量、排风温度、工作区的平均温度、热量分布系数及其变化规律,分析了工业厂房的建筑结构对自然通风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已有瞬态热压自然通风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在室内热源特性以及通风口尺寸不变的条件下,改变通风口中心间距,对瞬态热压自然通风房间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不同工况下的流场,并分析通风口中心高差对瞬时通风量以及垂直方向温差的影响,为民用建筑自然通风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某冷轧钢厂房为研究对象,采用模型试验的方法,搭建试验模型小室,研究了单侧自然通风条件下不同热源放置位置对热源两侧迎、背风面温度分布规律的影响,以及热源非中央放置时模型小室两侧内壁面温度和中央温度梯度的分布情况。在不受其他因素影响下,迎风侧空气温度低于背风侧;热源距离侧面墙壁较近一侧空气温度高于较远一侧。指出在热源散热量确定的情况下,合理的热源布置位置和优化的通风方案是改善强热源室内热环境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应用窗式通风器进行高层建筑自然通风时建筑内部的竖向压差分布,对一栋高层办公建筑窗式通风器开启和关闭的工况进行了垂直热压分布实地测量。研究发现:大楼开启窗式通风器进行自然通风后,在烟囱效应影响最大的首层位置,开启自然通风后,热压绝对值增大,对电梯门开启影响加大;而在烟囱效应影响仅次于首层的地下车库位置,热压值减小,烟囱效应得到缓解,开启自然通风未对高层部分的压差分布起到较大影响。研究结果能为高层建筑利用自然通风进行节能过程中如何缓解烟囱效应以保证首层电梯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在某住宅小区由于建筑间的相互遮挡造成的建筑周围风速变化,并结合实测外场风速进行分析。在不同的风向夹角下,模拟目标建筑表面风压的分布,对比不同条件下的自然通风的通风量。结合温度条件,考虑全年自然通风的通风效果及通风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建立了多污染热源置换通风的三维稳态、紊流数学模型,根据数值解分析三热源表面温度、热流量及位置变化对热力分层高度的影响,以提高多污染热源置换通风的效果,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热源特性的变化对多污染热源置换通风热力分层高度的影响很大,要想降低能耗并获得良好的置换通风效果,房间内热源应尽量布置紧密。  相似文献   

11.
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通风可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减少建筑能耗,并能保证一定的热舒适性。理论分析了自然通风热压作用下某大学建于20世纪30年代大礼堂的通风量、通风路径和人体热舒适性情况。结果表明,热压作用下的中和面高度变化较小,气流流向稳定,在非极端气候下,通风量大,室内的热舒适性及空气品质良好。一些经典建筑的设计理念在现代技术的帮助下,依然能够为现代节能建筑所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在某住宅小区由于建筑间的相互遮挡造成的建筑周围风速变化,并结合实测外场风速进行分析。在0°、30°、45°、60°和90°的风向夹角下,模拟目标建筑表面风压的分布,对比不同条件下的自然通风通风量。结合温度条件,考虑全年自然通风通风效果。  相似文献   

13.
置换通风的热压驱动增益模式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传统下置置换通风系统特点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下置置换通风空调系统——由太阳能烟囱为新系统中送风提供热压动力,使送风具有传统下置置换通风系统的送风特点,室内工作区具有良好的空气品质。同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并比较了传统下置置换通风系统与新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解决传统置换通风不舒适的吹风感和竖直温差大的问题;相对于传统下置置换通风,新系统还具备节能和环保特性;烟囱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性能。  相似文献   

14.
地铁作为一种地下建筑,具有一定的密封性,其内部有显著的内热源。列车在区间内的运行,伴随着将输入的电能转换为热量排放到区间内。根据列车的运行状态,将发热量定量分析,拟合了单列列车在1 000 m隧道区间运行中,以不同最高时速运行时下,单次列车通过的区间的得热量。匀速运行时的列车产热占到了54%,制动过程的发热强度最大。将列车在区间内运动简化为物理模型,列车的运行的过程产热作为移动内热源,采用动网格技术模拟了区间隧道的非稳态热环境。对列车动态环境下的热量分配进行了线性回归,表明留在区间隧道内热量较小,大部分热量随着活塞风的传递作用进入前方站台和前方隧道区间,列车运行速度对热量分配存在不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现有手册中车间内有局部排风时自然通风量计算公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计算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以南京某大空间建筑为对象,长45 m、宽15 m、高16 m,在9月过渡季连续多日测试了自然通风状况下的室内温度分布,发现同一垂直方向上温度的线性化程度较好,梯度在0.2℃/m左右,且随室外气象条件变化而变化。采用热压通风效应模型,计算了南京、武汉、重庆、广州4个不同夏热地区全年各月的热压通风量及满足基准通风量要求的最小上部开口面积与通风排热量。利用Energy Plus能耗软件模拟全年各月热压通风热舒适时数,发现广州地区具有最好的热压通风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17.
置换通风气流组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利用数值模拟置换通风的气流组织的速度场,温度场,分析了热源的大小以及所处的位置,送回风口相对位置等因素对气流组织的不同影响,为评价这种通风方式的舒适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