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Al/MoSi2复合粉末材料的机械合金化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机械合金化和热处理制备了Al/MoSi2复合粉末,利用X射线分析了相的变化,并根据Burgio模式估算了生成Mo(Si,Al)2相的球磨能。结果表明:Al-Mo-Si混合粉在高能球磨过程中无Al-Mo中间相产生,Mo(Si,Al)2相的机械合金化机理为类自蔓延,其生成所需的球磨能量约为24.5-30.6kJ.g^-1,将球磨40h的Al-Mo-Si混合烃经1000℃热处理后可获得MoSi2(Al)固溶体或MoSi2和Mo(Si,Al)2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Mo、Si混合粉末的机械球磨 ,研究了球磨工艺对MoSi2 机械合金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球料比均为 5∶1、10∶1和 30∶1的情况下 ,采用硬质合金球体球磨Mo、Si混合粉末比采用不锈钢球体球磨易于生成MoSi2 (t) ;而在球料比为 2 0∶1时 ,采用硬质合金球体球磨Mo、Si混合粉末与采用不锈钢球体球磨生成MoSi2 (t)的时间相当。  相似文献   

3.
采用机械合金化法、高能机械化学法、化学法+高能球磨法等3种方法实验合成MoSi2粉末,并对其成分和物相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化学法+高能球磨法可高效地合成出高纯度MoSi2粉末,其工艺为:按照Mo∶Si∶C=1∶3∶7(原子比)配制MoO3粉末、SiC粉末和碳粉的混合粉末,在1 200℃下,在刚玉管炉中,用50%Ar-50%H2混合气体对其还原12 h,获得MoSi2-SiO2混合粉末,用氢氟酸溶液除去SiO2粉末,获得纯MoSi2粉末,然后高能球磨4 h以改变其颗粒形貌和粒度组成。  相似文献   

4.
徐轲  陈辉  马勤  赵雪 《粉末冶金技术》2011,29(3):173-176,182
以MoO3粉、Mo粉、Si粉和Al粉为原料,利用机械合金化制备了具有纳米晶组成的Al2O3/Mo5Si3复合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激光粒度分析仪(L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Al2O3/Mo5Si3复合粉体的形成以及在球磨过程中的粉体演变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球磨10h后,原料粉末发生反应生成了A...  相似文献   

5.
WSi_2/MoSi_2复合粉末材料的机械合金化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机械合金化和热处理工艺成功地制备了MoSi2 5 0 % (摩尔分数x)WSi2 复合粉末材料 ,利用X射线衍射手段分析了相的形成过程 ,并从热力学和球磨能量角度比较了MoSi2 和WSi2 相生成的难易程度。球磨 40h后在高于 10 0 0℃热处理可获得 (Mo ,W )Si2 合金 ;因G0(MoSi2 ) 相似文献   

6.
WSi2/MoSi2复合粉末材料的机械合金化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厚安  刘心宇 《稀有金属》2001,25(4):282-285
通过机械合金化和热处理工艺成功地制备了MoSi2 50%(摩尔分数x)WSi2复合粉末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手段分析了相的形成过程,并从热力学和球磨能量角度比较了MoSi2和WSi2相生成的难易程度。球磨40h后在高于1000℃热处理可获得(Mo,W)Si2合金;因G^0(MoSi2)<G^0(WSi2),WSi2相较MoSi2难生成,其所需球磨能量分别为120.240kJ/g和30.060kJ/g。  相似文献   

7.
球磨工艺对MoSi2机械合金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Mb、Si混合粉末的机械球磨,研究了球磨工艺对MOSi2机械合金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球料比均为5:1、10:1的情况下,采用硬质合金球体球磨Mo、Si混合粉末比采用不锈钢球体球磨易于生成MoSi2(t);而在球料比为20:1时,采用硬质合金球体球磨Mo、Si混合粉末与采用不锈钢球体球磨生成MoSi2(t)的时间相当。  相似文献   

8.
采用机械合金化法、高能机械化学法、化学法+高能球磨法3种方法试验合成MoSi2粉末,并对其成分和物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学法+高能球磨法可高效地合成出高纯度MoSi2粉末,其工艺为:按照Mo、Si、C的原子比为1∶3∶7配制MoO3粉末、SiC粉末和碳粉混合粉末;1 200℃下,在刚玉管炉中,用50%Ar50%H2...  相似文献   

9.
以MoO3粉、Mo粉、Si粉及Al粉为原料,采用机械化学还原法制备了Al2O3/Mo5Si3复合粉体。利用XRD、SEM等对复合粉体在球磨过程中的物相转变和形貌进行表征,并对球磨参数对机械合金化过程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原料粉体球磨10 h后转变为Al2O3/Mo5Si3复合粉体,反应较完全。随球磨时间延长,复合粉体细小均化,粉体粒度较小,球磨20h后粉体粒度在3~5μm之间,随球磨转速的提高,球磨时间延长,球磨提供能量提高,反应开始时间变短。  相似文献   

10.
微量镁对Mo-Si混合粉末机械合金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X射线衍射(XRD) 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方法研究了Mg含量为6%和12%的Mo-Si-Mg混合粉末在球磨过程中相的演变规律、组织形貌以及热处理对球磨粉末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球料比30:1, 转速304 r·min-1条件下, Mo-Si-Mg粉末球磨40 h时才生成亚稳态β-MoSi2, 球磨180 h仍有残留的单质Mo. Mg对MoSi2的合成有阻碍作用, 其合成机制是一种缓慢的反应模式, 不是类自蔓延模式. 球磨后得到粉末的形状近似球形, 并发生了团聚现象. 球磨粉末在900和1000 ℃退火处理1 h后, 亚稳态β-MoSi2全部转变为稳态α-MoSi2, 并且产生了Mo5Si3新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