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经常收到读者询问信息课程建设方面问题的来信.为了给广大教师答疑解惑,本刊特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家郭善渡先生,请他就读者提到的课程的定位、目标、性质、教学内容和教法等问题,结合他多年的一线教学教研经验发表看法,并希望广大读者参与讨论,从而促进我国信息课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之后,经过几年的"摸着石头过河",中小学的人工智能教育已经完成了"祛魅"阶段,逐步走向成熟,走向多元化. ●关键词:人工智能实验 信息技术课程正逐步往"计算机科学"方向靠近,义务教育阶段则直接使用"信息科技"作为课程名称.信息技术课程的"科学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信息技术实...  相似文献   

3.
从2000年开始,中国的信息技术课程进入快速发展期。2000年教育部提出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初中、高中学段全面开展。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规定高中学生信息技术课程要修满4学分,自此,高中信息技术课只开设一个学年。但是如今,无论是高中,还是初中、小学,信息技术课都面临着逐渐弱化的趋势。面对逐渐弱化的信息技术课程,我们不禁要反思,信息技术课程给学生的现在与未来带来了什么?信息素养理论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论基础受到人们的质疑。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有关课程实际上开始于1982年教育部在五所中学的试点,当时称为计算机课程,一直处于试验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到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一系列会议文件都在强调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2000年11月,教育部同时下发了3个涉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文件,正式把课程名称确定为信息技术;确定了用5~10年的时间在全国高中(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初中与小学普及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确定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要求.从此,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成为必须在我国中小学普及的必修课程.回顾十年的历程,现在有许多问题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2000年印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及2003年发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均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课标进一步明确,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十余年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社会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学生作为信息时代的原住民,已经与十年前的孩子有了比较大的差别。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心目中的信息素养是什么样的?学生具备怎样的品质、能力或外在表现,我们就可以推断他习得了信息素养,朝着课程培养目标又迈进了一步?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以供大家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6.
年初,教育部在对政协委员《关于全面开展中小学生人工智能教育的提案》的答复函中表示,教育部启动的义务教育课程修订工作目前基本完成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初步确定“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开设信息科技课程并研制课程标准”。这一答复引发了有关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名称的遐想,课程名称是一门课程的“名片”,它统摄课程的目标、内容体系,自然会引起广泛的讨论和重视。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记者刘军报道近日,信息产业部在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会议上发布了《2006年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态势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我国已公开或授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属于信息技术领域的有458965件,占总申请量的30.3%。从这一比例可以看出,信息技术领域是目前我国科技创新最活跃的领域。《报告》归纳了我国信息技术领域专利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虽然信息技术领域国内专利申请量超过国外,但存在重数量不重质量的问题,专利申请授权比例低;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例仍然低于国外。另外,《报告》提示大家,以日、美、…  相似文献   

8.
观点概要 课程定位: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 课程形态:不必要也不应该要求信息技术课程必须具备某种固定的教学形态或教学模式.在不同学段,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信息技术课程可以是讲授式的、操练式的,也可以是探究式的综合实践课.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我国的信息服务业方光未艾.本刊在八九期特别策划了《中国——信息市场渐入佳境》《西风东渐——海外信息咨询业扫描》两篇文章,描述了我国信息服务业的现状及海外咨询业的各方面概况.本期又以专题形式向读者推出由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乌家培、中国信息协会副秘长周起凤两位专家联袂写出的《中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对策》一文,旨在营造一种研讨氛围,为推动我国信息市场健康发展、日臻完善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来信选登     
陕西省岚皋县舒业发:(1)本刊编辑一流、策划新颖、版式活跃、印刷质量上乘.但是存在“文不对题”现象,如;杂志名就叫《信息经济与技术》,但是文中内容是高层次的信息理论,当地读者说:“这个杂志好是好,但对我们来说层次太高了.”有些读者是想在本刊上获得一些有操作性的信息技术.(2)关于1995年扩版,我们建议开辟一个“实用技术”专栏,刊登一些有实用价值、可操作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1.
由北京维美科技公司推出的《信息浪潮》系列软件是以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 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的,按照“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为主”的要求,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形式,以使初学者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激发其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进 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信息浪潮》系列软件覆盖面广、品种多样、各具特色、针对性强。既有针对初学者的《 信息技术基础篇》,也有针对中级和高级学习者的《信息技术中级篇》和《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明确提出: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表现在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业水平考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与问题解决能力,现有的信息技术课程学  相似文献   

13.
上期,郭老师发表了关于本课程名称的问题,编辑部收到许多读者来信谈自己的看法。我们认为,不同意见的交锋可以深化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并不见得一定得到惟一的结论。郭老师同意我们的意见,因此行文中一般仍沿用“信息技术”这一虽有异议但目前尚在使用的课程名称。  相似文献   

14.
《电脑与信息技术》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 ,由中国电子学会等主办的中级科技刊物 (国际标准刊号 ISSN10 0 5- 12 2 8,国内统一刊号 CN43- 12 0 2 / TP)。本刊原名《国外微计算机》,于 1981年创刊 ,从 1993年起正式改名为《电脑与信息技术》,本刊的宗旨是 :“传播电脑知识 ,交流电脑技术 ,促进信息发展 ,推动信息产业”。本刊的显著特点是 :原理应用具备 ,内容深浅相宜 ;普及提高兼顾 ,注重技术广度 ;面向不同层次 ,倡导谒诚服务。本刊适合计算机和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科研、生产、使用、教学、管理和经营部门的广大科技人员、大…  相似文献   

15.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原《广东自动化与信息工程》杂志由广东省自动化研究所、广州市自动化学会联合主办。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4—1632/TP;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2605。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向各行业及广大自动化及信息用户,欢迎踊跃来稿。一、刊物性质与栏目:1.本刊以报导工业自动化,微机应用技术的研究成果、应用成果,国内外信息动态为主。包括:工业过程控制及检测技术、仪表及传感技术、信息技术、电子及计算机技术、电力拖动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技术、机电设备等。读者对象为广大从事自动化与信息技术的研究、工程技术人员及高校师生。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应用中的不断发展,各行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操作技能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作者经过对该课程教学的调查和分析总结,对当前《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相应地提出一些改革措施,旨在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为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2014,(1):I0002-I0002
正《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原《广东自动化与信息工程》杂志由广东省自动化研究所、广州市自动化学会联合主办。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4-1632/TP;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2605。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向各行业及广大自动化及信息用户,欢迎踊跃来稿。一、刊物性质与栏目:1.本刊以报导工业自动化,微机应用技术的研究成果、应用成果,国内外信息动态为主。包括:工业过程控制及检测技术、仪表及传感技术、信息技术、电子及计算机技术、电力拖动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技术、机电设备等。读者对象为广大从事自动化与信息技术的研究、工程技术人员及高校师生。  相似文献   

18.
<正>2017版《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省纲要》)指出:义务教育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方面。信息技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学习《省纲要》精神,研读分析教材,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设计,使教学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网络”教学的价值与地位呢?林众:网络是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六条逻辑主线之一,从教学价值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审视。其一,它是对既有教学内容的继承发展。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以及相关应用的普及,网络越来越被作为重点,无论是2000年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还是2016年颁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都要求在教学中把网络作为主要内容之一,现在的学生是信息社会的“原住民”,尽管他们生活在数字世界,时刻与网络接触,但依然要引导其从规范角度去了解网络、认识网络。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已经超越了以前仅仅关注如何教的问题,而是开始深入地探讨信息技术课程的本质问题——为什么教。为了能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指导思想有更深一步的讨论,本刊特别刊发了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的魏宁老师和北京市丁香胡同小学的武健老师的两篇文章,以期能够引导读者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本质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