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产业转移不断加快推进,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动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区域经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也逐步加快。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受资源因素的制约和市场因素的诱导,东部沿海地区需要将一些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以便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皖江地区作为重点产业承接地之一,应该抓住东部产业转型和升级过程中"腾笼换鸟"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经济基础较好、市场潜力较大的比较优势,努力成为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本文通过对皖江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和优劣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开放经济的环境下,国际产业转移对转出国和转入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国际产业转移通过产业关联、资本补缺和技术进步等效应促进转出国和转入国产业结构的双向调整与优化。本文在深入分析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世界和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与新动向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模型分析法和投入产出分析法,测算国际产业转移对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实际效果,并据此提出有助提升我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三种国际产业转移承接模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东部发达地区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不断上涨以及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呈加速趋势。2010年8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在新政策的推动下,产业转移更是驶入了一个快车道。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产业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文章针对在此背景下我国远程开放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积极寻求对策进行改革创新,变不利为有利,有效增强远程教育发展的动力与后劲,对于提高远程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但是传统的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已逐步衰弱,造成的问题逐步凸显。当前,产业转移有利于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协调同步发展、有利于缩小区域间城镇化发展差距、有利于提高现有城镇化的发展质量、有利于协调推进我国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成为新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应加强政策引导和创新承接转移,通过"集群式"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后发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ICT产业发展要从最初“量的增加”进入到“质的提高”阶段,需要努力提升我国ICT产业的国际化水平,这不仅是坚持对外开放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现实选择。文章分析了我国ICT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国际合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为我国ICT产业发展是“危中有机”,同时也给我国ICT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我国ICT产业发展要从最初"量的增加"进入到"质的提高"阶段,需要努力提升我国ICT产业的国际化水平,这不仅是坚持对外开放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现实选择。文章分析了我国ICT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国际合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为我国ICT产业发展是"危中有机",同时也给我国ICT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加快转型升级成为新时期我国工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发达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特点,走出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升级之路,这些国家和地区推进产业升级的实践为我国提供了较好的借鉴。本文在分析先行工业化国家、成功追赶型经济体、我国东南沿海省市推动产业升级的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对我国的启示,以便寻找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着力点,为我国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栏供叁者.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使人才需求发生了变化。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为例,对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的调整、模块化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化等进行了研究,以期形成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市2001年~2010年的相关数据,使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各省市的国际产业转移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单位根检验的基础上,以碳排放作为因变量,以地区国际产业转移、国内投资总额等变量作自变量,以地区GDP、工业化水平、人口数量、能源利用效率和汽车保有量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际产业转移和碳排放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国际产业转移为"污染转移"的观点在我国成立,且具有区域差异性。未来,要进一步强化工业项目环境审批和监管,同时要加大开放力度,积极引导外资进入现代服务业领域。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2010,(6):35-36
为贯彻落实《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优化区域布局,促进纺织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增强纺织工业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现就推进纺织产业转移提出如下意见:一、纺织产业转移对促进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多年来实现了快速发展,但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也日渐凸显。 相似文献
13.
对产业发展实施分类指导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产业转移成为带动新一轮经济增长、推动产业重构的重要战略。新时期,各地推动产业转移力度加大,采取何种政策配置、引导和推动产业转移,才能起到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效,本文从分类指导视角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需求方的角度,重新思考了电子信息产业的融合动因及表现形式,说明以前对产业融合动因的认识如经济的全球化、政府放松管制及技术进步,归根结底都源自消费需求的升级。产业融合所导致的产业发展变化同时又对产业边界的认识及垄断与竞争的界定提出了新的问题。特别对于转型时期的中国,虽然不少企业在面临产业融合的趋势时作出了积极的应对,但政府管制的思路及对电子信息产业的调控政策还应作出相应的转变和调整。 相似文献
15.
钟远涛 《电子制作.电脑维护与应用》2015,(5)
现如今,互联网用户数量持续增加同时,各类电子商务网站逐渐应运而生,并将电子商务业务推崇。在产业融合下的商务人才发展中,更加注重电子商务和产业的充分融合,将创新发展的新空间拓展。本文研究基于产业融合的电子商务人才发展模式时,主要结合电子商务和工业化的深度,并在服务内容和相关的整合基础上,对电子商务人员的职业岗位和技能要求进行分类总结,人才创新系统多元化层次化设计中,总结了和电子商务人才创新能力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所明确的重要战略,关系着区域协调发展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的实现离不开产业的支持。本文理清了产业转移与新型城镇化的内在逻辑,指出土地顺利流转是产业转移有序推进的前提条件。在对土地经营权流转模式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的路径方向和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7.
随着ICT技术的创新、运用和渗透,ICT产业不仅成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化背景下,ICT产业发展特征和发展阶段都呈现出一定变化,而国内ICT企业在进行国际合作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本文认为,我国ICT产业发展阶段要从“量的增加”转变为“质的提高”,需要在培育适宜国际合作的发展环境和建立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引导企业合理利用国际规则,进而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促进ICT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产业的空间分布和发展是非均衡的,其集聚与扩散是有规律可循的。近几个月广东东莞等地出现的企业迁出潮预示着我国产业分布梯度转移与升级的时机可能正在到来。未来一段时期,东部沿海地区原制造业聚集地应该积极引导企业的优化升级,而作为产业转移承接地的中西部地区则应该抓住有利时机,吸引更多企业进入。 相似文献
19.
自2007年底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经济结构调整的潮流,500强企业纷纷将产业转移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手段。在中国,IT制造业也形成从沿海往中西部转移的趋势。例如:戴尔宣布将欧洲的工厂从爱尔兰转到波兰,惠普将笔记本电脑生产线转到重庆,富士康在成都、郑州投资新的生产项目…… 相似文献
20.
专业集群构建是各高职院校打造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的关键。本文以计算机专业为例,浅谈高职计算机专业集群构建实践探索的几种途径,使得产业集群发展与高职院校专业集群构建能进入良性循环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