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9 毫秒
1.
《中国建设信息》2005,(2):29-29
在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中存在冷机和蓄冰装置两个冷源,根据两个冷源之间的关系,冰蓄冷空调的运行策略可归纳为两类:融冰优先和冷机优先。  相似文献   

2.
常规冰蓄冷系统的主要目的是转移负荷,通过峰谷电价差来节省运行费用。介绍了在正常供冷中断时作应急冷源用的冰蓄冷装置。阐述了应急冷源对蓄冰装置的特殊要求,并对外融冰盘管如何实现快速融冰功能、扩展蓄冰量的方法进行了说明。介绍了该类系统的运行方式,并讨论了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一些特殊问题及其解决方法。通过一个数据中心的项目案例,详细说明了此类应用的设计过程和系统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3.
根据工程实例,分析冰蓄冷工程采用主机优先与蓄冰罐融冰优先两种方案对其在设备投资,运行费用方面的影响,得出主机优先明显优于蓄冷罐融冰优先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工程简介 国家电力调度中心空调工程冷源采用冰蓄冷供冷与制冷机直接供冷冻水相结合方式,制冷制冰主机采用约克公司双工况螺杆式冷水机组,蓄冰设备采用BAC公司钢盘管式整装蓄冰槽,蓄冰量7120冷吨。 该工程是集低温送风、冰蓄冷、变风量等新技术为一体的高新空调技术的范例工程。它标志着我国空调行业在新技术应用方面已有了长足的进步。 冰蓄冷系统运行结果分析:蓄冰率达到97%(实际6594RTh/设计6800RTh=97%);融冰情况:实际达到93%以上(实测数据显示最小余冰量为428RTh,融冰率93.7%)。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冰蓄冷系统的冷机优先和蓄冰优先两种常用控制策略,给出两种控制策略下计算主机容量随蓄冰率变化的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进行了优化。利用优化后的数学模型对某案例进行了计算,发现在两种控制策略下冰蓄冷系统主机容量随蓄冰率的增加都是先减小后增加,存在一个最小主机容量值,且冷机优先控制策略所对应的最小主机容量要小于蓄冰优先控制策略所对应的最小主机容量。  相似文献   

6.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冰蓄冷系统采用部分负荷冰蓄冷系统,主机采用双工况机组、上游串联的内融冰形式。日间空调工况运行与蓄冰槽联合供冷;蓄冰时段制冰工况运行向蓄冰槽制冰。施工前通过对冰蓄冷系统的校核与优化,向业主提出建议并得到采纳,修改了施工图,圆满地完成了冰蓄冷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7.
从剧院建筑逐时负荷的特殊性出发,提出更优的冷机容量与运行策略计算方法。即上午和下午两个峰时段均由蓄冰槽供冷,晚上负荷较大的峰时段由蓄冰槽与主机同时供冷。在此基础上,确定主机冷量。通过与常用策略比较,证明该方法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结合某办公楼的冰蓄冷系统设计,根据冰蓄冷系统蓄冷和释冷的特点,分析了选用冰蓄冷系统作为空调冷源时,在计算空调负荷时需要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和确定设备容量的主要计算方法。为保证冰蓄冷系统的合理运行,分析了系统在不同空调负荷率下的逐时运行策略,由此确定了系统的自动控制模式。采用追加投资回收期的静态法对冰蓄冷系统进行了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9.
外融冰-冰蓄冷为冷源的区域供冷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成  牛利敏  许文发 《建筑科学》2004,20(Z1):194-197
讨论了区域供冷系统的概念,整体设计思想,以冰蓄冷为冷源区域供冷系统的现状,着重介绍了美国在这一领域发展情况,介绍了北京中关村制冷站的工艺设计流程、外融冰冰蓄冷系统的特点与控制策略.外融冰-冰蓄冷为冷源的区域供冷系统在国内首次实施应用,对我国的区域供冷和冰蓄冷技术会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北京某20万m~2采用内融冰制冷系统的办公建筑为例,对冰蓄冷系统中基载制冷机的设置方式及运行策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北京地区的大型办公类建筑中,综合考虑系统装机容量、全年运行能耗、全年运行费和系统初投资等因素,基载制冷机全天运行比仅夜间运行更优,基载制冷机与蓄冰装置串联比并联更优;对于峰谷电价比小于等于3的地区,与北京相比(峰谷电价比大于3),基载制冷机全天运行比仅夜间运行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对于采用外融冰的冰蓄冷系统,与内融冰系统相比,基载制冷机和蓄冰装置串联具有更好的节能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集中式控制架构在暖通空调方面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1种基于分散控制结构的分布式多目标差分进化改进的粒子群(D-MOPSODE,Decentralized 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Improved by Differential Evolution)优化算法,以冰蓄冷空调系统能耗、运行费用和能耗损失为目标,求解冷机逐时部分负荷率和冰槽供冷比例。提高冷机运行效率科学规划蓄冰量和冷机-冰槽负荷分配,达到冰蓄冷空调系统经济节能的运行效益。西安某大型商场为实验环境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D-MOPSODE算法是1种高效的分布式优化算法,在冰蓄冷空调系统负荷分配问题的求解中能够取得显著的节能效果。相比于传统控制策略和PSO算法,D-MOPSODE算法具有收敛性好,稳定性高,鲁棒性强、求解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冰蓄冷中央空调,即利用昼夜供电峰谷电位差,在夜间制冷机组制冰,白天融冰供冷,降低了用电成本。冰蓄冷技术的应用,目前还缺少相应的国家专项施工验收规范。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冰蓄冷系统的设备配置.蓄冰槽的深化施工设计、蓄冰盘管安全装施工技术。实践证明,盘管式冰蓄冷系统具有节能和经济特征,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冰蓄冷系统的优化控制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分析了冰蓄冷系统的冷机优先,蓄冰罐优先和优化控制三种控制策略,提出了优化控制的目标和约束,并以某建筑为例对比分析冰蓄冷系统在优化控制策略和冷机优先控制策略下的运行费,阐明优化控制可以发挥现有系统力,更有效地削减电负荷高峰。  相似文献   

14.
《建筑》2017,(23)
正1引言传统冰蓄冷工程一般采用蓄冰槽或冰球作为蓄冰装置,但随着蓄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采用单桶占地面积小、摆放更为灵活的冰桶作为蓄冰装置。本文以一个工程实例作为切入点,对冰桶蓄冷空调冷源系统安装工程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2工程实例及情况分析新郑华南城1#交易广场冰蓄冷空调冷源系统安装工程,位于河南省郑州新郑龙湖镇双龙大道南侧1#交  相似文献   

15.
该实验装置集成了冰蓄冷系统及空气源/水源热泵冷热水系统形式,可完成三种蓄冰/融冰性能实验及空气源/水源热泵冷热水机组供冷、供热实验.介绍了实验装置的构成和功能,以及实验参数的测量和实验工况的控制.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台工况控制稳定可靠,参数测量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利用北京市峰谷电价差,结合冰蓄冷技术,达到建筑节约年运行费用的目的。根据合理的融冰运行策略,计算各削峰率下的经济回收期,按照最小回收期配置蓄冰系统。以最小回收期下的负荷分配为基础,结合蓄冰设备产品特性,进行再优化控制,达到经济最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二期冰蓄冷空调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青  李京穗 《暖通空调》2001,31(2):59-62
该工程是目前国内建成并投入运行的规模最大的静态冰蓄冷空调项目,采用融冰优先的运行控制方案,融冰负荷占峰值负荷的40%。简要介绍了蓄冰设备、蓄冰系统运行方式,系统调试和运行实测情况,分析了实测数据,结果表明运行参数与设计蓄、融冰量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8.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过程,在进行冰蓄冷系统设计时,应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及特点选择冰蓄冷系统的方式:动态冰蓄冷或者是静态冰蓄冷;内融冰或者是外融冰;串联或者并联;主机上游或者主机下游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淮安某办公建筑冰蓄冷空调系统,通过BP神经网络对比计算,发现具有1个和2个隐含层的神经网络预测次日逐时负荷最为准确。在此基础上提出多次预测取平均值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指标评估结果要远远优于指标平均的结果。然后以预测次日逐时负荷为基础,以系统运行经济最小化为目标,建立目标函数和客观约束的数学模型,通过MATLAB优化工具箱成功计算出了经济最优的冷量分配结果。与目前常见的主机优先和融冰优先两大控制策略对比分析,经济最优控制策略能够满足供冷需求且最为经济。  相似文献   

20.
蓄冰空调的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于蓄冰空调的神经网络基本原理,并以工程实例分析比较了在冷机优先控制和神经网络预测控制下蓄冰空调的运行状态及运行费用,指出神经网络预测控制可使蓄冰空调更有效地发挥其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