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1999年4月1日,河南省技术监督局举行《标准化法》实施10周年纪念大会,省直有关单位共计100多人参加了大会。省人大副主任钟力生、省政协副主席杨显明及法制局的领导参加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省技术监督局刘景礼局长发表了“贯彻实施《标准化法》,促进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讲演,林州市技术监督局,郑州市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的同志,也在大会上发了言。大家认为《标准化法》实施10年来,河南省的标准化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成绩斐然。河南各地认真组织贯彻实施《标准化法》,加快了采用国际标准步伐,到目…  相似文献   

2.
考察政府在标准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用开放世界的眼光,发现有标准化协会主导、政府主导和协会与政府合作治理三种范式。范式不同,标准化法的形式和重心也就各呈特色。中国作为政府主导型标准管理体制的国家,通过法律尤其是法规和规章,依法管理标准化活动,并主要依靠规划引领标准化的发展。所以,《标准化法》的修订是引人注目的重要制度变迁。政府标准形态的提出与确立,为标准化改革和《标准化法》修改,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厘定政府标准的性质,则为政府标准改革和《标准化法》修改,提供了新的选择路径;而改变政府职能,则是政府标准改革乃至整个标准化工作改革成败的关键。以上述理论分析为支点,文章对《标准化法》(修订草案)第2、5、9、10、11条,提出了具体明确的修改意见,并重点讨论了强制性标准制度建构中的问题,供法律修改活动和进一步深化标准化改革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标准化》2000,(6):61-61
1 为什么要制定《标准化法》 ?为了运用标准化手段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促进技术进步 ,改善产品质量 ,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使标准化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对外贸易的需要 ,解决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深入改革对标准化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需要通过立法手段来调整各方面的关系 ,故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 .《标准化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标准化法》分为五章二十六条 ,其主要内容是 :确定了标准体制和标准化管理体制 ,规定了制定标准的对象与原则以及实施标准的要求 ,明确了违法行为的法…  相似文献   

4.
认真贯彻实施《标准化法》努力开创安徽标准化工作新局面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江泽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五年来,我省标准化的技术基础和监督管理工作均得到了加强,标准的数量明显增加,标准化的水平有所提高,标准化工作领域不断拓宽,在加强企业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机构改革以后,国务院各部门的设置及其职能都作了较大调整。为加强标准化工作管理,规范使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代号,提高标准化工作的有效性,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务院赋予  相似文献   

6.
今年4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10周年。10年以来,通过对《标准化法》的贯彻实施,有力推动了我国标准化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标准化法》实施后,依据《标准化法》的规定,国务院于1990年4月6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1991年5月7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先后颁布了《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行业标准管理办法》、《地方标准管理办法》、《企业标准管理办法》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  相似文献   

7.
当前企业产品标准中存在的两个问题及其对策熊文虎(江西省宜春行署技术监督局)《标准化法》及《标准化法实施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对推动标准化工作、加强标准化法制管理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按照《标准化法》的精神,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具有指导作用的推荐性国家标...  相似文献   

8.
我国标准化法律体系由标准化法、标准化特别法、标准化配套法规规章、行业标准化规章、地方标准化法规规章和其他标准化规范性文件构成。2017年《标准化法》修订,对标准体系和标准化制度作了新的规定,然而由于其他标准化立法未能及时跟进,导致标准化法律体系出现诸多不协调和配套制度缺失问题。本文建议应当加强标准化立法规划,严格遵照新《标准化法》的规定,加快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制修订工作,健全和完善标准化法律体系,为国家实施标准化战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9.
附件1:《关于对强制性标准实行条文强制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为使我国的标准化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并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其《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对强制性标准的范围和内容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0.
1957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草拟了《关于建立和开展全国标准化工作的征求意见稿》,确立了我国标准体系的基本雏形。我国《标准化法》于1988年发布,1989年实施,是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历史结果。《标准化法》最终确立的标准体系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它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国企业执行标准应该以自身的经济利益相一致,参与国家各个层次的标准化以及参与国际标准化应该有自己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 我国《标准化法》中明确规定了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标准化工作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12.
标准化工作改革里程碑式标志——《标准化法(修改草案)》第九稿(以下简称《草案》)终于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草案》以1990年《标准化法实施条例》为基础,结合现行《标准化法》等部分现行标准化行政法规作了重大修订,内容丰富、科学,设置紧跟形势发展,特别是在内容上增加了标准的知识产权和农产品、服务业等具体内容。更可贵的是立法指导思想发生改变,由过去的服务生产型转变为服务市场型,这是一个根本的转变。是一部难得的紧跟形势发展需要的技术性基础法律。但本人认为,《草案》还有欠妥之处,如所体现的法律阶段性修订的目的不明朗等。法…  相似文献   

13.
正一、制定标准、规程、规范的任务和目的制定和实施标准、规程、规范是《标准化法》和《计量法》的法定任务,正如《标准化法》第三条指出的那样:"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制定、实施进行监督。"《计量法》条文解释第十条指出:"计量检定规程是指对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检定项目、检定条件、检定方法、检定周期以及检定数据处理等所作的技术规定。"国家标准的任务来源、适用  相似文献   

14.
地方标准化工作做什么?怎么做?始终是个说不清楚的问题。按照传统的标准化工作思维,要开展标准化工作首先就是制定标准。但是,按照《标准化法》的规定,仅仅是省和相当于省的市和自治区才能制定地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为了适应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形势发展需要,198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一次将我国标准化工作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自1989年实施以来,我国标准化工作的效益在改革开放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我国已形成了不少象海尔、长虹在国内外知名的企业集团公司和知名产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也大为增强,这不能不说是这些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而严格制定、实施企业标准的结果。同时,也体现出了《标准化法》实施10年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巨大的推动作用。二、民族工业企业面…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下简称《标准化法》)诞生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社会发生巨变的年代。它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产物,它及时地并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标准化工作的改革,从而为我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标准已经成为与战略、规划、政策同等重要的国家治理手段,是保障社会有序运行的重要工具,是科学技术进步成果的重要体现,是提升质量引领发展的重要法宝,是国际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将标准化工作提升为国家战略,相继制定了《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家颁布实施了新《标准化法》,更加有力地推进标准化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标准化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强调中国将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助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为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标准化法》内容滞后《标准化法》于1988年经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次会议通过,立法宗旨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作用是“使标准化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需要”。由于当时还没有提出市场经济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世界标准信息》2009,(12):52-53
内容: 一、修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988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下简称《标准化法》),使我国标准化工作走上了法制轨道。《标准化法》实施十几年来,在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标准体系,提升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贸易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科学技术进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顺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新隋况、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下简称《标准化法》)诞生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社会发生巨变的年代。它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产物,它及时地并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标准化工作的改革,从而为我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