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酶法提取变性脱脂豆粕中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刘芳  王遂 《食品科学》2004,25(3):89-92
变性豆粕是由大豆浸油后,经高温脱溶所得。本文以高温变性脱脂大豆粕为原料,用正交实验法对变性豆粕在蛋白酶作用下的水解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选用国产胰蛋白酶为水解酶对变性豆粕进行水解,研究了变性豆粕中蛋白质溶出率随温度、pH值、时间、底物浓度及用酶量的变化规律,找到了水解变性豆粕的最佳实验条件,为生产实践提供了基础数据。该研究结果对其它蛋白质原料的水解特性研究也具有参考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胰蛋白酶水解高温变性豆粕的最佳条件为:温度50℃,时间6h,底物浓度11%,用酶量1000U/g,pH值8.0,在此条件下,变性豆粕中蛋白质可有69.34%水解溶出。所得蛋白质其水解度DH为9.0%,溶解度(用氮溶解指数NSI表示)为57.0%。  相似文献   

2.
中性蛋白酶提取变性脱脂豆粕中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性豆粕是由大豆浸油后,经高温脱溶所得。本文以高温变性脱脂大豆粕为原料,用正交实验法对变性豆粕在蛋白酶作用下的水解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选用国产1398中性蛋白酶为水解酶对变性豆粕进行水解,研究了变性豆粕中蛋白质溶出率随温度、pH值、时间、底物浓度及用酶量的变化规律,找到了水解变性豆粕的最佳实验条件,为生产实践提供了基础数据。该研究结果对其它蛋白原料的水解特性研究也具有参考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398中性蛋白酶水解高温变性豆粕的最佳条件为:温度45℃,时间3h,底物浓度1.0%,用酶量1600u/g,pH值7.0,在此条件下,变性豆粕中蛋白质可有90.71%水解溶出。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脱脂豆粕在双酶作用下的水解效果及其酶解物的性质,选用碱I生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为水解酶,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双酶水解豆粕的最佳条件,并对脱脂豆粕酶解物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水解豆粕的最佳条件为:底物质量分数5%,先加入嘲陛蛋白酶用量为10000U/g底物,在55℃、pH8.0下酶解0.5h,调节pH至7.5,再加入风味蛋白酶5%,双酶同时酶解3h。脱脂豆粕蛋白酶解物的溶解度和吸水性比大豆分离蛋白有很大提高,粘度明显降低水解物中肽的分子量主要集中在500~1200之间。  相似文献   

4.
为使灰色关联分析法在食品领域得到充分的应用,并为食品工业提供优质的大豆多肽资源。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酶解条件对大豆蛋白酶解的影响,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蛋白酶解过程模型。利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4.4万U/g)对大豆低温豆粕进行酶解,制备大豆多肽。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反应体系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大豆脱脂豆粕添加量以及Alcalase碱性蛋白酶添加量的关联系数,得到各因素显著性大小为pH值温度底物浓度加酶量时间。经实验验证水解度与预测水解度基本一致,证明试验得出的结论可靠。其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体系pH值9.0,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3h,大豆脱脂豆粕添加量5%(m/V),Alcalase碱性蛋白酶的添加量1 500U/g,该条件下水解度为13.53%。  相似文献   

5.
变性豆粕中蛋白质的酶水解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变性豆粕是由大豆浸油后,经高温脱溶所得。本文以高温变性脱脂大豆粕为原料,用正交实验法对变性后在蛋白酶作用下的水解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选用国产1398中性蛋白酶为水解酶对变性豆粕进行水解,研究了变性豆粕中蛋白质溶出率随温度、pH值、时间、底物浓度及用酶量的变化规律,找到了水解变性豆粕的最佳实验条件。为生产实践提供了基础数据,该研究结果对其它蛋白质原料的水解特性研究也具有参考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398中性蛋白酶水解高温变性豆粕的最佳条件为:温度45℃,时间3h,底物浓度1.0%,用酶量1600u/g,pH值7.0,在此条件下,变性豆粕中蛋白质可有90.71%水解溶出。  相似文献   

6.
王金玲  江连洲  许晶 《食品科学》2012,33(24):52-55
以来源丰富、价廉的高变性豆粕为原料制备大豆功能性多肽,并对多肽的降血脂作用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法确定Alcalase碱性蛋白酶水解高变性豆粕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小鼠高脂模型试验,通过小鼠体质量以及各项血脂指标的变化,评价酶解大豆多肽的降血脂功能。结果表明:Alcalase碱性蛋白酶的最佳水解工艺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5g/100mL、酶添加量14400U/g、pH9.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4h,此条件下,豆粕蛋白的水解度为37.5%;酶解大豆多肽对高脂小鼠具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主要表现为显著降低小鼠的血清TC值及提高小鼠的血清HDL-C值(P<0.05)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娅妮 《中国油脂》2021,46(10):18-23
将核桃饼脱脂、碱溶酸沉制备核桃蛋白,再利用碱性蛋白酶对核桃蛋白酶解,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底物质量分数、酶解pH、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水解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对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同时测定了酶解产物的溶解特性、乳化特性和起泡特性。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酶解核桃蛋白最优酶解条件为底物质量分数5.0%、酶解pH 9.0、碱性蛋白酶(活性为10 000 U/g)用量4.0%、酶解温度50 ℃、酶解时间2 h;相较核桃蛋白,不同水解度的核桃蛋白酶解产物的表面疏水性下降,溶解特性、乳化特性和起泡特性提高。  相似文献   

8.
应用固定化胰蛋白酶制备大豆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固定化胰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制备大豆低肽,对固定化胰蛋白酶水解工艺参数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胰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为8.7,最佳底物浓度为2.0-3.0mg/mL,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流速为0.3mL/min,大豆分离蛋白的水解率达到45.6%,酶解液中大豆肽含量为1.462mg/mL。酶解液多肽分子量大部分在10000以下。  相似文献   

9.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利用中性蛋白酶水解法制备活性多肽,并对影响中性蛋白酶水解过程的各个因素进行研究.通过测定大豆分离蛋白酶解液氨基态氮含量,确定中性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制备活性多肽的的最佳工艺条件: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45℃,最适酶量为0.80%(w/w),最适底物浓度为6.0%(w/w).在此水解条件下水解大豆分离蛋白4 h,酶解液氨基态氮含量达到1761.38 mg/kg.  相似文献   

10.
大豆球蛋白酶解物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S和11S大豆球蛋白为原料,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Neutrase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制备大豆球蛋白酶解产物,分别测定其DPPH(1,1-二苯基苦酰基苯肼)自由基清除活力和水解度,从5种蛋白酶中筛选出碱性内切蛋白酶酶解物的清除活力最高,且相同水解时间的水解度最大.选择碱性蛋白酶为最佳水解酶,利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其最佳水解条件,碱性内切蛋白酶水解7S和11S大豆球蛋白的最佳条件为:温度55℃,pH 8.0,酶用量5%,底物浓度4%.结果表明:在最佳水解条件下,7S大豆球蛋白酶解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力比11S大豆球蛋白酶解物的高.  相似文献   

11.
1999年10月,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宣布关于大豆能减少冠心病风险的健康声明.认为每天进食含25克大豆蛋白(相当于625克大豆)的低脂食品能明显降低引起冠心病的胆固醇水平。FDA还规定,食品原料中大豆含量超过1/3以上.则该食品可标记为健康食品,这在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二维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TOF/MS)等技术手段揭示驴骨素蛋白的性质和组成,为具有特征生理活性的驴骨生物活性肽的深层次开发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驴乳粉蛋白含量为47.82 g/100 g,分子量在10 kDa~250 kDa间呈弥散型分布,等电点均匀分布在4.5~6.5之间。通过与马科蛋白图库进行对比,检索出89种蛋白,对这些蛋白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分类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富集,发现这些蛋白参与间充质迁移、氨基酸刺激的细胞反应、核小体组装、视网膜稳态、软骨内骨形态发生中的软骨发育等生物过程,也参与血小板激活、黏附斑、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等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3.
赵广民 《肉类研究》1999,13(3):12-12,11
阐述了双蛋白香肠的开发意义,同时指出了双蛋白香肠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4.
15.
研究不同浓度H2O2氧化体系中肌原纤维蛋白的氧化情况及氧化程度对其凝胶特性的影响,并测定了肌原纤 维蛋白凝胶二级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H2O2形成的羟自由基可以促进肌原纤维蛋白的氧化,蛋白质的 氧化程度随着H2O2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肌原纤维蛋白的凝胶特性随着蛋白氧化程度的增加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蛋 白凝胶强度、凝胶保水性、储能模量和损失模量随着H2O2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表面疏水性呈现出增加的趋势;随着 H2O2浓度的升高,结构稳定的α-螺旋和β-折叠部分遭到破坏,蛋白质由稳定的结构向不稳定转变;通过扫描电子显 微镜观察蛋白凝胶的网状结构,表明蛋白氧化阻碍了蛋白质稳定凝胶空间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高蛋白含量米蛋白肽制备及产品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米渣为原料,通过预处理及限制性酶解,对酶解液浓缩后喷雾干燥得到米蛋白肽粉进行了组成分析测定.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用酶量为1%,酶解温度为50℃,固液比为1∶5,pH值为8,酶解时间为3 h;产品蛋白质含量为91.5%,相对分子质量大部分在3 000下,短肽含量为77.87%,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作为一种优质植物蛋白资源可更好的应用到食品中.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的功能特性、提高肉制品品质,将花生分离蛋白(peanut protein isolate,PPI)酶解物添加至鸡胸肉MP中,以研究酶解产物对MP流变特性及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PI酶解物添加量为4%时,对MP的表观黏度、储能模量(G')、损耗模...  相似文献   

18.
以蛋白酶水解后的肽含量为评定指标,考察不同温度、pH、加酶量对酶解乳蛋白产生肽的影响。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得到水解工艺条件,再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法,建立多肽含量与各影响因子的回归方程,得出酶水解乳蛋白产生多肽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温度55.83℃,pH7.08,加酶量0.17%。在此条件下,肽含量达到2.3773mg/mL。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最佳工艺条件水解前、后的主要致敏蛋白,其中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致敏性分别下降70.2%、89.8%。  相似文献   

19.
将大豆皂苷添加至内水相(W1),大豆蛋白添加至外水相(W2),以玉米油为油相(O),两步乳化法制备W/O/W型多重乳液。探究乳液的整体稳定性、粒径特性、电位特性、微观结构、流变学特性、界面张力以及长期稳定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乳液的稳定性动力指数值呈上升趋势,粒径集中在6 μm附近,大豆分离蛋白乳液的电位绝对值最大(-30.2 mV),该体系表现出假塑性的剪切稀化行为,大豆分离蛋白乳液的黏度值最大(0.029 Pa?s);15 d后,所有蛋白乳液都出现了一定的分层现象,大豆分离蛋白乳液的稳定性动力指数最小(21.51)。在1%蛋白质量分数下,大豆分离蛋白制备的W/O/W型乳液稳定性优于大豆11S和7S蛋白。  相似文献   

20.
猪血浆蛋白与大豆蛋白在乳化肠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添加外源蛋白对肉肠类食品进行改性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以猪血浆蛋白和大豆蛋白为外源蛋白,按比例添加于乳化肠中,考察不同外源蛋白对乳化肠表面结构、色差、质构、剪切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6%的猪血浆蛋白可以显著降低乳化肠的蒸煮损失(P<0.05),提高猪肉凝胶的硬度、弹性、咀嚼度、回复性和剪切力,改善肉糜凝胶的质构,同时引起肠色泽的显著变化;而大豆蛋白在较低浓度时也表现出较好的降低乳化肠蒸煮损失率的特性,但对肠凝胶质构特性和色泽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