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民系迁徙和发展中由于对环境选择和改造利用方式的不同,以及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心理的不同,都会影响并改变其聚落景观的结构与特征。广东省内的三大民系有着相对稳定的文化区划,不同民系间的聚落景观差异鲜明。基于民系差异视角对其聚落景观进行比较研究,更易找到其聚落景观特点并能深入探讨其形成机制。本文通过综合运用人类学、文化地理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比较分析广东三大民系农业景观、聚落群形态、单个聚落格局和聚落内部建筑形制间的主要景观差异,并通过将聚落景观差异与民系文化进行关联得出三大民系主要景观差异的成因,包括民系迁徙时序、移民对环境的选择与改造、生产技术和聚落宗族体制与家庭结构等方面,从而为该地区乡村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秦巴地区人居环境生态安全为目标,文章在探讨乡村聚落生态单元基本内涵、特征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着手构建以秦巴山区地理空间系统为基底的乡村聚落生态单元科学理论模型,提出构成乡村聚落生态单元模型的三个系统,以期对乡村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保护与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荣 《山西建筑》2007,33(31):43-45
通过对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构成基本要素的分析,提出保护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基本原则,进而探讨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设计的研究思路,从而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特色,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4.
应用GIS空间分析,构建云南乡村 聚落斑块的空间数据量化模型,梳理乡村聚 落的人居环境,分析乡村聚落的空间特征 及影响因素;面对快速发展变化,对民族聚 落的空间转型重构的矛盾与冲突成因进行剖 析;面对整体性认识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探 讨传统民族聚落空间重构的系统方法。分析 认为,快速发展的民族聚落应从发展模式转 型,挖掘生态环境和文化地理等传统人居智 慧方面,重构民族聚落空间等方面探讨整体 系统性重构民族聚落空间的路线方法。  相似文献   

5.
江南水乡和岭南水乡传统聚落形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瑛  潘莹 《南方建筑》2011,(3):70-78
本文以江南水乡和岭南水乡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地的聚落外部自然人文环境系统的比较和聚落形态系统的比较,反映了广府民系和越海民系居住文化的差异,也能深层次的揭示外部综合环境对于聚落形态和住居模式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湘中梅山地区水车镇乡村聚落空间为研究对象,分析乡村聚落空间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历史、人文条件,研究乡村聚居空间形态构成基础、特征以及规律。从乡村聚落构成五大方面深入剖析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探索乡村聚落空间应对现代乡村聚落发展的对策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7.
要家族聚落是岭南乡村世代相承的基本结构,其中的社会属性和禀赋是宅园单体布局考量的基础,基于家族聚落视角展开对宅园单体的解读,将从静态的物理空间审美向动态的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空间认知延伸,有助于理解乡村宅园内在生成机制。通过对近代岭南乡村宅园遗存实地考察,结合文献研究、调查访问、航拍图示等方法,总结出由华侨富商、官僚乡绅、军将豪强构成的三大造园主体,并从宅园择址、宅园与祠堂的关系、领地的占领与共享、建筑造型的沿袭及异化,阐述近代岭南乡村宅园在家族聚落秩序下的空间特征及新时期遗产价值,旨在补充与完善近代岭南园林研究体系,为乡村宅园遗产的价值认知及保护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新建筑》2020,(4)
人居环境营造是人类根据生产生活需求建造居住场所的过程。蒙古牧人迁徙与民人拓疆的环境适应过程,使得内蒙古乡村空间的形态、结构逐渐分化,形成具有明显差异的空间单元。文章聚焦内蒙古乡村人居环境,基于地域空间特征抽象方法,总结农区、林区、牧区(包含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及农牧混合地区)的乡村空间人居环境特征,研究不同区域、形态、性质的乡村空间发展规律,以反映内蒙古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的本源面貌。  相似文献   

9.
乡村空间作为人居环境的表现载体,其构成形式和内容的科学划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及实践经验的总结,将乡村空间构成要素分别从横向资源条件、纵向表现特征两大维度进行统筹归类,并剖析了不同构成维度和要素的形成机制及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以四川省遂宁市复桥镇各村为例,对其现状横、纵向空间构成分别进行初步的提取、整合与分析,针对不同的分析结果分别从资源配置、形态特征、增缩配比三个方面提出山地乡村规划和建设策略,以期为国内的山地乡村聚落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以秦巴山区平原盆地型乡村聚落的结构形态特征为研究对象,以广泛的实地调研为基础,并从地理空间、人居环境、景观生态三方面进行分布特征、格局特征和结构形态特征的描述总结,得出秦巴山区平原盆地型乡村聚落结构形态特征,最后总结分析影响其结构形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人居环境三元理论的乡村景观 游憩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乡村景观的游憩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乡村游憩产生的动机和特征入手,寻找乡村人居环境"背景元""活动元""建设元"有机联系、三元互动的关系,分析由背景元主导的乡村游憩资源的构成要素及功能特征。以优美性、乡土性、宜游性为价值标准,建立乡村景观游憩价值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乡村景观游憩价值的核心,坚持和传承乡村人居环境背景的整体保护、乡村人居活动的活化、乡村人居建设因地制宜的传统,保护乡村人居环境的自然度、丰富度、和谐度;突出乡村文化的地域性、原真性、传承性;优化乡村建设的清洁度、舒适度和可达度。从而以游憩价值的发掘和利用为契机、实现乡村景观价值的保护、彰显和提升,以游憩为推动力,促进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提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 聚落的研究进展,将我国乡村聚落研究划 分为复兴、发展、多元化3个阶段,乡村聚 落研究经历了由简单向综合、从定性描述 到定量分析、由空间分析向人文社会范式 的转变。但是目前我国乡村聚落研究现状仍 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是研究内容缺乏创 新,原创理论相对较少;第二是研究对象较 偏传统,普适性研究不够;第三是学科交叉 研究不足,研究视角有待拓宽。最后提出了 我国乡村聚落研究今后发展的趋势:以人为 主体的微观视角下乡村聚落研究;乡村转型 发展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与重构研究;对我 国东、中、西乡村聚落和传统村落的研究; 多领域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张晋  张静 《中国园林》2022,38(2):83-88
聚落是人类长期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乡村聚落的分布及命名承载了极其重要且生动的历史信息,是研究区域人地关系变迁及传统人居环境特点的重要依据.以京西门头沟传统山地聚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解析与空间分布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门头沟传统山地聚落的发展演变进行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从水文系统...  相似文献   

14.
城乡统筹发展,创建海南新型农村居民点体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海南农村地区发展水平、居民点分布特征的综合研究,提出了进行农村居民点体系重构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引导建立具有海南特色的新型农村居民点体系,阐述了相应的引导方式与推进策略,并对现有村庄的建设进行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15.
通济渠与沿岸聚落相伴而生,相互作用.互为影响。一方面,通济渠营造了沿岸区域经济环境,影响了沿岸聚落的兴衰变化及沿岸聚落空间形态的发展;另一方面,沿岸聚落也影响着通济渠及运河体系的发展。通济渠因其地上悬河的特性,与沿岸聚落形成一种“亦亲亦疏”的特殊关系。通济渠因漕运而凿,沿岸聚落因通济渠而兴,二者共同推动了通济渠沿岸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外生态村是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地区,以自组织模式蓬勃开展的可持续住区的积极探索;我国生态村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由生态农业村进一步发展至农村生态现代化。文章比较了两者在起源背景、基本概念、发展阶段,建设本质、经济模式、运作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以探寻国外生态村相关设计理念与我国乡村生态化发展及转型的契合点,选择适宜我国的乡村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谭长亮 《山西建筑》2012,38(12):17-18
从建筑材料、设备、建筑空间三方面入手,对岭南建筑的物质基本元素进行了研究,指出岭南建筑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等级序列系统,其自身的物质基本元素的变化从根本上推动建筑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岭南是我国南方五岭之南的概称。岭南皇家园林在我国园林史上曾经辉煌却又昙花一现。随着岭南地区经济的逐步提升、文化与艺术发展和海内外文化活动的频繁交流,岭南园林以其浓厚的地方色彩被世人所关注。岭南园林的建立可以追溯到东汉以前。庭园作为岭南园林的核心,是以建筑空间为主的造园,其特点是追求自由布局,有较明显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后乡村人居环境发展历程、逻辑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乡村人居环境的发展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揭示我国乡村人居环境演变的内在规律,为未来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参考与依据。本文在"自(他)组织理论"的视角下,厘清了改革开放以来乡村人居环境的发展趋势,并依据相关政策和时代特征,将改革开放以来乡村人居环境的发展分为失衡、模糊、转变、升华四个阶段。通过对自组织、他组织演变路径的分析,探讨了乡村人居环境的内部主体之间、内部主体与外部主体之间的互动,并进一步探析了"自上而下"的他组织和"自下而上"的自组织作用逻辑。最后在逻辑框架的指导下,对三大驱动因子提出了优化路径和发展引导的建议,以期实现新时代乡村人居环境的优化。  相似文献   

20.
岭南是我国南方五岭之南的概称。岭南皇家园林在我国园林史上曾经辉煌却又昙花一现。随着岭南地区经济的逐步提升、文化与艺术发展和海内外文化活动的频繁交流,岭南园林以其浓厚的地方色彩被世人所关注。岭南园林的建立可以追溯到东汉以前。庭园作为岭南园林的核心,是以建筑空间为主的造园,其特点是追求自由布局,有较明显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