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将纳米氧化锌制成纳米氧化锌母炼胶,研究纳米氧化锌母炼胶对NR硫化胶物理性能的影响及纳米氧化锌的减量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与加5份普通氧化锌相比,加2份纳米氧化锌母炼胶,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提高,其它物理性能相近。透射电镜分析表明,纳米氧化锌母炼胶在NR胶料中不存在团聚现象,其分散性优于普通氧化锌和纳米氧化锌。在热力学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纳米氧化锌在橡胶硫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为纳米氧化锌减量60%替代普通氧化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类新复合材料,它是由粒子填充聚合物组成的,聚合物中的分散粒子至少有一维在纳米范围内。可根据分散有几维处于纳米范围内来区分3种不同的纳米复合材料。如果三维在纳米范围内,则认为是同维纳米粒子,如由溶胶一凝胶方法得到的球形二氧化硅粒子,而且也包括半导体纳米束和其他的纳米材料。如果分散粒子二维在纳米范围内,且第三维较大,形成一个伸长的结构,称为纳米管和晶须,如碳纳米管和Cel晶须,这些纳米材料可以作为增强纳米填料使材料具有许多特性。第三种纳米复合材料只有一维在纳米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填料以一到几纳米厚、上百或上千纳米长的片状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3.
纳米技术是指在纳米尺度范围内,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内在规律和特征,并用于制造各种物质的一门崭新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纳米液是由纳米剂分散于水中的纳米液滴构成的溶液,纳米液在采油领域的应用主要是作为驱油剂,进一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本文主要介绍了纳米液的存在方式、配制以及纳米液的特性,从而进一步探讨了纳米液的驱油机理。  相似文献   

4.
《塑料制造》2005,(12):27
近年来,随着对商品包装要求的提高,功能性包装材料的研究开发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而纳米科技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如今,纳米阻隔材料、纳米防静电材料、纳米隐身材料、纳米抗菌材料和纳米涂料等新型材料已逐渐在包装领域得到应用,尤其是高性能纳米塑料的开发和应用,更显现出强大的发展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5.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电子能谱(EDS)表征了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基体中纳米TiO2粒子的分散,研究了HIPS/纳米TiO2复合材料中纳米粒子的分散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DS可较好地表征纳米TiO2的分散行为;在纳米HIPS/TiO2复合体系中,当纳米TiO2质量分数为1.0%时,纳米粒子在复合材料中呈较均匀分散,对HIPS基体起着提高强度和韧性的作用;随着纳米TiO2含量的提高,纳米粒子发生明显团聚,对HIPS的增强增韧作用减弱;TEM,SEM及EDS结合使用,可较好地表征纳米粒子在复合材料的分散行为。  相似文献   

6.
为了催化炭纤维原位生长纳米炭纤维/纳米碳管,研究纳米炭纤维/纳米碳管在炭/炭复合材料中的应用,采用KOH-浸渍-还原法在炭纤维上制备纳米催化剂颗粒。首先用KOH处理炭纤维改变其形貌,然后将炭纤维分别在硝酸钴和硝酸镍催化剂前驱体溶液中浸渍,干燥,再用H2气还原制得催化剂颗粒,最后催化热解CO在炭纤维上原位生长纳米炭纤维/纳米碳管。结果表明:KOH处理能使炭纤维表面变得凹凸不平,有效的阻止了催化剂前驱体液体的流动,使涂层均匀;浸渍-还原法能获得粒径小、均匀、适合纳米炭纤维生长的金属颗粒;与Co纳米颗粒相比,Ni分散效果和催化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纳米Al2O3/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原位法制备纳米复合材料时,要使纳米粒子在树脂中分散均匀,必须首先获得稳定的单体悬浮体系。基于这一原理,本文通过对纳米Al2O3表面改性即选择合适的分散剂,获得稳定的纳米Al2O3/丙酮悬浮液,然后将环氧树脂溶解于其中,制得纳米Al2O3/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纳米Al2O3在环氧基体中的分散情况。分析并讨论了纳米Al2O3含量对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稳定的悬浮体系能制得分散较为均匀的纳米复合材料,在纳米Al2O3含量为5%的情况下,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8.
施成东  于淑艳  李从举 《精细化工》2020,37(12):2426-2434
传统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在收集装置中随机排列,取向度较低,性能较弱,限制了其应用。通过改进收集装置可获得有序排列的取向纳米纤维,取向纳米纤维在组织工程、传感器、增强材料和能源等领域具有极大地应用潜力,得到研究工作者们的广泛关注。制备高性能、低成本的纳米纤维材料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目标和趋势。通过增加纤维取向度,纳米纤维分别在导电性能、压电性能、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上得到增强。指出借助纤维的取向,促使复合纳米纤维材料的性能改善及其在材料领域的应用。总结取向纳米纤维的特性优于随机排列纳米纤维的原理。  相似文献   

9.
陈巨辉  张谦  舒崚峰  李丹  徐鑫  刘晓刚  赵晨希  曹希峰 《化工学报》2023,(6):2374-2381+2718
基于DEM方法利用MFIX软件分别模拟了两种不同粒径纳米颗粒在旋转流化床内的流动。模拟结果与以往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旋转流化床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纳米颗粒在旋转流化床中的运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加入范德华力,得到了纳米颗粒分布、纳米颗粒速度矢量分布以及纳米颗粒床层压降在不同离心加速度下随气速的变化。结果表明,少部分纳米颗粒在旋转流化床上部游离,其余颗粒随旋转流化床运动,当纳米颗粒上升到60°旋转角附近时,颗粒出现回落,然后进行反复运动,由于纳米颗粒的运动受到颗粒堆积的影响,最终纳米颗粒在旋转流化床底部往复循环。纳米颗粒在旋转流化床内的压降均随离心加速度和气速的增加而增加,相同条件下TiO2颗粒的床层压降大于Al2O3颗粒的床层压降,而且与TiO2相比Al2O3颗粒先达到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0.
叶凯  梁风  姚耀春  马文会  杨斌  戴永年 《化工进展》2019,38(5):2252-2261
介绍了等离子体法、液相还原法、电火花放电腐蚀法和高能球磨法等几种纳米镍粉的常见制备方法,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归纳了在纳米镍粉的制备过程中存在着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纯度难以控制等问题;其研究趋势是通过分析其成核与生长机理,找到最佳合成条件以实现纳米镍粉的可控制备。另外,本文重点叙述了纳米镍粉在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和催化剂等领域的应用现状,从应用的角度阐述了各个领域对纳米镍粉的需求。在纳米镍粉的应用中,存在着易氧化及同其他材料匹配性差等问题,需要通过表面改性等手段优化其应用性能。最后,文章指出将纳米镍粉的应用与其制备方法相结合,用最合适的方法制备出符合应用要求的纳米镍粉,是未来纳米镍粉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双螺杆熔融混合造粒和单螺杆挤出制样的方法制备了纳米有机蒙脱土(OMMT)/PP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纳米OMMT粒子的分散状况。结果表明,在纳米OMMT/PP复合体系中,纳米OMMT在基体中达到纳米级分散,同时,聚合物大分子链插入到纳米OMMT的层间,纳米OMMT的加入,不但使冲击强度显著提高,而且使弯曲弹性模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纳米纤维素作为一种高值绿色天然聚合物,因其兼具优异的机械性能、可成膜性、高透明度、可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好等特性,成为无机抗菌原料良好的载体或者基材,这类复合抗菌材料不仅成膜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透明性,而且可提高无机抗菌剂的稳定性,在抗菌功能膜材料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以纳米纤维素为基体,引入无机抗菌纳米粒子制备纳米纤维素基无机复合抗菌材料成为抗菌新材料的研究热点。基于此,该文着重从纳米纤维素在复合抗菌膜材料制备中的作用与功效,综述了不同无机抗菌纳米粒子与纳米纤维素复合制备纳米纤维素基无机复合抗菌膜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类纳米纤维素基无机复合抗菌膜材料的制备及应用优势,最后对纳米纤维素基复合抗菌材料的未来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纳米纤维素基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传统的换热工质已经不能满足工业的需要,纳米流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换热工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混合纳米流体作为单纳米流体的延伸,具有更全面更优越的性能。但是各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混合纳米流体的传热机制更加复杂,为了在实际中更好地应用混合纳米流体,所以研究影响混合纳米流体热导率的因素是必要的。介绍了混合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以及影响混合纳米流体热导率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以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和3-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改性剂,以双氧水为氧化剂,在水基环境下对亲水纳米SiO2颗粒表面进行改性,得到具有磺酸基和辛基的双亲纳米SiO2颗粒,并通过红外和热重对其化学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分析。将双亲纳米SiO2颗粒分散在地层水中制备纳米流体,并评价纳米流体的稳定性、界面性质和渗吸效率。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探究纳米流体渗吸过程中岩心孔隙内原油运移规律。结果表明,纳米流体储存30 d未出现分层现象,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经纳米流体处理的岩心亲水性增强。此外,双亲纳米SiO2颗粒将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1.7 mN/m;纳米流体渗吸采收率高达22.6%,渗吸初始阶段小孔隙中的原油被动用,而在渗吸后期阶段大孔隙中的原油才被动用。  相似文献   

15.
王占锋  廖寄乔  周建伟 《炭素》2007,(1):20-24,19
为了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来催化炭纤维生长纳米炭纤维/纳米碳管,分别以Fe、Co、Ni和Mo的金属盐为催化剂前驱体,H2为还原气体,N2为载气,采用浸渍-还原法在炭纤维表面制备纳米催化剂颗粒,再以CO为碳源,催化热解生长纳米炭纤维/纳米碳管。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纳米催化剂颗粒的形貌和粒径及纳米炭纤维/纳米碳管的形貌,并探讨了四种金属的催化生长机制,发现四种金属的催化效果为:Ni最好,Co次之,Fe较差,Mo最差。  相似文献   

16.
纳米材料在高温下具有高稳定性,高强度,高韧性等特点,可有效提高有机硅树脂的耐高温性和机械性能。文章归纳总结了目前应用在纳米有机硅涂料的纳米粒子表面修饰方法,并从纳米氧化物不同修饰方法的角度,综述了共混法制备纳米有机硅涂料的研究进展。文章还讨论了纳米氧化物应用于有机硅涂料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许多应用中,纳米产品已为其从实验室走向用户铺平了道路。然而,纳米纤维的应用领域仍然相当狭窄,而且工业用的纳米纤维几乎都同过滤材料有关。迄今为止,  相似文献   

1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级碳化钨粉[粒度≤0.2μm、w(化合碳)≥6.10%]的制备方法,它是以纳米(粒度≤0.2μm)钨粉、纳米炭黑为原料,将纳米钨粉与纳米炭黑放入容器,并向容器内通入惰性气体,在惰性气体保护状态下将纳米钨粉与纳米炭黑进行搅拌混合,混合过程中加入0.5%~3%的有机活性材料,待混合均匀后,在500~1500kg/cm^2压力下压制成块,煅烧压块(W+C),使纳米钨粉、纳米炭黑化合形成碳化钨(WC),待碳化钨形成后,采用气流研磨方式将碳化钨研磨、打散形成纳米级碳化钨粉。该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短、投资少、产量大、产品质量及稳定性均可得到大幅度提高的特点,是一种环保型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9.
翟兰兰  凌国平 《涂料工业》2007,37(5):4-7,11
将纳米颗粒添加到低密度聚乙烯(LDPE)粉末涂料中,研究了附着强度随纳米颗粒的种类和含量的变化,发现添加纳米颗粒能明显提高LDPE涂层和钢铁之间的附着强度。其中添加纳米Al2O3和纳米SiO2在4%时取得最大值,与纯LDPE相比,提高近两倍。可能是因为在LDPE和钢铁界面处的纳米颗粒改变了LDPE的表面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提高附着强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利用紧聚焦的径向偏振光激发金圆柱形纳米天线产生纳米尺寸无衍射光束,通过FDTD仿真天线出射端的近场光强度分布,分析光束的横截面半高宽离开出射端的变化。结果显示:圆柱纳米天线实现了光斑半高宽在80 nm左右的无衍射光束,在离开天线出射端20~60 nm范围内光斑大小形状几乎保持不变。为了说明光束的“无衍射”特性,对比球形纳米天线,直径均为50 nm,球形纳米天线出射端光束发散明显,由于圆柱纳米天线出射端的局域场分布呈均匀细圆环状,细圆环状的纳米光源在传播中等离子体发生干涉,从而延缓了光束的发散,获得了纳米级长距离无衍射光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